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回首黄土地 -- 北京地主
应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的邀请,我于2002年2月17日踏上了回延安的路程。这是我自1978年离开延安后第一次回去。一想起延安,眼前总会浮现出巍峨的宝塔山,耳旁总会响起贺敬之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当年我的日记将在这里陆续发布,据说目前在铁路交通方面已大有改观了。
2002年2月17日(正月初六)
登上西去的列车,就能听到浓重的陕西乡音,我已阔别延安24年了,那首“离别30年,今日回延安……”的歌,最能表达此时我的心情。我乘坐的是41次特快,走的是京九线,终点站是西安。我走此线是想专门乘坐一下西安至延安的火车,西延线是1992年开通的,这段铁路据说是周总理生前批准修建的,但修修停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未建成。我离开延安的时候,工程还处于半停顿状态。
西延线的列车因为是慢车,不用对号入座,仅有的一节卧铺车厢,也是列车员与乘客共用的。因为是春运时期,其他车厢人还不少,但卧铺车厢除了列车员及其家属外,没几个客人。车走得很慢,小站很多,一般是走10分钟,停6~7分钟。此线是双轨,并不繁忙,除了偶尔见到拉煤炭的车外,只有在途中与开往西安的列车相遇了。
列车上用水很紧张,上车后,只打了一壶水,就没开水了。车厢一共九节,除了一节卧铺外,还有一节行李车厢(无餐车),其设施十分陈旧。
八百里秦川过去之后,陕北高原的风貌逐渐显现,那一道道的坎,一架架的梁和一片片的塬是那样的熟悉,偶尔看到路边贴着红对联、挂着花门帘的窑洞,透出了春节的喜庆。
在卧铺车上,我与一个在延安做眼镜生意的江西小伙攀谈了一路。小伙在延安干了七、八年了,生意还不错。刚来时,工商、税务不时来讨扰,后来熟了,逢年过节走动一下,一块坐坐,就好多了。据他介绍,在延安,开饭馆的多是四川的,生意做得好的是温州的,发了大财的则是私人承包打油井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给予贫困地区以优惠政策,允许个人开采石油,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顿时趋之若骛。有赚的,也有赔了的。据说有连打七、八眼井不出油,一下赔了700多万元的老板。
路过洛川时,看到路旁大片的苹果树,据说洛川的苹果海内外驰名,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路。
到了甘泉,就离延安不远了。甘泉的水好,这里出的“隋唐”酒,成了延安的特产,酒席宴上的必备品。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延安火车终点站就建在离柳林乡政府不远的地方。下车时已是华灯初上了,车站外灯火辉煌,会议接站的同志早已等在那里,可惜只接到了5位客人。
我们乘车从车站向延安市里行进,两边的山已模糊不清,路边均是大大小小的店铺,一律是瓷砖贴面的建筑风格(这是国内中小城市特有的模式),还有些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把山川两旁占得满满当当的。好不容易在接近宝塔山的时候,我从楼群的夹缝中看到了夜幕中的宝塔,她在彩灯的映照下,更像穿上新装的陕北婆姨,在她身旁还有一段不伦不类的长城烽火台,真是大煞风景。在凤凰山和清凉山的山顶,有些用彩灯装点的庙宇,就像饱经风霜的陕北老汉戴上了顶新礼帽。
通向延川的路以前我没走过,途径文安驿,比原来走永平近了30~40公里,而且路面也平整多了。我们坐的是延川县青平川石油总公司的车,自从青平川上川开采出石油后,这就成了县里的支柱产业。
一个来小时的车程,汽车很快就到了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锈钢的雕塑和灿烂夺目的礼花灯(这也是许多中小城市形象工程的标志),然后就是一排如澡堂一样瓷砖贴面的建筑。原来的大礼堂,现在已更名为“影视娱乐城”,小小的县城已是高楼林立了。
县招待所到了,我一下车就看见了当年同作家路遥一块编写《山花朵朵》(知青作品集)时住的薄壳楼,现在它已改成办公室了。在它身后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招待所,对面还建有大餐厅和小包间。
会议的接待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仅仅三个人的登记就足足等了10多分钟,真不知道这100多人是如何登记的。好不容易来到了客房。这是一个不太标准的标间,基本设施都有,但都不到位。据说这就是县里最高档次的条件了。我是同一位姓张的台湾商人住在一块。房间里放满了他收购来的剪纸。据说这是花了3000多元从土岗买来的。晚上,还不断有剪纸女子上门来向他兜售剪纸,价格在20~30元/幅,她们抓住了这个商机,认准了这个台湾大款。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2月19日(正月初八)
早上,天亮得比北京晚些。在晨曦中,县城更清晰了,山上的老窑还在,但山下有更多的新窑和新楼,他们交错地挤在一起,好像祖孙几代人挤在一个窑洞里。延河水仍是从城中流过,显得那样的混浊,一座大桥横跨两岸(这是我印象里没有的)。往南上去是一个高坡,原来是县委、县政府的大院,现已被县劳动局和印刷厂占据了。再往上走,原来的县监狱正在盖高楼,旁边的县中学位置依旧,只是“按时到校”几个大红字十分显眼(后来我注意到每个学校的门口都有此标语)。据说延川县的中等教育,在各县之中名列前茅。县中学旁边有一座崭新的城关幼儿园,其中的设施有些像大城市的幼儿园。
上午是欢迎大会,乘领导大做官样报告之时,我同老友冯山云(布堆画大师)来到了县文化馆。我印象里的县文化馆是个小院子,一码的平房,而今变成了三层的小楼。在二楼的展厅里,大红的剪纸贴满了四壁。冯山云到此地精神头格外的高,如数家珍地向前来拍照的记者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看着他忙前忙后的样子,就像看到农民秋后得到劳动果实的情景。是啊,他几十年勤勤恳恳地在基层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这时,有三个猴女娃拿着剪纸跑了进来,冯山云说这是他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都喜爱剪纸,而且她们的作品也参加了展览。我连忙为他们爷孙们在其作品前照了张像,看来冯山云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大队人马开完会从街上走了过来,引起了当地人的围观,好似当年北京人围观老外(这里只有一个老外),不一会,展厅就被挤满了。我赶忙向下一个参观点——布堆画展室“转移”。这个展室在大桥对面的山上。
午后,我们是去文安驿的白家塬村参观剪纸大师高凤莲的家。汽车过沟上山,使我又清楚地看到了陕北的山山峁峁。在村头,秧歌队早已等候在哪里了,锣鼓一响,他们就扭了起来,引得男女老少相跟着围观,与会者也忙着拍照录像,十分热闹。我拍了几张扭秧歌的镜头后,就去拍那久别了的山峁与窑洞了。
高大娘家独门独院,三孔新窑早已布置成了展室,院子里吊了一幅单人床单大小的布堆画(据说要买一万元)。靳老师在窑外讲解,窑内有的人同高大娘拍照,有的在买她的剪纸。这种大师级的剪纸能买出50~100元/张的好价钱。用土布制作的马甲也要300元/件,几个年轻人穿上了马甲还要与大师合个影。高大娘原来在村里当过村干部,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心灵手巧,剪纸也是自学成才的,现已被国内外公认为大师级的人物,号称中国的毕加索。她的剪纸作品创意新颖,十分大气。
我与几个村民了解到,当地的生活还是很贫困的。去年是大旱之年,像他们这种连吃水都要到沟里去拉的塬上村子,其收成就可想而知了。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看到高凤莲坐在家里就能挣钱,他们也很眼红,但认为学不会,自认不如。以前他们村里过年从不闹红火(也不会闹),这次为了欢迎会议代表,特地召集了几个村子的人,专门学习扭秧歌。
说到扭秧歌,晚间刘家河的秧歌才是正宗的。刘家河离县城不远,两个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先要在彩门前对歌,尔后就是掏场子。只见男的手持二尺有余的木棍有节奏地边跳边打(武身子),女子手握用高粱杆扎的花灯又规律的来回摆(文身子),整个秧歌队生龙活虎,热闹非凡。对完歌后,秧歌队要先去拜庙,再回来转灯。
我来到转灯的场地,只见用秫秸杆插成的灯阵,宛如迷宫。每个杆头上有一个用萝卜做的灯,据说有365盏。在灯场外有一个席子搭的小棚,里面摆有佛、祖、鬼三个牌位和贡品,附近还有一个方桌,上面用石、斗、升、格摆成塔形,放上萝卜灯。秧歌队拜庙回来后,先要在此处转后,才能进灯场。转灯也叫“转九曲”,不点灯进场的多为不生育的妇女,俗称“转黑灯”。有些会议代表等不及了,索性就转上了 “黑灯”。秧歌队过来了,队伍先在灯场外面转,此时开始点灯了,灯场四角还点起了火堆。我在灯场附近的大坝上放眼望去,灯场一片通明,十分壮观。灯场中心插着的杆叫老杆,是 “九曲”的心脏,当转到老杆时,人们都要跳起来摸老杆,据说摸了老杆来年的运气好。
转完“九曲”,人们又涌到另一个场院里看秧歌表演,就这样一直闹到了午夜。这就是陕北农村正月里的“闹红火”。
花之!
静待续篇
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2月20日(正月初九)
早上下了点小雨,空气显得清新了一些。今天要去土岗乡的小程村,据说要翻越几座大山,下点雨可能会少起点尘土。
车队是延着延河向东行驶,上山的路段较险,有的弯子拐得很急。车里有个安徽来的挂职干部,似乎对土岗的情况很了解,一路上给大家当义务讲解员。我看到有些山地已经不种庄稼了,在挖的鱼鳞坑里,栽有枣树苗。看着光秃秃的群山,好像与20多年前没多大区别。
我们在一个被称为乾坤湾的地方下了车,这是黄河的一个“S”形转弯处,古称河怀湾,因酷似太极阴阳图,故称其为乾坤湾。我第一次看到此景是在中央美院靳之林老师的家里,他家墙上的一幅黄河风景画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因为它太像太极图了。据说伏羲就是在此地创立太极,演绎八卦的(另有说是在天水)。因为天气不太好,对面山西永和县的龙头山和虎头山朦胧依稀,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靳老师将此处称为晋陕大峡谷(并说超过了美国的大峡谷)。另外,他说通过在此地写生,体会到了主席《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词句的含义,从此处看去,连绵不断的吕梁山脉在雪季好似银蛇,而陕北高原的山则像一头头的蜡象。
我遇到了主抓文教的县委副书记高凤兰,她说曾在我插队的关庄工作过。我向她询问去年延川的旅游情况,她说总共有2000人次,还形不成规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她讲,去年县里遭了灾,上半年旱,粮食减产;下半年涝,大枣都烂在地里了。全年的县财政收入仅4000多万元,这与安塞县2个亿的财政收入无法相比,属于贫困县了。
我们来到了碾畔村,这是一个被遗弃的村落,从上望去,一排排窑洞上下重叠有序,石碾石磨都在。我同高书记说,政府应将此整修一下,可以用其接待游客。据说靳之林老师有意在此定居下来,颐养天年。
小程村的老乡们用大枣、花生和米酒在村前迎接我们,秧歌队更是迎出了好几里地,有人说真像当年迎接中央红军。老乡们对靳老师的欢迎程度更是感人,我看到有的老大娘拉着靳老的手热泪盈眶,。据说去年靳老在此待了三个月,还给村了通上了电,当他要离开时,老乡们哭了三天。
秧歌队将会议代表迎进村时,已是中午时分。在作为展室的院子四周,早已是人山人海了,据说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来了,连河对面的山西永和县的村民都过来看热闹来了。
中午吃饭是在老乡家派饭,我去的一家院子里有摩托车、拖拉机。据老汉说,三个儿子都出去工作了。我们吃饭的窑里四周都贴有剪纸,收拾得很干净。以前老乡家都有虱子、跳瘙,外来人很容易染上(这次没有)。我记得在路上停车时,车上的安徽人曾带着几个人到路边的一眼窑里要了几个面人,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在大灾之年,又是青黄不接之时,能轻易的要来白面馍馍,真是不敢想象!午餐主食除了油糕、油葫轮之外,白面馍馍随便吃。我还看到他们炒菜时用的是液化气。菜是他们婚宴摆的八大碗,尽是肉片、肉丸和肉块,让这些城里来的人享受不了,六、七个人吃的饭量,还赶不上村里的一个后生。
小程村自古历来就是汉族与匈奴等北方民族文化交融之处,也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午饭后,我们参观了夯土古城遗址及刻有胡人服饰形象的千年古窑。这也是县里开发黄河旅游文化的景点之一。
在回县城的路上,司机一不小心,将车陷入了路边的软土里,车身向外倾斜,下面就是乾坤湾,前面的路更窄了,要不是司机急刹车,我们就会永远留在乾坤湾里了。大家赶忙都下了车,路边的老乡不顾危险都来帮忙,当时车身已倾斜,推车十分危险。但有的老乡说:“当年周总理回延安时,车陷在延河里,就是大家用手给抬过去的。”果然,在十几个小伙子的帮助下,车终于被拽了上来。结果是有惊无险。
晚上,延川县城举办了盛大的秧歌晚会。地点在大礼堂前的空地上,这是轰动县城的大事,真是万人空巷。我对这种政府造势的活动不太感冒,我与冯山云联系,想到他家坐坐,因为明天我在参观完安塞的剪纸后,就要在延安下车了(回乡知青马力要我到延安他家坐坐)。所以只有今晚有空。
冯山云的儿子用摩托车将我带到了他们家,他们家是在河对面的半山上,一排新窑很有特色,进到窑里发现是个套间,外窑是客厅,一家人都在看电视。里间是卧室,现在成了招待宾客的客厅了。我进去时,冯正同中央台“美术星空”的人告别,随着我进窑的还有《北京日报》的记者和北京朝阳文化馆的几个同志,他们是来同冯山云谈今年5月在京办展之事,很快他们就达成了协议。好不容易冯山云才有空同我坐下来,冯山云目前是身兼多职,既要负责县文化馆的事,又要管县里旅游的事。我对延川县的旅游发展同冯交换了意见。当时县建设局的白局长在座,他曾当过县招待所的所长,对此也有同感。
2月21日(正月初十)
今天参观的是安塞县的腰鼓和剪纸。安塞的这两个项目已被旅游界认可了,再加上其地理位置离延安较近,所以许多到延安看完革命圣地的游客,都要到安赛去看一下民间艺术。在去安塞的路上,我看到了永平油矿秧歌队的十多辆面包车,延川30多辆的车队,由警车开道,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安塞县城。
安塞县城的建筑风格虽然也脱离不了北方大部分小城镇的模式,但布置得前低后高,井然有序。我们在安塞宾馆下了车,该宾馆虽然为挂牌二星级,但比延川的招待所要强多了,软硬件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当然,两县的财政收入也悬殊很大。我向服务员了解到,经常来宾馆的主要是搞石油的老板们,另外,旅游季节人也很多。看来这里的旅游环境要比延川强多了。
我们在安塞体育场观看了两县的秧歌、腰鼓队的表演,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安塞的腰鼓,那种雄悍的鼓点,那种放纵不羁的劲头,如果背景是黄土高原的话,那真可谓是动天地泣鬼神了。
饭后,我们到县文化馆参观剪纸展览,进入馆内,我又感到了与延川文化馆的差距,安塞就好比将民间剪纸装裱在精美的镜框内,又放入豪华的礼品盒里;而延川的剪纸则是夹在一本旧书里,供人观赏。当然,内行的人是能够看出门道的,但对于大多数的外行人来说,包装好一些的,自然就被认为价值更高些。
在归途中,我在延安的延河大桥上下了车。与在延安公安局工作的回乡知青马力联系后,他让我到东关车站见面。东关车站曾是我插队时的下车地点,地点没变,但街景已大大地改观了。当年我们下车后住的大车店,早已为新建的商店所代替。
我上了马力的标有“公安”字样的三菱面包车。我们先后在延河前、延安革命纪念馆照了像,然后乘车经过了王家坪大桥,从北关向南走,马力还让我看了新建的西市路。这条路是从北关的延安宾馆旁边修到了凤凰山的后面,一直绕到了南关的市场沟。在市场沟里,我看到了类似黄山脚下建筑风格的铺面房,好像来到了屯溪,此处以饭馆居多。途中,我们接上了原村支书高凤刘的儿子——高建设。在我的印象里,建设是个瘦小的猴信儿(陕北话:小孩),可走过来的却是个西装革履的中年汉子(实在对不上号了),他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建设可能是中午喝多了,身上有一股酒气,说起话来也是颠三倒四的。他反复说对我只有两个印象,一个是在村里画壁画,另一个是在山上画驴。
我们一起在枣园合了影。枣园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收费和停车的招牌,这使得原来的门口显得很不起眼。当年我们美术班写生经常画的梨树和房屋都在,一切如故。离开了枣园,我提议上宝塔山看看,因为在那里可以鸟瞰延安全景。马力将车延盘山道一直开到了宝塔山顶。此处参观每人20元,因为高建设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免费的待遇。
在落日的余辉中,俯视延安城,只见延河两岸建满了房屋,看来再要发展只能沿着川道向北、向东、向南了。宝塔山上有全国各省、市种植的松柏。我们在小亭子里遇到了一个专为游客演唱的安塞老汉,只见他头扎羊肚子手巾,外套羊皮坎肩,身着红衣红裤,挎着腰鼓,足登白色运动鞋。建设与他谈好了价钱后,他就背诵起了贺敬之的“回延安”,然后又唱起了“信天游”,最后打了一通腰鼓,我一边听着他的歌,一边翻看着他与歌星、影星们的合影……
晚饭是在马力家吃的,他们家是在东关机场路旁,宽阔的道路据说是用机场跑道改建的。马力住的是三室一厅,合成地板,沙发,家电洋洋都有,一点不比京城的居民差。
饭局中,我们不觉又议论起了村里的事。据马力和建设说,目前村里的情况很差,从原来条件最好的村子,变成了如今最穷的村子之一,村里有不少后生都找不到婆姨。马力埋怨村里人太懒,建设则说知青忘了老乡,两人各执一词,我不胜酒力,也记不清后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咱俩地主一人一宝
不过俺至今也没整明白通宝是咋回事,得几朵花能换一个通宝吗?通宝有啥用途?
2月22日(正月十一)
今天又是阴天。昨天中午在安塞喝了场酒,晚上在马力家又连续作战,终于喝高了,回到住处就都吐了出来。早上,喝了几碗小米粥,才缓了过来。
就要返回北京了。延安已经有了直通北京的长途车,发车时间是中午11时。
这是一辆卧铺车,车内纵向安放了三列双层卧铺,车尾是双层通铺,定员30人。我自认为比在云南坐的两人一个铺的卧铺车好多了。但车上的票务管理十分混乱,好几个人来反复查票,未到点就发车了。乘客多为返校的大学生,这使我想起了1977年我赴延赶考时,因误了长途车,步行到延安的事,而那辆满载考生的车,因有民工携带火药而爆炸,莘莘学子毁于一旦,我则是因祸得福,逃过了一劫。
车在行进之中不断的有人上车,行李和人都挤在了两侧的通道里。快到检查站时,司机让那些中途上来的人下车等候。在站里,查票人员在车上查出了问题,30张票,有一张票根对不上,反复查了六七次,结果还是不对,前后耗时一个小时。最后说要等站上的检票员从延安赶过来核对,半个钟头后,那个检票员终于来了,还是有一个票根对不上,检票员都快哭了(据说差一张要罚百元),检票员又埋怨司机提前开车,总之管理十分混乱……
车子终于徐徐启动了,但并没在下车者的前面停下,司机打着手势,让他们再往前走一段,以免检查人员赶上来。看来这又是一场“老鼠骗猫”的游戏。这批乘客终于在途中又被转给了另一辆面包车,但行李仍留在车上(这样的事在途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最后,在我两侧的通道里放满了行李,已无处下脚了。
我旁边的小伙子是个知青的子弟(父为北京知青,母为延安市青化砭人),他是到姥姥家过年的,16岁他才同父母回北京,现在五洲大酒店当保安,业余时间还在上电大,准备拿个文凭。
另一个女孩是到北京上学的,她是从延安四中考上的,现在北京科技大上大二,她说今后准备考研,因为本科生不好找工作。延安市升学率最高的是延安中学,县里的中学要数延川排第一了。
汽车途径延川、清涧一直开到了绥德车站停下,此时站上已等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在途中曾上车者)。司机说,先不能上车,车内要整理一下。他们将途中上车者的行李都倒到了车顶之上,然后招呼车里的人下车,理由是过了绥德就不停车了,大家要在此下车上厕所。但见无人理睬,他们就挨个做工作,说是要将铺位改成大通铺,并保证大家都有铺位,请大家帮帮忙。善良的学生们经不住他们的哄劝,纷纷下了车。我心里明白,这准是司机们玩的一个花招,他们肯定是要变卦的,所以我铁了心不下车,看他们怎么办。我看到他们将一侧的铺位打开(原来铺位是带合页的),不一会儿,原来的单铺就都改成了通铺。司机把在车门口,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他们先让后搭车的人上车,人挨人挤坐在一起,这对后来者是个好事(他们原来没座),而原来有卧铺的,现在只能改坐铺了。此时车上已有90多人了(是原来的3倍),车票都是169元/人,这黑心的车主要趁春运期间大捞一票!
挤在我身旁的是一位安塞农村进京培训的学生,据他介绍,原来卧铺车也是两人一个铺位,春节前才改为一人一个的铺位,这样,无形中就少拉了客人。但在改造中,司机们做了手脚。为了躲避春运的检查,他们走走停停,与稽查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据说一过黄河大桥,山西那边就查得不那么严了。
我听到司机聊天时说,有一次他一车拉了95人,山西的稽查只是问了一下,嘱咐路上注意安全,就放行了。看来“多拉快跑”给司机们带来的是滚滚的财源,但乘客们既要饥寒交迫,又要憋住屎尿,心中还充满恐惧。
在天傍黑时,我们经过了吴堡(这原先是司机许诺吃饭的地方)。将要通过黄河大桥时,汽车停了下来,放出了探马。不一会儿,司机的手机响了(估计报告平安无事),车子又启动了。在黑夜中,我们驶过了母亲河(我们就像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眼睁睁地从亲人身旁经过,而不能说一句话)。路过柳林的时候,路两旁灯火辉煌,我似乎不能相信,这就是作家路遥描写孙少安来过的柳林,眼前的柳林更像个县级市的规模。
我在车上被挤得腿都麻了,睡不着觉,就与旁边的安塞学生聊上了。他是学果树栽培的,据他说目前国内的苹果品种都被富士给顶替了,老牌的国光、香蕉种得少了,在陕北,洛川红的牌子最响,国内外都认它,这与当地的水土有关系。
汽车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找店的公路旁停了下来,从前后堵车的情况来看,可能是出了事故,男士们乘机纷纷下车方便(女士们可受苦了)。
果然,在车行不远之处,我看到一辆车头凹陷的卡车和一辆正在路边燃烧的车辆,司机们好像司空见惯,鱼贯而过,全速前进。
早上八点多钟,汽车终于在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外停了下来,我下车后活动一下麻木了的手脚和酸痛的腰肢,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真有获释后的感觉。
我穿上大衣,背上挎包,迎着初升的朝阳,向家里走去…… (全文连载完)
1通宝是一种炫耀的资本,
2通宝和资历,原创性,乐善,声望,rp等多项因素相关
3认证会员使用通宝可以推荐帖子(尚未实行)
4认证会员使用通宝可以自荐帖子
5想要成为认证会员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通宝(15)
6成为认证会员后每月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通宝(尚未实行)
7通宝是经验通胀后的必然产物,一直在改还在酝酿通宝的新用途
8获得尽可能多的通宝的最简单方法是尽早给名帖或者可能成为名帖的帖子送花,当然这必然造成马太效应
更多的,可以跟据“关键词”【通宝】来阅读了解
据说,那条街是红色旅游发展起来之后,延安发展最好最快的一条街,地主同志回去早了啊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