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梦里陋巷 -- 萨苏
老萨梦里的胡同,是这样的,安静,悠闲,一溜儿的国槐。小时候这样,到今天看,还是这样,一点儿,也没变。
胡同儿里头的人,有的时候也挺忙,不过,他们忙的内容和我们不太一样罢了。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不忙,看这位,提溜着月饼,这大概是看丈母娘去,走这个步子,那就叫“闲在”。
拉近了看,您瞧,这就是胡同儿老百姓的生计,都是汉字,您看得懂吗?比如什么叫“羊宝”?
因为闲在,所以容易好奇,胡同儿里头有点儿事,就够十五个人看半拉月的。
门墩儿前边的几个空瓶子,说的是什么叫生活。
水缸,讲的是一段儿没有自来水的日子,或者是自来水象油一样得一滴一滴出来的日子,现在,没用了,可这家的老人肯定舍不得扔,所以。。。
胡同,有胡同儿的规矩,这个,叫坊,这个门里就是一个古代的小区。坊从长安时代就有了,街坊街坊,今天,大概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坊了。
坊,因为有了门儿,里面的世界就变得有些神秘,象大多的老人。
也有洋式儿的房子,这个就算了。
这个呢,当年一见就让我想起来好多演义故事,那些发生在小姐绣楼上的传奇,也许当年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演出呢。
胡同里头的警察,也倍儿精神呢,不能因为人家在胡同儿里,就拿萝卜不当菜不是。抓违章小偷,跟全世界的警察,一样。
胡同儿里头藏龙卧虎,这一户挺普通吧,给您透一个,当年威震法兰克福的杨晨,他姥姥家就在这个院儿里头。
这个,是军阀汤玉麟的旧宅,后来让解放军占了,---可不是,对付军阀,解放军最合适,改名叫八一大院,可是,现在好像又改了什么公司了,哎,变化快啊。得,该注意的,就是一影壁,除了中国,没这玩意儿。
变化还是有啊,这不,当年的上马石,因为北京城禁了马,翻过来改长凳了。
不过,还是没变的多,大磨盘,还是像原来一样扛着墙角。城里能看见磨盘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很久了。
还有它,我可记的,当年它是扛旗杆的石猴儿,现在怎么变成这模样儿了?
看这瓜秧子爬蔓儿,大概清朝就这样儿了,今天,我们还是种这个,图个清凉。
还有这天上的风筝
前清就修下了的街门。
晾在门口的衣裳
最不变的,还是我们家那棵永永远远的大枣树。下面那棵叶子像两边分的不是枣树,是我说过那棵大椿树的子孙,移到前院儿来了,现在,也满粗了
何止是家里的树,当年上小学的地方儿,树还是依旧,不过,原来可以乱爬的树,现在也尊贵了。冷不丁一抬眼,看见里边还有两个自动电话亭子呢。。。。
还有,胡同儿里的孩子,眼神儿还是和我当年一样好奇呢。
[完]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在羊肉胡同住的时候,常走一条曲折穿过胡同人家的小路去旧院。那些房屋不象在新疆住过的“干打垒”土胚平房和楼房,也不象小时四川住过的竹板糊泥的青瓦深房。红红紫紫的衣服随便晾晒,偶尔能听见屋里的京腔京韵。伴着早上甜油饼儿、火烧,晚间关东肉饼、炒田螺的味儿,胡同里的人们来来往往,为自己的目标奔忙。
过些日子我会去北京出差,这些图片已经印入我的脑海了,回头我去了,再照葫芦画瓢拍下来,好题材啊,老北京的东四胡同。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从来没想去胡同里转悠,有点时间都泡圆明园颐和园和秀水了,这会一定好好看看萨大哥待过的地方。
应该比我拍得好
不知都谁在东四胡同住过?
谁能说出从东单到铁师子胡同只间胡同的名儿来?
胡同里不该再让进车的,以后到了胡同口,都换自行车;有东西要拿,就用小三轮。上回想在后海走走,那个叫车水马龙;再看看那些翻新的四合院,配车房。可别压着规划局拓宽胡同才好。
扯远了,拍得出这些照片的人也好自在呀。
看着这些照片,感觉就是那个样子,一点没变。
北京也总还是记忆里的那个样子,只是秋天还没有真正的到来。阳光热烈却不燥。早晚有点凉了,可以在裙子外面套件长袖。
我总是坐在慢慢的公交车里往窗外看。一幅幅街景掠过,行人匆匆。我也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静静地在北京街头走着,偶尔停下来,看看路边树木的尖顶,有些叶子开始变黄,风吹过,摇一摇,一些秋意就停在了心上。
还顺便了解了坊和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