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薛定谔猫佯谬--薛定谔猫的生死是由人的观察决定的吗? -- 思想的行者

共:💬51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这个东西

有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还有保持相对论协变形的薛定谔方程,不过形式复杂,求解困难,一般不用。

家园 看来光速不变是因为磁导率和电导率不变

但是磁导率和电导率可能变小吗?

我认为是可能的

如果真空中的物质(电磁波可以理解为真空中的物质)排列得更加有序的话,那么磁导率和电导率可能就会更小,那么就解释了EPR佯谬当中的光子超光速的问题了

家园 EPR实验里面

光子没有超光速,我们也不能超过光速传递信息。只是两个光子的联系是非定域的,或者至少两者的联系速度超过光速。

家园 真空中如果出现反超导现象的话,那么光速无穷大是可能的

电导率貌似是电阻率的倒数,当出现超导现象的时候,电阻率接近于0,电导率为无穷大。

但是有没有反超导现象呢,就是电阻无穷大,电导率无穷小?---我认为这是可能的

貌似根据量子力学,某一些区域当中量子出现的概率为0,那么量子通过那个路径的电阻率就为无穷大,电导率就为无穷小,因而光速就为无穷大了

家园 你去看看获奖的那个超导现象的理论解释

真空中怎么可能超导呢,电子从哪儿来?

家园 最后一句也不对

别忘了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可是能穿过势垒障碍的。

顺便说下,不要试图用电磁波的理论去推导光速。谁也没法说电磁波理论的适用范围在哪儿,对于光速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测量。

家园 BCS 理论的关键是总动量为0的库珀对

而在EPR 佯谬当中,两个被同时激发的相反方向飞行的光子对的总动量也为0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因为动量确定,那么这个电子对(或者光子对)所占据的空间将无穷大(当然动量不可能完全确定,但是电子对或者光子对能够占据的空间将要比一般情况下大很多

我想,EPR佯谬当中的超光速联系应该就是来源于这里的了

另外,超导机理并不止库珀电子对这样一种,因为还有其他的超导无法用库珀对的理论来解释,但是我认为其他数个的粒子形成总动量为0 的配对,大概会是所有的超导现象的根源

家园 EPR实验

EPR实验里面不是光子。。。是电子。

而且你说的“电子对或者光子对能够占据的空间”

啥定义?

家园 没有对时间微分这回事

概率密度是空间密度啊,可以是时间的变量。

家园 广义的空间---比如说四维空间(包括时间在内)呢?

总体上来说,应该可以认为量子的随机性运动是一种非马尔代夫过程,也就是说与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状态是相关的

家园 有用光子来做的试验

70 年代起,有一连串的实验开始检验 Bell 不等式.其中包括了级联光子对

(cascade-photon)相关实验,正负电子对湮灭(positronium annihilation)的

高能相关γ光子实验, 以及质子对散射(proton-proton scattering)实验等,

大部分的实验 都显示了违背 Bell 不等式的结果!

利用正负电子对湮灭的实验,有

吴健雄, L.R.Kasday, J.D.Ullman (1970-1975)

G. Faraci (1974)

A.R.Wilson (1976)

M. Bruno (1977)

等等.除了 Faraci 的实验之外,其余都得出了违反 Bell 不等式, 而与量子力

学的预测相符的结果.Faraci 的实验则背离量子的学的预测,而比较接近了

Bell 不等式的极限.

利用单态质子对的实验有一个,是 M.Lamehi-Rachti 及 W.Mittig (1976). 他们的实验

也显示出违背 Bell 不等式,而符合量子力学预测的结果.

利用级联光子对的实验比较多,主要有

J.F.Clauser 和 S.J.Freedman (1972)

R.A.Holt 及 F.M.Pipkin (1973)

Clauser (1976)

E.S.Fry 和 R.C.Thompson (1976)

A.Aspect, P.Grangier, G.Roger (1982)

等等.其中 Holt 和 Pipkin 的实验结果违背了量子力学,而符合 Bell 不等式,

其余的皆支持量子力学的预测.

外链出处

关于量子占据的空间,这个库珀对占满整个空间的说法我是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量子世界》一书的第132页当中看到的。上面说的是:每个库珀对占据的空间比一个原子大几千倍,同一空间还被其他数以百万计的库珀对同时占据着

注意最后那一句话,同一个空间可以被数以百万计的库珀对同时占据---这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我们的某个时刻一个空间只能被一种物质占据的思维(实际上我认为量子本身就是扭曲的空间,而不是什么存在于空间上的物质---基本上可以从广义相对论当中进行论证)

另外,我引用狭义相对论的尺缩钟慢效应提出光子的尺度是无穷小的---光子的速度为光速,那么光子的尺度就因为尺缩效应而无穷小,量子的时钟也无穷的慢---相当于静止不动

当然当光子和其他物质发生作用的时候,大概无穷小并不是0,无限的接近静止也并非完全的静止

家园 恩,看来是我错了
家园 呵,师傅你这个还不够狠,本猫见过最狠的

是由此论证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生命这么一回事,而只有化学反应本身

不记得在哪儿见的,当场就晕了过去

家园 我的理论是

世界上的所有化学反应都是程序计算的结果,当然人也是。所以他那个结论和我的不矛盾。

我可以用这个理论推导出时间量子化,空间量子化,上帝(操作系统)创造世界,人能够成佛等等,还能证实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的某些结论。

比如上帝创造世界,说要有光,就是把摁了开机键把显示器打开了。然后创造陆地,就是加载windows,把宇宙的框架确定了。最后造人,就是把一些应用程序打开来去挂机,然后上帝去睡觉了。

家园 仔细看了,觉得观测的定义还是没有明确

所谓观测,就是与被观测者发生作用并产生对于被观测者的某种信息的过程

这个定义并不足够的好

PS:盖格计数器是一个观测者,不代表量子态的叠加在此之前一直存在,也许原子也能成为观测者呢?

这个推论就更不太好了

按照这个推论继续逻辑推演,应该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观测无处不在,至少,在绝大多数时候,观测都是复杂而相互作用的。那么由此推论,量子混沌状态应该随时坍缩,并且,坍缩是常态,混沌是极为罕见的异常情况

这个和条纹干涉试验的结果不符,该试验显示,只要我们不在纸缝设定观测点观测微粒是从左边还是右边过去的,它总是以波的形式同时过两条缝去,并在对面墙上形成波纹。在这里,混沌是常态,坍缩是特殊情况。

具体什么相互作用会产生这个结果,我们不得而知。

我想这个我们不得而知的东西才是需要讨论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关于观测的定义应该再加完善,它必须是很特殊的情况,很特殊的“作用”。哥本哈根解释的意识观测显然说服力不足,这个我想我和老兄有这点共识的。你说的某种作用并产生某种信息,我想四个力,有可能是作用,引力肯定排除,其它三个我要再想。

都是业余,随便说说而已,说错勿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