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有关IT的省钱 -- 闲茶

共:💬33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送宝.

外包的质量很难控制.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么理解外包是不准确的。

比如文思创新的员工去IBM做外包,虽然他不是IBM的员工,但他是文思创新的正式员工。四险一金都有。他只是被“外派”到IBM工作而已。

IBM一方面把自己的业务外包给其它公司,另一方面也去接其它公司的外包单子。比如柯达的IT业务就是外包给IBM的。

家园 外包在国外不违法啊

就IT业来说,法国满世界都是在做外包的。

连做外包的大公司自己的内部项目很多都外包出去做。

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不会或者不专业。

同样一个项目,如果自己找个新人做,可能要三个月,还要继续给工资养着这个人。找个专家来,一天收费300到700欧元,但是一周搞定,搞定就完事不拖泥带水。

外包公司的专家也因为长期从事同一个领域的工作而更加专业,工作效率更高。

我现在也是个半吊子“砖家”。^_^

一般来说,信息保密都是事先签协议的,或者保密协议包含在合同里面。很多时候信息保密是小case,另外的东西保密更重要一些。比如要处理的数据库里面信息之类,比程序代码和参数什么的泄漏了严重多了。

家园 长远看IT整体外包可能性可行性都很大

CIO变成外包联络官,这一点许多人都看到了, 6 Emerging Trends CIOs Should Care About里谈到的几大趋势每个都指向这条路。IT行业是一个仍然在发生的居烈演变的行业,远远没有发展到定型稳定的阶段,无论是在技术领域还是行业本身,但然主要驱动力是技术领域的进展,可笑有些人认为IT有了二十年历史就可以当成制造业看了,这些观点将被证明是很短视的。

自然,以CIO为首的IT部门会尽一切努力来推迟这一天的到来,因此也就注定了大型企业的IT从观念到技术的发展上总是处与落后于小企业或高科技startup的地位,但不可避免的小企业领先流行的潮流最后总是对大型企业发生冲击,就如Saas上的Salesforce的情况。另一方面,IBM等大公司早就把眼光瞄在这个方向上了。

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是,外包并不一定就是特指印度的海外外包。虽然cost一直是外包的中心作用力,但途径仍然在探索中。印度外包虽然在大型企业中有了一定基础,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效果,在开发的费用下降的同时,是其它cost的上升,是产品质量的下降,是在技术推动为后台的商业竞争上的落后。一般的看法是,以维护为主的部门外包到海外还是有很大价值的,但纵使再call center上,海外外包也是毁誉参半,原因是在经济走势低潮期,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头戏,customer service领域很可能是个面临改革呼声最高的部门,call center等功能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趋势也把海外外包的劣势暴露无遗。

外包的另一个方向是国内的以Saas,或IBM等专业团队为型式的外包,这个很可能是未来外包的重心,当然其前提是技术上的可行性,执行上的可行性,对企业的正面与负面冲击的有待验证,不同行业,不同大小的企业的个案等,都还有很大的未知数。 但是这个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对技术上,观念上的更大的提升需求,因为这个是IT不被外包到海外的不二选项。

家园 这种是最低等的外包

就是人头公司,还美其名曰“咨询顾问”。

家园 Infrasturture里面还可以算上电话系统

恐怕河里被电话系统折磨过的IT不在少数,至少我曾经是。本人在职的时候碰巧经历过一次PABX更换,借机和大家分享一下,抛砖引玉。

电话系统大概包括,外部信号输入(30b+d),交换机(PABX)及录音应答,连接交换机和最终用户的理线架,连接接机房和用户所在地的对束缆、网线、电话线,最后是终端用户手里的话机。

其中外部信号输入部分包括电话局提供的电话线或数据光缆,以及与光缆配套的光端机。如果是电话线模式,一般企业会租用多个号码以确保有足够的外线可用。当你拿起话机并按下9或0拨打外线电话的时候交换机会自动挑选空闲的线路发送给局端,然后你就可以听到待机的嘟嘟声了。新系统租用了30B+D业务,通过光缆传输信号,可用线路多,同时整合了传真线路,维护比较简单。我记得当时还提及了E1,但是现在想不起来是哪一部分了,留作高手回答吧。当时项目的遗憾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够实现DID(direct inward dailing),也就是从外部可以直接拨向分机,省去总机转接的过程。

PABX本身博大精深,我的认识只是两部分,电话部分,和录音应答系统。电话部分让我们实现内线各分机的语音通话或是外线通话,以及转接,电话会议,映射号码等等。语音部分包含总机(Mainswitch/Greeting setting)设置,不同的提示系统,每个人的录音留言管理(Mailbox),如果是客服中心用的话,这部分会很复杂。

理线架部分,电话交换机输出的信号用的是对束缆,为了方便管理,我们会把他们打到110线架上然后再打入普通的24口理线架(patch panel),对应在不同用户处也是24口理线架,将相应端口用跳线连起来就可以了。这么做的优点是冗余度高,出现问题可以方便替换(每个用户处有好几个接点,或是可以利用周围的接点)。缺点是太过占用空间,一个24U的柜子放不了多少就满了。如果是大规模的还得靠110架子比较节约空间。

线缆没什么可说的,看距离选合适的就是了,有些情况下共享双绞线里的屏蔽线,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和服务器终端机等IT设备相比,电话系统折旧低,残值高(无论会计守则还是市场情况都是如此),一次性投入很高,不过比较耐用,维护成本不高。但是技术上属于通讯类,一般IT管理很难胜任,大多得靠外包,除非肯花大价钱自己养一批专家。

家园 早已做了

这个早已经做了。。。卖的部门不一定是不重要的,但一定是短期内财务报表上不好看的。。。

家园 这一般是上市公司,聘请的CEO才会做的,嘿嘿

也由于这样,导致了一些老牌大公司的没落啊

家园 future is unknown...
家园 CEO也是打工的

什么企业文化啊,关怀员工啊,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企业都亏本了,生存都成了问题,谁管那么多?何况,大多数CEO无非也是签几年合同,在任期内完成目标后好多拿点奖金。。。

家园 对!
家园 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长知识了

家园 现在时兴的是VOIP、统一通讯。

不过可靠性始终是个问题,原来语音和数据是两张网,现在放一起了,一断全断,所以风险还是有的。

家园 语音和数据还没有完全放到一起

但的确风险比原来高的多了,可靠性看起来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我平常跟人开玩笑说,以前的电信网局数据类似IP的静态路由,虽然效率不高但结构清晰(简单嘛),而且稳定(局部出错很难影响全网而且容易排查)。现在逐步往数据网融合后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光从路由角度看稳定性已经是个超级难题了。

家园 不一定, ITIL出来以后

又开始把整体外包的拿回来,分小块外包,反正就是来回折腾,不然CxO们干什么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