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贴图】徐悲鸿的马 -- 桃儿
徐悲鸿 (1895-1953 ),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政府选购十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我坚持认为徐悲鸿在教育上的成就大于艺术上的成就。
他最重要的功绩就是提拔了一批画家,如齐白石、李可染等。如果没有国立艺专和中央美院这些年,徐悲鸿的地位决没有现在这么高。
至于说到他的艺术,我觉得他的素描拍第一,结构准确,造型结实,很显功力,他的马画的好,也得益于此。然而他的油画就很一般了。
徐悲鸿能够走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艺术思想和当时中央确定的艺术标准是一样的。“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这举话看起来很正确,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徐悲鸿留洋的时候,西方古典写实油画早已经进入衰落期,各种非写实艺术流派风起云涌,正在高潮(毕加索那时都40多岁了)。至于他为什么仍然选择古典写实风格呢?我觉得还是和当时盛行的“中国文化落后论”有关。
虽然徐悲鸿的老师是大师的弟子,但是他学习的是一种已经衰败的艺术,所以在解放前他并不很出名。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建国后,由于当时一些向苏联学习,因此苏联的契斯恰科夫教育体系被引入中国,突出基本功练习,所以高举写实大旗的徐悲鸿成为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时间有限,以后有时间再给大家系统的介绍一下欧洲近代艺术史。
附送我很喜欢的他的几幅素描,虽然不清楚,但是还是能够看出功力
虽然他的牛和牧童很有名,但是奠定他的艺术地位的还是山水。
他的山水是真正的前无古人,“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在他的山水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那种反复积淀的笔触,气势磅礴的构图,一扫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小资情调”,让人真正感受到了山的气息,水的灵性。
可惜李可染英年早逝,如果再多活十年,一定会把中国山水画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余子皆不足道也。
砖飞如雨,溜!
的学生,有一段时间徐悲鸿老要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因为他要来吃饭,当天的饭菜就很丰盛啦,但当时吃饭时的规矩特别多,比如他不动筷子,没人敢动筷子,他没尝过的菜,没人敢尝。刚开始,学生们非常高兴,因为有好吃的。吃饭他一般很准时就到,经常是徐悲鸿一拿筷子,只听哗的一声响,所有的人手上都有了筷子,然后他用筷子一圈说“大家吃吧!”,大家说:“是”,就等他动筷子,他一般就近随意的吃几口就不动筷子啦,然后大家就只敢动他吃过的菜,当时的桌子是长条型的严格按学生的身份资历就坐,外公当时是最小个一个,他就只能看见面前的菜,看见别人吃,自己那个俄啊!那个馋啦!就坐在那里等,等到他离席大家送他走后,转身准备再吃时,好食堂里的又撤席啦。
徐悲鸿吃饭时又老爱想问题,经常是筷子递出去一半突然不动啦,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有的人都看着他的筷子,是继续向前,还是回撤。
估计到后来,他也意识到啦,每个菜都用筷子动一动,然后就离座而去,恭送他走后,食堂里的人又不撤席啦,从此外公他们是天天盼和他同席吃饭,但好景不长啊,没多久这顿饭就没啦!
李苦禅:(1898-1983)名英,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对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1978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辑》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集》影印本
借highway的砖头堆一用。嘿嘿,怕了吧?
九方皋
漓江春雨
竹图
浴 油画
田横五百士 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