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那年庐山(九) 东哥发言了。 -- 史文恭
1.胡服的角色扮演
解放后谁是毛的接班人
谁在一线
陈云,周妨碍谁的事拉?
老毛该是管思想和人
刘呢?
周的国务院呢?
现在国家主席和党是一个人
当时呢?
和国务院的体系如何协调?
陈云在东北和林和真是共过事的
2.批判彭的时候的会议记录在吗?
谁讲毛死后,你还服谁
3.那个罗,为什么文革以前林毛要动他
4.军队问题是历代建国后的首要问题
如果彭只是文官,会如何?
武官不能干政,这个该是要害
我个人觉得彭还是认为中央和地方工作上问题比会上讨论得严重,而会议对问题的认识没有触及要害,所以他给毛写信,希望毛把会议的调子望“深刻认识问题“的方向扭转一下,我认为彭是出于公心,而这个举措恐怕会引起一定的人事调整,这个在他的意料之内,但是他并非一个怕得罪人的人。也就是说,彭不是冲毛去的,主观上也未必就是冲某个其他人去的,而是出于公心,但在客观上对一大批人形成了威胁,遭到了强烈的批判。而批判彭的人,客观地设身处境地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思考的话,也未必就一定都是出于保护自己官位的动机来批判彭(不排除一部分人出于私怨和自身利益),也许他们有些人就是认为彭是错误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就说明他们是不合格的,
希望东哥出手承认左的错误,不要亲自管经济工作。---而不是要东哥退居二线。
彭总上书的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东哥的号召里比较大,如果他彻底下决心纠左,效果会更明显。---本来彭总也是有顾虑的,因为他也意识到东哥本人就是大跃进的发起者,但是周小舟以为,东哥已经下决心纠左了,所以给彭总带了引起误解的信息。----要知道,东哥在私下场合和周小舟等这样的小字辈承认错误,和在公开的党的高干会议上承认自己错误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是,进言者是和他有多年隔阂的彭总。
而且当时本身棋局和自身关联过于紧密,稍有差池,
身家性命就交待了
而后来者既没有时间限制,又能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还可以超脱地跳出来看
为什么没有可能有所超越?
要不然事后诸葛亮为啥这么多
(没有影射任何人啊)
盲目崇拜前人才要不得,两个凡是是怎么说来着?
1.彭认为庐山会议即将结束,但从会议情况看,领导层对大跃进的错误估计还是不足,纠左措施还是不够,应该继续深入研究错误,加强纠左的力度。
2.彭认为毛对大跃进的错误是有重大责任的,但毛并没有公开对错误做出明确的检讨,而是在强调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而毛的这个态度成了那些左派们的挡箭牌和杀手锏,从而使得检讨错误和纠左无法继续深入。
3.彭从周小舟对他谈话中得知,毛私下里已经向秀才们说了一些认错的话,看来毛认识到了这些错误,如果毛在大会上把这些错误谈谈,显然会推动大家深入检讨,从而加快纠左的进度和力度。
4.彭觉得其他党内高层领导人都不便于向毛进言(刘、邓本身是大跃进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周、陈则因反冒进挨批),而秀才们人微言轻,因此自己是合适的推动毛做这个检讨的人。
5.彭认为党内高层也应该像基层党组织一样进行充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有了错误也应该检讨和批评,从他掌握的信息看,他认为毛是能够接受批评的。
6.自己和毛有些过节,而两人的个性都挺强,面谈时可能会有冲突,写封信可以避免这种冲突。而且有信做铺垫,再谈也容易些。
目前没人知道刘少奇在公开信印发与会者一事上是否起了作用;以及虽然彭的信激怒了毛,但是否有人添油加醋、落井下石?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从彭事后的遭遇上推断,彭没遇上好人,起码在庐山会议上。
我就不信,哪个在网络上写毛泽东的,掌握的信息比毛泽东当初更多,思考时间和思考质量的乘积比毛泽东更大了.
"左"不是问题,刘少奇当年"左"得不比康生江青少,还不照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真正的问题是,康生,江青的工作是审查人打倒人,是个纯粹得罪人的活.就算你做到了"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那好人被审查也不爽,自然不会说他们好,更不用说坏人了.
反过来,象胡乱邦那样的,不管该不该平反都平反,那当然有一大把人感激涕零.
我们对历史做分析主要应立足于史料,如果史料不足,即使推理和逻辑再合理,那也只能是推测,而不能作为结论。这有如法律中的判决一样,证据是基础。
而对于刘在大跃进和庐山会议上的表现,现在史料披露的并不充分,犹如邓在反右、反教条主义、大跃进的史料一样,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刘的问题现在只能是推测,而不能定论。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对于彭的意见,毛和刘商量了一夜,决定反击。
才是政治家而彭总不是。
还有两点疑问:
1"彭总不愿该信在没有通知他之前就被公开"--有回忆说彭总自己早就估计到这信会被公开的啊
2 “简单地说,彭总这里的批评,胡服同志当时,还没有这个资格”--我看不出胡服为什么没这个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