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谈文革经济和改革开放经济的区别 -- 唵啊吽
中国从百年屈辱走出来后,国际社会只承认台湾为中国合法政权,让台湾政府盘踞中国联合国席位,中国受到美苏经济封锁。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建设就是在这样一种政治环境下进行的。北有珍宝岛战争,南有越南战争,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是随时准备打仗,准备大打仗,打核战。这样环境下的经济,不可能是追求最高利润的经济,而只可能是追求最小损失的(风险最小)的经济。这和这次金融海啸期间公司止损行为一样,追求的是怎样损失最小,而不是怎样利润最高。
所以,文革有了三线工厂(非常不经济,原来沿海有工业和技术基础的地区),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了五七干校。人才(知青)和干部分布在广大农村,即便发生核大战,尘埃落定后中国还能站起来,这对美苏企图用第一轮核攻击瘫痪中国是一个最佳的防务姿态,使得美苏要对中国发动核战得三思而行。
改革开放的经济,是建立在世界不会有大战的形势估计之上的,大陆已经恢复了联合国席位,中美联盟已经建立,周边环境基本控制住了,国际孤立封锁中国的阵线被突破了。此时,人才和技术集结到沿海,这时的经济是利润最大经济,而不是损失最小经济。知青回城,干部回城,三线技术回沿海。
当然,文革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一个年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政治运动。这里不谈其它问题,只就经济重大决策与国际环境的关系,分析当年的一些现象。
无论人们怎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天才的军事学家这一点基本可以肯定,而文革中上山下乡,五七干校,三线工厂等措施,使得中国能够不受美苏的核讹诈,使得国际政治中在全球两大阵营外唯一有能力有意志独立自主的就只有中国。
葡萄:就达雅兄的备战经济说几句,兼及改革三十年(窘给大家道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del
del
尤其是对于如何理解文革现象。中国能够不做美苏两阵营任何一个的附庸,毛泽东功不可没。老一辈从大革命过来,对国际丛林法则有清醒认识,脱离历史和国际环境评价文革是不全面的。
del
连中央都要求军队注意了,很不乐观啊
毛泽东时代是备战时期,而备战时期的经济,其“经济性”的判断标准和和平年代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和平时期,道路上的小汽车千姿百态,这有助于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千姿百态在备战条件下是非常“不经济”的,“经济”的做法是,就一种或者很少的几种车,这样车辆的生产、修理,驾驶员、生产和维修人员的培训都“经济”得多。
再例如,和平时期,一个岗位就一个人是“经济”的,两个人就得多发一份工资。但是备战经济中这是“不经济”的,因为万一一发炮弹落下来炸死了这个人,就找不到替代的了。而四个人岗位八个人干,还有两个旁边看和平时期是“不经济”的,因为有六个人没事干白拿工资上班打牌;但是备战经济下是“经济”的,如果正在干的被炸死了,或者需要新搞一个场子,拉上打牌的那四个直接上就成了。
都核讹诈了,所谓三线建设还有个屁用?
拉到内地,山区还躲得过核导弹?
三线建设主要是针对毛子当时的严重威胁,单独任何一个地方也挡不住核弹,但你能把所有可能的地方都炸一遍?
看一部美国大片时,里面有句话我觉得很好“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有人喜欢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说现在也没打起来,所以当时的三线建设是无用的、浪费的,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话不要再说,如果你喜欢这样,那去炒股吧。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你不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打了呢?中苏边境双方都陈兵百万,难道都是摆设?双方都是准备要打仗的,而以当时中国的实力,是挡不住苏军的攻击的,所以才有三线建设之举。
苏联坦克是开进布拉格的,而中国就不吃苏联那套。
知青下乡,干部到农村干校,对任何想侵略中国的敌人都是噩梦。进来就是泥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我只知道战争如果能消灭竞争的生产力那就是有经济效益,备战的还真没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