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食的天堂---宋朝 -- 东方飞龙

共:💬65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这个是老兄原创么?

因为刚才查东坡肉,忽然发现这个文章在网上流传已经2年多了~~~~

要是原创,呵呵,那真是要佩服一下了,很厉害啊!

家园 【原创】旧文一篇: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旧传为苏东坡发明,苏东坡也确有一首诗谈及烧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食猪肉》)不过袁枚不同意这个看法,他在他的食单里考证云:“杭人又称为东坡肉。愚谓此乃酥(苏)字隐语,非谓出自坡公也。”袁先生是才子心性,好为惊人之言,这条考证多少有点穿凿。

这道菜以苏轼的号来命名,多少也是借重老苏的名头,并不是说老苏的厨艺何等高妙,我以为,烹调一道只会后出转精,不大可能越做越回去。所谓古法,不过是广告,就和今天的宫廷秘方是一回事。在这方面名人总是能占些便宜的。

制“东坡肉”选用五花肉,酱油不妨多放点,我以为一斤肉,半斤酱油不算多,我口味重些,黄酒约一两,糖放一两,再加上点葱,将猪肉,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锅里煮,5分钟,应该可以了,这是为了除去血污,捞出,用清水洗净。将肉块放入锅里,加酱油,黄酒及葱等,小火,这是上色。待到温度够时,加白糖和开水,加水要注意不要加多了,依我的经验,水比肉表面高出一点点就行了。用旺火烧约半小时,再移小火,我现在用电焖烧锅,开到最小一档,人就可以上班去了,下午回来(走前可补一次佐料和水,不要太多),开锅一看,皮酥肉烂,色泽酱红,浓香扑鼻。

这道菜的诀窍很简单,一是水,“少著水”,一是火,“慢著火”,这两点掌握好,想不好吃也难。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及东坡肉,云“杭有炖肉者,以一大方煨至极烂而锋棱不倒。”这真是绝活了。又提及和尚煮肉,“于壁厨中点一油灯,上悬砂罐,罐内将肉与作料放好封固,尤须香气不出,穷昼夜之煮成。”用油灯来煨肉。亏他老人家想得出,不过“开食味胜俗厨。”也不知真的假的。

袁枚还记有一种制法。“昔与女弟辈戏,用肉切小块以酱油、酒郁透,用笋箬(就是竹叶)包小包放热炉灰中煨熟,打开食之香美,每之以荐酒。今则一在淮南,一归泉壤,不胜雷岸之感矣。”雷岸即雷池,用的是晋庾亮《报温峤书》里的句子。“足下无以过雷池一步也。”这是个熟典,此处指不得相见。王安石在回忆其姐长安君时,有诗云:“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所谓生死契阔,最是要在吃东西想到人家才算真情勃发。

家园 到了南宋想吃点羊肉都不容易,皇帝那么伟大的人物也就每天全家一只羊
家园 孔子的时候不就有火腿了吗?你应该是说金华火腿始于南宋吧?

“远销欧美”这种词语基本上是用来做广告的。

华人走到哪里,多少都难以改变饮食习惯,所谓远销欧美的中国食品,主要都是华人华侨消费的,就像榨菜萝卜干一样远销欧美,也是华人华侨在消费。

家园 当然是我的原创

我有的帖子都流行五、六年了。东坡肉特色是肥而不腻,“慢著火,少著水” 是制作东坡肉的关键,《猪肉颂》这首诗也符合东坡肉的制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并不为过。

家园 孔子的时候有火腿?

那就指出出处吧,如果有那只能是我错了。

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1913年,荣获南洋劝业会奖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优质一等奖;1929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览会上又获商品质量特别奖,成了风靡世界的肉食。

家园 哈哈,这个就有些牵强了啊

“慢著火,少著水”,这种制作方法,在宋代早就为人熟知并应用于各种肉类的制作。

如果因此说东坡大叔发明了东坡肉,也太牵强了

而且整个宋朝都没有东坡肉这个说法,反而要到明时才有提及,呵呵。

另外,其实慢火是对的,少水是有问题的,呵呵,因为少水的说法,明显是说炖肉少放水。可是杭州东坡肉是蒸出来~~隔水蒸与放多少水关系不大~~

家园 这个~~~~

说实话好像没碰到老外,任何一个老外,喜欢吃火腿的,大概是因为我没碰到过中国通吧,不过好像中国通人数也太少了,呵呵。

别的不说,没人教的话,老外买个火腿自己琢磨着做,十有八九会做的让他们舌头粘住上牙唐,哈哈

家园 你应该听说过阳货送火腿给孔子的故事吧?“阳货的火腿”链接见内

外链出处

家园 “风靡世界”仍然是广告语,不是真实的情况
家园 一个蹄膀不等于一只火腿

蹄膀不是发明的,而是指猪的一个部位。文章里说的火腿是一种肉的制作方法?所以说宋朝发明了火腿。

家园 你不如直接说宋朝的金华火腿好吃,以前的蹄膀很难吃?

给你证据你也不会承认。

广告的性质又太明显。

家园 应该是没碰上

没有生活环境,老外应该不大迷恋中国火腿,尤其是近几十年大陆很少有老外长住。

民国时候就不一样了。据唐鲁孙《天下味》里讲,民国十年,北平德国医院的狄勃尔大夫,就最爱吃用火腿炖的汤、火腿煨的菜,尤其是云腿夹面包。不知道是真爱吃,还是家乡菜难求,聊以替代。不过有个公使夫人,倒是尤爱北京的青酱肉,经常几十斤几十斤地带回国。

家园 我觉得怎么说呢,按照老兄的水准,是故意的么?

我觉得不应该有这方面的错误吧?

宗泽把自己家乡做的咸肉给皇上吃,皇上觉得好,赐名火腿。

这个说明什么,无非是说火腿这个名字是从宋朝开始叫的,以前可能不知道叫什么,也许人家就叫咸肉,哈哈,不过东西还是一样的东西吧?

所以说,谁知道火腿是不是宋朝时候才有的?只能说最晚在宋朝已经有了。

当然,我们知道宋朝是中国烹饪文化发展极快的一个时代,不过我想要说明这一点,可以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而我似乎总觉得老兄有点什么倾向性,呵呵,我不知道有什么渊源没有。

家园 这老兄什么来历,呵呵,您给我说说?

说实话,有很多论坛一直都不去,怕被吓死,这老兄是什么地方过来的大拿么?

这个老兄,我觉得其实水平不差,但是似乎很故意的做一些偏颇的推理和推论,按说他材料掌握也算很多了。

看他的文章,我总感觉是首先站在自己的论点上,一是蒋雄奇就是很雄奇,二是宋朝就是有优越性。呵呵,在这两个论点上,然后开始选择和裁剪材料,而且会有倾向性的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蒋雄奇太敏感咱不论,就说宋朝美食吧,我相信按照他那个算是很“博学”的头脑,应该不难知道东坡肉的来历,按照他写的文章透露的水平,也不应该犯火腿“发明”在宋朝而不是“命名”在宋朝这样的错误啊。我觉得他总是有故意这样做的嫌疑。

呵呵,我是真不相信他自己不知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