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林毅夫错了吗? -- 当康

共:💬122 🌺1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不懂的话

再看一遍。

家园 没时间为你科普
家园 现在只说博弈理论

我对人民公社那几年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有什么因素可以使现实和博弈理论的结果不一样。

我的观点是

1,如果以不合作的支出作底线,设为0,那么合作的支出相对于这个底线是个正数。如果你不同意这点的话我们就不用往下说了。

2,如果你同意(1),那么合作的回报率就是(合作的收入 - 不合作的收入)/(合作的支出 - 不合作的支出)。所以我不同意你对回报率的算法,6+6是不合作的收入,不应该算为合作的回报。好比有一个项目,你一分不出可得100元,如果投入10元你一共可得115元,你用什么回报率来算你是否应该投资10元呢?1000%(100/10),1150%(115/10),还是150%(15/10)?

至于在两个人的情况里关于回报率的shreshold是2倍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因为合作的人付出了合作的额外支出(设为1),他要把合作的marginal return和另外一个人平分。如果回报小于2,合作人分到的marginal return就小于1,那么相对于他为了合作而多付出的成本,他个人的回报是负的。只有在合作的回报率大于2的时候,合作人才能保证不管另一个人是否合作,他自己总有大于0的回报。

同样,在N个人的情况下,只有在合作的回报率大于N的时候,合作人才能保证不管另外(N-1)个人是否合作,他自己总有大于0的回报,因为如果其他人都不合作,他付出了1的合作成本,得到的个人回报只有总回报量的1/N。

家园 好闲的经济学家啊

郝大通下山拉着几个根本不是学武的壮汉耍了两招,边耍边说我很牛逼,说着我很牛逼还不过瘾,又告诉大家丘处机也很牛逼,我们都是一阀的,所以我很牛逼,当然中国没有王重阳,所以我非常牛逼。你们村不是还有俩壮汉吗,他们都不敢出来跟我打,我很牛逼吧。还有,知道后山那几个壮汉吗,他们比你们壮多了,我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村支书知道我牛逼不敢管,总之,我,很牛逼。

中国的经济学家万岁!

家园 我老家苏北,父母都是,小时候外公带大的

读书以后基本上也是每个暑假回去,通常会碰上夏季的收早稻、收玉米、棉花打头、晚稻的灌水放水,还有蒸薄荷、烧砖窑等等。

59年以及60年的事,其实起头在58年,浪费及其大,从春天播种到秋收,大家都偷懒,边边角角没人种,零零星星没人收,再加上某些地区大炼钢铁对农时的干扰,虽然风调雨顺,但是58年的收成其实不好。但是干部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政治上的忠诚,58年的公粮上缴还是比较多的。到了59年,继续胡闹,而且看起来前一年的胡闹也没什么,于是全年征收的公粮还是很多,已经超出了农村承受的极限。到了60年春天,这时候是最惨的了,春荒。而且还干扰了播种(当时的种子基本都是是农民自己留的)。60年秋收成不好,还好公粮的上缴量下来了,总算可以熬过去。61年就有自留地了,20年不变(我妈65年上大学,但是自留地还是保留到了文革后分田到户),于是正常了。

家园 送花。多谢第一手资料。当时你们老家有饿死的吗?
家园 我妈这边村里没有,我爸这边有

当然,按照左左们的标准,没一个是饿死的。

家园 有一个小故事:

一位年青的和尚一心向佛,又得到上师指点,锐意精进,终于在三十岁左右证得一果无上妙法,有了一些神通。

小和尚初发了道心,只觉的这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去,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但不得验证终究不妥,于是云游四海,遍寻名山大川的道德上师论法,可惜没有对手。

更有大德上师望风而走,唯恐避之不及。

小和尚就以为自己已经肉身成佛了,于是变得更加狂妄自大。遂开山立派,在善男信女面前施展神通,广招门徒。一两年后就堕入魔道,万劫不覆,不仅道果不存,还锒铛入狱受那牢狱之灾。

经济学也是一种法门。入了九流就是发了道心,了解了很多一般人不了解的事。也就是这个时候最喜欢打打杀杀,到处踢人家场子,以求扬名于天下。

大家避开你,不是怕你,而是看你修行不易,不忍心毁了你的道果罢了。你这就逃命去吧。

家园 很可惜,不是扯谈

信阳事件

一九六○年大饥荒时“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今人已难以想像。据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张文才回忆:“有些地方甚至饿殍遍野,总理为此忧心如焚”。

在大跃进前一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作家白桦是信阳人。 他当时正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工厂劳动改造,同居一室的同乡从信阳探亲回来, 对他讲了如下一段话:

我刚从咱们家乡回来……俺家里的人都饿死光了……只剩下俺姑,她的儿子也死了……她咋活下来的呢?……有一天夜里,一只饿得只剩两张皮的猪冲进她的院子,她连忙关上门,一棒就把饿昏了的猪敲死了,连夜剥了那头猪,埋在地下,每天下半夜起来挖出一块烧烧吃。她不敢给她那个五岁的孩子吃,怕他说出去。一说出来,村子里还活著的人就会冲进来和她拼命,会打死她,要她把猪肉拿出来。她眼睁睁地看著儿子叫著“饿呀!妈妈!饿呀!妈妈!”一直到死……人变得那么狠心,可她有啥法子呢!只能这样。

当时,信阳地区“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人被饿死”(白桦语)。仅息县就有六百三十九个村子死绝。固始县“全县无人烟的村庄有四百多个。” “死绝的户数,光山县就有五千六百四十七户,息县五千一百三十三户,固始县三千四百二十四户。”

大跃进和高指标强徵粮食

“信阳事件”是 “大跃进”和“反右倾”两个运动的直接产物。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共中央无视农业生产历来丰、平、歉交替的事实,在上海会议上决定当年征购一千一百五十亿斤,这是五八年的标准,但实际上五九年全国粮食大幅减产,中共不思削减征购计划,反而比计划的征购数又多了二百亿斤,这一千三百五十亿斤的征购粮,就成为大饥荒的根源。全国农民人均留粮在五九、六零两年己急剧减少,从五七年的二百五十斤减少到一百七十四斤。

五九年粮食减产百分之十一,征购数却增加了百分之十四点七。按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农村粮食的商品率仅百分之二十几,不超过百分之三十。而五九年全国征购的粮食占量的百分之四十。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农民自愿“交售”的“余粮”,而是各省、地区、县、公社各级党组织执行中央的指示“反瞒产私分”,层层相逼,用专政的办法强行从农民那里搜刮走的口粮。

对搜刮农民口粮这一点,毛泽东十分清楚。他在五九年七月五日给征粮的干部指示说:“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他的逻辑是“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这等于许可各级党组织强行从农民嘴里挖口粮。挖走一半,用糠、菜替代就是了。

结果,一九五九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及五八年的百分之七十七。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起开始,各地人民公社的食堂相继缺粮。到一九六○年初,“非正常死亡”遍及全国农村,无可遏制。

河南省是大跃进的红旗

当时的中共中央委员范文澜曾说:“在大跃进中哪一省卫星放得最多,那一省的灾荒就最严重。”河南就是卫星放得最多的省份之一。据当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元帅说:因为徵调农民去“全民炼钢”、“大办工业”、“大办水利”,五八年秋季收获时全省有一半粮食毁弃在地里未收入仓!五九年减了产,全省实产九百七十五万吨,但省委的估产高出实产数一倍多,徵购了三百七十五万吨,占实产数的百分之三十七。这是饿死人的主要原因。

河南省各地饿死人的情况不一,并不一定信阳地区的每个县都比别的地方严重。譬如南阳地区淅川县,两年间人口就减少了五分之一,不亚于信阳地区。同属南阳地区的唐河县五八年曾创造全国第一颗小麦“高产卫星”,结果粮食被大量外调。当农民断粮,县委第一书记毕可旦醒悟过来,要求上级拨粮救急时,南阳地委无动于衷,反批评毕可旦“反瞒产私分”不积极。结果他只好眼睁睁地看著农民饿死。到了一九六一年,该县人口锐减了十一万四千。在淅川等邻县的三个县委书记、县长因饥荒死人被捕,上报中央等候批准枪决时,毕可旦风闻自己将被解押南阳,“很可能枪毙”,便领著全家六口人半夜跳了井。夫妇二人及三名女儿溺毙,仅年方十四岁的儿子毕剑增被母亲顶上水面逃生。

还有许昌地区。一九六○年底,毛泽东指定他身边的几位工作人员到信阳去调查。可当这一行人于一九六一年一月中旬到达河南时,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生怕他们看到真实情况,把他们安排到了许昌专区的鄢灵县。据他们回忆,虽没看到信阳地区饿殍遍野的惨况,还是看到了鄢灵县“农民大量挨饿、生病、死亡的凄凉后果”。

一九九八年诺贝尔奖得主旅美物理学家崔琦是许昌地区宝丰县人。49年时姐姐将年仅十六岁的崔琦接走,逃到香港,辗转到了美国,成为一名科学家。而留在家乡的父母都在一九六○年前后的大饥荒中饿死。在记者采访中被问到一生中有无后悔之事时,他这样说:“若自己不出国,或许父母亲就不会在大陆双双饿死了。”说著流下了眼泪。

“反瞒产”把农民逼上死路

信阳地区又是河南省卫星放得最多的地区,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就出在该地区的遂平县。五八年的收成“由于大炼钢铁等误了农时,没能及时收割,损失了百分之十左右的粮食。”五九年因天旱,大歉收,实产粮食二十多亿斤(一说三十二亿斤),仅及大丰收的五八年的一半。但地区各县都虚报产量,汇总到地区成了七十二亿斤,又是个“特大丰收年”。徵购量当然就照此虚报数增加。这样留给农民的粮食就大幅度减少了。信阳县是个典型的例子(如表)。

这是新编《信阳县志》公布的数字。与全国农村的情况一样,产量减少,征购数却增加,结果全县人均留粮(含口粮、种子粮、牲畜饲料粮)比五八年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但《信阳县志》同时公布的非正常死亡数为五点一万人,占人口百分之九点一。很可能实际人均留粮数低于全国平均数一八五公斤。

产量减少,征购数却增加。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那就是“反瞒产”的结果。根据 “反瞒产私分”的指示,信阳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动用民兵,指示指挥各县委挨门逐户搜查据说被农民和基层干部“隐瞒”、“私藏”了的粮食。

搜不出粮食,便刑讯拷打。潢川县涩港公社党委副书记韩得富打过三百多人。在潢川县委召开的万人大会上,县委第一书记梁德柱亲自动手打人。六千名到会代表都已饿得衰弱不堪,有个农民代表当场死亡,抬走尸后接著开会。会议结束,又有十几人死在回家的路上。全县先后饿死了五万六千多人。

为了追逼粮食,许多干部成了人性灭绝的禽兽。息县防胡公社妇联主任黄秀莲割了四个社员的耳朵,其中一人死去。光山县用罚冻的刑罚逼迫农民交出粮食,槐树店公社有十三个孤儿活活被冻死在山上。罗山县彭新公社有十七名预备党员,十六名在反瞒产中打了人的都光荣地转了正,只剩一个不得转正,因为他没打人,“反瞒产”不积极。

在“反瞒产”过程中,信阳地区逮捕了一万多人,其中七百多人死在拘留所和监狱。劫掠了农民的口粮、种子粮、牲口饲料粮,征购任务圆满完成。譬如息县产粮五千万公斤,征购了二千七百五十六万公斤,占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五。

全信阳地区征收了十六亿斤,达当年产量的一半。结果农民的全年口粮平均只剩一百多斤,仅够食用四个月。潢山、光山等县,口粮甚至不足三个月。未到一九五九年底,大批公社食堂就已断粮停伙。五十年代担任过上海市财政局长等职、因被打成右派而下放到信阳地区商城县劳动改造的顾淮在日记里写道:“严冬未届,路旁已见冻死之骨。”

路宪文怕真实情况传到外界,指令各县,“不准农民生火做饭,不准外出逃荒要饭,不准向上级反映情况。”各县派民兵封锁村庄,街头、交通要道都设了关卡。 农民无处可逃,只剩下饿死一途。 这就是后来中共确认的“信阳事件”。

对信阳事件,如今官方的正式说法是:

“信阳事件”是指一九五九年十月至一九六○年四月发生在信阳地区的大批农民群众饿死的事件。当时信阳地区所属十八个县(市),有十五个县(市)出现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是“农民群众饿死”的代名词,是官方描述大饥荒的定型字眼。

信阳地区的非正常死亡数,按官修《信阳综览》和《信阳地区志》发表的数字统计,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为五十万人。但这个数字绝对不实!实际的非正常死亡远大于此数。

非正常死亡百万人以上

信阳地区辖信阳市和固始、光山、淮滨、潢川、罗山、确山、上蔡、平与、汝南、遂平、息县、新县、新蔡、西平、西峡、信阳、正阳十七个县。该地区部分县的非正常死亡数近年已被陆续披露,譬如新编《信阳县志》记载:非正常死亡五点一万人,占人口百分之九点一。《西平县志》记载饿死约四万人。截止一九六○年春,正阳县饿死八万多人,新蔡县死亡近十万,汉川县先后饿死五万六千多人,。《息县志》记载一九六○年内非正常死亡十万七千余人,占该县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七。

临靠淮河的淮滨县,平均每年正常死亡四千人,《淮滨县志》载:一九六○年死亡十点二万,九万八千人非正常死亡,为该县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九!每四个人就死了一个。当时的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的秘书余德鸿是淮滨县人,半个月内余的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先后死去。据张树藩说:余德鸿老家的村西头饿死了一半多,有不少户饿死都没有人抬。

上述七个县的非正常死亡为五十二点六万。其他十个县,新编罗山、西崃、新县的县志均载非正常死亡万人左右,可能属于官方说的情况不那么严重的县。此外七个县情况可能与上述七县类似,即死亡人数超过五十万。光山县死绝了的户数比息县多,非正常死亡数可能也大于息县。由此可以推断,全地区非正常死亡总数应在一百万左右。

张树藩在其遗作中说,一九六○年二月时他曾估计饿死的人数在二十万至三十万之间, 但后来中共中央纪委书记董必武派了一个调查组到信阳,“最后结论是饿死的数字比我估计的要多好几倍。”

大概出于政治顾虑,对这个“多好几倍”,张树藩没有详说。但是这可以佐证笔者一百万的估算不会过高。而《信阳综览》、《信阳地区志》的数字毫不足信。

关于信阳地区的非正常死亡,据说中共内部还有一本帐未公开::“第一次统计是八十三万人……第二次统计查出九十七万;上级估计在百万人以上。”当年董必武派的调查组回北京汇报后,副总理李先念和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率领工作组于一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到达信阳。调查了五个月后,工作组组长陶铸在一次讲话中说:“我看死亡数字就不要再统计下去了,已经一百多万了。……”

信阳事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一九六○年底毛泽东指定他身边的工作人去信阳调查时说:“那里开始好转,又有救济粮吃,对你们身体会要好些。”的确,一九六○年底时事件已基本结束。

嫁祸于“敌人”大小祸首免惩罚

“信阳事件”刚暴露时,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为保自己,逮捕了路宪文和信阳地区的八个县委第一书记。按一九八四年时的河南驻马店地委书记王德政说:“从地委书记一直抓到生产队长”。但不久,全河南省的问题的严重性被揭发,他也被撤了职。

不过,毛泽东明白,吴芝圃和路宪文虽应承担具体罪责,但若仔细追究,势必牵涉到祸源:大跃进、反右倾。尤其吴芝圃一贯积极追随毛泽东,是毛麾下的大跃进积极份子。所以毛泽东能保则保,无意严惩。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吴坐在后边低头不语,毛泽东高声与他打招呼:“芝圃同志,犯了错误,还是要抬起头来。坐到前边来嘛!要看到光明啊!”这样,吴芝圃不仅中央委员的头衔都没丢,而且不久就又调任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只比原职低了半级。

像吴芝圃这样的饿死数百万子民的一方大员,还有四川的李井泉、甘肃的张仲良、山东的舒同、安徽的曾希圣等等。他们都是大跃进和反右倾的积极份子,所以都轻易地逃脱了惩罚,一个也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信阳事件”本是共产党干部的“业绩”,可是信阳地委却说是敌人搞破坏造成的。一九六○年十二月,信阳地委写了个报告送河南省委并报中央,嫁祸于十年前就在“土改”中被消灭了的地主、富农:由于地主、富农在土改时“漏了网”,“大批地混进了革命阵营内部”,“实行反革命阶级复辟”,“封建势力大大作怪”,造成“群众生活异常困难”……。言 外之意,坏事都是混进共产党的“漏网地主”、“漏网富农”干的。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民主革命补课,像土改一样……把领导权夺过来。”

一九六一年元旦那天,该报告被批发全国,说那“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全国“都应照此执行。”这样,千百万人饿死的人祸被悄悄拨到一边,全国都大搞起“民主革命补课”运动。

全国农村补划了大批“漏网地主”、“漏网富农”、“反革命”、“坏份子”,平白增加了许多敌人。譬如四川大邑安仁公社金光大队仅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新补划的“地主”就多达十五户,其中九户被“扫地出门”,房屋没收。另外又有八户农民被补成了“漏划富农”。陕西长安县一九四九年土地改革时划定二千七百余户地富,运动中又补划了三千二百七十一户。

邓小平老家所在的广安县协兴区,二十多人因重新划分阶级成份而自杀。死者之一邓绍华是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同辈,算是邓小平的叔叔。他本是个自耕农,有部分多余土地出租。被定为“戴帽富农份子”,没收房屋,扫地出门后,跳水库寻了死。

路宪文把持的中共信阳地委制造了信阳事件,路宪文垮台后,新的中共信阳地委又制造出地主富农“实行反革命阶级复辟”的神话。既保护了大批极左残民的干部,也保护了毛这个造成大饥荒的最大祸首。

“民主革命补课”还没搞完,“四清”运动就开始了。“四清”尚未结束,文革之火已经燃起,又有数百万人成了新的阶级敌人,又有数百万人成了“革命”的牺牲品。

信阳县人均留粮表(含口粮、种子粮、牲畜饲料粮)

1958年 1959年 增减数

粮食产量(万公斤 18128 14373 减少3755

征购与外调(万公斤) 3417 4029 增加618

全县留粮(万公斤) 14711 10344 减少4367

农村人均留粮(公斤) 263 185 减少78

家园 当时担任信阳行政公署领导职务的专员晚年在《百年潮》杂志上专门撰文

"信阳事件发生时,作者正担任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了解事件全过程。他指出,当时信阳地区饿死那么多人,并非没有粮食,所属大小粮库都是满满的,但群众宁可饿死。也没有抢过一个粮库。这证明人民是多么听话,多么遵纪守法,多么相信党;而我们某些领导干部,实在是愧对人民啊! "

我看到的不是原文,题目叫做<举国震惊的“信阳事件” 多灾多难的河南人民>,上面是一段引文,放狗吧

家园 靠,这个不是扯淡,还有什么不是扯淡的。。。

一说三千万,就是河南信阳,一说文革就是大兴、广西,还有点新鲜的没有?

河南信阳在60年是比较惨,可那能得出三千万?是不是以为中国人都没脑子?难道吴之圃不是文革打倒的?不是在文革后平反的?

别整天拿信阳的事忽悠了

家园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

嗯。这说得不错。

实际上合作都是很多人一起合作的,不论当年条件,还是现在条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会有回报率总是N的好事。所以要和很多人合作,就得有能退出的机制。

家园 或者说,大锅饭的制度不合理

如果不允许人退出,那么谁都不愿意比别人多出一点力,这个制度甚至鼓励每个人都比别人少出一点力,最后的结果是谁都不干活。从这个角度看林毅夫是对的。

家园 我把你说的意思用静态博弈的方法又写了一遍

就在以下帖子里。

链接出处

我个人认为你和老驴在这个问题上是表述最清楚的了.

家园 其实你说了好几个原因

胡闹,征收公粮多---政策原因,林文认为不是主要原因;

61年有自留地,然后饿死人少了,是不是因为公粮政策改了的原因呢?我不知道,但是从你的文章里看不出来。

您说农民吃公家的,偷懒(道德危机)春不种秋少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59年农民自己饿一个半死,还会偷懒(道德危机么),导致春不种至60年饿死人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