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楼主的一个缺陷:机会成本导致的“盈亏”也需要证明。

比如,朝鲜战争的盈亏问题。你就需要证明中国参与这场战争比不参与要“赚”了。

缺少这种证明,后面的观点就是无根之水。

对于饿死多少人这个事件的评价也是一样。你需要证明在饿死这么多人后,在机会成本的考虑上,中国还是“赚”了。

朝鲜战争的一个后果,就是中国彻底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绑在一起。这在冷战时期,是难免的事情。意识形态的接近,即使没有朝鲜战争,中国也会“一边倒”。然而,朝鲜战争,让中国大陆政府统一台湾的时间被推迟,全面封锁导致中国大陆政府的对外政治和经济领域只能限定在社会主义阵营里。这种变化直到中美建交后才得到缓解。如果中国能在战后跟日本、德国一样获得从世界范围内参与资源分配和技术进步的机会。会不会我们的生活能更好?

历史未必能重演一次来证明。不过,楼主对于朝鲜战争的“机会成本获利”说,如果没有证明的话,没有说服力。

对比起楼主的“大跃进和文革灾难”仍然是“机会成本获利”论来说,邓小平当年说中国再不改革就丧失球籍的说法究竟哪个是正确的?

没有证明的论点,只是猜想而已。

同样的猜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从机会成本考虑,如果蒋介石继续执政,利用大陆的资源,中国目前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那么解放战争究竟是“机会成本获利”呢?还是“机会成本亏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码在亚洲,基本上没有比中国更强大的国家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中国有机会参与到世界石油经济带来的技术革命和经济进步中,是不是中国的现代化早已实现了?给蒋介石10年的时间,中国会不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制造出原子弹来?

家园 【讨论】抗美援朝的获利就是中国证明了自己国防的能力

比如,朝鲜战争的盈亏问题。你就需要证明中国参与这场战争比不参与要“赚”了。

我的全文不就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嘛:一切经济学的考虑,都必须在能够自卫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一个不能自卫的国家,根本没法谈经济学。你提出的:

同样的猜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从机会成本考虑,如果蒋介石继续执政,利用大陆的资源,中国目前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那么解放战争究竟是“机会成本获利”呢?还是“机会成本亏损”?

象这种问题,都是经济意义的。可是历史已经证明蒋介石不能给中国带来充分的国防,毛泽东可以。比如看看这个,李宗仁对蒋介石抗日战争中错误的批评:链接出处

家园 楼主的第二个缺陷:激励效应的结果如何衡量?

我觉得,楼主文章中举出的那个安全带的例子很有意义。一个激励措施,究竟会导致何种效果?产生这种效果是否可以“证明”这个激励措施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按照楼主提供的信息,既然安全带导致司机的死亡率没有降低,而车祸的发生率和行人的死亡率反而上升了。那么,使用安全带这个激励措施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应该废除安全带?

实际上,导致车祸增加的因素是车速更快。那么,是应该废除安全带,让司机不敢开快车呢?还是在使用安全带的同时严格限制车速?无疑,现在很多地区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那么抵制家乐福法国货这种激励措施,会不会产生改善中法关系的结果,我看,目前还难说。这种行为,对于一个直接利益关系的公司来说,可能有效果,然而,对于一个复杂系统的国家来说,就未必了。法国总统派特使的同时,巴黎政府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市民的称号。而且,在抵制家乐福法国货后,并未减少奥运火炬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遭遇的抵制。甚至更激烈。因为这种“激励效应”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并没有抑制效应;而对于参与事件的中国留学生那里,反而是一种促进效应。各地的对抗活动反而进一步升级。而家乐福成功地通过跟中国政府的媾和而获得了消除抵制活动的能力。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又会有一笔大订单落在法国人的手里。法国建筑师们仍然有机会在中国试验他们的各种奇怪建筑构想。

那么,对于激励效应的评估,以及采取何种方式面对下一次矛盾。如何衡量,如何取舍,就成为问题了。

对于这次的抵制家乐福活动,我认为有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让学生们再次有机会体验组织一场政治活动的机会。对比起上次由政府组织的反美运动,由民众自发但缺乏组织的反日活动;这次的反法运动,在组织程度上有所提高。这对于沉寂多年的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激情有提升的作用。没有民众参与的政治改革,最终无法立足。对于催化学生和民众的政治激情上,这次事件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家园 楼主的第三个缺陷:时机——飞机与裤子

据说,薄熙来在参与中美谈判时说,中国要用一万条裤子来换美国的一架飞机。他那句幽默挺有意思:我们总不能总是坐飞机吃大豆吧?^_^

自改革开放后,发展外向型经济,就是用比较优势的理论来进行的。利用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交换财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影响中国国内的产业升级。然而,那时的中国除了能提供劳动力,还能提供什么来参与世界交换呢?勒紧裤腰带造飞机卖吗?估计即使能造出来,也卖不出去吧?

所以,当时选择出卖劳动力又只能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指责巴西只卖香蕉不卖飞机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在今天,能够造大飞机,也是在用无数万条裤子换回来的结果。

印度的软件产业和服务业,正如中国的裤子,巴西的香蕉一样。没有这些财富积累,谈不上产业和技术升级。印度也有核武器了。不知印度有没有核潜艇?谁能说过上十年八年的,印度不会造出自己的飞机呢?

勒紧裤腰带造原子弹、造核潜艇、造太空武器的苏联已经垮台了。它不是垮在美国的核武器下面,而是垮在自己国民对政权的众叛亲离下。

不考虑时机和条件,中国在美苏进入太空多年后才走入太空,是不是一种失败?我看不见得。

另外,楼主在本文中提到的那个闭关锁国下的艰苦奋斗问题,恰恰证明了楼主第一个帖子里那种朝鲜战争机会成本获利说未必成立。^_^

家园 【讨论】第二个缺陷在哪里?

我不知道你说的第一、第二个缺陷是什么……

然而,那时的中国除了能提供劳动力,还能提供什么来参与世界交换呢?勒紧裤腰带造飞机卖吗?估计即使能造出来,也卖不出去吧?所以,当时选择出卖劳动力又只能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指责巴西只卖香蕉不卖飞机是没有道理的。

坦白地说,我觉得阁下有点“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文章的作风。

我在哪里说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应该出卖劳动力呢?在哪里指责巴西只卖香蕉不卖飞机呢?我完全同意在早期为了积累应该出卖劳动力。我只是要强调这并不是完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因为对方卖的东西你还不会造嘛。所以不能满足于这种状况,必须努力进行产业升级。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来谈。不过我看大多数回复的网友们都挺清楚我的意思的。不知阁下为什么要把我没有的意思当成靶子批评呢?

勒紧裤腰带造原子弹、造核潜艇、造太空武器的苏联已经垮台了。它不是垮在美国的核武器下面,而是垮在自己国民对政权的众叛亲离下。另外,楼主在本文中提到的那个闭关锁国下的艰苦奋斗问题,恰恰证明了楼主第一个帖子里那种朝鲜战争机会成本获利说未必成立。^_^

我不得不再次强调,经济学要能用得上,前提是有自卫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闭关锁国下的艰苦奋斗,也无比地好于被侵略、被掠夺。苏联自卫的能力早已more than enough,它因为众叛亲离而解体,只不过说明军事强大并不解决一切问题,这和我说的没有任何矛盾吧?

我只是想正本清源一下:经济学很有用,但要用得上,首先要有国防;能用得好,必须要产业升级。请问你对这两点是否同意?

家园 多谢科大科普!!

受益匪浅,多谢多谢!

家园 多谢马来西亚同胞

颜子先生热爱中华的拳拳之心,令我们非常感动!希望中国早日开放双重国籍,国际第五纵队们就可以暴露了……

家园 等着。^_^

等着看楼主论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

^_^

家园 【讨论】原来“第二个缺陷”在这儿

抱歉先看到了第三个,还问前两个在哪里呢,请多包涵。

楼主的第二个缺陷:激励效应的结果如何衡量?

不过我还是觉得一刀兄有点不积口德。激励的后果如何衡量,那是另一个专题的事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我并没有说安全带立法是好是坏啊,只是说结果“非平庸”,单凭常识不足以判断而已。

那么抵制家乐福法国货这种激励措施,会不会产生改善中法关系的结果,我看,目前还难说。

在我看来,“改善中法关系”不足以作为最终目标或者首要目标。中国人首先要维护中国的正当利益。在这个前提下做出对法国人“挑战”的“应战”后,法国人当然也有自由去“应战”。结果可能改善中法关系,也可能恶化中法关系。但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中法关系恶化了就退让。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的时候,撒切尔夫人说你如果提前收回香港就会灾难,邓小平说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这才叫有理有利有节嘛。

法国总统派特使的同时,巴黎政府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市民的称号。

如果不给法国点苦头,恐怕荣誉市民照授,总统也不会派特使来呢。

且,在抵制家乐福法国货后,并未减少奥运火炬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遭遇的抵制。甚至更激烈。

此话怎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至少没人接触到火炬手了吧?哪里比法国激烈了?

没有民众参与的政治改革,最终无法立足。对于催化学生和民众的政治激情上,这次事件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你。中国人民的政治激情是宝贵的财富,可恨阎王殿中宣部总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碰到什么事第一反应都是堵。要不是精英们和CNN之流任劳任怨做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国人民早被中宣部推过去了。为了求同存异,让我们一块高喊口号:

打倒阎王,解放小鬼!

家园 历史未必就证明了蒋介石不能给中国带来充分的国防吧?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蒋介石带头的领导下吧?台湾几十年,也没见谁侵略他吧?

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当总统的中国难道不是亚洲第一强国么?

不能因为他打输了内战就说他不能保卫中国吧?

我只是说明,用机会成本考虑经济问题是对的。但是,机会成本的衡量需要慎重。其得益还是受损,是需要证明的。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统计的行为,判断机会成本的得益与否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无法量化统计的行为,仅仅凭自己认为其结果有利,那样的证据是不充分的。在这种时候,用“机会成本”来说明问题,就未必合适。

家园 同意第一点,不同意第二点。

经济学原理的使用,未必就一定要有国防。不过,这时的各种因素,当然要包括国防、战争等等问题。就不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了。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内,可以更容易衡量经济学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同意你说的要国防(应该说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更容易地使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决问题。

经济学用得好与否,跟必须产业升级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不好说。我个人倾向于,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产业升级,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更多的原因是原有比较优势的丧失,推动了产业升级。而并非为了达到利用比较优势来获得利益而主动进行产业升级。

^_^,补充一点。你没留意我的帖子下面的签名吧?^_^

我一直是西西河的“不和谐因素”。

如果你认为我误解了你的意思,还得请你更进一步的解释了。我对你帖子里嘲笑印度只发展服务业而不造飞机的观点不满意。我认为这只是他们认为时机未到而已。当中国已经可以制造核弹头,卫星已经上天以后,还要从卖裤子开始积累,何必这么早就预言别人只发展服务业、卖香蕉而不造飞机呢?何况,我认为,产业升级与否,要衡量成本效益问题。当造裤子的比较优势效益降低,造飞机的效益有可能出现时,考虑产业升级才有意义。并不是说不造飞机比较优势的利益分配理论就无效或者低效。而恰恰是“比较优势”的原因,才让这些国家选择了造裤子、卖香蕉和发展服务业。

家园 【讨论】经济学家靠得住,母猪都上树

经济学原理的使用,未必就一定要有国防。不过,这时的各种因素,当然要包括国防、战争等等问题。就不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了。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应用确实未必要有国防,例如不少袖珍小国就活得好好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从1840年以来被敲打了若干次了,实在是不敢冒这个险了。

经济学用得好与否,跟必须产业升级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不好说。我个人倾向于,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好吧,我的意思是:经济学教材上讲的比较优势原理,有个默认的前提就是双方都会造所有的东西,但经济学家在以此解释现实的时候,却举出了飞机换香蕉这样类型的例子来。这已经不符合前提了,所以可以说经济学家在欺骗、诱导后进国家。即使我们宽厚一点,不揣测经济学家的人品问题,也应该自己多个心眼,不要裤子换飞机还换得挺开心的,决心长期换下去,只因为据说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

产业升级,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更多的原因是原有比较优势的丧失,推动了产业升级。而并非为了达到利用比较优势来获得利益而主动进行产业升级。

我不太清楚你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根据比较优势的定义,已经可以明白在双方都能造所有东西的前提下,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所有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因为牛肉的机会成本以土豆计、土豆的机会成本以牛肉计。现实点说,比如当年美国用棉花换英国的纺织品,双方在发挥比较优势。哪天英国失去纺织品的比较优势了,那它就获得了棉花的比较优势呀,它应该反过来用棉花换美国的纺织品。可是英国没有这么干,它去造蒸气机、火车了,--这就是产业升级。

家园 激励效应及其结果

激励效应,对于经济发展也好,社会政治发展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也是政府通常用以调整经济活动的手段。比如利用进口退税来激励中国石油公司进口石油。利用出口退税来激励企业增加出口贸易。甚至由于国际上贸易争端导致的纠纷,也可以变成促进国内经济变化的激励措施。市场需求的改变,技术革新的引入,等等都具有激励效应。

最直接的激励,就是获得利益。然而,排除了可以金钱上计算的利益得失,采取何种措施,以及是否最后得益,就非常难说了。

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你应用来说明的举例(抵制法国货)及其后果判断,我却无法同意。我认为这个例子,用来说明解释你的观点,不仅是不恰当的,甚至容易引起误解。容易使人认为对于激励的反应,就是抵抗,从而导致对方就范而使自己获得利益。这也是我认为,谈激励效应,更应该关注于激励行为对于事件发生的推动作用。至于反应究竟会导致有利还是有害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判断了。正如你最后一段说的。有时甚至不予反应也能带来很好的结果。

^_^,另外,我的标题,指的是你文章观点和内容上的缺陷,并非有意赚你的便宜。^_^,道歉一个。

家园 【讨论】蒋介石在国防上的无能

河里许多朋友都乐于用翔实的证据说明蒋介石在国防上的差劲。这里我就简单说几句。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蒋介石带头的领导下吧

这一点我并不反对,所以我对老蒋还是颇为尊重的。我读过黄仁宇写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蒋介石还很有些同情呢。但是这远远不足以证明蒋介石的国防能力强。正相反,地球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是惨胜,日本人大都认为不是败给了中国而是败给了美国。英美苏会在1944年胜利在望的时候还发生豫湘桂这样的大溃败吗?由此直接造成美国收买苏联出兵,丢失外蒙古。如果老蒋有本事一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应该比实际的大得多,至少琉球可以收回,外蒙不会丢掉。请你仔细想一想,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靠外国援助(至少日本人和美国人都这么认为,抗战期间中国一年才产几万吨钢),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半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固然有苏联帮助,但苏联也是看到志愿军确实能打胜仗才愿意援助的啊),这两者的区别不大吗?

台湾几十年,也没见谁侵略他吧?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回答是:谁也不敢侵略台湾,因为大陆会保卫它!

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当总统的中国难道不是亚洲第一强国么?

抗战胜利的时候蒋介石还不是“总统”。所谓亚洲第一强国并不能顶什么用,因为中国面临的直接对手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两大超级强国,得顶得住它们才行。事实上毛泽东做到了,在朝鲜击退了美军,在珍宝岛战胜了苏军。这种硬梆梆的战绩,蒋介石不要说去实现,他有这个胆子去想象一下吗?我觉得他不敢,因为他连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日本的勇气都没有,--这也是从《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里学到的。

最后再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在面临美国、苏联的核讹诈时,如果是你或者是蒋介石当政,你或者蒋介石能不能顶住?

家园 又得拿出“机会成本”来了

谈激励效应,更应该关注于激励行为对于事件发生的推动作用。至于反应究竟会导致有利还是有害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判断了。

对于阁下的这些意见,我完全赞同。

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你应用来说明的举例(抵制法国货)及其后果判断,我却无法同意。我认为这个例子,用来说明解释你的观点,不仅是不恰当的,甚至容易引起误解。

这一点嘛,我实在是看不懂……那好,让你来出主意,你觉得在巴黎抢夺火炬事件之后应该怎么反应?

其实我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不做出积极反应,法国人肯定会得寸进尺,你看《费加罗报》都在欢呼“打了中国一记响亮的耳光”了嘛。只是为了向法国表示中国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应该采用包括抵制在内的一切手段。这样法国内部的友好人士才会出头为我们说话,政客们才会想办法来挽回影响。

我觉得你的意见,就好像张伯伦说:对德国强硬也不一定能保住捷克,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判断”……行啊,具体怎么对付德国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是绥靖肯定是最糟糕的办法,这一点你同意吗?

^_^,另外,我的标题,指的是你文章观点和内容上的缺陷,并非有意赚你的便宜。^_^,道歉一个。

说实在的,我怎么觉得你这道歉好像CNN的“只骂了中国政府,没有骂中国人民”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