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闻自由和金融健康 -- 晨枫

共:💬16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闻自由和金融健康

外链出处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这篇文章有意思。曾有说法,尤其是那个耶鲁的陈志武教授,用97年亚太金融危机中新闻自由和危机深度的关联分析,兜售新闻自由是金融健康的法宝。这次号称新闻自由度世界最高的冰岛在一夜之间破产,冰岛大使希望新闻自由度在西方眼里不值一提的中国能够帮助、支持冰岛,不知道陈志武支流是否知道敢干?

新闻自由是好东西,中国应该有,现在做得不够,但把这和金融健康也扯到一起,实在是主题先行了。

家园 西方现在最擅长这些了

意识形态严重,先入为主

反过来到觉得中共这边对待问题要客观实际些

家园 花。不过会不会是冰岛人太少的关系?

30万人口能有几个记者?略懂经济的怕都到最捞钱的银行去干了,剩下还在做记者的连CDO是什么都搞不懂。会不会有这个可能性?

家园 那些复杂的理财产品,记者有必要搞懂吗

感觉某些人是鼓吹记者的自由可以取代一切监督手段,或者说用新闻的手段监督金融问题是最自由最好的监督方式。。。现在这种说法破产了。不光是冰岛的问题把,似乎就算冰岛有很牛的记者,把新闻自由和金融健康联系起来就是可笑的。

如果他们不懂金融里面的道道,他们的报道是重复的专家的话或仅仅维护大众的常识,那能对新问题起到什么监督作用?记者知道必须对商业银行严格监督,这是几十年前的金融风暴告诉老百姓的,但在美国政府都放松对投行和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的情况下,对新式理财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的新问题,能指望非专业性的记者来进行预见和监督?如果他们真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评价了,他们是在为谁说话?

而对如果他们能彻底搞清楚里面的道道,为什么不改行赚更多的钱呢?没必要当记者了。

感觉记者能监督人而不能监督事。

家园 非常有理。花。
家园 新闻的问题在于记者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最理想的新闻状态应该是单纯的信息传递,也就是把事情的原本面目不作任何加工与分析的传递给大众。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记者们把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强加给观众了,但是人就一定有其立场与偏见。

家园 海外搞政治历史等文科的不说中国坏话就没饭吃

呆在象牙塔里写文章骂祖宗的SB太多了,不要说海外,国内的也多,搞文科研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多,多的一是马后炮,二是发牢骚。

家园 这个话总结的好,河里就有破万卷的例子
家园 这个问题很关键!

“最理想的新闻状态应该是单纯的信息传递,也就是把事情的原本面目不作任何加工与分析的传递给大众。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记者们把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强加给观众了,但是人就一定有其立场与偏见。”

这是新闻把主次搞反了,应该报导为主评论为辅,在有的地方就变成评论为主报导为辅了。西方对中国的报导尤其有这个问题,对于金融也是。对中国的问题,是他们情不自禁;对金融的问题是大多数人不懂金融,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斤两地充当解读。

家园 对于国内有些以挑刺为职业的文人

我只能把他们当作“生物多样性”处理,他们的谬论在西方都要被嘲笑,幼稚、片面、固执、情绪化。这些教授不知道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些“自由撰稿人”不知道有谁读他们的东西。

家园 简单,全国大学禁止文科专业

全部改成辅修课程

家园 文科不等于不讲逻辑和严密

不能否定文科。相反,中国的文科教育还不足。只有理工科是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

家园 海外的JJWW倒不怕,怕的是自己人还信了他的邪

就在河里,不久前还有某号称研究经济的在专门写文章歌颂民主自由如何是经济发展之本,一时也鲜花无数呢.

经济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大家都得顺势而为,违反规律,就要吃亏.这个是经济学这门学问可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告诉大家,这看不见的手才是决定性的,并设法研究这看不见的手,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问题是,意识形态究竟应该在什么位置呢?显然,意识形态终究不过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东西,并不具备能左右客观规律的能力,能让这个东西在脑子占据优先地位,这经济学家当得,呵呵.

家园 政府里的人有那么聪明吗?
家园 其实单纯的信息传递没有可能

通过裁剪照片,改变语序等手法,就能扭曲真相(或者说,真相其实不可知,其实没有普世真相)。举例:记者采访两人,一个人说他看见A杀了一个人,另外一个人看见A杀了三个人,最后追加报道警探经过侦查,认为A没有杀人,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我们只能接受一个说法,在这里自然大多数人接受“更权威的说法”,但是这和真相无关。我觉得问题在於:新闻之类的东西,作用并不是在于传递真相,而是在于在传递的过程中影响公众的情绪,而真相则隐藏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换句话说,与其从新闻中关注真相,不如从新闻中关注新闻传递者想要达到的公众效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