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共:💬246 🌺887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瞄过几眼,兴趣不大

我觉得写作上不够严谨,特别是1961年炭子冲调查与58、59高调表态之间的突然转折;第二是叙述语气上令人无法看下去,歌功颂德的成分太多,不够平衡也不够客观。

家园 另外,张步真本来就是纪实文学作家

要以他的东西为本理解党史可就闹笑话了。

家园 这就对了,

首先,您告诉俺,对于张步真的这本书,你仅仅是“瞄过几眼,兴趣不大,”,俺不知道到底瞄过几眼,但似乎已经让您觉得“写作上不够严谨”了。

其次,您又告诉俺,张步真本来就是纪实文学作家,“以他的东西为本理解党史可就闹笑话了”。

通过这两点,俺发现,在和您探讨历史时,俺需要找到,不是纪实文学作家写的,而且语气上没有歌功颂德的材料,才能够有让您信服的可靠性。----而同时,萧喜东的作品里,引用文革时对刘少奇的攻击性材料,您就可以接受-----俺不知道,如果我们自己已经没有一种和平,公正的心态来对待史料,我们又能有什么资格来寻求历史的公正呢?

关于彭梅秀案,俺给出的是她老公在文革时的“控诉材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当时刘少奇给县委的电话还有记录,县档案馆还查得到,俺把说这件事的人,名字都给了。

您给出的是,因为张步真是纪实文学作家,所以他的书不能当史料看。-------您甚至连张步真的书都没看完,就给出这个结论了。

家园 “五马进京”也有加强中央集权,减少管理层次的意味吧?

当时的“西北局”啥的也一并撤消了吧好像

就TG的领导艺术来说,即使在当时,

大多数党员群众

的意见对重要官员的任免,似乎基本也为零吧,

决定权应该还是掌握在政治局常委,顶多略微扩大一下而已

家园 那就没办法说了

其实我大概翻了一下。我觉得,对待刘少奇这么一个人物需要谨慎,避免投入过多的个人感情和太早确定立场,对他的判断最好以其本人言行为准,多一些引文,多一些研究比较好。

张步真的书是我们单位图书馆的,我现在手边没有,也是凭印象回你。刚才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了一个目录摘引“少奇最后一次离开桔子洲,却是在这里送别亲爱的母亲 你是怎样熬白了头”,这个和我当初翻这本书的印象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作者投入了过于饱满的个人感情和立场。

另外,关于彭案,我的立场是这个问题存在争议,现在可以证明刘少奇没有耽误她转院,但对她是否有其他的打击报复?另外,一个公社干部转院要惊动刘少奇,这说明什么呢?是刘对她关心,还是。。。?

家园 萧喜东的文章援引的可不仅仅是文革批判材料

还有很多出处,关键是刘少奇自己的讲话。文革批判材料不可信,但是其他东西可信度较高。

家园 你说的完全正确

我也认为加强中央集权,减少管理层次才是“五马进京”的主要原因。现在还有些人认为,这样做是通过将这些地方大员召集入京,以避免出现割据和军阀的局面。(据说当时在东北,都不喊毛主席万岁,而是喊高岗万岁)。

这五个人,都已经是独揽一方军政大权的党内高层人物。高岗在进京之前,他就已经是国家副主席了。在资历上,经验上,可以说都能够胜任各项工作的。进京之后,所安排的中组部部长,计划委员会主席等职位,也都符合各自的资历和地位。

但是有一点,就是这五位进京,最初是由刘少奇提出来的,然后经中央研究同意。但是其中若干后来却变成反对刘少奇的。这其中的变化,就不仅仅是权术和权力斗争所能够概括了的。

而且,一直以来,对于国内经济改造,在党内就存在有不同的声音。虽然毛爹的新民主主义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党内的原教派,对此也不是没有抵触情绪。另外在具体操作上,也有缓急两派的意见存在。

当然,我所提到的,只是给大家一个更加广泛的思想背景。让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并不是代表了我认为这些就是引导历史发展的主流。妖道是个典型的人性本恶的支持者。我看待高饶事件,更多是用看待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战的角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尽管高饶两人从个人的私利出发,却符合了当时的很多党内人士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有人支持的部分原因。

如果给大家带来了误导,妖道在此道歉。

家园 集约化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联片土地耕作,统一种植某种作物”确实方便管理,可也方便了各种灾害。比如,由于基因的单调,爆发传染病时很容易一传一大片,造成大面积减产。这就要求必须事先准备好大批农药。所以,在自然界中很少见到一片土地只生长一种植物的。野生烟草是例外--尼古丁本身就是优质农药。此外,统一种植某种作物,就意味着所有植物按同样的比例吸收同样的营养成分。这几乎必然造成土壤中各成分的比例失调。为此,又需要大量的化肥。要生产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就要有配套的石化和煤炭产业;要有配套的石化和煤炭产业,就要有电力和公路等基础设施。要有以上的一切,就需要一个金融体系来提供资金……总之,集约化需要的东西太多了,绝不是一纸文件就能办成的。

美国为了农业集约化付出的代价是:1,美国从1946年到1968年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数量分别增加了534%和217%,虽然1968年的玉米单位产量高于四十年代,但是作物对化肥的利用效率却实际下降了5倍。 2,在七十年代,发动美国五百多万台拖拉机要化费八十亿加仑的燃料,其中所含的能量恰好和生产出来的食物里的能量一样,把包含在农用燃料和化肥中的能以及制造农业机械时耗用的能也算进来的话,至少要比生产出来的食品的能多出五倍【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我不认为集约化比分散单干的效率高】。3,1995年前后,美国的农场主每年购买的主要农用物资有150亿美元的机器设备,180亿美元上下的燃料、润滑剂,240 亿美元左右的饲料和种子,约70亿美元的化肥。从实物量上看,农用钢和钢材为700万吨,农用橡胶为19万吨,消耗的电力为400亿度,化肥消耗量为2000万吨,消耗的石油为 8000万吨,是全国耗油量最大的部门。4,美国农业部2002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各州和地方已经化费了五十年的时间来控制土壤侵蚀,但它依然是美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到2001年底,全国的土壤侵蚀面积达到27924万公顷,占现有耕地的20%,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是只耕种单一农作物。5,高产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大大下降,由此造成美国畜牧业蛋白质不足的问题,是依赖在饲料里补充大量的鱼粉,用鱼蛋白来补救的,它们是用秘鲁近海所捕获的鱼类来生产的,“美国进口的鱼粉,足以消除南美整个大陆不足的蛋白的一半。”也就是说美国的高产玉米减少了世界其他地区所享有的鱼蛋白的数量,并导致土壤肥力衰竭。靠大量化肥来保持高产的同时,是土壤的养分失衡和食品的养分不足,使用化肥导致中西部的土壤有机质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已经降低了50%。 而动物蛋白的添加正是疯牛病的根源。

由于以上五条和其它原因,2002年美国农业新法规定,到2007年联邦政府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总量为171亿美元。该法案还第一次把能源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计划投资405亿美元来促进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显然没有美国那样的资源和技术条件,要实现农业集约化,就只能靠农民的两只手去弥补差距了。那样,恐怕今天的话题,就是控诉TG大搞集约化迫害农民的罪恶了。

通宝推:yttrium,明心灵竹,
家园 50年代的震源只有一个。

胡服同志的草裙舞的确很摇摆,但如果看到他的反应通常是在东哥的号召之后,。。。就知道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不是震源,。。。

很对,结合南宁会议、反冒进、反反冒进等等,50年代的震源只有一个。

家园 那为什么忽略两次郑州会议纠左呢?

1958、1959两次郑州会议都是纠左的,而且“震源”亲自召集,还有向社队干部发的党内通信,怎么震不起来呢?

58年10月到59年庐山之前,“震源”在压缩空气,而胡服童子却支持往地里灌狗肉汤亩产百万斤的荒唐事,这是怎么回事?

家园 送个花

美国的农业模式就是石化农业,可持续性值得怀疑。

家园 当时农业生产最优化不是TG的主攻路线.,

邓的小岗村也不是,华倒有倾向农业的方针,进口化肥厂和杂交稻是他的. 农业生产最优化只是对即将要全面推行的农村政策放出来的风. 想通过某种农民的组织方式,达到生产最优化,而不给农民选择的自由, 是不可能的.有无数种有效的组织方式, 而只论证一种组织方式在它所在环境是最优的, 从而得出在全国范围推广也是必然最优的.在西西河,我要作这样的文章是要被砖头埋掉的.

农村政策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 人民公社化是TG军事化全盘化管理国家的必要之路. 从农业生产最优化来讨论这个问题, 是找错了节点.

家园 子曰:“君子疾乎舍曰不欲而必为之辞。”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没有看过张步真的书没有关系,但没有看过,却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传记文学作家,进而否定他的作品价值,是非常粗鲁的作为。

彭梅秀向刘少奇写的检讨信,张步真在书中给出了出处,长沙县档案馆《全宗140-172号》,所以俺会引证他的书,因为他很理直气壮地给出了原始材料的出处,而萧喜东拿着文革小报就当作宝贝了。而且,张步真这个书,并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借刘少奇下乡调查侧面反映了大跃进所带来的极大灾难,----俺特地告诉您,该书的出版社是珠海出版社,就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大陆近年来一大批“传记文学”作家带来了很多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好作品,因为他们是最接近第一手资料的,而像萧喜东之类的看似很第三方,很公正的家伙,实际上和俺一样,都是寻章摘句的老雕虫,当然,俺要比他强一点,因为,俺对自己文章的自信没有他大。所以,作文的时候,不敢象萧那样跋扈。

您,作为现代史的爱好者,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仅看过彭梅秀案,还记得,----也因此,俺几乎和您版聊了好半天,而且,坦率地说,俺也是BBS一路混过来的,对您在这次讨论时的表现,俺非常熟悉,因为,俺也是这样过来的。-----曾经也是在辩论时,露出小辫子还梗着脖子死撑得,,但现在年纪大了,就知道很多时候,历史始终是历史,事实也始终是事实,无论俺的脖子撑得多久,除了让自己很累,其它,毫无效果,因此,现在低调了很多,。。。 且以此心得与您共勉吧。。。

家园 生产关系是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生产力的主线是农业向工业的攻坚,内容和方式却是千变万化,带动着生产关系也是急剧的变化。

家园 那位省委书记是典型的脱离实践的官僚作风

深入了解一下都知道,单干上山并不是都能解决口粮问题,大多数上山单干的人成了山区吃救济的人,老大爷仅仅是特例。

真正地深入实践,应该是作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老大爷和其他多数人在上山后,农业生产中技术运用的不同,找出其成功的作法。然后通过集体,推广和攻关老大爷的成功经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简单的将成果归结与单干或者集体,都是不切实际的官僚作风,也是空谈的知识分子习气。

事实上,陈永贵的大寨,就是一个总结山区农业经验,并通过集体努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例子。不过到了全国学大寨时期,好的经验落在这些脱离实践的官僚手中,必然成为一窝蜂,一刀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