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驻印军缅甸战记第三部分:激战胡康河谷(一) -- 风中的羌笛

共:💬72 🌺5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办法,只好拼老命了。
家园 俺有点懒,精气神比那些位大虾差远了。咳咳,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

家园 实际上,郑军长的说法并不全面。两个师长从一开始就在指挥。

只是他这个军长被架空了。他第一次到达前线是在开始突破孟拱河谷时,看起来很尴尬,不过手下两位师长倒还是很尊敬他的。他真正发挥作用是在1944年7月打密支那的时候,可惜很快他就回国了。

从很多史料来看,确实美国联络官有很大权限,不过从43年11月孙立人与博特诺闹翻以后,美国军官就没怎么插手这两个师的管理和指挥,只是总指挥部一直在紧紧控制着那几个直属团,直到驻印军正式成立新一军和新六军为止。

家园 【原创】中国驻印军缅甸战记第三部分:激战胡康河谷(六)

六). 森林.铁甲.瓦鲁班

加拉哈德突击队,是美军中一支相当凶悍的部队,他们中很多人曾经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屿上与日军经历了无数次撕杀,他们经历了炼狱般的所罗门群岛山地丛林争夺战,一直都是所向披靡,但在这里,在缅甸,他们遇到了大麻烦。在太平洋岛屿上,有野战机械化工兵给他们安排张罗工事,他们可以在舒适安全的工事里喝可口可乐,但现在,在他们必须自己动手构件防御的时候,他们却错误地以为日军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很快,美国人的老爷思想就遭到了报应。

日军从孟关逃出的时候分成了两股向瓦鲁班突围,田中新一跟长久竹郎大佐率领的56联队在一起,另一路是师团步兵团长相田俊二暂时管辖的55联队,两路日军都在夺路狂奔,后面丛林里则到处是155毫米重炮爆炸的火光。开始还很顺利,可是不久相田就看到了前面公路上有大批坦克在耀武扬威肆意碾压,他考虑到55联队士气已经接近崩溃,不敢硬冲,于是折道向师团长靠拢。

田中新一眼见本来分成两路的部队,现在居然又挤到一起来了,日军越来越多地拥挤到了南比河边,后面炮声隆隆,追兵正在越来越近,155毫米重炮惊天动地的爆炸则说明中国人的公路已经修到孟关平原,自己的火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一旦天亮,美军飞机将成群结队飞来,炸得自己的部队尸骨横飞。田中自己觉得异常可怕,可是一点主意都打不起,就这样彷徨了几乎一夜。

天快亮时,田中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他根本不敢设想的好消息:前卫部队长久联队第2大队在大队长吉田武司的率领下,抱着玉碎的决心,擅自向防守在渡口的美军发起了进攻。本来这位军官要做的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不料该处美军竟然轻易地像豆腐一样被捏得粉碎,他们猝不及防,在日军亡命攻击下狼狈逃窜,不少人被当场打死,剩余人员越退越远,很快就消失了踪影。

苦恼得几近绝望的师团长在片刻的呆若木鸡之后恢复了理智,他立即组织部队抓紧时机渡河,到5日中午时分,日军终于在重炮的轰击下全部逃到了南比河南岸,先头部队进入了瓦鲁班,继续攻击已经逼近该地的美军并且再次成功打败了他们。

可是几小时后中国人出现了。他们看来是从美军退却的东方方向涌来的,很快瓦鲁班以南的秦诺也遭到中国人的猛攻。不用判断就可猜到,这支敌军一定是可怕的新38师。田中知道,瓦鲁班终究是守不住了,现在只有56联队可以依靠,55联队则已是溃兵,只能委屈56联队来掩护了。该联队第2大队现在在瓦鲁班已经与迅速冲来的中国113团接上了火。师团指挥所周围也出现了坦克,这说明新22师也已经突破南比河,正在压过来。而55联队的攻击部队又在瓦鲁班西南被压得抬不了头,中国112团已经切断了通向南方的退路。

闯过了南比河,又落进了另一个陷阱,18师团的形势,危如累卵。

新22师64团1营在驻印军总指挥部的战车1营引导下,正在发展胜利,6日,日军南比河南岸昆年卡、大班等阵地一个连一个失守,在日军抛弃的仓库里,储存着足够新22师全师食用三天的粮食。好容易从孟关搬到这里的100多箱炮弹,也落入新22师手中,没有了炮弹,日军炮兵的武功被废掉了,他们只好拖着炮混在步兵里逃难。

战车1营在3天前初次出厂就碾碎了日军步兵的信心,他们在指挥辊赵振宇的指挥下,直接从孟关西侧向南迂回,一边前进一边战斗。班长张天翼的座车冲在最前面,当冲进敌人阵地时,突然看到了两门平射炮,仿佛是从地里钻出来一般。日军的平射炮尽管性能很差,但在近距离里与其骤然相遇,还是很危险的,张班长眼疾手快,抢先一炮打在敌人炮位边上,在敌人还没有转正炮口时就把他们炸得躺了一地,因为来不及重新装弹瞄准,为了抢时间,就直接照第2门炮压了上去,炮手的人头挂在履带上来回滚动,异常恐怖。很快坦克群就迂回到孟关守敌人背后的瓦朋高地,日军只顾在左翼攻击中国的步兵,却没有发现后面出现了坦克,一顿痛快淋漓的榴霰弹与机枪,100多名日军化作了凌乱的肢体,少数人仗着脚杆长,地形熟,大呼小叫地跑得满森林都是。

继续冲锋的坦克在那宁河遭到了日军反坦克炮的伏击,有一辆不幸中弹,驾驶员杨少安在身负重伤,同车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使用前机枪连续击毙四名“肉弹”(日军反坦克挺身队),一直坚持到将车驶回安全地带,当人们找到该车的时候,英雄杨少安已经安详地在驾驶位上长眠了。另一辆坦克在过那宁河时被地雷炸毁,驾驶员王英华右臂被炸断,艰难地爬到了炮塔后面躲避车内冒出的浓烟。当看到日军前来搜查时,他以单臂挟冲锋枪击毙三个敌人。子弹打光后,他一只手无法装弹,于是使用弯刀自杀,把日军当场惊呆了。这一幕被后面赶上来的赵际昌连长看到,赵连长猛扣扳机,一长串子弹击毙了爬到车上的三个敌人,最后这名叫做田桥清吉的日军比较机灵,举手投降了。

日军放弃了孟关后,66团1营与战车1营毫不停留,紧紧粘住日军,歼灭了不少日军后卫小分队。8日,战车1营在南比河南岸横冲直撞,将100多名日军碾成肉泥,并几乎冲进了田中新一设在大班的司令部,田中新一急忙将指挥所向瓦鲁班转移。由于113团已经攻进了瓦鲁班西南一角,在那里防守的56联队第2大队,也就是那位由于卤莽而救了全师团的吉田武司大尉的部队音信全无,田中新一感觉不妙,在中途急忙溜到了长久的联队部去了。而其他人则遭到了灭顶之灾,他们在到达瓦鲁班西北角并建立起指挥所以后,遇到了突然从森林里窜出来的坦克,作战课长石川中佐、经理部长木村大佐等人全部被打死,他们连同可能已经战死的山崎四郎大佐的印章、私人文件、日记,统统被坦克兵作为战利品搜去。

战车1营在日军指挥所来回碾压,许多日军的尸体惨不忍睹,在日军的枪声渐渐消失的时候,坦克兵在一所小棚屋里的桌子上发现了一个无五寸高、三寸见方的小东西,这居然就是18师团的关防。新22师和新38师的军官们后来争着用这关防在白纸上压上印记,以纪念这一次不同寻常的胜利。

死里逃生惊魂未定的田中新一,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再次组织撤退,他命令55联队从先前准备好的秘密小路绕过正在激战的瓦鲁班和秦诺,沿西边的丛林一直向南,待师团主力撤完,56联队再跟上。这条由师团工兵联队长深山忠男中佐亲自策划开辟的道路很隐秘,18师团终于逃出包围。

9日拂晓,113团对瓦鲁班发起总攻,已经消耗殆尽的吉田大队终于被消灭,113团3营于早6日占领秦诺,2营于9日早7时切实控制了瓦鲁班,到中午13时,战车1营、66团1营和64团主力也冲到瓦鲁班,几支部队胜利会师。

家园 第一朵花
家园 谢谢.
家园 问题是,你的李家寨也很接近纪实文学

对于这一战斗,对方是谁,伤亡多少,一律是一塌湖涂

于邦战斗,步兵56联队第3大队伤亡较大,战斗减员较多,但伤员大部后送收治,战死者不多,骨干仍在,仍保存较强的实力

就整个于邦战斗而言,显示了驻印军善守备而不长于攻击的问题,这个问题到八莫都没解决

当时江晓垣率5连攻击日军步兵之一小队阵地,全连伤亡逾百,江连长及本人阵亡,日军损失极小,然后又用第一营主力(欠两个连)协同第5连残部攻击日军之一中队运用十天功夫仓促修筑之野战工事,前后战斗达十日,伤亡六十余人,毫无进展

后面才有李家寨之守备,可以说是于邦战斗仅有之亮点

这个问题直到八莫还没有解决

如果要写驻印军之战斗,中文资料首推中国驻印军缅北战斗纪要,虽仅有半册,但由于是原始材料,极为精要,是一切中文驻印军的原始来源,至于孙克刚之书,风行极广,可以当作相片信,也可以当作小说,惟独不能当作史料

但战斗纪要存在许多差错,需与日军战史校勘方可

日方战史,当以说《菊兵团胡康作战》为佳,为上乘之战史,但在个别问题上欠精到,需以各部队之联队史补齐

我手上只收集了部分缅北日军的史料,大致有

《菊兵团胡康作战》、《菊兵团缅甸纵断作战》、《炮声-野炮兵第十八联队、山炮兵第十二联队》(兄弟在这方面犯了错误,这时候十八师团所属炮兵为山炮兵12联队)、《步兵第114联队史》、《从北缅到南缅甸-53师团“安”行动概要》、《战争与步兵第4联队》、《缅甸助人兵团》(狼49师团官方战史)、《西机关出征缅甸》(步56联队乘马小队战史)等,但是仍欠缺最重要的55、56联队史

家园 明哥来写一点严谨的东东吧

鼓舞人心的看过以后还是喜欢看严谨的东东。俺是干研究的,喜欢看离事实近一点的东东。

家园 【原创】中国驻印军缅甸战记第三部分:激战胡康河谷(七)

(七)开山神箭

在占领瓦鲁班的第二天,驻印军总指挥部下达了第11号作战令,按照该命令,新22师第66团各第1营和64团主力沿孟关至孟拱公路前进,攻克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之间的天险要冲间布本山隘,远在西线大洛的65团1营则沿着大洛峡谷与主力平行向南发展,预防日军迂回,同时也为英军温盖特的“钦迪特”部队第77旅做接应。新38师负责巩固已占领的各处阵地,清剿日军的游击小组,并担任战役总预备队。

间布本山隘是一道弯曲狭长的山谷,长20多公里,山高林密坡陡,公路在谷底河边慢慢地爬行,多数地段只能容一车通过,在车上看去,峥嵘的山岩就悬在路的上方,山岩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射和灌木,两边的山像是随时要倒下来,把车辆人员彻底埋葬。日军在路边的高地上布置了数十个据点,无数道封锁线把这个山隘卡得死死的,他们使用了56联队和55联队各一个大队守点,还配备了山炮2个大队;野炮、重炮、速射炮各一个大队进行火力封锁。各种火力的重点目标就是公路,因为这一带山形比那加山更加恶劣,日军认为这种地形无法通过,只派小分队监视侧翼。那加山上至少还可在草和灌木里开出一条路来,这里不仅仅是丛林那么简单,因为基本没有坡地,全是高山纵谷,大部队想通过基本是靠攀爬悬崖,很多时候一天只能通过一二百米。

更糟糕的是,雨季就要到来了。3月的雨还不算多,都是小雨或中雨,可是不会停,一直淅淅沥沥,身上衣服干不了,气候一下子就变得乱糟糟,中午能叫人闷热得像穿着衣服洗桑拿,而清晨和夜晚,任何物体却又冰冷如铁。谁能想到,这就是所谓的亚热带?

山的土层薄,大量水土流失,泥石流和山洪最为常见,很多地方看去泥土厚实,人一踏上去,连什么反应都来不及就被泥浆紧紧裹挟,刳嗤一声马上沉到底。这种泥潭面积往往不小,即使一班人也能在瞬间全部沉下去,速度之快令人乍舌,更头疼的是泥潭到处有,神出鬼没,只要在山里行走,说着说着就碰上了,进攻中的新22师就有好几个士兵就是这样牺牲的,连遗体也无法挖出来。

64团与新22师山炮1营负责打开间布本山隘的大门,这里地势开阔,便于发展进攻,可是到处是日军埋设的地雷,因此进展十分缓慢。所幸日军55、56联队已经残破,兵力不足,到了15日,山隘中的第一个高地丁高沙坎被驻印军占领,56联队只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井然有序地撤走了。64团士兵们站在这个高度很小的阵地上,望着后面越来越高峻的大山,和阴沉沉的天色,心情都很沉重。往后的战斗会充满艰辛。

鉴于新22师进展缓慢,史迪威在位于瓦鲁班的指挥所召见孙立人,发布了派113团与哈拉加德支队共同沿间布本山隘东边的库芒山迂回敌后的命令,113团与哈拉加德支队第1营迂回至敌后16公里的主阵地沙都渣,将日军防御的前沿阵地高鲁阳的后勤线切断;哈拉加德支队2、3营在梅里尔准将指挥下迂回到更南方的山兴洋,准备将更多的日军装进口袋。

3月14日,113团团长赵荻上校率领他的战士,与哈拉加德支队一道,消失在库芒山高大的剪影中,开始了坚忍顽强的跋涉。

66团越过丁高沙坎,以两排坦克为先导沿公路向南继续进攻,战斗开始激烈起来,每前进一步都要遭到日军早已标注好坐标的炮击,66团也毫不示弱,以配属的山炮还以颜色。66团一边与日军战斗,一边与自然拼搏,在雨水和炮声中一步步向南前进,满是泥浆的路面下随时有磁性地雷发生爆炸,两辆坦克被地雷击毁,偶尔还会有“肉弹”从林中窜出向坦克投掷爆炸物,装甲兵和步兵一样吃够苦头。从15日到18日,一连四天,日军不断发起反击,66团损失不小,15日甚至被日军攻到了第2营营部附近。幸亏64团经过几天强行军,出现在日军的重点防卫阵地高鲁阳以北7公里处,66团当面日军才急忙撤出间布本山隘,拱卫孟拱河谷的入口高鲁阳。19日,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新22师击毙400多名日军,占领间布本山分水岭,越过了胡康河谷与孟拱河谷的分界线。64团将1营交已经大大削弱的66团协助正面攻击,以主力再次迂回高鲁阳以南,以期一举击破日军的防御。

这个时候,18师团正在从瓦鲁班溃败的混乱中恢复秩序,后方守备部队114联队派来了生力军—1个完整的大队,另外,军医永井末松从仰光带回了2000多名伤愈归队伤员,师团在坚固的工事里迎击那些在滂沱大雨中仰攻的中国人,占了很大优势,中国人虽有坦克和155毫米重炮,但受地形制约,难以发挥全部威力。

麻烦出在背后。英军“钦迪特”部队自从3月5日正式开始后,至11日已经在丛林里机降了9800多名战士,同时还机降了大批山炮和吉普车,并与前来围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4旅团恶狠狠地干了一家伙,把轻敌的24旅团打得狼狈不堪。然后他们组成了200-400人一队的几十支游击队,渗透到日军空虚的后方交通线,干起了“杀人越货”的勾当,日军的仓库桥梁铁路纷纷飞上了天,连18师团通向仰光的铁路也被截断了。

“钦迪特”部队的行动极大干扰了日军的乌号作战,正在向因帕尔全力冲刺的日军没有了汽油,本来就可怜巴巴的后勤更加窘迫,所以只好派了第5飞行师团配合53师团对无法无天的英军游击部队进行扫荡。这么一来,支援因帕尔作战的后备力量就用完了。

驻防印度东部的英军第14集团军,由于受到日军在缅甸西北沿海发动的若开战役的欺骗,把主力调了过去,虽然打败了日军第54师团的挑衅,但却使因帕尔兵力十分单薄,当日军33、31和15师团猛然出现在因帕尔时,英军才发觉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部队来不及增援因帕尔,只好请求史迪威把中国新30师从新平洋重新调回印度,准备作为印度东部总崩溃时的消防队来使用,史迪威考虑到后方的安全,就同意了英军的请求。新30师的调动直接影响了孟拱河谷北部战役的进程。

1944年3月的缅甸战况,就是这样乱糟糟的一副局面。

3月21日,66团猛攻高鲁阳以北高地,高地附近被磁性地雷和大量鹿砦封锁,日军凭借地形和防御设施进行了拼死抗击,双方步兵时时搅在一起进行肉搏,许多日军头缠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白色布条冲进66团队形里引发爆炸,人的肢体满天飞舞。驻印军战车1营的5辆坦克在混乱中被日军“肉弹”击毁,23日又一连有3辆坦克被日军反坦克炮近距离击中,遭受了严重损失,只有靠步兵与日军血战,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伤亡。在这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很多战士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勇猛,比如2营战士张长友,就一个人以手榴弹一连敲破了日军3个堡垒。

从15日到25日,仅仅10天时间,66团就已经元气大伤,不得不停止了攻击。26日到来的时候,战场的泥泞里没有了往常的厮杀声,只有几辆烧焦的坦克摆在满是泥水的公路上。雨还在下,到处片片殷红。

27日,指挥部获悉,远程与会部队哈拉加德支队和113团,在克服了常人想不到的困难之后,终于就位。因为这次迂回极端重要,为了保密,飞机没有进行空投补给,而库芒山山势复杂险峻,也确实难以进行空中保障,14天的迂回中,有8天他们是靠吃山中野菜和芭蕉根度过的。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他们携带着全部武器装备在悬崖上爬行;在摔死了30多头骡子之后,他们又把山炮分解人力运送。阴雨绵绵,泥滑如冰,两个星期脱不下军装,人人一身馊臭。尽管困难重重,他们还是如开山神箭一般射向日军要害沙都渣。

28日,突然出现在沙都渣南6公里处的113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渡过南高江,驱逐了驻守在沙都渣通向孟拱河谷中心地带的公路要点拉班的日军而站领之,日军拼命向拉班攻击了数次,但没有效果,这些仓促进行的反击都被瓦解。在轻松打败日军的逆袭后,113团1营向北边进攻,沙都渣日军旋即崩溃,扔下300多具尸体,沿丛林小道四处逃窜。

29日,接替66团向南方追击的65团胜利到达拉班,与113团会师。前面,就是笼罩在烟雨迷雾中的孟拱平原。

在胜利的欢呼中,却传来了哈拉加德支队的求救声。

要说这美国人,行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他们在24日就已经切断拉班东南数公里的山兴洋补给点,给了日军意外重击。不过美国人看来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他们还是忽略了构筑工事这一细节。

由于主力都在与中国人激战,田中新一只能派遣一支杂乱不堪的部队前来驱逐美国支队:师团高级副官森田利八中佐,带着临时由一个工兵中队、一个大队炮小队和司令部各种勤杂人员,加上一个野炮中队组成的队伍,向美军展开反击,美军立足不住,被迫后退。其2营被跟踪而来的114联队一个大队围攻,一连几天,情况不断恶化。31日,3营前往营救,也被日军顶住。2营的电台很快耗尽了电池,包围圈外的3营只能通过枪声来判断战况,到到了4月4日,枪声却渐渐稀落下去。实际上,日军是困顿不堪了,正在重新调整,2营的状况比3营预计的稍微好点。

但在总指挥部的梅里尔准将不可能知道真相,他只好向中国人求救。

第二天,中国新38师112团出现在日军身后,日军右侧高地顷刻落入敌手,日军只好将兵力转向112团,放弃了对哈拉加德支队的围困。战斗到4月20日,日军眼见围攻已成泡影,只好撤向平原,美国人成功脱险,但是这个营的战斗力已十去七八。

自1943年10月底发动进攻以来,驻印军已经切实击毙日军军官60多名,士兵4100多名,估计日军伤亡至少在12000名以上,另外还俘虏日军达60多名,这在国内战场上是根本看不到的。驻印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牺牲军官达80名之多,战死士兵1850名,受伤4560人。伤亡中以正面进攻的新22师为多,仅66团,伤亡即达到674人。

扬威异域不会没有代价,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将士永垂不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谢宝

向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先辈致敬

扬威异域不会没有代价,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将士永垂不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求助】【文摘】【原创】
家园 多谢明辉兄提醒。我参考的日军资料确实有限

所以正需要明辉兄这样的大家斧正。

家园 花,不知写到这里,本篇写完了没有?
家园

森田支队的兵力是:

五十六联队第三机枪中队之一个小队、大队炮一门、工兵中队、司令部要员合编之两个中队,附野炮一个中队(两门),约300名左右

根据美军战史和日军战史来看,主要是日军野炮对完全轻兵器的麦支队威胁太大,麦支队在付出少量伤亡后退走

接下去的战斗,美军表现的不尽人意,但是他面对的是十八师团当时唯一完整的114联队主力约800名(当时18师团各单位损耗得很厉害,师团估计自己掌握下的兵力实际只有三个步兵大队)

十八师团的阵亡数字明显高估了,实际根据日军战史,十八师团在43年底到4月间,始终是一个不断损耗的结果,但是5月开始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英空降兵的行动掌握不足,不过这个话题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

根据日军战史来说,当时英军空降以后,日军付出的损失如下:

18师团长桥中佐(即大洛方面的长桥工作队指挥官)以下两个集成中队大部被歼,铁道第五联队第五中队并集成步兵小队赶出付出很大代价后救出其残部,原军预备队114联队第3大队加入攻击,伤亡续出,攻击受挫

然后由独立混成24旅团指挥:

独立混成24旅团主力

114联队第3中队

步兵第四联队(欠第3大队)、步兵29联队第二大队

第15师团51联队第2大队

第33师团第213联队第一中队(配属机枪一小队)

野战高炮第51大队一个中队

长桥部队生存者

进攻总攻击,但是攻击受挫,损失掺重

继而53师团(步兵3大,炮兵1大)加入战线,步兵151联队在攻击中战力半灭,最后英军在53师团预定的总攻击前撤走

从3月15日到5月11日,日军才总算是勉强打通通道

而事实上,这些兵力的大部原定是准备增援给18师团的

另外当时松井军医少佐所率领的2500名增援(约2000名补充兵与500名退院者)是3月初出发,5月初才同18师团会合的

家园 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将士永垂不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