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共:💬246 🌺887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3)接着说邓公

    高岗之所以能够“一马当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建国之初的路线之争。即“新民主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而这个路线之争的本质问题,是“私有制”还是“合作化”的选择。这个选择,虽然现在的历史发展已经给出了答案,但回顾建国五十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力量为了这个选择,几经辗转,而这个辗转的历史大轮盘上,穿插着邓公本人的个人命运的浮沉和他历史贡献的光彩。-----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选择多费一些笔墨。

    和后来步入晚年之后不同,东哥在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初时,行事至为谨慎,在建国之前,他所预想的建国后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还应该是允许甚至鼓励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他早在一九四零年,(也就是日本鬼子还非常猖獗的时候),就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在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东哥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其中提到:“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开国后,在制定准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时,有些民主党派人士建议要在《共同纲领》中加入社会主义,当时TG领导人都不赞成。1952年10月周公说:“毛主席的方针是稳步前进,三年恢复,十年、二十年发展。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能要十年、二十年。”。--------所以这个时期出了一件著名的事情,那就是胡服同志去天津泰山家时候,和工商界资本家座谈时发表的“剥削有功”论,-----这个论点虽然不符合TG的“原教旨主义”,词句也非常碍眼,但的确是符合当时中央的“新民主主义”精神的。

    然而,在高丽之战战局初定后,事情有了变化。----这个变化事实上也是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发展道路的第一次转变。------高丽之战的胜利带来了三重影响----

    第一, 振国威,打败美国和他们拼凑的联合国军,(虽然有部分原因是共军大量装备了苏式现代化装备),这是至一八四零年之后,中国人在对外作战中第一次靠自己力量,获得的胜利,而且对手还是当时世界第一号军事强国。---因此,这对民族自信心的鼓励是无以言表的,连当时监狱里的国军战犯都因此而对TG叹服。

    第二, 高丽之战对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是一次国际主义的巨大胜利,北高丽的红色政权赖以保存,头号帝国主义头子脸面尽失,因此,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红色中国和她的领袖因此威望大升。

    第三, 也因为上面两个原因,整个中国的凝聚力大为高涨,党的威望高涨,于是,东哥的信心也大涨了。作为国际共产运动的后起之秀,他自然对红色中国的未来开始新的规划。

    东哥的新规划把“新民主主义阶段”作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发展国家大规模现代化经济的必要过渡阶段,转变为政治理想标准的为进入社会主义准备阶段,在前者,私有制为基础的旧资本家的经济得到鼓励,而对于后者,鼓励集体经济,排斥“剥削”成为主流。在这个时刻,诗人气质的东哥心里,一个新的构想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但对于他的勤勉地,做实际工作的周公和胡服同志而言,他们依然还忠实地执行本应该至少搞个十五年,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于是,为了教育这些循规蹈矩的同事,东哥把握了一个关键的契机。

    和其它刚刚解放的原国统区不同,东北地区由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陷,到1948年辽沈战役后基本解放,该地区的经济和关内大不相同,而共党在此处很早就是执政党,经营多年,因此在土改完成后不久,分到土地的农民干活非常积极,很快产生了原始积累和随之而来的雇工生产。这个时候,一个尖锐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共产党员能否雇工生产?----我们知道,根据共产主义的经济学理论,雇工生产作为经济行为却有一个伦理意义的标签,即“剥削剩余劳动”,因此,这是一种最起码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1949年10月,在这个共产党员雇工行为愈发普遍的情况下,时任东北军政一把手的高岗组织了座谈会,明确地说,“从原则上讲,党员是不允许剥削人的,党员要雇工,就说服他不要雇。”,并以此向中央报告,结果挨了一记闷棒,1950年1月下旬,中组部复信:“党员雇工与否,参加变工与否,应有完全的自由,党组织不得强制,其党籍亦不得因此停止或开除。”胡服同志甚至认为:“现在是私有制社会。党员生产发家了,要将财产交公也交不出去,将来在实行集体化时,将自己的财产交公,这种富农党员也是好党员。因此,即使东北将来有一万富农党员也不可怕,因为过几年,东北可能会有一百万党员,这一万人若都不好,被开除也不要紧。认为当党员便不能有剥削,是一种教条主义。”

    于是,东北王高岗为此非常不满,并将上述胡服同志的发言上呈东哥,东哥看了,很生气。1951年,同样的事情在山西发生,当时山西省委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自发势力发展了,它不是向着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的方向发展。”所以,山西省委准备纠正这种倾向,教育,引导农民搞互助组,合作化,胡服同志看了报告,批评了山西省委,说:‘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说主张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把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到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结果后来山西省委不服,状纸到了东哥那儿,东哥明确地对山西省委的做法表示的支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胡服言论的影响,相应地,既然东哥站在了山西省委这边,他对高岗的支持也是不言而喻了。

    因此,这对高岗而言,这同样也是一个契机,而且,这时的高岗仕途正花开似锦,在高丽之战中,身为东北军区司令的高岗的贡献非常大,彭得华元帅所依靠的两个麻子里面,除了双料上将洪学智,就是这位高麻子了。同时,高丽之战中,高岗和北极的维尼叔叔来往频繁,因此,因为高丽之战的战功(主要是后勤)和于维尼叔叔们的良好感情,他自然成为当时中国政坛的最瞩目的新星。----其实,按照高岗的资历,他的上升速度已经是非常眩目了,但这个时候,当东哥召唤他上京时,他之前保持强大的上升动能使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副主席对权力的渴望依然保持强劲的惯性,而放眼望去,在高副主席之上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通宝推:尚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单干解决的主要不是生产问题,

        而是分配问题。通过解决分配问题,来反过来促进生产。

        你分析的正确,单干的生产效率,在理想状态是无法和大规模生产相比较的。但是,这个中间有个实际和理想的比率问题,因此,理想状态的比较,未必是现实的结果,特别是在那个饱受封锁,没有机械,缺乏各种能源和自动化机械的前提下,单干不仅仅作为一个形式,向西方阵营投去了橄榄枝,在广大农村,也的确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

        80年代前期,方向还是好的。后来,这种做法很明显,不是每个人都受益的。一些在计划经济里,高高在上,享受着体制恩惠的人,显然,对于自己没有如以往的威风这个现实,有很多抵触,就像文人的清高一样,不同的是,他们还握有自己的一个法宝--权力。

        80年代后期,基本就是在围绕依靠权力致富和要求政治改革,促进平等竞争,释放权力之间的斗争中度过的,双方都有得有失,不过,斗争也逐渐进入高潮,各方势力参加了进来。。。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先花后纠错。

      近代史上,还有几次对外用兵,并且取得了短暂的胜利的记录。

      -1884年,袁世凯统领驻朝鲜清军,击败要求革新的开化党人和驻朝鲜日军,镇压了类似于戊戌变法的朝鲜甲申政变。

      -1919年,徐树铮率西北边防军第一师进入外蒙古,利用俄国内战时的混乱,武力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回归中国。

      当然,规模和程度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 家园 请教一下高岗的几个问题

      一九四九年

      九月三十日,政协全体会议,选出毛泽东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周恩来等五十六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高岗在建国时期的地位怎么排的这么高。中共排名毛,朱,刘,高排在第四位,在陈毅,周恩来前面。

      高岗的当选是考虑中共的中央和地方都有代表的原因,还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性?

      高岗在他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会成为东北局的主席?还是他的功绩死去后被他人继承了。

      国际共运方面,45-51年苏联和朝鲜和他有密切的关系么?

      • 家园 嗯。。。。高岗这位同志啊。。。。

        很有意思。。

        他本身是出身草莽的,所以和TG最核心的一伙(就是一大,二大一直到六大的中委以及以上)相距很远。

        他的运气在于:

        首先,陕北根据地的两大代表刘志丹和谢子长都早早过世了,使得他越级而出。有了一个代表某一山头的资格(晋升诸侯了。)

        其次,在陕甘宁阶段,他和东哥的关系非常好,好到东哥让另一个嫡系,肖劲光大将对他忍让。(实际肖劲光的资格要比高岗高很多。)

        最后,抗战后,高岗去了东北,而且跟对了人。没有和彭真他们一伙,而是上了林总这条正确路线。

        然后,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根据地的建设是最好的,因为大城市里面,哈尔滨没有被国民党占领,外部有两个强援(苏联和朝鲜),内部有非常好的日本人经营了十五年的工业基础,加上肥沃的黑土地,所以有这副好牌,说的不好听一点,谁在这个位置都能干的很好。当时东北的一把手是林总,但是林总带领百万大军,吞平津而南下,一直如滔滔洪流直下海南岛,所以整个中南地区,华南地区都成了四野的“势力范围”,因此,本来还是第三或第四把手的高岗

        (主要是做城市工作和后勤)就成了东北王了。

        而在建国之初,对于土共而言,东北地区的意义是非常特殊的,他既是主要的工业区(还有丰富的矿产,鞍山的钢铁抚顺的煤,小丰满的电站,北大荒的粮),又有苏联,朝鲜这两个友邦,比起全国当时其他战略区,(如华北打战太多,西北太穷,华东刚解放,上海还被国民党轰炸,华中,华南,西南,当时都还没有解放。),所以东北在建国之初就是TG的心尖尖啊。因此,正是由于这个基础,高岗才能够被任命为人民政府副主席。

        以上,是大的背景。

        然后说到高岗的能力嘛,实际高岗是东哥一直着力培养的人。----以东哥的眼光,高岗的能力显然是非常强的。---后来高岗雄踞中央计委主任,这是和国务院(当时政务院)平级的单位。----这样的地位,东哥对他的倚重,应该是一目了然了。

        不过他在中央人民政府里面的排名是空的,主要还要看他在党内的排名。但是TG的基本核心还是五大书记,后来任弼时去世,填补的是陈云。

        其他的如他和苏联的关系,嗯,网路上的信息应该很多了。至于高岗的功绩嘛,就要看相关的资料,我们现在看到的一般化的资料没有什么出彩的。

        顺手写下一点点,不知道对梅花兄有没有帮助。。呵呵,

        • 家园 受教

          (如果史料详实,无预设立场的话)功力堪为太史令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受教
            家园 功力堪为太史令?马屁也不能拍得这么恶心哦!

            您也不看看那么多河牛对史文恭的批评文字,用了不少帖子和篇幅,只是散落在庐山系列各处。只要你有心,自然看得入眼(更是可以对批驳史文恭帖子进行批驳,有没有道理自在万千河友心中)。

            什么功力堪为太史令之类的,想也不要想了。史文恭的文字,说得好听点,叫邓小平史观下解读历史;说得难听点,就是游戏历史。

            若论讨得观众之读得开心(非严肃看待历史的读者),史文恭的路子当属于当年明月一类的。至于有否当年明月的水平,交给广大读者来判断吧。

            通宝推:火隹,
        • 家园 我也有个小问题。

          在许多影视作品里,毛泽东,经常称呼对方某某同志,但是反过来,很少有人称呼他为毛泽东同志。

          在俄国电影里,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似乎也经常看到被使用。是不是单单毛泽东同志的使用频度比较低呢?历史上的真实又是怎样的呢?

          • 家园 TG里面的称谓,虽说是小事情,

            但也能做大文章,

            因为称谓的本质就是交往双方的关系定位。

            一般对东哥,老一辈的TG,如延安五老,徐特立,谢觉哉他们,会用中国的旧道德称他的字,“润之”。

            老土一点的元帅,如贺龙,称他为毛大帅,彭总,喜欢叫老毛。--当然,“老毛”这个称谓,在东哥的核心地位没有树立起来前,很多他的同级都这么叫他。后来,红太阳的地位确立以后,大家都叫“主席”了。-----因为那时候,东哥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在地位上有本质的区别了。

            至于毛泽东同志,实际“同志”这个称谓,是一个比较正式的“革命用语”,其背后的寓意是,称“同志”的那位,是革命队伍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东哥被称同志的时候,大多是在写入正式文本或者对外宣传的时候。

            此外,“列宁”和“斯大林”都不是这两位的本名,而是这两位干地下党时候的化名。

            • 家园 “列宁”和“斯大林”都不是这两位的本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维利,

              我才知道他们令我耳熟能详的名字居然不是原名,所以专门去查了一下,学习了。

              河泥营养丰富,时过境迁的现在我也只能睹物思人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