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名字的统计学猜想 -- 华恩
所以三国演义里头你基本上找不到双字为名的人物... 著名的老学究王莽还把他的一个孙子给改成双字名,以示惩罚...
魏晋仍然恪守汉制... 但是五胡十六国横扫了这一切旧的牛鬼蛇神。那些汉话都讲不利索的胡人,哪里在乎那么多规矩... 战乱频仍,人口急剧减少,遑论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最后普通老百姓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好像似乎单字名比双字要好,却又不知是何道理/说法...
所以隋唐以后双字名才开始流行,当然这里起主力作用的应该是人口的增长...
至于说到辈份,这的确始于朱元璋。这里的原因么,可以参照当年明月的《朱八八篇》... 开篇就讲了:
老朱这个人自尊心很强,矫枉必须过正... 君临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子孙后代重蹈无名可起的惨痛,干脆一杆子替自己所有孩子把辈份和第三字的属性(金木水火土)都挑好了。子孙后代只要能识字就不愁没名字...
上行下效,皇帝这么干,下面的王公大臣以致小老百姓都开始学着为子孙后代谋。所以如果研究百家姓的家谱辈份,基本上都是自明朝始...
随着人口的不停繁衍生息,在一个地方住不下了,人们就开始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个在家谱上就算一个新“枝” -- 而往往迁徙到新地方的人们因为学识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记得老家谱的所有辈份(你能记得住朱八八家的族谱么?不靠古狗,恐怕没几个人能记得住吧,哼哼... )所以只好结合老族谱,再加些新的内容重新开始...
比方说鄙人祖上来自常州,随朱八八打到山东安顿下来,所以族谱里就填了四个字“常州发祥”...
这些事情琢磨琢磨还挺有意思的...
如,汤,姓子,名履,《史记》号汤,甲骨文号大乙。庙号高祖乙。
盘庚,姓子,名旬,《史记》号盘庚,甲骨文号般庚。庙号世祖。
帝辛,姓子,名受,《史记》号帝辛,谥纣王。
王莽篡权之后,搞了一系列所谓“新政”。其中就有一个“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于是单名流行了近三百年。这个从《三国志》的人名中基本能得到佐证,除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其余人物似乎均是单名+字。东晋以后,双名又逐渐多起来。
王莽把长孙给改成双字名,以示惩罚的典故出自《汉书·王莽传》,“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就是说本来叫王会宗,依照新法改称王宗;现在犯罪了,所以恢复本名,以示处罚。
这反而间接验证了,王莽上台之前,双名还是颇有市场的。卫青是单名,霍去病是双名;司马迁是单名,司马相如是双名。总体来讲,单名比双名多一些。
古人单名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为了避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讳名从死者之名,增加到了活着的人。而自唐至清的各朝法律中,都有对犯讳者的惩罚条款。要避讳、甚至避嫌名、大户人家还要避私讳。起个名字实在不容易,搞不好还要改来改去。所以从安全性角度来讲,还是单名比较可靠。
运气不好有时也是很无奈。“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鬼李贺因其父名晋肃,犯了进士之“进”的嫌名,终身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长期的抑郁致其二十七岁就骑鹤而去。。。
从统计上讲,人口急剧膨胀之后,单名单字极容易造成重名,双字还是历史的趋势。
都要怪周人开始装神弄鬼,大玩儿神秘...
搞得后来人连石头也不敢踩,桥也不敢过...
还有那个著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退之先生就很不服气地反对那个避讳法:“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还真是看什么都挺透的,包括谏迎佛骨。
乔治灌木、乔治小灌木成了父子总统。
乔治一世 、乔治二世、乔治三世、乔治四世,汉诺威王朝祖孙五代都用同一个名字。还嫌不够,等改姓温莎了,乔治五世、乔治六世还上台打了两次世界大战。甚至连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名字里也有个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