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请尊重我们的母语“”----- 与其筑坝,何如开渠 -- 帆舢

共:💬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请尊重我们的母语“”----- 与其筑坝,何如开渠

纵观中国历史,每当社会处于大变动大发展大扩张时期,必定也是语言的大发展时期。从春秋战国时的华夏与戎胡狄夷的交融、秦汉的扩张、盛唐的远至、直到元清的蒙满入主,无一不是中国语言的大发展时期。而这些大发展,又无一不是基于大量吸收同化外来语言为基础的。如今天的所谓普通话,其实就是从当年的满族官话演进而来(无怪乎东北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近现代史中,中国语言大发展有两个时期。其一为洋务运动至5、4运动一段时间。大量现代词句随着“西学”以至“革命”而涌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在这一阶段中国语言的发展中,起了中介以至“先生”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时期大概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了。关闭多年的国门突然大开。各种现代信息知识大量涌入。加之现在已经没有像当年日本那样的“先行者”,于是乎产生了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现像。越是现代的摩登场合,汉英夹杂的现像就越是严重。这实际上是语言跟不上形式发展的必然表现。

现在高呼“请尊重我们的母语”的捍卫派,在我看来如果不是蠢不可及,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别有用心。让人联想起“九斤老太”的哀叹。在发展不息的世界中,对“母语”以至文化的最好捍卫,就是不断发展,与时具进(oops, has the former core registered for copy right yet?)。与其排外,何如纳新;与其筑坝,何如开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语言又何尝不是:之乎者也犹入耳,酷毙帅呆已叩门。

哈哈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一点看法

其实很多人夹杂英文,帅呆酷毙说到底

就是为了充充小资而已,哪里是想更好的

交流。个人感觉就是插磕打浑时用用,

上点档次的地方没谁会用。

家园 同意,同意,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家园 我的朋友三十的也有四十的也有

说话经常中英文夹杂,包括自己平时说话说经常会用到英文单词,如果这样就被看作是在装酷充小资,那就比较奇怪了,实在不知道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有家有口的是否还有充小资的必要?

By the way, 小资是啥玩应呀?小资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呀

家园 不否认这一点,但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中文中夹杂英文会成为时髦,小资的标志

而不是英文中掺杂中文呢?

这说明的就是英文带来的新鲜事物,流行文化的魅力,虽然比较浅薄,但这可不是什么帝国主义颠覆中国的阴谋诡计。

所以要维护自己的中文文化,堵不会有效果,只能疏导,也就是创造民众喜闻乐见的翻译或者替代,但怎么个疏导却是一个问题。

家园 说点真话,不介意吧?

某些人一听见中夹英就义愤填膺,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说英语的国人在他眼里都成了假洋鬼子,碰上一个不说英语的科学家他还能写出一篇文章来歌颂。其实经常使用两种语言的人说话难免会出现语言交叉现象,这在语言学上是说得通的,并不是别人要“炫耀”什么。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去炫耀这个。一百年前懂英语倒还能显一显,就像是在二三十年代猛地一捋袖子伸长了脖子看表一样。现在大街小巷谁没手表,谁又不懂几句英语?再说“炫耀”一词本身就有问题,暗示英语比汉语更高级。

我以为对待外语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千万年来,我们的母语就一直在不断吸收“外语”的过程中演变。英语同样受到汉语的影响(long time no see; kowtow)。要是你能平等对待英语,别人说话带两句英语又何妨?他说的不对你纠正就是了,干吗要上纲上线呢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中夹英是个人习惯,世界是diversity的,有人爱吃洋葱、有人一辈子只洗三次澡、有人只对同性感兴趣....你可以不苟同,但你必须respect他人的喜好...

家园 恩, 巍巍说的不错
家园 汉语中夹杂一些洋文应该看作是对汉语的补充和丰富

汉语中夹杂一些洋文应该看作是对汉语的补充和丰富

实际上汉语中夹杂的洋文多数是名词,夹在其中既不会

改变汉语的语法,又能使表达更为精确,而且易于同国外

交流, 没有必要搞什么语言的纯洁,结果弄出一些谁也

不懂的东西,反而限制了自己.

以前我们可以接受出"葡萄"等复杂的怪怪的外来词,现在

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用一些外文在汉语中? 比如说CPU什么

的,简单明了,总比谁也搞不懂的别的术语要好,关键是要

普及,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家园 反对

要这样我们IT这一行就别干了,您说TCP/IP怎么翻吧?还有GRE,或者IPSEC,生活里也一样,比如DVD。。。您就是起钱钟书于地下,他也没辙啊。

另外就是如果有在希望公司买资料的经历,那肯定恨不得跪下和人家商量:大哥,您就给我原文的算了,您书里这中国话我这中国人咋就整不明白尼?要不您把这译者找来咱请教请教。

人家露齿一笑,嘿嘿,别找了,就是我翻的,我还没看懂呢你着什么急啊?

哎,IT方面的中文新书,有一段好像就是徐国平的还可以一看,别的,可怕啊。

反对
家园 哈哈, 我读过希望公司出的书, 实在是深有同感阿,
家园 说得挺好,挺成功

啥也别说了,理解万岁吧。

家园 嗯,阿康这次说的不错哦!
家园 两个概念的问题. 吸收外来语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中文夹带英文成为中文,恐怕就是开不开渠的问题.在欧洲的小国,尚尽量使用本土化的外来语(当然他们语系比较接近,有近水楼台的优势)来保护自身语言.

部分类似于MBA这样已经有标准翻译的词,在中文仍需要一定使用MBA吗?

家园 我是从文化和学术的观点谈的,夹杂一些我对那些人的认识

我批评得是在美国的一些女留学生以及

女陪读,个人感觉中英文夹杂数她们厉害。

每回我都好心的说,这个英文在汉语里

是什么什么意思。因为我知道她们有很多

属于电脑白痴的范畴

这个版上的人可能觉得中英文夹杂没什么

关系,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知识少的人,

并且这部份人占多数。现在大家都忙着捞钱,

好像没谁有心思这么干。其实把英文翻译成

中文本身就是个理解过程。

萨苏说的那个翻译的事我自己也有经历,以

为本人手头紧的时候,想去筛沙子赚点,

可惜拉不下脸,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只好翻译

点计算机书籍赚点小钱。我感觉那些专用的

术语还是有中文解释的。当然了,搞IT

的直接用英文都行,阳春白雪嘛。

但是恰切的汉语翻译还是有必要的,

还是要照顾一下广大的中下层劳动人民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