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延安老插的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 -- 北京地主

共:💬9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延安老插的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

[FLASH]http://www.56.com/deux_80634488.swf[/FLASH]

元旦假期刚过,北京中华世纪坛即迎来了新年第一个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特别献给曾上山下乡的同代人》油画展于元月4日上午揭幕。展厅中陈列着女画家邢仪的100幅以知青生活和陕北风俗为主题的油画作品。

邢仪是原清华附中初67届毕业生,1968年到延安插队,1973年考入西安美院,毕业后又回到延安,在延川县文化馆人美术干部。由于插队时我经常参加县里和地区组织的美术学习班,也就认识了邢仪。创作知青题材,是邢仪30多年绘画生涯的惟一主题。从极富地方特色的黑瓦罐、红箱子、织布机等静物,到一脸沧桑的陕北老汉、体态丰腴的新婚少妇等人物形象,还有反映陕西地方戏原生态的“道情”,还有拦羊的、背粪的、纺线的、擀面的……画卷中的劳动与生活场景,无不浸透了邢仪那一腔“知青深情”。

40年前一个口号造就了一代知青,40年后的今天,知青的记忆已成为青春的回忆,而这份回忆几乎成为所有过知青经历的画家笔下不能忘怀的灵感源泉。邢仪后来在中国体育博物院当美编。邢仪说,当她坐在北京的家中,坐在画布前举起画笔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在陕北插队的生活场景,一幕又一幕让她欲罢不能停不下画笔。她还说:“我留恋插队生活和陕北的大河、大山和大川,不光是因为那里曾是我年轻时走过的土地,我更留恋的是那样的一种质朴的生活,那样的一种本真的人生状态,越是久居城市越是怀念。……插队生活是我们的青春经历,自然乡土中有我们的根,自然、乡土、青春,我所追求的绘画艺术中的一切要素全有了,青春和乡土是我永远画不完的题材,也是我永恒的艺术情结。”

我漫步在展厅里,好像又回到了陕北,那里有千回百转的黄河和莽莽黄土高原,那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还有那朴实、淳厚的父老乡亲……

关键词(Tags): #知青#画展#陕北#延安#插队
家园 花,如火的年华
家园 和配乐结合起来,很有看头
家园 感概万千!喜欢!青春永远是难忘的!
家园 延安老插的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1

画不完的知青、乡土油画

表不尽的知青、乡土情结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画知青题材的油画?

其实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如果抛开现如今艺术界的浮躁、市场经济、迎合、御用和“接轨”等因素,一个画家画什么题材的画,应该是他自己最感兴趣,认为最有意义,最放不下,最想表现出来给人看的东西。就像作家写书一样,画家的作品也离不开他的经历和他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认知。

老知青是有着特殊经历的一代人,如同我们经历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样,我们的青春经历也是“史无前例”,并且后无来者。青春对于一个人是一段最重要的生命过程,而我们这代人正是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去农村插队,在农村的插队生活就代表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岁月,造成了我们不同于人的特殊的人生经历。当年在城市长大的我们,十七八岁像朝阳一样的年华,满怀着“缩小三大差别”,“与劳动人民结合,脱胎换骨”的雄心壮志,奔赴广阔农村去当农民。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农村,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极大反差,造成了我们永生的极深刻的体验和记忆。

我在文革后大学恢复招生的第二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回到陕北工作,前后十年。二十多年后,当我坐在北京的家中,坐在画布前举起画笔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在陕北插队的生活场景,一幕又一幕,于是我就一幅一幅的画下去,欲罢不能。曾有段时间,我也尝试画画其它的题材,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牵挂,使我不安,画着画着,我又回去画我的陕北乡土题材的土油画,好像这是我的宿命。

有朋友劝我:现在是市场经济,应该与时俱进。

但我作为一名老知青出身的画家,本身就不时髦,老知青是过去式,时尚与“老知青”无缘,在历史的人生舞台上每个人只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况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艺术,我们这代人不能没有表现自己的艺术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整整一代人的集体经历和集体记忆,不管政治家、历史家、和社会学家如何评价这段历史现象,这段历史也不应该被遗忘,也值得记述和描绘。画家并不承担解释、评价历史的社会责任,画家只对自己的灵魂和艺术负责,画家真诚的绘制出自己的作品,忠实记录并无褒贬,我要把我们知青的青春永远留在画布上,告诉人们,我们这代人曾有着一个怎样的青春岁月。

我庆幸自己后来成为了一个画家,作为画家,我在农村的经历就全部成为了我的财富。我插队的地方有千回百转的黄河和莽莽黄土高原,那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里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根。美好的自然,壮丽的山河,朴实、淳厚的父老乡亲,赋予了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素质。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具备质朴、敦厚、率真的气质比其他一切技术、画法都重要。我留恋插队生活和陕北的大河、大山和大川,不光是因为那里曾是我年轻时走过的土地,我更留恋的是那样的一种质朴的生活,那样的一种本真的人生状态,越是久居城市越是怀念。人是如此的矛盾,我曾耿耿于怀插队生活的艰苦,而今天我坐在高楼大厦中却时时在怀念着那时的生活,每天工作之余我都要坐在画布前涂抹,画黄土高原,画陕北老乡,画知青生活,隔一段时间,画迟钝了,我就跑回陕北去画写生,这已成了我如今的生活状态。

插队生活是我们的青春经历,自然乡土中有我们的根,自然、乡土、青春,我所追求的绘画艺术中的一切要素全有了,青春和乡土是我永远画不完的题材,也是我永恒的艺术情结。

邢仪

关键词(Tags): #知青#画展#黄土地#陕北#延安
家园 画展的前言

这是邢仪画展的前言,特发在此。

家园 延安老插的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八节留念

  这几个老婆姨都是我在村里办的老婆姨学习班的老乡,我教过她们写“毛主席万岁”,教过她们唱《东方红》。后面的那个胖老婆姨叫“黑俊儿妈”,前面的叫“十宝奶奶”,我画的这几个老婆姨都是村里人,有名有姓。这张画是我记录那年过“三八节”,村里来了个照相的,她们一起照合影的情景。20年后我再回村时,她们一个都不在了。这幅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文/邢仪

关键词(Tags): #知青#画展#延安
家园 延安老插的画展——曾经走过黄土地-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路遥结婚

  林达是我的中学同学,一同来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路遥是本地回乡青年,后来因创作《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著名。他们恋爱有六七年了。林达路遥终于结婚了,这一天是1978年元月25日。由于路遥在县里的知名度,轰动了上百人来送礼。文/邢仪

家园 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