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调陈毅去中野并兼华野司令员之职 -- 2313234454dfsd
陈毅去中原,哪有什么“淮海战役”的设想啊?
当时给粟裕现实的目标是消灭整编第五军或是其一师。
陈粟的关系与桂系的李白二人相若。李白二人的关系,哥大的口述历史学家唐德刚曾有精妙论述,如果以陈粟度之,亦如此也。
当时华东野战军分东西两个兵团。东兵团由华东局和华东军区领导。陈粟的西兵团打着华野的旗号,政治上归晋冀鲁豫中央局,军事上受刘邓指挥。中原局应该是从晋冀鲁豫演变来的,负责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东起黄海,西连陕甘这片地区内的所有的党政军。当时这一地区的部队主要就三支,刘邓,陈粟,和陈赓。
看看中原局的组成,邓是第一书记,陈是第二书记, 刘伯承,粟裕和其他8人是委员。
但粟裕敢于抓住时机,把小淮海搞成了大淮海,这就是判断、胆识、谋略俱佳的杰作
饶漱石原本为建国初期党内颇有前途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从1923年起就参加城市学生运动和工人斗争,后在白区担任地下党领导,又被派到苏联工作过三年。回国后被分派到东南局主管白区工作,并参与新四军的领导,1935年赴苏联,任中国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华中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常委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任新四军政委。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是年底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政委兼华东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
建国后饶漱石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军事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像他这样身兼全国五大局之一的华东局党政要职,在当时可说是独一无二的。1953年初,饶漱石调任中组部部长,成为引人注目的政治新星。
华东局书记与陈军长一直不和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大伙都不愿多谈,
在论坛中一直觉得粟裕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粟总还是被部分平反了,而且未被完全打倒过,而且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可饶漱石直到如今为止,都还没有被平反,更没被公正的对待呵
赵世炎、李立三、周恩来、李富春、蔡畅、陈毅、聂荣臻这些都是旅欧支部的,邓小平他们是“少共”的,就是青年团的。而且在欧洲期间,根据各版本的邓小平传,陈毅和邓小平似乎没有交集,应该当时没有见过面。
找到一个佐证:亲如兄弟胜于兄弟
粟裕反对跃进江南,提出留主力在中原打大仗,消灭五军就是给中央的承诺——或者说是中央下达的任务——后来因为局势变化,变成了豫东战役敲掉区寿年兵团。然后是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是济南战役后的事情,原计划是歼灭7兵团,占领淮河以北地区。至于要消灭徐州剿总主力,原来是准备搞江淮战役的。只是淮海战役一开打,徐州剿总各部纷纷出动,势成骑虎,所以就汤下面,扩大战役规模——最后得到了最好的结果,一下子把国军南线主力报销了。
就是粟裕到西柏坡反对跃进江南主张在中原大战以后,朱老总到了濮阳,协调中原战局。当时原来准备打五军的,后来邱清泉滑头没有打成,区寿年和黄百韬倒霉了。
华东战场的情报一直做到国防部,一直到台湾,吴石的材料都是在华东军区。栗每次的军事胜利,都逃不脱情报的决定性贡献。毕竟,当知道对手的底牌时,傻瓜都能赢钱。
考虑一下,这张情报网掌握在谁手里。谁是小开的顶头上司,小开又是为何坠入万丈深渊
陈毅和粟裕两个人扯皮甚至扯的决定了不了作战计划的制定。
关键词:陈士榘
饶的本后是刘,他们一直要赶陈走,陈本后是毛,坚持不让他走。好好看看这些人人物传记和年谱中的一些细节,比乱七八糟的八卦可靠多了.
车桥战斗胜利以后,粟裕们正在欢庆胜利,饶漱石却来了一个指责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