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一) -- 正版松鼠妖

共:💬117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埃以关系变迁看真和平换真土地过程(二)

主题:埃及以色列关系的变迁 1948-2008

1948年,第一中东战争

1948年,阿以分治方案中规定可以独立建国的日子到了,这个分治方案并没有得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赞成,反而被所有人批评,但是当时担任犹太工总领导人的本古里安意识到,这个方案虽然不好,但这是自有犹太复国主义以来,唯一允许以色列独立建国的机会,他力排众议,劝说所有犹太党派同意这个方案,并于1948年宣布独立。

当时,以色列周边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他们不但不同意181号决议,还对西巴勒斯坦的领土有野心。他们在以色列建国之时便宣布“圣战”,开始进攻以色列。阿拉伯的埃及、黎巴嫩及叙利亚三国军队分别从南、北方向压迫和牵制以军,伊拉克军队和阿拉伯军团互相协同渡过约旦河,进攻海法。

5月,其中进攻以色列的埃军共2个旅,7,000--1万人。其中包括装备有“谢尔曼”式坦克的装甲部队、 5个步兵营、 1个机枪连、1个炮兵团。另外,还有 15架战斗机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其部署和目标是:以 1个加强旅沿海岸公路推进,占领特拉维夫;另1个旅进攻内陆,占领耶路撒冷。 2个旅的进攻都按预定方向发展,未出现所说的埃军作战能力低于以军的情况。

【具体战斗过程懒得写了,与主题无关,有兴趣的请去战研看《中东战争全史》】

经过艰苦的战斗和期间几次联合国要求的停火时期(双方都利用这个时期加强武装,改善部署)。最终,以色列勉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生存下来,但是周边各个战略要点依然被阿拉伯军控制,此时埃及控制西奈和加沙,约旦控制耶路撒冷老城和周边高地,叙利亚控制戈兰高地。

在这个时候,埃及根本不考虑以色列是否有生存权利,他觉得可以联合其他阿拉伯军事大国,在下一次战争中轻松击败以色列,于是埃及在1953年开始,封锁了蒂郎海峡,切断了以色列在红海的唯一出口。在这个时候,所谓土地换和平,是影子都没有的事情。

1956年,第2次中东战争

1952年,纳赛尔通过政变上台以后,埃及从亲英美,逐渐转变为亲苏联东欧,并且开始从捷克进口武器。1956年,纳赛尔在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同时,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样,就等于是向英法同时发出了战争信号。与此同时,以色列决心加入英法,打破埃及对它的封锁。这样在1956年10月底,第2次中东战争开始了。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按计划占领了半个西奈和加沙地带,攻击并逐退了埃及在该地区部署的3个师【第3步兵师、第8巴勒斯坦师、第4装甲师】,大约3万部队。

由于美国和苏联不支持英法的行动,这次作战以英法灰溜溜撤退而宣告结束,以色列也撤出了西奈和加沙。

在1957年,完成了最终停战。战略态势如下:

以色列撤离了西奈半岛,但却达到了战争目的,亚喀巴的航行不再受阻,由于联合国部队驻扎在沙姆沙伊赫和西奈半岛的停战地区,埃及的袭击部队不能再潜入以色列境内。

埃及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它实现运河国有化和使以军撤离西奈半岛的政治目的达到了。

在这个时候,埃及以色列依然是敌对关系,埃及依然以消灭以色列为目的,但由于以色列的战争胜利,以色列不但进一步巩固了生存,还打破了南部的封锁,UN维和部队也暂时保障了以色列南部地区的安全。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