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臺灣中國,一邊一國 -- 一切向潜看

共:💬106 🌺1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的确
家园 一切向潜看是关心则乱。转进还在继续,还是哭哭啼啼。
家园 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呀。

大家在上下班时挤成罐头时,此时的地铁效率最高。这个时候,效率是最高,但是你觉得这样舒服么?从中山公园到张江是30分钟,这30分钟,你必须和其他人脸贴脸,你觉得很舒服么?一天两天,如果天天这个样子你觉得很好么?

如果不舒服,你怎么说服大家都不开私家车上下班?虽然堵车,但是至少不用那么挤把。

另外16节车厢停两次,我不知道你想过没有,这种方案和2分半一辆地铁,那个更有效率?我觉得效率差不多。

当你提出不鼓励大家开私家车的时候,你开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公共交通,但是这样的公共交通你如何让人去坐?

说句实话,和朋友讨论过多次,这个交通问题怎么办,但几乎没有人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要么强迫大家面对面挤30分钟坐公交,要么大家去堵车1,2个小时回家。当人数多到一定程度,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家园 办法有得是,就看你用不用

其一、開辟自行車專用道,鼓勵騎車上班,給有車族的騎車人以較多的補貼。

其二、改變上下班時間,全市分不同的區域和行業,錯開安排上班時間,以每五分鐘為一批的間隔,錯峰一個半小時以上~兩小時,部分企業可實行中午12點上班制度。凡三班倒的企業夜班一律在清晨六點前交接班。

其三、開發調房平臺,給跨越市中心上班的市民調整住房到離上班處較近之處,并給予優惠補貼。

其四、加密外環內徑向地鐵,類似于一二號線的特忙線路,隔五百米加平行線。

其五、鼓勵各行業辦公室人員在家中網上上班。當然也得擬定激勵措施。

家园 随便讨论一下。

其一、開辟自行車專用道,鼓勵騎車上班,給有車族的騎車人以較多的補貼。

上海每条道路都有自行车专用道的,这个不用你说,但是不得不说,上海有三分之二的人是不能骑车上班的,你给补贴都没有用。

举个例子,二号线现在挤的和罐头似的,这些人有两个地方上班,一个陆家嘴,一个是张江,90%的人是这两个地方,那么如果坐地铁,那么要10多分钟才能从浦西到陆家嘴,要30分钟到张江,那么你骑车要多少时间?1个小时,2个小时????你就是给补贴再多,人家也不愿意呀。更不要说,你如何确定有车一族每天骑车上班?

其二、改變上下班時間,全市分不同的區域和行業,錯開安排上班時間,以每五分鐘為一批的間隔,錯峰一個半小時以上~兩小時,部分企業可實行中午12點上班制度。凡三班倒的企業夜班一律在清晨六點前交接班。

1,错峰一个小时到2个小时,呵呵,你根本不知道所谓高峰时间有多长,我可以告诉你,早上从7点半开始到9点都是高峰时间,下午,其他我不知道,张江我5点半坐过地铁,6点半我坐过地铁,7点20我也做过(不要奇怪为什么那么准确7点20,因为我要坐班车到地铁),可以说从5点半到6点半,地铁都会象罐头,但是7点20会比较拥挤,但会好点,这个跨度已经到1个半到2个小时之间了,如果真要错峰,至少要4个小时。

2。如果错峰,我觉得zf也不会出面强制,只能鼓励,而且不会分区,还是用2号线举例,早上上班至少50%都是到张江,按区错峰对这个几乎是无效的。

其三、開發調房平臺,給跨越市中心上班的市民調整住房到離上班處較近之處,并給予優惠補貼。

上海员工50%跳槽不超过1年,这样就有问题,如果这个市民1年后跳槽到上海另外一边,他不是又要换房子?过了1年又到另外一遍,哪不是1年换一个房子,这个谁受的了。

其四、加密外環內徑向地鐵,類似于一二號線的特忙線路,隔五百米加平行線。

这个方法好,我举双手赞成,可是zf确为了缓解其他区的交通问题,不建这种复线,实在是不象话。而且,现在13条线到2009年底才能建个大概,有几条线的延伸要到09年后,等到政府回头头修复线,猴年马月呀。

其五、鼓勵各行業辦公室人員在家中網上上班。當然也得擬定激勵措施。

不说其他的,IT业你觉得开发人员能在家里上网办公么?当年SARS的时候,我们倒是实行过,1人搬几台电脑回家办公,结果效率大减。讨论的时候,光通过电话无法完成全部内容。哪个麻烦呀。除非家家户户弄个可视电话,还要能看到多人。要是每个公司都能做到这样,我到觉得共产主义已经实现。

家园 冷静,冷静,和气生财
家园 随便一说

其一、

上海每条道路都有自行车专用道
。不是事实。而且有许多路段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合并,不适合用于上下班时的高流量。

其二、

你如何确定有车一族每天骑车上班?
如果需要设置此补贴系统,显然在路口设置感应控制点,骑车人带卡上班是个办法。上下班都有固定线路,只要申请人申报控制点,通过一次算一次。当然,这显然又增加了内需投入。

其三、

呵呵,你根本不知道所谓高峰时间有多长,我可以告诉你,早上从7点半开始到9点都是高峰时间,下午,其他我不知道,张江我5点半坐过地铁,6点半我坐过地铁,7点20我也做过(不要奇怪为什么那么准确7点20,因为我要坐班车到地铁),可以说从5点半到6点半,地铁都会象罐头,但是7点20会比较拥挤,但会好点,这个跨度已经到1个半到2个小时之间了,如果真要错峰,至少要4个小时。

上海的交通高峰,从三十多年前就是近两个小时,不但如此,高峰时段的车行速度的变化都不大。

错峰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会将原先的高峰时间延长至少50%,相应地减少高峰时段的平均人流量约30%,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进步了。地铁一号线的每天平均人流量是约85万人次,平均每小时五万人次。高峰时期每小时挤了十万人实在太正常。如果能把每小时十万人降到7~8万人,虽然仍是十分挤,但总比现状要强。

其三、

上海员工50%跳槽不超过1年
,你最好还要加上两个数据:这些跳槽的人有多大比例有房;有房的有多大几率会跳槽。

其四、

可是zf确为了缓解其他区的交通问题,不建这种复线,实在是不象话。
呵呵,政府估计是想先从中央搞定大盘子规模,把能赚钱的线路放到以后去做。

其五、

当年SARS的时候,我们倒是实行过,1人搬几台电脑回家办公,结果效率大减。
你已经证明分散办公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可能性。说到提高效率,那是可以从调整分散和集中的比率、时段等办法来逐步提高的。

家园 各地情况不一样

我哥们那年正好毕业,长安街旁边的一家企业上班。

单位上有家伙吃饱了没事,跑到广场上去打个牌子:工人愤怒了!

这不得了,工农联盟是支柱,工人愤怒和学生上街不是一个性质。国安/公安得便衣自然拍下来了。

秋后算账,照片发到他们那里,问单位有没有这个人。领导大事化小,没有没有。便衣前脚走,我那哥们冲到那家伙得办公室,来一句:听说你们屋有人愤怒了?那家伙脸都白了。

一个事业单位职员,打个工人愤怒了牌子。

我朋友后来说那家伙是唯恐天下不乱去捣乱得。

反贪污忽悠一下广场和各地得学生,领袖们都忙着争权夺利去了。反贪污顶多算个前期口号,当不得真得。

家园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俺给你送宝来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有些高看小马了

1)马英九是赢家?

有些人把马英九说成赢家,可是忘了他的“总统”身份。

如果马英九是个外人,做出各种安排,坐山观虎斗,楼主的这些观点还说得通。可他作为台湾的一把手,会干这种自挖台脚的事?马英九一直想做“全民共主”,他会设计引发冲突,挑起蓝绿对立?最后暴力冲突收尾,大家都骂蔡英文暴力,难道不暗骂马英九无能?

以马英九不粘锅的风格,干这种主动引发暴力冲突来打压民进党的事情,有点雷了。

2)马英九运筹帷幄?

大家都知道,他想靠蓝营跟大陆拉关系,又想利用绿英跟大陆拉距离。这个办法说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尺度把握太差了。

先是几千警力维安,收缴青天白日旗,再到音响店事件推波助澜。给了绿英口实,大骂马英九卖台湾,警察国家。而后批准绿营游行,引发围城。导致蓝营和民众不满,质疑马英九讨好绿营,限制公权力,放任绿营践踏司法。再火线召开记者会,把会见提前,7分钟草草结束。因为前天得到纵容,民进党变本加厉,冲击圆山,最后暴力收尾。台湾的法律和公权力都被严重冲击。

从头到尾,没看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这样也说成气定神闲,运筹帷幄,太硬拗了吧。

3)台湾警察能干?

这么多冲突占了那么多版面,其实不过几百人在闹事罢了。如果几千警察这都搞不定,那问题就太大了。事实证明,最后清场也都挺快的。大量警察受伤,毫无疑问的博得了大家的同情,可公权力受到冲击也是不能回避的。

这中间对大陆而言,启发和经验教训肯定是有的。但要说多能干,多值得学习,倒也不至于。

家园 楼主说得还真有些道理

1)马英九是赢家?

有些人把马英九说成赢家,可是忘了他的“总统”身份。

以马英九不粘锅的风格,干这种主动引发暴力冲突来打压民进党的事情,有点雷了。

显然你对前几个月民进党挑起的一波又一波针对马英九执政能力的挑衅视而不见,马英九显然比你敏感得多,在有可能出现暴力纷争之际争取对己方最好的结果显然不是下策。正因为马是总统身份,实施威权打压反对势力是必然手段,而要做到实施了此手段还被广大民众叫好,那在中国现代史上,还没有先例。马英九做到了,这不算赢,也行!如果说马英九的所为阻断了他做“全民共主”的希望,你的分析也许完全正确。但是你现在能下此结论吗?

2)马英九运筹帷幄?

大家都知道,他想靠蓝营跟大陆拉关系,又想利用绿英跟大陆拉距离。这个办法说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尺度把握太差了。

台湾的法律和公权力都被严重冲击。

从头到尾,没看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这样也说成气定神闲,运筹帷幄,太硬拗了吧。

台湾的政治,是所谓的民主政治。如果拿话语权来做个比喻,那么大陆就是不让讲话的话语权运作方式;台湾就是比谁讲得多,讲得深入人心的话语权运作方式。现实中马英九依靠蓝营跟大陆拉关系是完全成功的;利用绿营跟大陆拉距离也没有失败。绿营的反抗让大陆明确看到大陆将来武统后的管治问题,也让大陆老百姓看到了台湾的政治风险所在,两岸的物质人员交流必将长时间在一个较低的增长率水平徘徊。显然你不能说马英九利用绿营失败。

至于说到台湾的法律和公权力被严重冲击,好像都是大家在指责民进党的说辞,台湾的法律运行还是很强健的,并未因为陈云林到访就无法把前总统绳之以法了(在大陆只有在文革时才可能);冲击公权力的行为人显然已经吃了亏,有牢狱之灾了,这是对其他潜在暴徒的警示,本ID认为,现有的措施对未来的暴行有相当大的震慑作用,至少有相当的稳定期可待。

说此个结果是太硬拗,自然是屁股所坐位置不在马英九之处得出的结论。

3、台湾警察能干?

但要说多能干,多值得学习,倒也不至于。

大陆也有指挥得当的警察行为,一般不给报道罢了。所以内部的相互学习就很难了,地方性群体事件层出不穷也是必然。不像台湾如此热烈报道,自然可参考之处也多。本ID相信大陆警方的某些部分有远比台北警察高明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大陆那些低水平管治状态的城市管理执法者们学习台北警方的先进经验。

家园 谢宝。
家园 群体性事件没那么复杂

就是人们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连号称民主自由的台湾都有1106那样的暴力冲突,别说本大陆从来不让大家上街的当口突然有那么好的机会去发泄,不乱才是怪事。

当然其中有人试图攫取冲突的后果。

成功了他们就是开国元勋,失败了他们就是外国的走狗。

用这个角度去看看中国近代史,你会惊讶地发觉,一直就是这么轮回的。

其实现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跟此类群体性事件有相似之处。

家园 花上,求同存异吧

小马是政治人物咱不是,咱也就是盲人摸象罢了,摸到哪块说哪块呗。

家园 同花上,也盲人摸象

在一个有人背后组织反对策划暴力的地方,能使暴力规模缩小到几百人、几十人的规模,总还算是本事吧?

对比大陆,同样的问题往往鑲成更大的动乱,可学之处颇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