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搬运工的角度看黄仁宇先生的作品 -- foundera

共:💬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搬运工的角度看黄仁宇先生的作品

诸位老大从签名档就可以看见,小弟我是一个搬运工的干活,不会打家具也不会涮油漆,看见哪里有顺眼东西就往坛子里扛

扛啊扛,扛啊扛,直到有一天,哎呦,扛出毛病来了,说是有硬伤

有几位老大觉得小弟的货色不够专业,那就跟您坦白一下动机好了

黄仁宇先生是小弟比较佩服的作者之一,他写的东西正如虎子所说的,耐看.而且人家也并没有把自己标榜成历史学家啊,只是自称"学历史的从业员"(见"内战"篇,<<关系万千重>>),更重要的是,<<黄河青山>>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不是历史课本,何况各位老大有的也在国内上过学,回想一下中学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以黑为白的事情不在少数吧.

黄先生的书外行可以当故事看看,"呦,原来宋朝是在清朝啊前面啊",一脚门内一脚门外的可以当闲书看,喜欢挑硬伤的也可以挑一挑<<剑桥中国明代史>>第九章隆庆和万历时期 1567-1620 和 <<16世纪明代的税收和政府财政>>的毛病.

黄先生已经去世,但是如果十年前小弟有幸与先生在费城的车站或是北京长安街上相遇的话,我会跟他说:您是黄先生吧,您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日本,NIPPON, JAPAN >>文中的胸怀和<<资本主义与21世纪>>中的大历史观,更不要提<<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和<<万历十五年>>了.并且,您的经历也很让我佩服.

毕竟,没有几位学者在日军步枪的射程之内与之战斗过吧

而不是说:黄仁宇啊,你的文章有硬伤啊,我给你的文言打59分.

家园 呵呵,不好意思,说俺呐?

俺也只是一时兴起,就事论事。

黄的史观是不错,至少高于国内的那些“史学家”们太多,但也确实是文言不太行,不够专业,是不是?

家园 颇有同感。窃以为多看别人优点要远好过看人欠缺之处

虽然说习惯了做研究的思路,有时候也免不了要看看别人的立论证据可靠性之类的,不过,总是觉得有些错误也是无伤大雅。

家园 Truely agree

It will be perfect to make everything correct.

Otherwis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sense

for history.

家园 我倒是很喜欢看你搬来的文章

基本上我都存盘了,你的感慨我能理解,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继续搬运工的工作。谢谢你。

家园 我很喜欢你的工作,请继续
家园 谢谢

谢谢大家的鼓励,小弟其实没有丝毫褒贬各位老大的意思,以后还会继续扛啊扛,扛啊扛

学识有限,扛来的东西有不十分顺眼的您多担戴

家园 我体会楼主那意思是说........

中国写通史的人太少了

要把通史写得又准确又不迷失在历史长河的漩涡之中而丢失方向就更难,再高一些:还要老少咸宜.....

黄大爷一辈子给我们做出了努力者的榜样,都鼓鼓掌吧。然后又不满足的,大家往后看:总会有人接茬写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