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铁二师总工程师的回忆 -- 微湖春晓

共:💬3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铁二师总工程师的回忆

战斗在钢铁运输线上

陈兆舟

李家善科长(原在铁二师作战训练科)到桥梁团任副团长,对于干机关工作很久的他,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李和我在朝鲜战场上接触较多,在317桂林里师指挥所我们经常在一起,因此彼此了解较深。他去桥梁团任职,我是非常同意。但到团不久,正遇着美帝大轰炸的阶段,他因初到团里主管工程,到现场去了解情况,遇到轰炸,伤及胸部,断了几根肋骨,后来回国治疗,我在1953年回兵部时,见他还背着铁夹板生活。他是我师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负伤的团干部。

317战斗是我志愿军铁道兵二师在朝鲜的一次重要战斗.从317公里到319公里地段,是稻田地带,地下水位很高,也就是说铁路路基从稻田通过.路基条件不太好,当时我志愿军空军已入朝作战,是米格15型,有了一定的制空权,因而准备派100架飞机保护,将平壤的一些设备白天运回去.可是我军飞机没有出动.而从前方回来的车又很急,不顾我师官兵正在加固路基的现实,而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机车掉道,又不及时后退,美国一架飞机来侦察后,引来了大批B29轰炸机,将车头,车辆与路轨基础都炸的满地都是.在这2公里铁路线路上,先后投掷6000多颗炸弹.其中很多还是定时炸弹.弹坑有水,增加填坑的难度.结果导致这一线路停运达49天之多.

当时有的高级领导,不是深入下层到工地了解情况,而是在上面指责.我师的袁光政委在铁路抢修指挥部也没少受批评,有人甚至说要把师领导们”送上军事法庭”.

当时我师师部距317前线有60公里,于是以肖春先副师长与我组成距317前线只有四公里的桂林里的前线抢修指挥所,以肖为前线抢修总指挥,我为副总指挥.我对于现场抢修人员,设身处地,感到上下级来说,单纯的指责,只会使下面心情不痛快,只靠电话,也会使交流产生误会.因而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到工地视察进度,并提出加快进度的施工方案.而在白天,在我负责的技术处与材料处的工作范围内,通过电话与前线保持联系,保证修复所须物资的供给.当时抢修最大的困难是石料,我们采用扩大公路防护边,就近开采块石,主承修的是我师22团,并从师范围内调其他团支援.三十八军的一个团就驻在附近,也来主动支援.这回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铁道部队的难处,并且讲出了”宁肯去前线牺牲,也不愿在后方修铁路挨炸”的话.这样经过49天的抢修,牺牲了近百名烈士,涌现出大量的功臣。后来终于战胜困难通了车。

在317工地得到高炮六十师的支援,这是朝鲜战场必不可少的力量。高炮部队根据敌人轰炸的重点,分布高炮力量,他们专心致力于战斗,研究如何打下敌机,真是各有所长。另外国内空军力量增长,各种因素使朝鲜战场交通日渐改观。再加上军民合作,一有空袭,即用人工雷达,这在朝鲜战争中保证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铁道兵团后来印制了一本50万字的技术总结,非常详细,作为历史查核。

铁二师总工程师的回忆(17)

1952年一场洪水,给朝鲜交通带来了一场灾难,但清川江桥始终保持通车。在大江上临时桥梁冲毁的相当多,但修复起来也快,说明我们的抢修力量增强。在1951年冬,贵州预备十一师来到,有1万多人,铁道兵团扩遍了一个师,即第四师,外加一个桥梁团。贵州地区贫穷,人民觉悟高,这部分力量增加,对兵团来说,是增加新生力量,我师的苏政委就是从十一师来的。

国内对于铁道兵二师的后续部队,事前有所准备,华东苏州某师,就是后来的铁道兵七师。当时戴彪师长带几个团长,到我师体验生活,团长在国内住,郭霞光团长即到桥梁团体验生活。

我前线指挥部成立,由郭维城为首领导的六个师,开到朝鲜。修筑归城至球场再到顺川东某站,计200公里左右。为了粉碎美帝蜂腰登陆战(因京义线大部沿西海岸南行,受美海军炮火威胁),因此修建离海岸较远的地带,以保证战时运输。他们是1952年入朝,经过六个师的努力,在1953年停战前已修成通车。说明人民取得了政权,几亿人民通过土改,力量增加很快,人民生活欣欣向荣。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当时的口号是:“边打边建”。

经过三年的战争,敌人死伤100多万,其中美帝39万人,这给美帝国主义者以严重教训。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100多年的侵略史不能重演。敌人要进攻,必须付出代价。还是和平竞争的好。

家园 铁路子弟花!
家园 抗美援朝精神不能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