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简评陈英雄的两部唯美电影 -- rodger
这其实是我2003年2月14日一篇日记的节选。西西河里说电影的似乎少了点,就拿来抛砖引玉吧。
――――――――――――――――――
这两天看了陈英雄的两部片子,《青木瓜飘香》(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和《夏天的滋味》(The Vertical Ray of Sun)。陈英雄是越南裔法国导演,有1/4越南血统,出生在越南,14岁移民法国,在法国念了电影专业。《青木瓜飘香》是他的处女作,凭借此片他一举成名,获得嘎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确实,陈英雄硬是把一个非常简单平淡的灰姑娘的故事拍得美伦美奂。故事讲的是50年代一个小女孩到西贡的大户人家做丫鬟,喜欢上少爷的一个朋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里的对话非常少,基本上都是靠镜头本身来说话,从小女孩眼里花花草草青蛙小虫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和富有趣味,虽然表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很琐碎的细节,但是陈英雄从细节入手,着力表现这些平凡细小事物的美丽,倒是很有点日本美学的味道。之后他一反《青木瓜飘香》的唯美和小资,拍摄了一部名为《三轮车夫》,直接反映底层老百姓的悲惨生活,拍得颇为冷静和压抑。此片也是大受好评,可惜还没有DVD版上市。《夏天的滋味》是他2000年的新作,风格又回到了《青》的唯美。故事结构很精巧,从三姐妹祭祀母亲开始到祭祀父亲结束的一个月时间,讲述了一个当代家庭里三姐妹各自的感情故事,探讨了一个爱和不忠的问题,这个问题作为主线时隐时现贯穿了整个影片,把一个个分散的故事联系得丝丝入扣,比《青》一片更臻完美。在《青》一片中陈英雄完全是在法国的摄影棚里搭景拍的,虽然用光考究,但是毕竟不是自然光,还是看得出破绽的。在《夏》一片中就好多了,片子是在越南实地拍摄的,在色彩之外光线也非常的舒服。值得一提的是此片的摄影是台湾的李屏宾,他也是《花样年华》的摄影。虽然在《青》一片中已经领教过陈的色彩表现,但是配合主题,《青》中的色调还是淡淡的,但是一看《夏》,我还是惊讶于色彩的亮丽,我之前还没有见过把色彩的饱和度拍得那么高的的电影,倒也很符合这个“直射阳光”的片名。从摄影上看,除了色彩漂亮之外,那种缓缓移动的镜头,大量的近拍特写,考究的构图也是陈英雄电影的特色。还有大量的透过窗户、门、门帘、栅栏、植物来拍人物活动的镜头,大量小景深的拍摄,除了主体,环境背景都成为模糊的彩色背景,很别致,很典雅,也很有亚洲式的含蓄。从布景来说陈英雄的特色非常突出,大量使用花草,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满眼的绿色,间或有斑斓的花朵,非常清爽。屋内的器皿,传统的一贯精致素雅。还有大量的水的表现,洗手,洗脸,洗浴是陈最喜欢表现的细节。对于越南这个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国家,水确实是很特色,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陈觉得女人和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女性和水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是最美的,于是陈不厌其烦地表现清洗时女性的手、臂膀、脸部细腻的皮肤,尤其在《青》一片中非常突出,到《夏》一片,连女主人公的头发都经常是湿漉漉的。于是整个电影都给人一种湿漉漉的凉爽感觉。背景的声音大量的虫鸣和鸟鸣,很清幽闲适的感觉,人们说话也都是轻声细语的,加上越南语那种特有的柔软和婉转(有点象鸟叫,嘿嘿),听觉上也很给人享受。在《夏》一片中的音乐也很出彩,包括多次出现的吉他伴奏的歌曲和兄妹小屋里的soft rock都给人深刻印象,也起了很好的对剧情的烘托左右。至于演员表演,两部片子基本上都是成功的,需要说明的是,陈的三部电影中女主角都是他的太太刘燕荷,身材很好,但是脸算不上漂亮,表演也还行。 我觉得这两片中其他演员的表演都比刘燕荷更加出色。《青》一片中的小女孩真是很漂亮清纯,实在可爱,特别是小心翼翼给少爷朋友端菜上去,回头出屋时灿烂又略带羞涩的笑容,把那小小心里的“爱情”表现地维妙维肖,真是想不爱她都难啊,呵呵。而长大之后由刘燕荷一演,那种可爱却完全没有了,想表现仆人的卑下和顺从,反而觉得有点别扭,作态的样子。到《夏》一片,刘的表演总体来说很不错,不过最后和情人表白那段脸部特写有点...,反正不美,这倒不怪她,是摄影没有表现好。不过后来三姐妹哭成一团那场,刘的表现好象不入戏啊。相比下来另两个姐妹的演员真是很优秀,表演起来那么自然本色,只是可惜了相貌还不够理想。这两部片子里男性都是绝对的配角,不过这些配角演员的表演也是相当到位,特别是《夏》里的大姐夫。总得来说陈的这两部电影都可以说是典型的小资电影,唯美细腻精致,把平凡的故事表现得极富诗意,不过另一方面也显得脱离现实生活(三轮车夫一片是陈试图突破的尝试),人们似乎都是生活在伊甸园里。《青》里除了偶尔响起的警报声和飞机声之外,没有任何和当时社会历史有关联的地方,而且片中人物对这两种声音也是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夏》一片虽然是表现现实生活,但是完全局限于家庭伦理,这里没有贫困,没有社会不公,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舒适。不过说实话陈也不可能在片子涉及政治,据说影片在越南拍摄,政府方面很谨慎,审查之后还拍专人到片场监督是否严格按照审核过的剧本拍摄。罗罗嗦嗦写了一堆,最后是这两部电影的DVD封面,有机会见到别错过了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主题,
你评的很专业也很细致。
越南女孩子,很多真的很漂亮妩媚
上次回国,在电视里看了一会他的介绍,将一部蛮暴力的片子,名字忘了.他的镜头很独特,有那种一下子把真实感放到你面前的感觉.
里面有梁朝伟.
记忆中那越南的夏天―陈英雄的越南三部曲
在三轮车的生涯里
没名字的河流 nameless river
我出生时,暗自呜咽 I was born sobbing
蓝天大地 blue sky ,vast earth.
溪水黝黑 black stream water
长年累月下,我逐渐成长 I grow with the months,the years
没人对我细加垂顾 with no one to watch over me
没名字的人 nameless man
没名字的是河流 nameless is theriver
没颜色的是鲜花 colorless the flower
芳香扑鼻 perfume
万籁无声 without a voice
噢!河流!噢!过客!O river!O passby!
在那三轮车的生涯里In the closed cycle
度过年年月月 of the months,the years.
这是越南导演陈英雄(tran anh hung)的电影《三轮车夫(cyclo)》中经由旁白读出的一首诗,由梁朝伟(Tony Leung Chiu Wai)扮演的那位黑帮诗人所创作。这并不是一部关于诗歌的电影,片中的诗人就像《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green papaya)》里的钢琴家、《夏天的滋味(the vertical ray of the sun)》里的作家一样,或许只是导演艺术家身份的自我影射。
有很多著名导演都会写诗,而诗人却没有几个真正拍过电影。有人会说一部电影“美的像一首诗”,这应该是对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但是却很少听过有人把诗歌比作电影。电影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和诗歌上千年的发展史相比起来,也许只有做本体的资格。
但关键问题并不在辈分排行。诗歌可以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而成,你完全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幅幅以每秒24格快速移动的动画,也可以直接是情感和思想的堆砌,后者可能意境要更高一点。电影只能是一个个具像的影像和声音的组合,无法直接体现抽象的情感和思想。所以,《三轮车夫》中出现的八首诗也许算是对影像和声音的一种补充。
因此,我们只能遗憾的说,《三轮车夫》中浓浓诗意的绝非是影像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可是这并不构成我们对这部电影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而产生怀疑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是陈英雄最好的一部作品。
国外一本杂志赞叹道:“好像罗伯特?布莱松执(Robert bresson)导了马丁?斯柯塞斯(Martin Scorsese)的剧本。”事实上,《三轮车夫》就是用《金钱(Money)》的拍摄方法拍摄了一个类似《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的故事。我以为,这应该是对于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
悠悠青木瓜
我曾经一厢情愿的认为,陈英雄之所以把他的第一部作品《青木瓜之味》帮到了法国的摄影棚拍摄,并不是因为无法得到越南官方的拍摄许准,更多的恐怕是由于在法国移居多年的他无法立刻接受不断变化中的越南。
小梅是个7岁的孤儿,无依无靠的她来到一户人家做女佣,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了少东家的好朋友,一位让她过目不忘的白马王子。十年后,东家去世,剩下的孤儿寡母因为家道中落也不愿再用佣人,便将小梅送去了少东家的朋友家里。他已经成长为一位出名的钢琴家,说一口优雅的法语,举手投足间更是无比吸引小梅的目光。这样一个类似童话故事般的电影,自然也就有了一个童话式的结局。
我们很难考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越南,是否发生过这样一个类似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至少可以肯定地是,陈英雄这种有意的把影片中时间和空间都脱离现实越南的做法是有其自身原因的。影片处处透露出精致而又优美的画面,巧妙地调度和技巧精湛的摄影,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可挑剔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生活在法国多年的陈英雄眼中的越南。要不是在影片开头隐约听到几声防空警报,谁能将这部电影里发生的事和1951年的越南联系起来?
真正体现陈英雄艺术功力的作品,应该还是直面现实的《三轮车夫》,而小品式的《青木瓜之味》或许只是陈英雄心中一个虚幻的梦境?
垂直照射的阳光
越南,西贡,河内。这些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在陈英雄的电影里找到了最好的注解。
和影片《三轮车夫》一样,这部《夏天的滋味》也是在越南实地拍摄的。不过为了得到能够在越南放映的许可,陈英雄也作了一些妥协。没有了《三轮车夫》中对于越南阴暗面的揭露,《夏天的滋味》里面说的只是当下越南家庭里面的一个伦理故事。
同样的叙事结构,相比起杨德昌(Edward Yang)的《一一(a one and a tow)》,《夏天的滋味》的故事说的看起来有一点松散。这是一个关于越南现代家庭的故事,影片中的三姐妹一起体验着人生的种种起伏。一个看似和谐的大家庭其实各有各的隐秘,暗流涌动的危机和丑闻隐藏在这种典型东方式的波澜不惊下面。
从画面上来看,陈英雄做到了更加精致。影片的摄影是王家卫(WONG KAR WAI.)的御用摄影师李屏宾(Mark LEE Ping-Bing),不过陈英雄却是因为看了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goodbye south,goodbye》才做此考虑。或许是李屏宾深受王家卫的影响,《夏天的滋味》的某些镜头看上去的确有点王家卫的感觉。那些画面并不是仅仅为了一个连着一个的把故事讲下去,同时还在不断的向观众传达一种情绪。
音乐在陈英雄的电影里一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英伦摇滚乐队Radiohead的《creep》在《三轮车夫》里结尾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夏天的滋味》里,陈英雄一下子用了4首摇滚歌曲串起整个故事。和精美的画面一样,音乐虽然没有起到叙事的作用,但是在这部电影里,这四首低调绵长的摇滚歌曲却和影像舒缓的节奏配合的恰到好处。
越南再见越南
在拍完“越南三部曲”之后,陈英雄将自己的第四部电影转到了美国拍摄。这部叫做《我从雨中来(I Will Come After the Rain)》的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肯特-安德森(Kent Anderson)的黑色小说《夜狗(Night Dogs)》改编,讲述一位越战老兵回到美国家乡后的故事,由梁朝伟和哈维?凯特尔(. Harvey Keitel)主演。据说这次他在配乐上一共用了十二首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Hendrix)的作品。走出越南的陈英雄,终于涉及了从未直接反映越战题材,不过看惯了陈英雄眼中那眷美的越南,很难想象他如何用他那精美到极致的镜头向我们展示那个不同于越南和法国的摩登国度。
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