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活 一 -- Databa

共:💬55 🌺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村也是种蔬菜的多,一般自己吃.

南方的农业机械化难办,现在某些环节可以人力+机械解决.不知道机械小型化能不能够办得到?一个人就能操作那种.............

家园 俺们村比你们塔巴市大多了

两千多口子人呢。也是既有水田,又有旱地。虽是北方,但又种桑养蚕,竹子茶叶遍野环村的。加之河渠纵横,颇有江南景致,哈哈。农活我也做的很多呢,但更多是力气活。很郁闷的一点是,镰刀没有给左撇子用的,割起麦子来很费劲。

有些农活很有乐趣,比如种花生撑膜、水稻抛秧、红薯切干、脱粒等等,我最喜欢做了

家园 塔巴就塔巴了,咋还起个洋文叫taba呢?

家园 以三、四岁的手劲,能够掰下玉米粒,严重怀疑

大概三、四岁,在农活忙时,没人管俺,就把俺放在一箩筐里,俺就能在小半天掰一箩筐玉米粒。

家园 呵呵,洋文是因为好输入,四川人拼音不好....

三四岁的手劲已经很大了.俺侄女一岁多提个成人手提包[装了不少东西],轻松的很.而且玉米一粒一粒的掰,需要的手劲很小的.

家园 你们村是个大村了........

那你割稻子也很费劲了呵呵?

家园 袁隆平肯定是干过全套的,呵呵

那可是自下而上的牛人,不是实验室下放的

等着看下文,花一朵

家园 也是人力为主,机械为辅

还是跟着Taba兄的节奏走好,我偷点懒,有什么补充点什么.

家园 农活很是辛苦,小时农村长大。只在农忙时帮手,实在干不动
家园 我家也在浙南山区-丽水, 你是哪里的?
家园 我们浙南山区完全弄不了机械化,全是零星水田

这是一个很好的帖子,勾起我们大家的回忆。

谢谢楼主!

家园 挑担俺最怕,腰力不行。

二百斤的担子也挑得几里路

家园 温州的,但不是山区
家园 自留地在生产队时期的意义比较大

在有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唯一可以自主经营的就是自留地了.虽然面积很小,几分地而已,但是自己可以决定种什么.所以生产队分粮食比较多的地方,农民就用来种蔬菜瓜果什么的,而如果从生产队分到的粮食少,那自留地也得种上粮食免得挨饿.

自留地还曾经是批判某些农民觉悟低的证据,因为绝大部分自留地的产量比集体地里的高不少.

自留地的另外一特性是,一次分给你家后基本上不再变动.而责任田则有承包期限,我老家的第一轮承包好象是15年,所以90年代末进行了第二轮承包.由于我们那里人口变动比较大,田地的分配变化很大.

家园 【原创】农活 四

  写到《三》俺就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很是恶心写学术论文,觉得百无一用,浪费生命,知道只是添了个口水帖而已,有谁会从万千期刊中的万千文章中,看到俺的呢?另外觉得写文章也是个苦活,没有看帖爽;得考虑内容、结构、节奏、语言等等等等。看河里各位,信手拈来就是美文,摘叶飞花即可‘杀人’于无形,羡慕且无奈。所以就想虎头蛇尾,玩个消失;不料有河友喜欢,俺开始觉得写这个比写学术论文值,有人吆喝;于是俺深吸一口气,重新挺挺胸膛,不想那学术论文的龌龊,继续前行。

  前面说准备干活了,这般酷暑天气,实在难耐,就稍微等等。我想加入这一段,来揣摩一下农村人对土地的感受。俺觉得这可以深化主题,有一丝厚重感,这种感觉是俺喜欢的呵呵。

历史书上说,农民起义很多时候,是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了,就造反,重新分配土地。 这般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俺想农村人应该是很热爱土地无疑,至少以前的农村人是这样的:

  “父亲用脚指着地头一坨地皮说:「照这儿挖。」儿子只挖了一镢就听到铁石撞击的刺耳的响声,界石所在的方位竟然一丝一毫都无差错。那块刻有东西南北小字的青石界石湿漉漉的晾到熹微的晨光,底下垫着的白灰和木炭屑末依然黑白分明。鹿子霖啾着刚刚挖出的界石问:「爸,你记不记得这界石啥时候栽下的?」鹿泰恒不假思索说:「我问过你爷,你爷也说不上来。」”------白鹿原第三章。

  祖先辛苦置下的产业,是家族兴旺延续的保障,俺觉得这是一种近于亲情的感受,含有一种对祖先的崇拜和土地的敬畏。一天裸跑是激情,天天裸跑是亲情,这种感情培养了几千年,深厚无比。

  俺喜欢中国四九年前的历史,不喜欢这之后的,给俺天天政治运动不断的感觉。所以俺大概知道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实行了集体农业的;凤阳农民私下里开始了土地承包,后来慢慢推广到全国;现在是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土地属国家所有,个人只有经营权,而不能买卖土地。俺认为正是这一点,使土地在现代农村人心目中起了变化。人们不再视之为家庭的一份子,土地不再承受祖先崇拜,因而人们不再敬畏。土地离开了神龛,回归了本原------一种生产资料。土地承包后,俺们村人的劳动热情暴发,比如Taba娘经常是田边地头,把田地当大姑娘绣花,细致细密。但我觉得这不是热爱土地的表现,而是饿肚子后的强烈反弹。到我这一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更彻底的摧毁了培养了几千年的那种感情。俺的农村儿时伙伴们不喜欢种地,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谁能耐住寂寞,在土地上耕作呢?即使他们有些不能在城市生存,而回到了农村,他们的心也变了。

  现在的农村人不能用历史上的农民来对比,因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这是一件好事。很简单,农村人不再被禁锢土地上,因而开阔了视野。打工后又回到农村的人们,也会更容易把自己视为市场的参与者。所以我觉得土地改革的意义深刻无比,带来的不仅是农村人和土地的关系的简单变化,更是思想、心灵和生活的变化。

  再来说说农活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反正这个帖子是娱乐性质的。这里指的是人力+简单机械式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不算。这种农活的印象是傻大粗黑,有请农活的形象代言人: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三国演义第一回。

张翼德是个地主哈,不过他的外表到是挺形象的,粗糙,一身力气,这正是农活所需要的。翼德可能觉得自己挺冤的,人家是大将的料,咋的这么不堪啊?不过张飞外表粗鲁,其实是粗中有细,这正是俺觉得的农活的形象。

  俺以前没这么想,农活嘛,俺没觉得有啥技术含量的。反正什么活,一看就会;多做几次,就熟练了。俺就想,这么easy,还不得见个人都会啊,这哪里有什么技术可言呢。俺前面说过,俺的烟酒僧同学到俺家农活三日游,正是他让俺见识了笨拙,从而知道农活并不是门槛很低的力气活。

  烟酒僧在田里呆了半天,割了半天水稻,表现令人鄙视。一是不会在田里走路,东倒西歪的;二是不会使刀,割得慢如蜗牛;三是不会用力,他时不时直起腰来,想是腰弯酸了,这是不会呼吸运气的结果。所以半天后,taba娘不得不让他休息,免得晒坏和累坏了他。

  经过这个挫折,僧很是羞愧,就想找回场子来。taba娘在晒场上收水稻,僧自告奋勇要挑担。taba娘拗不过,就说担半箩吧,免的闪腰了。于是更经典的场面出现了:只见僧弯着腰,膝却直着,一用力人就向前踉跄,这是没平衡;等立稳后,担子一高一低,却二只手扶着扁担的中部,即肩部的位置,这样更没法走路了。俺和娘笑的呀,肚子都痛了。而正确的做法是:弯腰并曲膝,将扁担放合适位置,深吸气并沉于丹田,两手扶着筐,以免晃动,缓慢的站起来,走路时双脚叉开保持平衡。要不很容易闪了腰,坏了腰锥或者拉伤腰肌,那样就干不了活了。

所以农活是要技术的,而且很重要。

  最后看看两个非典型农民,他们非常有名。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东坡八首叙。

   乞食------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苏东坡和陶渊明,一个遭贬斥,一个不为不斗米折腰自愿下放;一个亲自劳作,筋力殆尽;一个可怜的去讨饭。可见农活实在不适合读书人,虽然在读书人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不过是想起来很美的理想。既然是想起来很美,最好是一直这么想来着,不要让理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Tags): #农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