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农业发展,现在是到了讲科学的时候了 -- 瓦斯

共:💬68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两个例子,充分证明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既无力承担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也无力抵抗市场的波动

家园 七亿农民是没办法发展农业的,应该逐渐让农民进城,

享有城市居民的福利,农民少了才补贴的过来。

家园 del

del

家园 这个曹锦清在研究中也提到的
家园 进城?

谁都知道城里比乡下条件好,谁都知道中国农村人多地少进城好。

可是,工作岗位哪里来?住房哪里来?福利的钱哪里来?

家园 现在大概是每年进城百分之一,再过三十年,

就只有百分之二十农民了,现在把建设新农村的钱用一部分给进城农民,还会快些,在此以后,才谈得到大农业,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此。

家园 进城的农民不少啦。

以我家族为例,我父亲一辈仅有两人进城。我的堂哥表弟等等大部分均进入城市,只有三人留在乡下,其中有一人还是只有户口留在乡下。

如今想弄个城市户口易,但是转到农村去还真不好弄。中部的农村户口虽不如浙江一带价值百万,但也越来越值钱了。

家园 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我觉得对于农村生活模式带来的影响还是估计不足。农户要搬迁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家庭,往往是三代同堂,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其中只有一到两个人有城市工作必要的技能,而且往往只能从事中低收入的工作,要在城市里抚养这么一大家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家园 作为个人进城的是不少

但是我想他设想的是,把农户全家迁到城里去。个人与家庭是不一样的。

家园 基本上是共识了

这对农户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一面。

家园 由于是逐步,所以自然优先考虑哪些易于搬迁的,

例如家里老人已去世,则孩子就可带入城里,同时放弃土地,当然要给代价,享受城里人的福利。现在说很多地方老人种田,可见这种可能性在加大。另外兼顾两头的生活方式本身也负担沉重,很不经济。

家园 还有房子问题

照我的估算,土地经营权转让如果比照征地价格标准(以经济水平较高的浙江为例:3万元每亩),10亩地换一套城里的房子都不够。

家园 我认为这里没有市场什么事,是政府干不干的问题,

所以土地能卖多少钱都不是问题,何况对中国来说,土地是极为珍贵的。只看政府的财力够不够,进城者肯不肯,最后能不能安顿好,政府有没有意愿。

家园 征地价格标准就是政府定的

应该说和各地经济水平、政府财力还是挂钩的,而且也考虑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问题,以浙江的水平也就能3万元一亩。

当然,政府可以给进城农户建设安置房,就和城里的限价房类似,或者干脆就以土地经营权换房子,比如10亩换100平米(对4口之家,应该差不多够用)。但是其他的开支就是纯付出了,政府未必能承担得起。

还有一个你说得很对,进城者安顿好不好应该是一个主要标准,但是“好不好”应该考虑这些人的后续发展如何办。

家园 支持这样的讨论

集约化在平原地区是有很大优越性的,可以使机械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在丘陵和山区,虽然不能达到很高程度的机械化,但目前这样的个体单干的劳动生产率也不易提高。当然更大的问题恐怕还在全国性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不单纯是农业科学可以解决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