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吃的杂谈 -- r33300

共:💬8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吃的杂谈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短短几个字儿就说出了问题的主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和相关的事件是在是太多了。闭上眼睛数数历次的农民起义似乎都和揭不开锅了这个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个事儿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可不聊。

记得小时候人们见面问候,用的最多是一句吃了吗?。后来富起来的人们觉得这个问候语不雅,所以近几年移风易俗了,改成了其他的什么东西。例如股市大跌之年代之以割肉了吗?;房价飞涨之年回问对方买房了吗?……但是不管怎么变,总是不如当年的吃了吗?那么自然,那么贴心。可惜,饥肠辘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

人们兜里有了钱,就开始找些个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解解馋。肉蛋奶当然是太大众化了,所以人们的眼睛开始盯住了那些稀罕玩意儿。03年闹的很凶的非典据说就是和吃果子狸有莫大关系,这两年不戴口罩了,健忘的人们似乎又开始动脑筋了。没办法,这个活动能够压过其他的任何事情。但愿,我们别再吃出什么事儿来。

还有一句话说的也挺有意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有八大菜系以及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足以证明这句话。随着经济的房展,交通的便利人们已经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吃到各种风味来自不同产地的食物。同时,也正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远走他乡的游子为了能够吃到自己的家乡菜又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引来自己的家乡吃食,又从反方向促进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是经济的推动力一点都不含糊。

做为中国人,到哪儿都要解决吃的问题。所以早在百多年前背井离乡的中国移民在踏上美洲大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开设中国特色的饭馆。Chinese Food在美加早就妇孺皆知,每每见到鬼子们用他们那小棒槌般的手指熟练的使用筷子时我都有一点时空错乱的感觉。中国文化借着这个载体已经在欧美世界深深扎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城市,大多是农村包围城市。勤劳的郊区菜农种出来的新鲜蔬菜能够极大的丰富城市里面的餐桌。这可以说是另一个中国特色了。但是到了北美,绝对没有了“郊区菜农“这个概念。人家的农业工人是绝对不会把菜送到你的家门口的,要吃新鲜的,您得上门去买,否则就得去超市买那些硬邦邦的装在箱子,盒子,兜子里的净菜。来加拿大探亲的父母每每在厨房浩叹,”这个鬼地方,我连个菜叶都舍不得扔,都是钱买来的啊!“全无当年冬储大白菜的豪爽。

吃,讲究个新奇。没见过,没吃过的往往能刺激我们的食欲,使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所以即便在冰天雪地的埃德蒙顿我们也能买到产自热带的水果蔬菜。什么牛油果啦,抱子甘蓝啦都能引起父母的极大兴趣。好吃不好吃先放到一边,就这份新奇就已经满足了部分吃的欲望。

这个事情似乎中外同理。想当年我有个鬼子老板到中国公干,下馆子敢点油炸蝎子这道菜曾经让我一直以为他是个鬼子中的异类。但是前几天在一次买菜活动中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当我扛着一根甘蔗准备结帐的时候,一个排在我身后的老鬼子突然发问

“冒昧问一下,你准备怎么吃这根竹子啊?“

在吃这个问题上,老外,他也好奇啊!

关键词(Tags): #吃的杂谈
家园 冒昧问一下,你准备怎么吃这根竹子啊?

祝R兄圣诞快乐!

家园 “冒昧问一下,你准备怎么吃这根竹子啊?“

当然是

[FLY]deep fry[/FLY]

家园 嗯,需要先化妆成班达才行~
家园 当时我是这么回答的

-- 嚼烂了,咂那个甜味儿……

走出几步后我家领导不放心又绕回去嘱咐了一句

-- 千万不能咽下去啊。

人家是比咱考虑得周到!

家园 我吃了一惊啊.花
家园 ^o^

家园 告诉他:没有看过熊猫吗?从头开始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