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两种屌人 -- 麻衣

共:💬70 🌺1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把内裤穿外面,俺是超鹅
家园 “米苏”知道了,能说说“提拉米苏”么?
家园 俺觉得玻尔同学也是个屌人,好像上个世纪屌人挺多,尤其是前

50年

家园 故事说得不错,花一个!

不过依鄙人之见,讲故事不如把他研究的某件事情说清楚。

岁数大了,不大愿意听超人的往事了,呵呵!

家园

这个认同。两党最后太不像话了,脱离了政治观点,以打击对方为能事,北宋就塌在这些党人手里。

家园 不过效仿中唐牛李二党而已

满腹经伦的士大夫俗起来和街上牛二也无甚区别

家园 中国古代一个既符合第一种,也符合第二种的“屌人”

沈括。

具体,见河里我不是马甲的关于沈括的一些帖

我不是马甲:【原创】打过仗的沈括-启蒙篇

我不是马甲:【原创】经天纬地的沈括----引子

我不是马甲:【原创】一门多进士,三代两第一:钱塘沈氏

或者,可以查看关键词:[url=/]沈括[/url]

顺便说一句,我也超级佩服那些拽得不能再拽的聪明人。

家园 沈括确实是牛很屌

谢铁老大推荐好帖:)

花之

家园 挑个小错,第一次业务化的数值预报是在一九五四年,于瑞典

真正能在气象预报里堪用的计算机的诞生,是数十年后的事了。

这可没有数十年,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四年,一共也只有八年的时间。而且,这八年被称为黑暗的八年,不是因为计算机的能力不够,而是美国人觉得应该把有限的计算资源投入到统计预报的研究上,而非数值预报。这其实是一个导致美国人晚于瑞典实现业务化数值天气预报的原因之一。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气象学界的大牛—— C-G Rossby 回到了他的祖国瑞典,帮助了瑞典成功地在这一领域一举击败美国。

美国意识到数值预报的巨大潜力之后,于半年以后也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运行(没办法人家计算机方面就是老大啊),并在于次年(一九五六年),实现每天进行业务化数值天气预报。总之,数值预报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在西方各国(英国则因为在统计预报的路上走的更远,七十年代才真正开始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运行)广泛地开展起来了,当然,我们国家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运行,倒真的是要等到数十年后(二十八年,一九八二年, B 模式)才成为可能(倒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机器,而是我们的机器都用来造原子弹了……)。

当时的计算机计算能力的确有限,不过,其上运行的数值模式也是高度简化了的。 其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家园 感谢指教,花送上:)
家园 目前能看到的极致

应该就是太祖了吧,我始终认为,他才是真正古今第一,无人能望其项背

家园 牛人的爹妈也很牛

6岁时他就能用古希腊语和父亲相互开玩笑

除希腊人外,全世界有多少人能讲古希腊语?

光这一点就可知牛人不是无缘无故的...

家园 张衡也是兼备
家园 刘徽,祖冲之等等,挺多的
家园 啥意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