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 -- 席琳
谢谢您,也真的服了您了。顺便说一声,把您的图给用了,放在前贴里了。
苦口婆心, 顽石也点头了. 何况喉舌&粉青.
----------------转一文以贺之:
从北京各大部委跑出来的遗老遗少们,对建国以来甚至更早的党史有第一手的资料。 老少爷们把身边儿的资料网罗起来加上细腻人性化的分析,一笔代过中国近代压抑屈辱,人性扭曲的历史,相反把几个当权者的勾心斗角写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 谈论起什么主席,将军,那感觉就仿佛自己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挥手一样,无限地自我陶醉。
前清的八旗遗老没有今天的爷们儿这样幸运,没机会卖文字这么体面,只能卖卖家传的古董。卖弄古董的是有真有假,自我吹捧; 卖弄文字的有真有假且不论,自我标榜也是一定的。 古董是八旗爷们的家底,而史料则是今天遗少们从打江山的父辈那里听到或者搜集到的。 在北京咱们不能说的太多,不成呀,有人管呀,咱们先靠着家庭背景,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甚至父母的钱出了国再说。 出了国之后,没想到,卖卖文字也不错。 历朝历代,写达官显贵的野史,都有人爱看,这又与搜集古董的心态类似。 哇,当年XX将军是这样想的,这样干的,原来如此呀;这古董乾隆爷摸过,现在在我手上,爽呀。
看着看着,大家就陶醉了,当年死的,冤枉的,被屈的,压抑的那些事儿,大家就淡忘了。 天下最后只剩下北京那么一小撮人,而他们干的一切都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千万别把那几千万条人命归到这撮人头上,他们可是伟人呀。 那些人死就死吧,伟人是人民的选择,是必然。 那些人死也是必然。”这和逻辑吗?
这里太多的笔墨用来描写,“XX大人与YY大人拉ZZ大人,互相又打起来了,其实打是假的,XX于YY好着那。”“XX大人忠君护主,有本事打江山”“ZZ八面玲珑,巍然屹立不到。”这些,吭哧瘪肚,尔虞我诈,稀屎绞尿的肠子肚子,多知道与少知道有什么分别。看得多了把玩其中的精髓,说不定哪天我下决心回国去当政客去,混个一官半职,将来我的孩子也可以从我这搞些史料卖卖文字换几个钱。权谋误国呀!!!也不看看当今世界的潮流。
在下写这么多不中听的话,这贴肯定是要被删的。 我的忠告是:把眼界放宽些,除了权谋的路子之外,可否去研究一下XX,YY,ZZ们的政绩,他们对国家(或者你们称的“党”)架构建设的贡献,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对让百姓参政(民主离中国还太远)的实践上的贡献,对与舒解民困的贡献,对于普及教育的贡献,对于立法制宪的贡献,等等。
哪跟哪儿啊?
再不回您的帖了. 俺和您不是一路的. 您爱您的国, 您爱捧谁就捧谁. 好吗?
俺和谁也没仇, 就是有, 和您也没什么关系. 少来吧您.
嘿嘿.
拉拉手, 作个好朋友.
那个转帖, 算俺没转.
俺不支持民主自由. 从来没有过. 别误会了.
俺喜欢说的算, 俺也喜欢有组织的生活.
俺打小就听党的话,相信政府, 还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真的.
拉手就算了吧,大家也没在一起划拳。点点鼠标就完了,能来这儿玩不是酒友也是网友。
俺这个人有个毛病,若有人跟我认错,无论真心与否,俺都觉得是俺自己错了。
这儿的几个朋友更了解俺.
俺一白面书生, 特慈祥的一张脸. 也没啥坏心眼. 长了就了解了.
最早听见这个名字还是听军中的长辈口中,说平型关战斗的具体指挥是他(林彪只是战前的规划)。对这个说法一直是将信将疑且疑的成分居多,到今天仍没个着落。
但陈光是一员勇将是没说的,中央红军长征他带着红二师四团(杨成武团)作为前卫,一路上的硬仗几乎都有他的份(而且往往是担任前线指挥),强渡乌江,攻打娄山关,勇夺泸定桥,直到最后打腊子口直罗镇。他曾两度代理林彪的职务(红一军团长和115师师长)。特别是第二次,基本上就是整个抗日战争中陈光一直担任115师的军事主官。可从七大代表资格审查事件之后,他的地位就开始不断滑落。
本来以他与林彪之间的不和,即使有过在广州和叶剑英拍桌子的事,在70年代后也应该很容易翻身。但事实上直到88年平反后甚至到目前,他的名字还是很少见诸官方资料(反过来看看张国焘陈昌浩等等可为鲜明对比)。为什么?俺感觉那个七大代表资格审查事件是个关键。原来想当然是跟林彪不妥,但现在看来他得罪的绝不仅仅是林彪或者他的人。不然不可能被压这么久。
另外那位长辈也说过武汉陈光住所那场火灾也烧得有跷蹊。
可有高人能指点一二?
似乎有问题
谢谢您的赞扬,俺也是在学习中,听了很高兴。关于后半句,俺也特喜欢听。
请麻烦您说的更具体一点,俺也可以借此提高和改正。
林公于俺有恩,借用萨苏先生的话,必当以报之。
实例一:陈炯明为什么叛变孙中山, 是政见不同, 还是个人私利, 这是没有定论的东西; 就像毛为什么发动文革, 是革命理想还是权力斗争?
但是陈兵变的结果是给广东的百姓造成了灾难;
实例二:我看过1976年广东省编的中学课本. 里面有长城抗战, 128, 813, 台儿庄,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当时说的是下层官兵英勇奋战, 但是上层保存实力,贪污腐化,发国难财.
像戴安澜的家属50年代发的有革命烈士证书, 我还知道一个例子, 一位西北马家军(具体是那个马我忘了)的连长, 抗战中死于安徽, 他们家里也有烈士证.
潘汉年一案, 他究竟是不是叛徒, 他的熟人,朋友当时很难知道. 李克农是奉命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写报告.
陈昌浩的命运固然有张国焘的原因, 但他个人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 西路军没有四万. 好像也没有什么疑案.
陈光在历史上不是出名的人物,后来不出名也并不奇怪.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