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北京奥运开幕式主题歌旋律是否有抄袭之嫌? -- 大驿土猴

共:💬44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是什么时候的曲子?

好像很早就在电视上放了,呵呵

一直觉得很好。

家园 好像是2000年的歌了

8年后,油和米还能被人记着吗?

家园 国内网站封杀质疑陈其钢抄袭之声

刚刚网上看了一下,除了新浪、搜狐的新闻板块还有些不想多事的邓伟标就主题曲与《无觉》相似的问题表态的新闻之外,国内几个流量大一些的论坛如天涯、猫扑已经全面删除了与奥运主题曲涉嫌抄袭相关的帖子,看来有关部门已经下达封口令了,此事就以邓不究、民不议来冷处理,其他的谁也甭想再说点别的什么了。

家园 天涯、猫扑封杀?

这事谁主使的还真不好说

家园 这个歌倒是一直没有大红过

但是时不时就能听到,旋律还真的很美的。

家园 刚才查到那个“永恒依然”

这个旋律也非常好啊

原来也是汪正正的,这个人好强,呵呵

家园 那首就更短了

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好像是什么广告公司的广告片,心想连广告片都用这么好的曲子,真是太奢侈了。

不过那个广告做的确实好,特别是天地之弦那句,歌词的字在屏幕上慢慢放大淡化,很有意境。

家园 是啊是啊

我也是在电视上看到这句,怦然心动啊,哈哈

家园 目前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抄袭的证据

我非常希望北京奥运会圆满完成;

我喜欢那首You and Me但不认为它适合作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

我非常反感陈其钢安排两个小女孩演又簧;

但我不认为他作曲的这首歌有抄袭嫌疑,至少目前我看到网友前赴后续提供的诸多抄袭对象,如《送别》、The way to heaven、《无觉》,以及贴主提出的《假若明天来临》里面那段音乐跟You and Me有抄袭的关系。

有谁不清楚的,我可以逐个对照说明。比方说那个《无觉》,最明显的一点是,它是3/4拍的节奏,而You and Me是4/4--当然节奏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音乐上的抄袭,要从音乐的动机、发展、旋律结构、节奏、和弦框架、调式等因素进行判断。不是你听到几个音符用得很熟悉就是抄袭。

国内音乐界对抄袭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八小节以上完全相同。流行歌曲篇幅较小,我们且定为四小节吧。到目前为止,在网友们提出的怀疑对象中我还没看到有超过一个小节内容完全相同的。

家园 终于有内行发言了,先花一个

别的咱不去管它,布丁兄可否多说说我找的这段旋律与《我和你》的区别?

无论是老兄所言,还是邓伟标所说,都让人觉得判断到底抄袭与否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外行凭直觉是完全摸不到门径的。可我感觉我找的这段旋律简简单单的两句,比较起来应该不复杂呀。所以很好奇这种鉴别工作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土猴是真想了解一下专业人士的作为与如我一类外行相比可以严密到何种地步。您就当作一回音乐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土猴也明白一下看似简单的旋律中包含有多少深厚的背景知识,好不好?

土猴比较死心眼,让您费事了。可惜只能给您送一次花

家园 嗯?难道另有隐情?能否细说一下?先花一个
家园 my pleasure

《假若明天来临》配乐片段(应该是核心部分)

5 - 3 - |23 1 6 - | 5 12 3 5 | 2 - - - ||1 - - - |

《我和你》核心部分

3 5 1 - |2 3 5 - | 1 2 3 5 | 2 - - 0 |

1、节拍:基本相同,《我和你》的拍速会稍慢一些。但在节奏的韵律上不同,前者是非常平稳的四拍,后者三-三-四-三的形式,它让你想到什么?试念一下(“-”为拖音一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 0|(我估计这正是有人说象《送别》的原因,但仅节奏而已)。以陈其钢的年纪和经历,我相信李叔同的东西是会让他产生共鸣的。《我和你》在节奏上确实能看到中国诗词的韵律,而《假若明天来临》的配乐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

2、曲式:即结构,因为你提供的这个片段实在太短,并未呈现其发展部(肯定会围绕这两句),我对它的全部结构不了解,只能推测,并且认为它们在整曲的旋律框架上会非常接近-甚至说相同。就呈现出来的这部分而言,它与《我和你》是比较接近的,都是第一句就交待了主题,也都是第二个乐句在第一个乐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两句形成类于诗句里的对仗的关系。

3、变化不同。两个片段的第一小节在和弦上(指旋律的色彩,不是旋律本身)可以认为是大致相同的,但看第二小节,从这里开始色彩就不同了。前者是主和弦(135)到下属和弦(461),后者是从主和弦(135)到变化的属和弦(512)。不要小看这个和弦,它尽管不存在于表面,却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和走向。

4、调式不同。《我和你》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这个调式来自于五声音阶12356(汉语名为宫商角徵羽)。如果你注意听,会发现许多中国名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什么的)是不出现4和7这两个音的。原因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讲求四平八稳,而4是3的上方半音,7是1的下方半音,这两个音都具有强烈的倾向性(4倒向3,7倒向1),不平稳。即便在现代西方流行音乐也基本看不到这两个音开头或结束的音乐。调式是个比较复杂的东西,这里只能简单粗浅地说一说。

简单地说,《我和你》全曲找不到4和7。你给出的那段音乐在主旋律上其实也并未出现4和7,但是,注意它第二小节,在色彩上它是461。什么意思呢?比方说,你跟朋友两人同唱《我和你》或《假若明天来临》。在《假若明天来临》的第二小节的三四拍他唱原谱6,你唱4,这时你们两会形成很好的和声而不会相打扰(实际就是合唱效果);而在《我和你》的同样位置他唱5你唱4,就完全不对调了,你们形成的是相互干扰的关系。

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和弦框架的层面上去了,它主要是起到色彩的作用,跟调式一起决定音乐的风格,并随着旋律的走向来确立它的走向与变化。

最后,还可以用那个简单的法则来比照一下:两首歌在它们的第三、四小节确实是非常相似的,但它不是最核心的内容。除此之外呢,我们现在有《我和你》的全曲但没有《假若明天来临》的全曲。《我和你》的发展部是以6为主音往上走并形成回旋,最后再回到开头这一段结束。《假若明天来临》片段如果有下文,那么走这个路子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不意味着它的发展和回旋会与《我和你》旋律相同--这个也得看人家具体怎么写了。我最我只能从乐理上揣测它的基本框架而不可能是人家的作曲内容。所以,目前我们只看到两个相近的小节,这一点也不过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两个在结构上都非常简单,结构同样简单的要找起来实在太多了。其实简单并不是一件容易活(就跟书法一样),而且它不可避免地会用到相同的音符,甚至相同的音乐动机(乐句发展的起点),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去发展、怎么去着色了。

其实对我来说,如果两段音乐非常接近,但是在色彩和发展上不同,那么我一般的反应不是听到这个立马想起那个,而是相反,听到这个会想不起那个(尽管可以很容易地想起全然不同的音乐)。但如果这两段时乐在处理的手法上也相同,那就立马能反映出来:重叠了(抄袭)。

最后,我不是专业人士,但算是个较深一些的乐迷吧,读书时玩过乐队。我对自已的听力一般来说比较放心,但以上仍然不能作为标准答案出现。若有商榷之处,欢迎探讨。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多谢布丁兄不吝赐教,感激感激!花一个

老兄详细解说,让我受益匪浅,看来音乐一道,内行外行的差别的确如隔山隔海,不是我等听过几只歌,记了几只曲就可以妄加评判的。

说老实话,有关和弦的一段,土猴还是不大懂。不是您没说清楚,是我比较乐盲,对和弦的作用和怎么与调式配合决定音乐的风格一点基础都没有,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如果您这样的只能算资深乐迷,那我就完全是个门外白丁,看来以后只能起哄叫好,质疑一类的事是没资格了。

再次感谢布丁兄热心作答,真是让我开了眼界,呵呵,可惜没给您砸出个宝来

家园 终于看到高人了,逐个花

其实如果能用五线谱来写,基本上一下就能看出是完全不同的了。

家园 只是个习惯问题啦

五线谱比较形象,但如果看多了,简谱反映在脑子里也是形象,完全不是数字;)

不过,如果要整一个全谱(包括旋律和所有配乐),会清楚得多。这时候用五线谱就更方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