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抵制塑料购物袋的荒唐 -- 晨枫
好像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其性能、价格和聚乙烯一样,但其原材料取自玉米等多种作物,聚乳酸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甚至能作为肥料使用。我觉得国家应多扶植此类技术,没必要限制塑料袋。胡说一个思路,城市污水---》人工湿地---》通过藻类净化污水产生氧气---》收集藻类制取淀粉---》聚乳酸---》塑料制品---》废弃后还原土地作肥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能介绍一下吗?
新雨丝来的
闲话同济大学任杰教授的“一步法”
作者:清水无鱼
每次走进同济大学总有收获。百年同济总是不断涌现“杰”出人才!因履历
和学术造假而被曝光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杰事件”刚刚平息不久,同济大
学材料学院又有一位“杰”哥脱颖而出——任杰教授研究出“一步法”提制聚乳
酸的先进工艺,打破美国“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技术垄断壁垒。这一“国际领
先”的重大创新成果经媒体一放大,任杰一夜之间彷佛成了享誉华夏的“快男”,
被视为高分子材料界最耀眼的新星。美国人和日本人搞了十多年都没有成功的
“一步法”,今天被轻而易举地攻克,着实让国人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兴奋,也让
多年从事聚乳酸研究的业内大碗汗颜。但激动和亢奋之余人们又不免有几分不踏
实,是否真的这么神?不会又是一个“汉芯”事件吧?
究竟事实如何呢?不妨按照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先生曾经提出的鉴别真假科
技成果的实用方法验证一下:
第一,查验身份,看看他是否有做这项研究的资格和条件。任杰面对媒体总
喜欢说的一句话是“8年磨一剑”,言下之意,这项重大成果是经过多年的潜心
研究后而终成正果。然而,他周围的同事证实,7年前任杰只是同济大学材料学
院下属三产“四维公司”的业务经理,但此人很善于钻营,2001年通过攻“官”
摇身一变成了材料学院副院长。不久又坐上了“混凝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
交椅,跌碎了一大堆人的眼镜(任杰的简历显示,2004年以前他还只是一个副教
授,硕士学位,所学专业是高分子材料,与混凝土风马牛不相及)!具有讽刺意
味的是:任杰上任不到2年,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被科技部摘牌了!2004年上
海提出科教兴市主战略,决定遴选一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任杰又嗅到了机
会,四处跑关系,通过市经委某副处长的“举荐”,任杰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乳酸的产业化开发”作为新材料项目进入了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
攻关项目之列。奇怪的是,查询此前任杰发表的相关论文,只有一篇综述性的论
文涉及聚乳酸制备——“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制备”(建筑材料学报,
2003年12月,第6卷第4期,397-403)。更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生物可降解聚乳
酸与建筑材料毫不相干,此文如何能刊登在《建筑材料学报》上?经查,原来
《建筑材料学报》就挂靠在同济大学材料学院,作为副院长的任杰当然可以占近
水楼台之便。由此可见,任杰对聚乳酸合成几乎一窍不通!
第二,要看看他是否有商业动机。动机是什么?科技成果是可以转化成商品
的,那些宣称自己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人,就可能隐藏这商业动机,想靠它来赚
钱。任杰也是有商业动机的。他声称掌握了世界领先的“一步法”聚乳酸合成技
术,其成本只有美国“二步法”生产的聚乳酸的三分之一,接近塑料的价格。如
果他的这个成果是真的,现在所用的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以被可降解的聚乳酸替
代了,其应用前景一片光明。任杰与人合作成立了“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打着“科教兴市”科技项目这个招牌,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有些不知深浅
的投资人还真是雾里看花看走了眼,以为捧到了“金娃娃”,愿意入股加盟。但
更多明智的投资公司、商业银行和大型化工企业并没有被花言巧语和表面现象所
蒙骗,而是通过实地考查和暗里走访,撩开了层层神秘面纱后,毅然放弃了投资
并谢绝合作。
第三,要看他的所谓重大成果有没有被学术界接受。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
表学术论文是认定一项科学成果的正常渠道。越是重大的科学发现,应该拿到越
是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发表论文只是为了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而迈出的第一步。
完全有可能在你发表了论文之后,别人没法重复出你的结果,而不承认你,甚至
把你的成果给推翻了。但是如果连这第一步也不去迈,就更不可能得到学术界的
承认。既然任杰取得所谓“重大成果”,难道他不想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吗?当然
想,但不幸总是被评审驳回。学术界都知道,聚乳酸的合成有2种方法,一种是
先由乳酸合成丙交酯,再由丙交酯开环聚合成聚乳酸,这是目前美、日等国工业
化生产的方法,也叫“二步法”,但成本较高;另一种是乳酸直接缩聚合成聚乳
酸的方法,即“一步法”,该方法步骤少、成本低,但得到的聚乳酸分子量不高,
机械强度低,不耐热,易水解。国内外关于“直接缩聚法”的论文和专利不计其
数,难怪任杰“炒别人冷饭”的论文难以发表。但面对在这一领域自己几乎一篇
论文也没有的尴尬任杰还是会找托辞——“在化工领域,论文一出,等于将重要
专利技术公布于众”。真是贻笑大方!不用论文,任何一个文盲都可以宣称自己
破解了“歌德巴赫猜想”!
既然所谓的“重大成果”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任杰只能通过媒体炒作自
己。毕竟忽悠那些非专业的记者比糊弄专家容易得多,而且更具有欺骗性,影响
面也大。
熟悉任杰的同行都戏谑地说,“任杰现象”本质上与“陈进事件”一样,都
属“四姨太现象”。现在任杰就好比《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四姨太”。有
人说四姨太蠢,假装怀孕迟早会暴露出来。“四姨太”回应:“我蠢?我不蠢!
我早算计好了,开始是假的,只要老爷子天天到我这儿,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
了?”。任杰虽然自己没有能力合成聚乳酸,但他可以先把假成果包装一下,通
过媒体炒作起来,从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渠道弄来大笔经费,然后再招兵买马
拉人来做,说不定哪天还可能真做成了。但知道他底细并了解目前聚乳酸合成工
业化现状的NatureWorks公司同行断言,任杰即使想借“四姨太现象”捞取个人
利益,他也永远成不了“四姨太”!聚乳酸产业化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他目前
还不具备能够规模化生产聚乳酸产品的技术。“四姨太”至少还有弄假成真的
“uterus”,而任杰靠的只是一张嘴!
一位在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从事聚乳酸研发的博士看了有关任杰“一步法”的
报道及其所申请的专利内容后指出,任杰只是模仿日本一位叫冈田(Okada)的
20年前提出的直接缩聚方法,而该方法在十年前就被三井化学公司证明工艺上不
可行而淘汰。目前国际上从事聚乳酸直接合成新方法研究的人很多,但都还停留
在实验室,离工业化生产未时尚早,因此现有的工业化生产都是采用美国卡基尔
·道聚合物(Cargill Dow Polymers)公司提出的“二步法”合成聚乳酸。
当然任杰和陈进一样都有过人“聪明”的脑袋,当年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
的芯片,雇请他人磨掉原有标志,然后加上自己的“标识”,变成了所谓“完全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申请了多项专利、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
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今天任杰活学活用、如法炮制,通过炒作“一步法”
也骗取了上千万科研基金,捞取了不少荣誉。但他自己清楚凭靠他的“一步法”
是行不通的,要工业化生产只能通过“二步法”。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发改委
限期投产万吨级生产线的催促下,任杰打着“一步法”的幌子,干“二步法”合
成的事。然而,“二步法”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掌握在美国人手上,天下没有
免费的午餐;退一步即使你不惜血本弄到了美国人的技术,并骗过项目验收,但
“二步法”生产的高成本在国内还能有市场吗?
林肯有句名言,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
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奉劝像任杰这样的“四姨
太”之流,谎言终究要被戳穿,不要为一时的虚名,一己的私利而断送自己的前
程、辱没百年名校的声誉!
从网上看来的,不清楚真伪。
塑料聚合前的单体是短链,部分是从汽油裂解得来。另外航空燃油的分子链也比汽油长。就分子链长度而言,塑料单体(乙烯,丙烯,异丁烯等)<汽油<航空燃油<柴油。
我赞成你说的抵制塑料袋对节省石油意义不大。一加仑汽油约为3公斤,裂解后再合成,良好工艺下能做几百个塑料袋。美国人一边开着SUV,一边在超市省那几个塑料袋的行为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我困惑了很久。
石油用量这么大,根本找不到什么替代物。。。
万一有朝一日整个地球上的石油都挖完了(我看过不了一百年),是不是人类就一定完蛋了?
如果这样的话,现在21世纪的文明可能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了
就是太贵。即使现在的油价,也有很多替代方法不赚钱。
欧洲的硬塑料的盒子早就有回收(烧来发电?),但是塑料袋还没这一说,有什么说法吗?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收集分类处理的成本很高的,经济上不划算。
只要收集好了,后面处理的技术都不是问题。
硬塑料盒能回收,就是因为相对容易收集分类。
塑料袋一般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很啰嗦的。
放到收集箱统一回收.
后面处理的技术有科普么?
如果分类以后得到的塑料单一性好,就可以略作处理直接使用,也就是所谓的回收塑料。
如果很难分类,各种塑料都混在一起,就可以燃烧发电,或者裂解得到小分子的液体油。
个别的可以从塑料里面制备一些高增值的东西,不过市场相对小,不是主流。
各种塑料盒都混在一起.
塑料袋倒是不回收的...
花谢.
石油不是没有替代物,而是没有同样廉价的替代物,至少至今没有发现这样的替代物。石油涨价了,原来不廉价的替代物现在也相对affordable了,石油的相对重要性就下降了。沙特现在急的就是这个。
塑料袋的回收在没有解决分类之前,可能主要和一般废物一起燃烧发电,这是最现实的处理办法了。
耐用,我就没有用过真正结实的塑料袋。当然,我知道塑料可以做得很结实,飞机上都有用塑料的,但成本就上去了。
塑料化工业应该以高端产业为主要方向。
当然,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我自己也做不到不用塑料袋。
另外,用布袋子心理上也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