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二十八) 突破 -- 史文恭

共:💬77 🌺1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邓复出是大势所趋

会计在力挺。

家园 90年代以后要顾忌的人越来越多了

90年代,老干部子女们是第一道大关,各个都想把自己的父母塑造成高大全形象,说一点不利的事实就会纠缠不休。

秘书们也是另一道大关,革命家的秘书90年代时大多已成长为执掌实权的各级领导了,革命家的形象多少和这些领导的地位还是有点关系的。

以文为生的党史作者哪敢惹太子党和领导?因此要么用曲笔,要么就干脆不写错误,各个都光辉。

相对而言,80年代还可以,鱼龙混杂,虽然有垃圾但也有金子。

家园 嗯,是这样,李锐写这本书的时候,大背景是

做《建国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主执笔者胡乔木的推动。(当时李锐也是参加上述决议讨论的成员之一。)

而且,胡乔木曾说他为这本书背书的。----而该书完成之时,当事人很多都还活着。到现在为止,成书二十年后,还没有听到对李锐此书颠覆性的质疑。

因此,具体到该书,目前为止,评论界是有TG第一步信史的赞赏。------而且,李锐在写书过程中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比如他本人的记录本,还有会议的“简报”。--------所以,把李锐该书简单地认为是“孤证”或者以为他的写作是一个纯粹的个人写作,是不公平的。

就像楚溪春的例子,(您是从战沙看到的?)也是可以印证上面的例子啊。

家园 这话很对。。前一阵子看到洛甫秘书的书。。。

。。。。。实在令人难以下咽啊。。。

家园 史mm所言不虚,如李志绥等人的作品很多都被驳斥证伪,但

李锐的回忆却少有人拿出有力证据予以质疑反证

家园 但会计力度有限,当朝太师还是花帅

会计在三中全会前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和花帅一字并肩王说话分量上还是差些

家园 这本书有意思的恰恰就是

它出版的大背景,不过这个话题扯开就太远了....算了.

至于老楚,看的是他自己的回忆文章,战沙俺胆子小,不敢去....

家园 会计一呼百应啊

比较客观地讲,老干部们尽管个个NB哄哄,但毛泽东去之后还是需要主心骨,当时也只有邓能当这个主心骨。

家园 彭真的秘书还在为东北的事翻案呢

连这个铁板钉钉的事都想翻,党史的纠缠可想而知。

我觉得还不如干脆就取消党史这玩意(让老公鲨成为绝版),就留下最完整的记录,等着几十年上百年出个太史公。

家园 没事儿,象这些东西,就如同文革期间的批判一样,

最后羞辱的是这些作者而不是读者。---党史研究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制造笑柄,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了。

家园 【哈哈】想断教党史人的后?用心何其毒也!说的很对

党史本来就没道理在高校专门开一门课。这种东西,一人发本书自己看就是了,又不是刚刚起家那时候,绝大多数都是文盲,需要人读报纸、文件给大伙儿听。tg的政治学习制度就是起源于这种环境的。进城后仍然不自信,沐猴而冠和朱元璋相差不大,都不愿意人家提秃子一类的话题

家园 一个不大恰当的类比

二战后一些德国将军元帅写回忆录,把希特勒写成不懂军事瞎指挥,好像按这些职业军人的做法不会那么快失败。

有人专门发帖反驳,元首要考虑整体,而军人只是在理想情况下作战。比如军人要求一路直进莫斯科,但元首的分兵是要保证高加索的粮食、明斯克的石油、xxx的棉花、xxxx的有色金属,才能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还有一次罗马尼亚的傀儡政府首脑来确认是否可以由他们自己保卫自己,当时德军参谋长大喜过望,正好可以抽出预备队。未料却在参见元首时被否决,元首还极富感染力地表达不会抛弃盟友,坚决支持罗政府,让参谋长很不解。后来那位首脑在回忆录里承认自己的话只是试探,一旦被德国抛弃就会向同盟国投降。

所以说在最上位者的考虑,未必是低一层的所能理解的。 tg也如此。

家园 嗯,主要会计高举平反的大旗,把势造出来了

大家在怀念一下邓的75年整顿,有结束乱象的谱,人心向背定矣。

家园 角度说的很对。。赞!
家园 他的大背景无非就是拨乱反正四字而已

拨开不能谈毛说毛的这根“凡是”毛,此书的大量资料才能曝光,当然,有条件的曝光。

但是,这个有条件的也比仍在迷雾中要好。

说到这里,关于史MM这篇东西争论很多了,大体三类--拥毛,反毛和折中。这里面的名堂恐怕多少篇长文都难以理清,无非是屁股坐那里的问题。

对毛的判读和感情,对我来说,几经反复时左时右,恐怕未来很久也不能下个定论。只是,我仍然反感生硬地为其唱赞歌。这个世界没有神仙皇帝,如果说有的话,那是信仰者们造出来的。引用句拿破仑的话--英雄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被其征服罢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