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朝鲜战争:东北亚三国演义(上) -- 陈郢客

共:💬175 🌺139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汉化不汉化不是最重要的,真是少数民族掌权也无妨

除了世袭的皇帝还是满人,这个清政府和历史上的朝廷已经没什么两样。

这个是大谬,汉化不汉化不是最重要的,真是少数民族掌权也无妨,关键是它几百年以来至始至终那种“殖民”心态,所以不“驱逐鞑虏”那还能怎么样?

此后清朝的支柱一直是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李鸿章袁世凯等北洋系,这个毫无疑问吧
你怎么不把话说完呢?曾国藩在有兵权的时候遭猜忌和打击还算可以理解,可是后来他去兵权以后呢,在朝中也混的不好,以至于要靠李鸿章这个弟子的发迹才能说保证他死后20年家族无事这样的话。李鸿章呢,虽有些被宠信,可他出面干的都是卖国的活,淮军也一样受打击,以至于有舰队为其之私的心态,才使得甲午大败。左宗棠呢,受杨乃武一案,所有相关楚系浙江官员一律免职,却不追究刑事责任,清廷目的昭然。只有张之洞吧,算是慈禧的亲信,日子好过一点,可是他的很多想法也限于满汉大防不能实现。袁世凯侥幸投机有所成,但一样受倍受猜忌,还好他搞权术有一套羽翼已成,要不然还真是说不定死无葬身之地呢。

这个,就是您说的“和历史上的朝廷已经没什么两样”?真正的汉人股肱之臣在那里?不可能出现的嘛,有也被清廷打击的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西人的洋枪洋炮面前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孙中山的根本目的还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不是简单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否则清朝灭亡后,袁世凯既不是满人,后来的北洋政府形式上还是个共和国,他大可不必继续从事革命斗争了。

这点倒是说的不错,但是和我说的没有什么矛盾。我是想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的号召力来说明当时中国人民的确对满清统治者的身份多有不认同。我可从来都没有说过他是简单狭隘排满(比如章太炎?)。

家园 您写的不错,我也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只是我始终深恨满清先后两次误中国久矣!!!一次是入关之后,对中国百姓实行“戮心”之策,长达数百年之久,耽误中华文明正常发展,另一次就是这个3000年未有之变局,应对之举根本就是没落强盗干一票是一票的心态,哪有半点以中国自居的心态??

家园 满清是用屠刀强迫阉割改造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犬儒和伪儒

请不要与真正的儒家精神混淆起来。

家园 还有一点小有商榷

我认为中国不失东北,主要还是托了张大帅的福。其次才是国府与土共的政策。

家园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国人,才是真正最了不起的英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国人,才是真正最了不起的英雄。我最佩服的不是那些建功立业辉煌成功的英雄,而是那些力挽狂澜却没有成功的悲剧英雄,比如张煌言、郑成功、陆贽、李晟、浑瑊、马遂等人。

这点我比你要坚强些,即使中国没有希望,我也不会选择移民(我在国外留学工作好几年了,明年这时候就打算回国)。

家园 敬佩。花一朵。
家园 学习!
家园 多看一下他的文章,就知道他的站位了。

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这种人不值得辩论。

家园 满清变得比汉人还守旧

抱着骑射为主的军事观念,放弃用火器,即使在最后使用火器也没有汉人积极。

不鼓励矿冶,不鼓励工商,因为满人有铁杆庄稼。

最关键就是身体已经汉化了,心里还是外来政权的心底,怕汉人造反,夺回政权。

家园 日本的“满清非中国”跟”驱除鞑虏“实质是不同的,也要注意

日本人这样说的背后是分裂中国,并不是帮着中国人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也也是为何有满洲国的成立。

而“驱逐鞑虏”的意义则不是如此,东北是被视为国土的,之后也提出来“五族共和”的思想。

家园 花。共产党替代国民党最合理之处便是:

1.土改顾及底层利益,真正强有力而深刻的“保家卫国”动员;

2.唯有解放农奴,才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最好方式。

蒋先生,恐怕不免是扶植几家上层势力内斗而已,不过人家大约也会斗而不破的。

3.东北从此不再是国际争议问题,别家谁也别惦记了。

3000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一直在痛苦中应变升级。朝战立国之战,之后才有一个似乎尚可的架子搭了起来。

家园 从历史上说,东北是满清陪嫁来的

尔后民国时期,东北也没有完全统一到国民政府旗下,仍然是张家后院。然后当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可是把东北当自己家使劲建设啊!当年共军进东北和国军抢接收一靠苏联,二靠张学思的旗号呢!

中国历史遗留大问题就是上层和下层脱节,上层怕失去利益而不肯发动下层,导致遇到国家变局,总是动员不起来。蒋抱着貌似先进的国家体制,政府军队体制来造成统一局面,还是个底层松脆的政权。

中共成功就在于放弃上层建筑,从下层动员起来,带着农村气息的军队和根据地政权,加之有土改的利益和政治手段,在恢复元气方面比国军时髦的军队快的多,也即最简单的就是最实用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特点是开始发展很快,但是后来需要仔细规划,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值得的,如果有人嫌弃当年的动作多此一举,那么又是不看中国国情的幼稚规划。

家园 你说得很对

由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也可以看作孙中山本人思想不断前进的标志

家园 陪嫁说是给满清脸上贴金

哪一寸土地不是拿血换来的?

满清这么好陪嫁,怎么不说是满洲国陪来的。几百万闯关东的下层,白山黑水的义士,国共两党的兵丁就这样被一个陪嫁轻轻的湮没了。

家园 李鸿章干的并非全是签条约的事情

他从1875年开始就是北洋大臣,而北洋根本上就是针对日本建立的。打了败仗后去谈判之所以要他出面非常好理解,对日本的事情一直是他在负责,二十年了,那当然要他出面负责到底了。他签订了空前屈辱的条约不假,但是北洋是他建的,败仗是北洋打的,烂摊子可没法让别人去收。这件事上他可真是找个替罪羊都找不到。

电子赵括:【原创】甲午战前的中(清)日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