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采访手记(三)古巴 -- 梦秋

共:💬17 🌺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采访手记(三)古巴

采访手记(三)古巴

到北京的第二周,收到了古巴大使馆的邀请函,举办一个记者招待会。

按说记者招待会在京城属于稀松平常的事情,随便哪个家伙扯张虎皮当大旗就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类似的邀请函也都跟时下北京的大白菜似的了,对周刊类记者毫无吸引力。以上次的欧盟大使馆为例,半小时里就回答三个问题,小气巴拉不散发任何资料,连一口水都捞不着喝。伊克拉德的记者招待会,更是弄到晚饭时候才开始,本大记者空着肚子进入豪华的半岛酒店,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饥寒交迫,给冻得半死……

但是……但是,耐不住人多个心眼,老是琢磨着有招待会就有什么特殊之处……咳咳,接下来俺就可以抢个头条新闻。临行前,懂行的同事对我这种新闻浪漫主义的想法给了当头一棒:

“上个月查韦斯到北京时,这位大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可是晾了我们整整50分钟呀……”

原因是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大使馆跟中国商人唠嗑,唠得兴起结果忘了点儿。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也跟着缩水,因为老查接下来那堆外交活动还不能推。这个缩水版的记者招待会自然也就跟着贬了值。伤心的记者们得出的结论是:拉美人的脑袋里的那口钟彻底锈掉了。

同事的潜台词是:去参加拉美人的招待会,最好带上干粮和水。这些人“招待”你的功夫绝对让你想不到。

到了大使馆,出乎意料,这次的记者招待会倒是准点开始。长着小胡子的新闻秘书用半通不通的汉语跟我打招呼,然后顺手给了我一件T恤衫,还有一个塑料手环,上边蓝底白字汉语写着“要古巴,不要封锁!”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一年一度的联大,古巴照例要提出要求美国解除封锁的提案。照例有国家支持有国家反对。你自然不会说这种做法毫无道理,但是每年光看着联大通过了这个决议,美国人照样雷打不动地制裁古巴,不由得感叹人类光磨嘴皮子做不了实事的功夫是越来越登峰造极。只是这支持的国家越来越多,到了2007年古巴第15次在联大提出了反制裁提案之后,反对票只剩下了可耻的四张:美国,以色列还有俩几乎陷进地壳里的小国。今年的联大,古巴驻华使馆照例要开个记者招待会造势,与往日不同之处是,这一年是劳尔接任兄长之后的第一年。

世界千奇百怪,相隔万里之外的国家往往难寻一点共同之处,但是这个记者招待会一开始在场的记者们不论老少国籍却都共同打起哈欠来了。古巴驻华大使在台上用西班牙语发表着干巴巴的演讲,一边用视觉效果很差的powerpoint引导发言。我手上得到的资料和powerpoint软件以及古巴大使的发言内容没有区别。大使旁边站着一位年龄略大的中国女士,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地把大使的发言翻译成中文。大使偏偏是个心急之人,见翻译反应不过来了,突然间也会蹦出几句汉语。两个人的双簧唱得就像没有加盐的大白菜清汤。

我属于那种屁股上放了三把火的人。当年暑假在学生会干部培训的时候,学工部的马脸部长发表了4个小时的长篇发言。我头顶着一把呼呼作响的吊扇。火焰山芭蕉扇,大热天里我居然被吹出了感冒,只好跑回宿舍里裹着毯子瑟瑟发抖。

不管怎样,耐着性子在古巴大使馆坐了两个多小时。大使兀自神采奕奕地发言,接下来还有记者提问。大使对待每个记者的问题回答得一丝不苟,答案跟新闻联播的调子一模一样,仿佛在使用西班牙语朗诵中×部的声明,然后再慢悠悠地倒腾成中文。共产党人当真是特殊材料制作的。我终于吃不消了——哦,不是,是早饭都消化了——拾掇拾掇便往外溜,临走前偷偷一瞥,20多号记者早蒸发了大半。

回来跟上峰请示之后,觉得古巴这个题目还有发挥的空间,决定做成一个纵深报道。领教了他们的作风,却还是得硬着头皮跟古巴大使馆电话和邮件联系,请对方提供方便。小胡子新闻秘书在电话一头倒是答应了。却迟迟不给我确认时间。到截稿前两天,还是没有答复。情急之下打电话过去追问,小胡子秘书呵呵大笑说:“不要着急!年轻人……我马上给你确认一下。”

终于他还是没有确认,我也没有进一步强化采访。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我自己已经联系到其余有关人等,查阅到了足够资料,完全可以上稿了。我采访的中方人员对于古巴现状的看法很接近:清贫、乐观、友好、懒惰。古巴的状况也许比朝鲜好一些。但是僵化的体制无处不在,加上拉美人继承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由得让我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卡斯特罗同志离开了人世,谁还有巨大的粘合力来凝聚古巴?这个国家会不会走上邻国海地的道路?

劳尔是个低调的人,长期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未必能够承担这个新领导者的角色。卡斯特罗之子并没有从政,生活也很低调,不会走上小太阳的道路。一个曾经与古巴高层有过一定来往的中国外交人员对我说,部长会议秘书长拉赫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也许这个岛国的未来还需依赖他的努力?

10月29日,联大果然再次通过了古巴的反制裁提案,这次的反对票是3票:美国,以色列和帕劳。

我所撰写的纵深报道以及我本人的一些未见报的评论见如下链接:外链出处

家园 呵呵,当记者能看到不少大人物.

不过整天跑来跑去一定很累.

家园 blog上未见报部分写得很好

不知道古巴人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家园 我对blog上的评论还是有相当意见的

古巴的政治政治与朝鲜区别还是很大的。古巴人的私人生活还是有相当大自由度,群众可以在一定范围里公开批评政府政策,自由市场和正式非正式的个体户随处可见,私人可以相对自由地离开和回到古巴,其中甚至包括不少持不同政见者,外国旅游者自由活动和人民交流,特权阶级也不是特别明显。我个人认为朝鲜的社会主义比中国还少。

家园 我在加拿大见到的古巴人很爱国,很自豪

法语班上有个黑哥们,在古巴是旅游大巴的司机,他媳妇是导游,带队到古巴旅游,一来二去就好上了,把他办团聚过来了。他说,这里不吃大米,难受。人不热情,难受。他准备攒几年钱回去和媳妇在古巴自己开个业。

后来又遇到个白哥们,在古巴是会计。老师一拿社会主义开涮,他就反对。他说,我们挺好的呀,比其他拉美国家强多了。和其他拉美国家的人比起来,他们的精神风貌确实不错,谈论的问题也比较上层次。他们都是年轻人,说到入籍,他们都表示,不入,当古巴人挺好。(咱老中的表态就很暧昧啦)学校搞多元文化节,其他拉美人一个展台,他们一个展台,因为他们要打自己的国旗。另外,他们的音乐和舞蹈确实很有特色。

我问过他们,他们都有亲戚在美国,也可以相互联络,但他们对美国不感冒,还经常指出古巴的落后是美国造成的。感觉古巴中X部还是有点用的。

总的印象是,有这些不随风倒的哥们,即使老卡不在了,古巴也未必如某些人所愿,马上闹开锅。

关键词(Tags): #古巴
家园 我接触过的古巴人非常友好,有教养

大学的教育质量也不错。同意雷声的意见,古巴与朝鲜有较大不同,国内有相当的自由,且与外国的联系不是很封闭。

美国的封锁对古巴贫穷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个小岛国,光有资源,没有贸易,不可能富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改革很重要,开放的成功也很重要。光自己开放没用,别的国家也要接受你的开放。中美建交的意义不亚于11届3中全会。

卡斯特罗后,古巴也会走中国式的改革之路,别无选择。由于自身的素质及中国的存在,它的前途比朝鲜乐观,也好于70年代的中国。

家园 我觉得未见报的评论确实有问题

核心问题在于,美国制裁对古巴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下面是美国对古巴制裁的部分内容

———1992年制定“托里切利法”,禁止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与古巴进行贸易,规定第三国船只停靠古巴港口后必须等待6个月以上方可停靠美国港口等;

———1996年3月制定“赫尔姆斯—伯顿法”,禁止同古巴进行贸易的官员、企业家及其家属进入美国;那些曾经被古巴政府没收财产的美国公司可以向买卖这些财产的任何外国公司在美国法庭提出3倍的赔偿要求等;

美国的制裁不是仅仅限于美国公司。

家园 朝鲜那早不是社会主义拉,人家叫主体主义

X的,资本论都不让看的国家叫社会主义国家?

家园 关于古巴一文的一些补充

关于古巴一文的一些补充

感谢各位朋友在古巴改革的问题上进行的一些讨论。我在此可以把一些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进一步解释一下。

本次采访以及撰文的过程中,我的信息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古巴大使馆的记者招待会以及记者招待会上散发的资料。

2. 中国曾经派驻古巴的外交人员

3. 曾经在古巴留学的中国学生

4. 曾经在古巴做过生意的中国商人

5. 社科院拉美所的徐世澄教授,我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见到这位教授的,他刚刚出版了卡斯特罗的传记,并翻译了卡斯特罗退出一线领导岗位以来的所撰写的文章和信札,编辑成为《总司令的思考》,后来这本书改名为《菲德尔的思考》。

6. 来自因特网的各种资料

关于我的未见报的评论上的一些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古巴是不是朝鲜的另外一个版本?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古巴绝不是朝鲜。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跟帖的朋友们的说法。在我那些未见报的评论当中,我拿古巴领导人与朝鲜领导人的某些事例作为对比,也许有些不恰当。古巴与朝鲜的差别在于:首先,古巴执政党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特权阶层,从菲德尔到拉赫,他们的生活都相当朴素,作风亲民,平易近人,拥有相当高的支持度和人格魅力。他们的子女都比较低调,而且对政治的干涉并不深。古巴不是没有腐败,至少,掌握着对外贸易大权的一些国营大型企业领导者当中存在着腐败现象。从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我觉得这一时期的古巴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那样,由于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古巴的民众生活基本上处于较低水平,即使是有腐败现象,其表现也没有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表现得这么明显。

其次,古巴民众的生活和朝鲜并不一样。他们的生活的确是清贫的,但是并不糟糕。哈瓦那的供电情况虽然不稳定,但是基本可以满足老百姓的供电需求(开放了家电购买之后受到了一定影响)。古巴的农产品基本可以满足老百姓的温饱需求。但是,正如我从信息渠道所知道的情况那样,古巴人的粮食需求当中主食的供应是足够的,副食则相差很多,有点类似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情况,不会饿死人,但是每个人都有点嘴馋。另外了解到的一个信息是:古巴的大片农用土地抛荒,具体的数据无从说起。但是古巴的农业政策相当僵化,许多荒地不允许耕种,对海洋捕捞管理非常严格,渔民不许出远海打鱼,近海的水产品销售范围很窄。此外,拉美人的慵懒习性也是古巴农业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国家条件太好了,不用费心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成。最近劳尔开放了个人农业物资供应市场之后,有人一度担心,古巴极其周边海域环境可能会受到破坏。虽然这种想法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至上思维,但从反面可以看到,古巴本身在农业生产上并没有很多投入。

另外,似乎古巴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警察系统,并非警察国家。但是古巴国内的政治自由度是否真的很大,这个问题从我采访的情况来看,不好做出判断。举例说明一下,古巴此前一度和欧盟关系闹僵,是因为古巴曾经在2003年左右拘捕了一批国内“持不同政见者”。拘捕过程中,这批人当中有些人甚至逃到了西班牙驻古巴大使馆里藏起来。因为此事,古巴还和西班牙发生外交战,进而带坏了和欧盟的关系。到后来萨帕特罗首相上台,两国的关系才回复正常。至于那些“持不同政见者”,按照Wiki上的说法,是判了重刑的,到了后面,却很快被释放了。在古巴民间,对执政党的抱怨倒是很常见,但这对执政党的统治基础并未构成很大影响,其作用,不过类似于中国网民在网上发点牢骚。

2. 古巴和美国的关系

美国制裁给古巴带来多大的影响?应该说,美国制裁对古巴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对古巴工业的打击尤其大。我在博客的正文当中也说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第三国公司出口古巴的设备中所包含的美国技术设备超过10%,美国将对这个公司进行制裁。以电脑为例,这意味着联想的电脑几乎不可能被出口到古巴,否则就会受到制裁。在1990年代中期,古巴进入到“特别年代”的时候,几乎完全没有国际回旋余地,在拉美没有盟友,中国自顾不暇,俄罗斯奄奄一息。这时候美国对古巴的制裁显然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但从1990年代末开始,古巴终于挺了过来。美国对古巴的制裁也略有放松——但是是有条件的放松,美国人从来没有放弃颠覆古巴政权的想法。就我接触的各种情况和资料来看,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其作用在不断减小,受到削弱。但是对于执政党将本国逡巡不前的原因归咎于美国(如果当局确实有意这么做,而不是我判断出错的话),这始终是在寻找自己执政不力的借口。

至于美国籍古巴人,我记得在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一个记者问大使,美籍古巴人是不是古巴和美国恢复正常关系最大的障碍?大使回答,美籍古巴人当中也有许多爱国者,他们给予了古巴许多经济支持。关于在国外的古巴人是否爱国,见仁见智吧。

从未来来看,奥巴马已经表示上台后会进一步放松对古巴的制裁,允许双方人员自由流动,并可能进行谈判。古巴人其实也放软了身段,呼吁进行谈判。未来如何,从外交角度来看,我还是乐观的。

3. 卡斯特罗之后

古巴政局在后卡斯特罗时代会如何?走向改革是必然的,但是这个政权是否会因此解体?这个问题的解答可能到明年古巴共产党代表大会才能够得到初步解答。古巴不是没有年轻领导人,拉赫和阿拉尔孔都是未来的领导者之一。劳尔可能是一个过渡性人物。如果能够在明年的古共代表大会上实现政权的顺利交接,古巴的政治稳定将暂无后顾之虞。但是卡斯特罗的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劳尔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依旧担任着古共中央书记这一职务就可以看到菲德尔的威信。在古巴的毛泽东之后,是否会出现古巴的邓小平,这还得看他们的改革之路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共识,形成一套方针。像劳尔的改革,以及拉赫所规定的一家私营餐馆只能摆12张桌子这种规定,很难说他们有了一种改革思路上的突破。

最后说一个小轶事:我在古巴大使馆采访。大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毫无停下来的意思。结果竟然把我的一只录音笔的电池全部耗尽,有一段问答完全没有录下来。这里可以看到古巴人从菲德尔那儿学到的一丝作风。

家园 关于美国制裁第三国公司的说法

我已经在正文中提到。美国制裁对于古巴的影响,正在一个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这是我的看法。

家园 有道理

上花。古巴的前景的确比朝鲜乐观很多。在国际环境上,也好于70年代的中国。

家园 俺见到了老萨

出了他之外,俺见到的这些人物都不让俺感冒

家园 那些巴蒂斯塔的余孽

当然闹腾不起来啦。祝这个国家好运吧,我对它的好感远大于对朝鲜的好感。

家园 本意不是拿来和朝鲜对比

只不过写着写着走入歧途了。后面自己补充写了一点关于对古巴的印象再分析,对古巴和朝鲜之间的区别作出详细描述,也算是一种分辨吧。

家园 从你的帖子总能学很多东西,我也力所能及的提供

一些信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