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系列 -- 忘情

共:💬74 🌺14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系列

接受朋友们的建议,为方便大家查阅,我把这个系列都集中到一个主题里,重发一遍.先发前四篇,第五篇还没写完,下周再发吧。

元宝推荐:宁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1) 劳务工

春运轶事系列写到第十二集,有网友提议让我说说铁路上人力资源的现状。哎,其实铁路是一个企政不分、执行指令性计划为主的怪胎,没有人力资源这么一说的。况且我虽然在铁路上混了十三年半,调过单位,待过不少岗位,但却从来没在人事部门混过,虽然知道一些情况,但是搞不到具体的统计数据,也没法象记者那样做专题调研,所以就我所知的情况随便说说,讲到哪里算哪里,欢迎铁路同行们补充。

咱铁路职工最多的时候据说有三百多万人,经过两任铁道部长抡起斧头猛砍,把那些机车车辆厂、工程局、学校、医院、后勤陆续剥离后,铁路职工只剩一百多万人,这几年还在继续萎缩中。这百余万人的构成和具体情况极为复杂。在这个系列里我想分别就劳务工,外委,退伍兵,技校、中专、职高生,大学生,学校、医院,公检法,职工培训,顶替,调动,段聘、局聘、以工代干,下岗、待岗、内退、调研、协理,干部提拔等共分十三个专题,逐谈谈。

(1) 劳务工

劳务工这一块主要是集中在客运段。你们要是常乘火车,就会发现越高级的列车,上面的列车员越年轻漂亮,许多人明显还未成年。告诉你,她(他)们里面绝大部分是劳务工。相对于正式职工,劳务工们工资低廉,没多少福利保障,且合同一年一签,所以比正式职工听话,好管理。

铁路招收劳务工列车员,最初为了解决铁路职工,尤其是沿线小站职工子女就业的问题,毕竟在咱们这穷地方,工业不好找呀。但是,铁路招工必须得到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备案,所以顺理成章地得孝敬几个“指标”给地方劳动部门,有好处大家都得沾点。因此这些劳务工中总会掺杂几个非铁路子弟。

但近几年,铁路把招收劳务工的活儿都委托给地方劳动服务公司,自己不再劳费。所以,劳务公司招生时不再要求必须是铁路子弟。劳务工们的劳动合同和劳动服务公司签,铁路不管,只管按人头向劳务公司定期付钱。至于这钱你从中盘剥多少,那是劳动公司和劳务工之间的事,和我铁路无关。这么做实际上成功规避了劳动法中许多对企业不利的条款。

01年,我们这儿就对外招了两批,第一批招了130人,据说有13000多人报名,真正的百里挑一,第二批招了260人,虽无第一批那么火爆,但竞争也非常激烈。

招生的时候我也参予过,里面那个乱就别提了。虽说是劳动服务公司出面招,但最后还得咱用人单位认可呀。所以等劳动公司粗筛之后还得我们单位精筛。这筛选分为笔试、面试和体检。

那回笔试考场安排在铁二中二楼,结果家长们就有人用竹竿挑着答案往二楼递的。我在考场上抓了个严重舞弊的,按规定请示主考官以后,大家一块当场在其卷子上签字、盖章,作零分处理。结果最后人家仍成功地打通关节,被选上了。

面试的时候,房间里坐着一大排考官,考生们一个个被叫进来,简单问几个问题。考官们口袋里都塞满了条子,遇上自己手上的人,该考官就会立即表态:“我看她各方面素质都挺好的呀,你们说呢?”,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你的人。于是众皆附和,不会有哪个傻瓜提出异议。同理,下回我的人进来面试,我一开口力挺,你们也别反对。要是众考官中无人主动挺你,那不淘汰你淘汰谁呀?

最后体检时,应该差不离了,但最怕有人举报。比如说身高差点,视力不达标,改过户口等等。打这种黑枪的都是考生们周围的熟人,不然情况不可能了如指掌。而且八成是落榜之人,为的是眼红泄愤。所以说,江湖险恶,许多事要坏往往就坏在身边的熟人手里。

不过,举报归举报,查肯定得严查,但一般到了这种地步,饭熟还差一口气,谁都会不惜代价。于是,常常可以看到有相当份量之人亲自领着考生来复检,家长忙着说拜年的话,手里忙着打烟,看看这架势,大伙儿都明白,于是那量身高的尺子打成了一百二十度,点视力表的棒子漫不经心地点,大家一致认定:那举报纯属诬告。临走千恩万谢,请吃饭,往口袋里塞烟,大伙儿皆大欢喜。

据我所知,铁路上最小的劳务工招进铁路时还在旅游学校上学未毕业,未满十六周岁。

越是高档的列车,越是安排客运的“精华”来跑。因为越是高档车,领导越爱坐,找老妈子来侍候,领导嘴上不说,心里怎么会爽?那还不满列车转悠,到处检查找你的茬?安排鲜嫩水灵、年轻漂亮、“懂事”的小姑娘伺候,领导一高兴,啥事都没了。

可是好花不常开,美貌不常在呀,列车员起早贪黑,衰老得快。所以年年客运段都调整车班,跑“油”了的,“表现不好”的,都从高档车调整到低档车,空额由对外新招来列车员补上,要求无外忽年轻,貌美,身段妙曼,“懂事”,年年换新鲜血液。

同样在一个车班里干活儿,正式工列车员和劳务工列车员的收入差距较大,更别提福利待遇了。你们要是坐一些高档车,会发现列车员小姐们衣着时尚,后腰上别着小对讲机,耳朵里塞着耳迈,告诉你,说是车班统一配发,实际上她们自己是要自己出钱买的。

现在,路局已经尝到了聘用劳务工的甜头,一方面便宜,第二听话,好管理。因此原则上客运部门不再进正式工了,以往退伍女兵大部分都往客运段安排,现在都分散安排到各站段去。客运段现有的正式职工让其逐渐自然减员、退休。目前,劳务工占到了客运部门人数的一半,今后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劳务工们的合同和劳动公司一年一签,但单位上对劳务工列车员的要求是不超过三十岁,要是你做到了列车长,就能做到三十五岁。这样一来,到了年纪,劳动公司自然不会和你续约。

为了这不公平待遇,劳务工列车员们集体上访,罢乘,甚至卧轨拦车,闹得虽然声势浩大,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我在春运轶事第十二集里说过,铁路是没有劳动法的地方,对正式职工尚且如此,还怕你区区劳务工闹事?

因此,劳务工们即便进铁路前对铁路的认知还是停留在“铁老大”的层面上,只要跑了几个月的车,什么都明白了。所以,许多人早早地各自找门路,或转行,或考学、或参军、或者出去打工,若有几分姿色,则抓紧一切机会傍款走人。

这些劳务工的青春岁月都奉献在了车轮滚滚的列车上,除了伺候人,什么技术也学不到,同一趟车上。为自己今后的生计,尽力挑个好一点的归宿根本无可厚非。于是,经常会有列车员到站后,连手续也不交接,向车长挥手告别,转身钻进高级轿车扬长而去的事儿。至于名份不名份的,许多小姑娘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得很开的。当然,也有部分小姑娘属于那种人精,脚踩几条船,来者不拒,愿者上钩,吃你的,用你的,玩你的,还不让你闻见腥味,背地里管你叫“凯子”,哈哈,厉害着呢。

你走就走吧,铁路上并不在乎,况且这客观上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且不怕法律责任,因为是你主动炒了铁路鱿鱼。咱们这儿是穷省,不愁招不到人,实在不行就到安徽、陕西等经济更落后的地方去招。反正中国地广人多,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极大,不愁没人肯做。

说是招,其实说“骗”可能更恰当些。因为我接触过一些近几年从安徽、陕西招来的小妹妹,都说当初劳动公司在招生时吹得天花乱坠,说月收入三千,结果到了咱们省内进入复试,又说一千八。等上了车,又据说变成了八百。得,这也许就是外面的人说铁路“高薪”的由来吧?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2)委外

以前,这一块主要集中在客运段。那么,什么叫委外呢?就是将一些工作委托给外单位做。

比如说:你九江麻纺厂效益太差,大批职工在家待岗。我铁路上急需列车员,于是客运段找到麻纺厂,我这儿需要多少列车员,到你这儿借调,人由我来挑,我来培训,达到我要求后上车跑车,人还是你的人,但跑车时接受我的管理,上岗后每月我和你麻纺厂清算工钱,全部划到麻纺厂的帐上,至于你麻纺厂从中盘剥多少,你的职工实际到手多少钱与我无关。另外,所有的医疗、养老、失业、公积金、公休假等等麻烦事都与我无关。

对于铁路来说,这种委外工需要支付的成本比劳务工还要少得多。况且这些女工基本上都是中年妇女,有了家庭负担,知道生活的艰难,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因此非常听话,列车长们极好管理。你要是做得让车长不满意,也不需要和你理论,直接通知麻纺厂,这个人我不要了,再给我们换一个来。最让铁路方面感到轻松的就是,不必担心什么劳动法呀,劳动合同呀,一切福利保障都可以明正言顺地免了。

对于麻纺厂,这叫劳务输出,既解决了职工待岗在家的就业压力,厂方又能从中捞一票(想想,铁路上要的人毕竟有限,厂里那么多待岗职工,僧多粥少,拉关系走后门是免不了的),何乐而不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现在,委外这一块被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了。比如说列车员原来出车回来不能马上回家,非得把各个车厢的卫生打扫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下班,出车前还得重新再整理一次卫生,说实话确实辛苦。现在这一块全部划给保洁公司做了。您坐车时留神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列车到达终点站时,站台上有一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男男女女在候着,工作服背上大都印有保洁公司的名称,手里拿着水桶、抹布、扫帚之类的工具。车一到站,成群的保洁员们立即散开,各人奔赴各自分工的车厢,忙着和列车员办理交接手续。手续办完,列车员们就可以退乘了,剩下的活儿全是保洁员做。

客观的说,列车终到卫生交给保洁公司后,出车前的车容、环境卫生的确比从前有了极大的提高。想一想没有外委前,在外值乘几天回来的列车员终到后不能立即下马,还要接着打扫卫生,更换椅套、头套、被褥,的确够辛苦。况且顶多做两个小时,这个卫生质量能有多高只有天知道了。谁也不是铁打的机器,这一点可以理解。现在好了,都包给保洁公司,保洁员们一做就往往是五、六个小时,相比列车员,那可是扎扎实实地干活,车上各边边角角都不放过,做完可不算完。保洁公司各趟车都有个工头,她得检查一遍,不行就得返工,不听话就得扣钱。工头检查完了还不算完,列车始发前客运段的质检人员会上车全面检查,她们每月的奖金就是从扣款中按比例提成的,那还能不铁面无私拿着放大镜找毛病?什么样的毛病扣多少钱,这是明码标价的。这么一来,列车始发时的卫生状况能不好吗?

这保洁公司是私人开的,和客运段签合约,按工作量结算帐目。咱们这儿的保洁员大多都是从附近农村招来的,保洁公司付给保洁员的基本工资极低,仅有区区四百余元。每天出车前有专人负责验收,有哪里做得不好还得扣钱。不过,我们这里的保洁员还有另外一项收入,那就是捡垃圾。中国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车一到站,旅客下完后你再看看车厢里,瓜皮果壳,报纸、矿泉水瓶满桌,满地都是。按说坐软卧非富即贵,或者是白领、老板、记者、领导之类,据称素质挺高的,可也照样如此。每每等旅客下完后再审视各车厢,就象鬼子进村扫荡过一般不堪入目,看来所谓的素质和公德意识和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学历、学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过,这些垃圾可都是宝,瓶子和报纸都是可以卖钱的。进库后,每天都有专人推着三轮车沿着股道走,一个车厢挨一个车厢地上门收购,一般淡季每天一节车厢的垃圾可以卖十元钱左右。一个月下来可就有好几百块钱的收入。如果是旺季,这一块的收入就更高了。

有些列车员懒,本该列车员做的份内之事往往也托给保洁员做。做当然可以,但多少要表示表示,市场经济嘛。于是,要么当场谈好价钱,钱货两清,要么在旅途中多收集几袋矿泉水瓶和废报纸交给保洁员,以作酬劳。

不过这只是我们局的情况。去年大提速期间,我连续在进京车上添乘了一个月。在北京逗留时闲来无事,与当地的保洁员聊天,首都的情况与我们局略有不同。保洁员们大体上是保定那边招来的,基本工资比我们这儿高一些(但考虑到两地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实际上两地保洁员的收入差不多),由保洁公司安排集体宿舍(我们这里则是自行解决),集体办伙食团(我们这里是各自解决)。至于车上的垃圾是统一回收卖钱,所得款项归班组公费,用于夏天买冷饮、冬天集体吃饭之用,或者用来支付扣款。至于三金之类的东西,两地则都一样,门都没有。

这些劳务工都是通过亲戚、朋友、老乡介绍,结伴到保洁公司干活的。有时候村庄上有一个来了,过段时间就会呼朋友唤友将乡党们弄来一大群。对于她们来说可没有什么劳动法,三金,带薪休假什么的,都是按天拿钱。保洁公司什么保障也不给。

有一回,保洁员在做事,这边在检修楼梯,结果她下车时一脚踩空就摔成了骨折。公司里什么表示也没有。家属找上门要讨个说法呀,保洁公司根本不管,说我也是给客运段打工的,又不是我把你弄成这样,你找客运段去。客运段当然不会搭理,转身把家属打发到车辆部门。车辆部门也郁闷呀,说你找单位出面,咱公事公办,组织对组织才好讨论责任问题。得,绕了一大圈,又把球踢回去了。组织出面?保洁公司肯定不会出面,就是出面也没人搭理它。客运段说又不是我直接雇佣你,咱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凭什么为你出头呀?哎,可怜呀,最没有保障的一群,劳动法规对于他(她)们来说只是天方夜谭。

如今,其他一线运转单位现在也有样学样。比方说工务段,以前那些脏活、苦活儿都得自己人干。各位如果坐车,在经过一些列车速度明显放缓的区段时,往窗外留意一下,经常会发现线路边往往会有一群身穿黄马甲,头戴草帽的工作者,这就是工务段的线路工。现在在许多地方,这些活儿也包给包工头了,找来民工,正式职工在旁边作技术指导,真正挥汗如雨的是民工。

其他单位纷纷效仿,将一些维修业务转包给其他单位,比如说私企,技术装备的制造单位,年终一并结算。据说这么做是为了体现分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将一些工作量极大、而又直接影响旅客服务质量的简单体力劳动委外出去也就罢了,可将一些技术维修活儿也如法炮制,我心里总觉得欠妥。

诚然,委外单位做事确实要比自己的职工要扎实认真,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将一些重要的技术维修工作转包出去了,长此以往,正式职工们久不操练,技术水平退化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工作中也会逐渐养成依赖委外单位、推诿扯皮的坏毛病。平时还好说,问题是日常运用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怎么办?有时候委外单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于是,许多原本是小故障、小问题,由于职工们技术水平退化,加上推诿扯皮,往往给整成大问题,给运输生产造成本该避免的损失和麻烦。

出了事,铁路对外是紧紧掖着捂着,对内却是追查甚严,处罚极重的。这分析会一开,处理结果一下来,层层加码,最终吃亏、倒楣的还是职工自己。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3)退伍兵

退伍兵是铁路每年新进职工中的大头,这是咱们中国的特色。甭管你企业需要不需要人,只要你是国企,你每年就得按规定接受一定数量的退伍兵,这是硬性指标,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厚复杂的背景,在这里就不多加讨论了。如果有一天,这项政策没有了,那么,我想每年招兵时城镇子弟报名参军的热情恐怕要锐减了。

在我们这个穷省,工作难找,象样点的铁饭碗就更难找了。于是,那些读书读不进去的,考不上大学的,家里没本钱去做生意的,还有那些在社会上混的,家里如果希望给他谋一个铁饭碗,当兵就是一项极好的选择。有家长就直言:“就当是去坐牢好了,反正在部队里总比在牢里要好些吧,毕竟有部队管着,总有个约束,反正两年时间好快,回来就能分配个正式工作。再说了,在部队里混党票容易,在单位上那可真叫难呀,所以何乐尔不为?”

道理人人都懂,所以据说一些发达地区很少有人愿意服兵役,当地政府得方设法给予各种优惠条件,简直就是“哄”着、“求”着,“买”得人去当兵时,我们这里可是羡慕得眼红呀。无它,盖因为我们这儿穷,想当兵的实在是太多了,无论如何一定得花钱运动,街办、人武部、派出所,接兵干部,处处得打点,哪柱香没烧到,是个人都能让你的事儿黄了。

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这当兵关派出所什么事儿呀?得,告诉你,许多小伙子当兵前游手好闲,大事不犯,小事不断,没少到派出所报到受教育,自然上了黑名单。极少数人当兵前是有案底在身,去当兵那简直就相当于警匪片里的“跑路”。虽然部队是个避风的好地方,但政审时可要当地派出所出证明的,所以见庙得烧香,见鬼得磕头。

具体的当兵价码,那得因人而异,因关系而异。但有一点,甭管多硬的关系,仍然得四处打点,平均一下,一个男兵得一至两万左右。如果是女兵,九十年代中期的价码是两万,那时候大家的年薪才几千块钱,现在涨到了多少我不清楚,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女兵招的数目可比男兵要少得多,基本上就是一个零头。僧多粥少,水涨船高乃是正理。

应该说,这些人在部队里的总体表现还是好的,毕竟有纪律管着呢。客观的说,他们把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军营,正是他们保卫着我们的和平生活。每当有天灾人祸,在最危险的地方,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咱们的人民子弟兵。甭管平时军地方面有什么不愉快的磨擦,甭管他们当兵前如何如何,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一光荣称号。

但是,这些只是客观效果,他们参军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呢?除去那些骗人的假话,套话,大话,空话,实际上他们的主观动机是明确而现实的,那就是等着退伍分配一个正式工作,外加一张党票。

铁路子弟退伍回来,自然分配到铁路上。那么,退伍兵中的非铁路子弟有没有分到铁路上来的呢?当然有,但数量极少,那是地方劳动部门卡出来的指标。什么意思呢?就是民政局负责退伍兵的分配管理工作,通常会和铁路商量,你得给几个指标给我,我要照顾一些愿意进铁路的关系户。不给行吗?那怎么可能?铁路求地方职能部门的地方太多了,不给点甜头人家在别的地方随随便便卡你一下,你铁路就受不了了。

从前呢,你要当兵自己找门路,退伍回来铁路接收。现在这几年卡得紧了,铁路子弟当兵前还得向路局武装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才可以备案,备案后你去当兵将来退伍铁路才接收。少了路局备案这一关,你这兵就是白当的,回来后铁路不要。为啥这么做?我没有找到任何实质性的官方解释,只能理解为我们这儿就业形势严峻,你当兵可不能光走人武部、派出所、接兵军官的后门,铁路局武装部、单位保卫科、人事科你也得多少烧点香,有好处大家蹭嘛,和谐社会,岂可吃独食?

退伍兵们到路局报到后,就要开始分配到各站段了。

退伍女兵们,以前主要分到客运段当列车员,或者有少数分到各个车站。这几年情况有所变化,不再往客运段分了,而是向各单位分流。原因是领导们觉得客运这一块以后要向空心化发展,正式职工只出不进,人数逐年递减,越少越好,尽量多招劳务工和外委,钱少,听话,好管理,新陈代谢迅速。比如说今年出台了新《劳动法》,大家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于是,客运段的正式职工们群体闹事,要求依法给予春运加班套跑三倍工资。得,铁路上是一个没有《劳动法》的地方,哪个领导嘴巴大,哪个领导嘴里嘣出的话就是法律。三倍工资?门都没有,领导上哪儿弄钱去呀?物价天天涨,运营成本天天涨,火车票十几年如一日地不调价,甚至今年春运连临时调价措施都取消了,入不敷出呀,三倍工资也真难为领导了。于是,领导被迫做此决定:客运段的正式职工春运期间不再套跑,让劳务工和各单位外委的临时列车员们套跑去吧。劳务工人数虽然比正式职工还多,可惜不敢闹事,合同一年一签呢,随时可以让你卷辅盖走人。

退伍男兵们具体分到哪个站段,手续可麻烦了。铁路点多线长,站段众多,效益各有不同,路途有远有近,谁都想离家近一点,长年通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首先要自己填报志愿,然后参加路局劳资处和教育处联合组织的考试,按成绩高低排名,象高考一样投档。一般情况下,排在前面的去机务段,以下依次是车辆段,电务段,车务段,排在最后的没法子,只能去工务段。当然了,什么叫成绩好,什么叫成绩差?大家都是读不进书的,文化水平半斤八两,反正又不许查卷,都是路局劳资处工人科公布分数和排名,然后负责投档。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众所周知,退伍兵们的文化基础实在太差。为了提高职工素质,进入二十一世纪,路局让那些分到机务、车辆等技术部门的退伍兵们到单位报到后,不上班,直接送到铁路技校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拿中专文凭,再行回到原单位上班。

按说这是一件好事呀,你不用再考试,单位上就送你去读书,学费单位上帮你交了,每月还发给你学习工资,瞧瞧,多好的事儿呀。可退伍兵们并不这么看。他们本就读不进书,不然也就不会去当兵了。加上在校学习期间只拿学习工资,仅够基本生活之用,比正式上班可要少得多,因此这帮退伍兵在学校并不安心。

逃课?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课时,课堂上就成了菜市场,喧哗那是小菜,还甚至把脚架在桌上,在课堂上打牌,上课时带女人进教室,把教室变成风月场所的也屡见不鲜。您要问学校、班主任怎么不管管?谁敢管这些人呀?这帮人在社会上混过,又是正式职工,学校只是负责授课,哪里管得了?就是让学校管,学校也管不来。这帮人动不动就挥拳头的,秀才们遇上兵,怎么讲得清理呢?所以老师们也识相,公开和这帮退伍兵打着商量:求求诸位不要让我们太难做,上不上课随意,上课爱干什么随意,考试时我啥也看不见,保证各位大爷过关,只求各位大爷可怜可怜咱们这些教书匠,赏我们口饭吃,万事皆好商量,行不?

瞧瞧,都把老师们逼到了这步田地,让人怎么说好呢、

光是不用心学,混日子那还好说。问题是这帮子退伍兵正值青春年华,精力过剩,口袋里又有几个工资,于是隔三岔五地骚扰,甚至调戏技校的女学生们。可怜的小女孩子,小的才十四、五岁,大的也不过十八、九岁,哪里见过这阵势?告老师、老师也管不了,只得规劝学生们,这帮子混世魔王咱们惹不起,只好尽量躲远点。

调戏女学生这种事两说,往好里说是追求爱情,似乎不违天理人伦,打群架可就有点太不应该了。

这帮家伙在校内校外,成群结队,走路都横着走,稍有不足意,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练。他们当兵几年,人人身有武艺,平日里闲来无事,精力过剩,寻常学生哪里是对手?最要命的是这帮退伍兵们的组织性、纪律性特别强,一有打架之事,个个都来了劲,各自奔走相告,一声招呼,全体紧急集合,排着队,跑着步,喊着口号冲过去打群架。想象一下,几十号人这么雄纠纠、气昂昂地有组织出动,又都受过格斗训练,哪里有人是他们对手?

如果说小打小闹倒也罢了,可这帮家伙下手还特别黑,动不动把学生们打得头破血流,骨折住院。那几年,咱们昌北地区被他们闹得鸡飞狗跳,这帮爷号称打遍昌北无对手,不仅昌北地区各高校的学生们闻之色变,就连当地的那些地头蛇们都被收拾得老老实实。公安机关还真不敢管,因为是团伙活动,每回都是清一色的迷彩服,清一色的板寸头,在格斗中事主们还真分不出谁是谁,等公安赶到现场,人早得胜回营了,抓不住现行没法子法办。找学校麻烦吧,学校给你一个劲地倒苦水,找铁路局吧,咱们铁路局根本不会理睬一个效区派出所。

可是也不能总这么不管呀,那些被打伤的人可不会依呀。于是,每每当地派出所和学校逐级将问题上报,一直报到省里,内容无非是叫苦连天。于是每每咱们主管卫生、教育的副局长半夜被省里叫去挨训,甭问,肯定是教育厅又向省里告状了呗。

于是,路局让这帮退伍兵从昌北转到莲塘技校继续上课。那里穷乡僻壤,也没什么学校,应该不会调戏女学生,殴打男学生了吧?结果,这帮爷倒是不滋扰学生了(也没处滋扰),但是当地的餐馆、舞厅、录像厅可倒了大霉,这帮家伙滋事打群架依旧,一言不合,动手就打,顺手把这些场所也给砸了。打吧,打吧,在那穷乡僻壤,有关部门眼不见,心不烦,况且他们收拾的有不少是当地的混混、地头蛇,也算是间接帮助公安机关为民除害吧。

好不容易两年过去,他们毕业分配到单位上来了。说老实话,他们的体力好,干活力气是有的,但不太好管理,肯用心学技术的不是很多,其余多属于刺头一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伍兵们两级分化,一部分人继续吊儿郎当,另外一部分比较安份的则逐渐成为生产骨干。看看火车司机们,有相当比例就是退伍兵。

由于他们经过当兵的历练,因此相对于那些直接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单位上来的人,对于人情世故要明白得多。所以班组里提拔工长,每每是从前退伍兵里选拔。做工长的,不但自己要能做,最重要的是能镇得住。做得做得过人家,不听话,要打架也得打得过人家,要喝酒,也得拼得过人家。这样的人做工长才能镇得住,才能做得下去。这,就是铁路的现实情况。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4) 技校生、中专生、职高生

咱们铁路上素有近亲繁殖的传统,往往是铁路子弟长大后又进铁路工作。想想,这丝毫不奇怪,就象部队大院的孩子们长大后大都从军一样,自小在这个环境下熏陶长大的,自然而然地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已经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里,升学、就业选择时往往会起大作用。

铁路点多、线长,许多沿线职工所在地的经济极不发达,子女长大了总得就业吧?相较之下,铁路虽然不死不活,收入不高,但毕竟是国有,相对来说还是比那些地方企业要稳定些,不会说倒闭就倒闭了。再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铁路工作的性质造成了铁路职工们观念的落后。咱们铁路是一个国有的、天然垄断的、执行上级指令性计划的特大型企业,在这个大企业里,一切条条框框都定得非常细,定得非常死。日常工作中要求的无非就是“照章办事”四个字而已,各站段追求的目标说到底就是“安全正点”这四个字。因此,职工们慢慢就养成了一切求稳妥的习惯。这种习惯反映到子女就业问题上,就变成了思想僵化保守、求稳、没有闯劲和冲劲。所以铁路子弟,只要有可能,大多长大后子承父业,继续在铁路上干。逐渐的,也就形成了近亲繁殖的就业传统。

可是,你也不是想就业就能就业的。铁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就不再从社会上直接招工了,这里所说的招工是指正式职工。自那以后即使公开招,招的也是劳务工列车员。劳务工若想转成正式工,那比登天还难,不但难,还得遇上极特殊的事。这特殊的事里既有好事,也有坏事。好事就是说如果你在全路技术比赛中拿到了前三名,给领导脸上增光了,领导一高兴,破格给你转正。这种事那得多稀罕呀?又有几个人能遇得上呢?坏事就是说你的直系亲属里有人工伤死亡,而单位领导不愿往上报工伤,私下和家属谈条件,作为妥协的条件之一就是直系亲属转正。还有一类情况就是你不幸成了革命烈士,通常这种时候家属提出转正的条件领导都不太会拒绝,当然,打铁得趁热,要是已经入土为安,领导们已经渐渐开始淡忘的时候再找领导提要求,那恐怕就不太能办得成了。

这些特殊的事绝大部分人终生都不会遇到的。因此,通过正规途径进铁路才是主流。要说起来,以前有些老领导还真的不错,为广大职工做过一些实事。尽力解决自己子女就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得人心的事。

从前呀,咱们铁路上除了没有火葬场,没有正规军队以外,其他的尽有应有,简直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自然,铁路中学那是必不可少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经路局领导研究决定,在铁中里开过职高班,有机务班、车辆班、工务班、幼师班。不过,对报考资格可是严格审查,首先得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其次必须是真正的铁路子弟,第三对身体条件那是严格要求,反复体检。一旦考上了这种职高,那就在路局劳资处备了案。职高三年毕业后按各自专业分配到对口站段,成为正式职工。

这种职高一直办到九十年代中期,就不再办了。原因有许多,地方劳动部门没法打进这一块自留地自然是原因之一,铁路职工自己有意见那也是原因之一。你要问了,既然这是解决子女就业的好途径,怎么还会有自己职工不满的现象?其实很简单,铁路点多线长,但铁路中学却集中在几个大站所在地,而有资格办职高的铁中,往往是省会所在城市的铁中。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一个铁路局管几个省,沿线铁路职工的子弟总不能跨地区、甚至跨省上职高吧?得,这项政策往往就是在大站,在省会站工作的职工得到了实惠,沿线职工自然会有意见。那么,可不可以一碗水端平呢?鉴于中国的国情,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加上铁路体制、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职高停办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职高虽然没有了,但铁路还有自己的技校和中专。这些铁路中专和技校虽然是全国统考招生,但具体招生时却划分成“路内”和“路外”两种指标。自然是以“路内”指标占绝大多数。“路内”指标仅限于铁路子弟为,“路外”指标不但数量少,而且卡得很严,但照样挤爆头,竞争空前激烈。为什么?只因为从铁路技校、中专毕业后铁路局肯定照单全收。在咱们这个经济不发达的穷省,找正式工作难呀,找一个稳定的正式工作更难。加上许多路外人士不了解铁路内情,总以为这个国有垄断的“铁老大”的工资待遇肯定如何如何,因此削尖了脑袋也想着挤进来,甚至为此不惜代价。我还见过有人人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后,宁可回来更改户口,把年纪改小也要考铁路技校和中专。甚至有一些本可以考上大学的人,从长远考虑,居然不惜低就,放着大学不读,偏偏来读铁路中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回答是就是念了大学也不知道分到哪里,还不如直接分到铁路保险。

近年来,各铁路学校相继划归地方,职高最早停办,技校、中专也在急剧萎缩。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不再是我铁路院校了,所以你的毕业生我铁路已经没有了必须接收的义务。为了生存,这些技校、中专想方设法和高校合并,升格为高职。

由于大学扩招得厉害,因此对于这些高职的生源来源困难,不再有非铁路子弟不可的限制。铁路院校划归地方,还有个三年过渡期,在这过渡期内虽然它们归地方管理,但铁路还是得保证一下它们的利益。但要象从前那样是不可能的。于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就是同意它们开设所谓“定向班”。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这种定向班的学生毕业后,学校可以择优推荐到铁路部门工作。但是,这些来铁路工作的究竟是算正式工还是劳务工那可就大有讲究了。据我所知那得看专业,技术专业有相当比例的是正式工,但数量在急剧减少。如果是非技术专业,比如说什么所谓的“车长班”,那其实算劳务工。但是,学校对外招生时对此一节故意糊涂,先吹得天花乱坠把学生骗来再说,等到几年过去,学杂费拿到手,你再发现上当,想指责学校也来不及了。

随着形势的变化,就业门路越来越宽广,铁路早不复九十年代以前的风光,因此报考高职的人大为减少。

对于这些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铁路上极为欢迎。因为他们大都是铁路子弟,从小在铁路上长大,耳熏目染,许多东西基本上不用从头教起。况且虽然基本上都是内招,但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因此虽然学历不高,但生源基础差不差。再加上学校里理论基础打得不错,再加上最后一个学年基本就在对口单位上实习。这种实习那是什么岗位都要轮的,且不是光看不练,那是要和正式职工一样同劳动的。基础本就不错,这一年轮岗实习,理论结合实际,水平提高很快。等到毕业分配到单位上,不必职教科再费神从头教起,他们很快就能上手顶岗,半年之内基本上就能独挡一面。等到他们一年后转正时,几乎都成为生产骨干了。虽然他们在身体素质体、人情世故方面远不及退伍兵,便技术好,肯钻研则是退伍兵没法比的。加上他们毕竟是直接从学校出来的,听话得很,比退伍兵可要好管得多。

所以,铁路上对技校生、中专生、职高生甚为满意,各对口单位都抢着要。

不过,抢着要虽然是抢着要,可有时也未免会闹出点乌龙事件。比如说99年那一回吧。那时候我们局新开了不少客车,急缺列车员,于是一纸紧急通知下发各站段,你们那儿有富余的女职工吗?全调到客运段去。你不想通勤,想方设法想从沿线调回来?可以呀,立马调你回来,不过只能去客运段跑车。就是这么搜罗,客运段还急缺人手,于是当年路局劳资处一声令下,当年接收的中专生、技校生里,男的全部按专业对口分到各段,女的一刀切,甭管你学什么专业,通通到客运段跑车去。

得,当年分配的那些女中专生,女技校生可就叫苦连天了。费了那么大劲,学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到头来全白费了。去跑车哪里需要什么技术呀?这些年的辛苦全白费了。可吵归吵,叫归叫,上面说了,这是集体决策,一刀切,概无后门可开,你就认命吧。

这些人毕竟还是学生气质,哪里能适应客运段那种环境呀?绝大部分混得都非常郁闷,甚至有人已经准备辞去这份铁路正式工作,到外面打工去了。可你还别说,风水轮流转,许多事情没有什么绝对不可能的。2000年,路局成立了客运公司,把客运,车辆给捏到了一块,这给那些在客运混的中专生,技校生们带来了希望。虽说客运公司对外是一个单位,但在内部还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这帮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找到主管车辆的副总,副总心里有了数。于是在2001年,在公司内部搞了一次公开招聘发电车乘务员,只问所学专业,不问现在在哪个部门,于是忽,把这批人全部都弄到车辆岗位上。等到2003年客运公司散伙,顺理成章地成为车辆段的一员。

咱领导说了,这批人可比转业军人技术上强太多,也肯钻研,放到客运跑车真的是浪费了。

家园 好,谢谢
家园 好,了解铁路现状的一个窗口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5)大学生

这里所说的大学生,不包括“五大生”。(什么叫“五大”,那是指电大,函大,夜大,职大,业大)

大学生现在满大街都是,早已经从精英教育时代的“天骄”沦落到现在“毕业即失业”的地步。但是在这之前,还是比较牛的,至少在咱铁路系统是这样。

咱铁路封闭、保守,即使是现在,正规大学生的数量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仍然不高,仍然满足不了铁路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在82年之前,铁路主要接收的是一些工农兵大学生,那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国家拨乱反正后,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人才稀缺,那些工农兵大学生就迅速提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了。

恢复高考后,在教育产业化之前,铁路上主要接收的是铁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就是铁路子弟中的“自费生”。

说起自费生,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弄不明白是咋回事了。因为自从九十年代末期,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大学全员收费,大家都是自费生了。可在教改前,全日制大学生可是分为国家统招公费、自费、计划外自费、委培这四种类型的。这四种类型的高考录取分数依次降低。

在教改之前,国家统招的公费生由国家分配。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开始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至于自费生、计划外自费生,对不起,国家不管你,你得自找接收单位。至于委培生嘛,得去出钱委培你的单位。不去也行,那得你和委培单位把事儿谈平了。谈不平的话那就得去,你的毕业证可是直接给委培单位的,由不得你不去。

铁路上一向以接收铁道院校的统招公费生为主。如果是非铁道院校毕业的,想进铁路那难度可就大了去了。因为每年指标极其有限,非有过人的门路不可拿到。这里面关系非常微妙,不是说你官大就一定有用,有时候小卒子照样能过河显神通。最突出的例子就发生在94年的某单位。当时该单位书记的千金毕业,该书记大人弄到一个指标,但被上级告知,根据回避原则,你女儿不能进你单位。没办法,书记找到另一兄弟单位领导,人家答应得很痛快,接收没问题,谁让咱这么多年的交情呢?但互相帮助,你再给我弄一指标来,咱这里也有人要安排呀,这样才好说话不是?得,该书记再显神通,就又弄来一指标。要知道,当年该系统非铁路院校进铁路的指标总共才五个,他老人家一下子就弄来了俩。当时,有个他的老部下,一个普通工人的子弟也想进铁路。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一个单位的怎么弄到三个指标呢?一个普通工人难道还比书记大人本事大?可最终的结果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普通工人的子弟剑走偏锋,以微不足道的代价居然顺利进了铁路。而书记千金却最终被以技术性壁垒给拦在了铁路门外,那两个指标却白白便宜了第三者,第四者。一番心血全给他人作了嫁衣裳。弄得书记大人郁闷了几年,时常公然破口大骂上级领导不是东西。此人平日里慈眉善目,有“笑面佛”之称。然心胸却极狭窄,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明明知道一切都与那工人子弟无关,大家人有人道,蛇有蛇道,各显神通。却又偏偏眼红妒忌,时不时有意无意给人小鞋穿,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心理平衡。

但是,如果你是铁路子弟,而且是自费,那甭管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铁路上都照单全收。但分配去向一般都不太好,以前是一股脑儿往电务段塞,造成电务段成了一个大杂绘,大学生常年作工人使用,即使是你拿到职称,要混到管理岗位上依旧很难。因为在那里的自费大学生多如牛毛,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光有本事,光有学问,而没有门路,没有人脉,那是混不出来的。

如果遇到新线开通,那当年接收的自费们往往一锅端往新线分。新线基础差,离家远,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生活清苦,老职工当然不愿意去,不让你们这些新分来的去还能让谁去呢?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有一年杨局长的千金大学自费毕业。人事处向他请示当年的分配方案,局长大人说了:“我看就分到户口所在地好了”。得,就这一句话,局里就改变了往年的一锅端政策,改为各自分配回户籍所在地。不少人沾杨大小姐的光,如愿留在了原地,避免了长年通勤之苦。第二天,政策又变回了一锅端。想想也是,哪里年年都会有局长千金毕业,那不是让局长大人犯破坏计划生育的错误吗?

至于公费生,一般按专业分到各站段。第一年在基层班组见习,见习期满定职定级,如果是本科,见习期满定为助理工程师,如果是大专,见习期满只能定为技术员。单位再另行安排。如果门路大的,直接留在路局机关,连下基层见习也免了。

关于这个见习,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从学校出来,学的不过是书本上的理论,实际上现场往往是另外一回事。不经过现场实习,连一些基本的实际情况都不清楚,今后如何指导基层的生产工作?而且刚出校门的人多少有点眼高手低,眼高于顶,心骄气傲,自己以为读了几天书就成“精英”了,不到现场磨练磨练、清醒清醒,那怎么成?

但这见习,我看却有“真见习”和“假见习”之分。所谓假见习,那就是将这一年的见习期划开,理论上这个月你到这个车间某个班组,下个月又到那个车间某班组,下下个月又到机关某部门见习。这种所谓的见习由于在每个地方待的时间太短,人家一看,指望不上,一般也就不安排具体的活儿,你爱来不来,考勤照样给你打。这种所谓的见习连走马观花也算不上,说白了就是四处游荡混日子。看上去好象舒服了,但我觉得没真正学到东西,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要在单位上混,其他方面自然也很重要,但现场这一块也不能荒废。不要求你做得很精,技术很好,至少应该知道实际操作流程和班组里的现状,这样以后别人也轻易蒙不到你不是?这种假见习近十年来越来越多了,一般发生在有一定背景的大学生身上,眼高手低,吃不得苦,受不得累,靠父辈或亲戚的荫庇走捷径。还有就是女大学生,那些娇小姐班组里指望不上她们干粗活儿,一般见习期满后直接安排到机关的非技术岗位上,在现场瞎混也就罢了。

至于这“真见习”有时是领导有长远眼光,有时却是歪打正着。所谓领导有眼光,那就是说领导明白这里面的事儿,对大学生们的优点和不足心里都有数,为从长远考虑,把他们放到班组和普通工人一样一个箩卜一个坑地干活,但具体的各项待遇还照给。也许这些刚出校门,心高气傲的大学生们当时不能理解领导的苦心,但经过若干年后,等他们阅历丰富了,经历的事儿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

什么叫歪打正着呢?那就是有时候一时根本没有空位置可以安排,于是只好委屈这些倒霉蛋继续在班组里作工人使用。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年轻“不懂事”,得罪了领导,领导成心给你穿小鞋,整治你,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磨去你的锐气,教会你夹着尾巴做人”。但好事坏事并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几年在基层干活所积累的方方面面的经验那都是宝贵的财富,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光看不亲身体验是永远也学不会的,是别人教也教不会的,非得自己亲身体验方才会有心得。我认为这对自己将来是绝对有益处的。呵呵,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假实习、走捷径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会指为“阿Q精神”。谁爱怎么说那当然由得人家,但我认为时间会证明一切。我坚信这一点。

教改以后,铁路局改为每年到各铁道院校招募,开出条件,双方互相选择。但非常遗憾,许多大学生到单位报完道后大呼上当,说当初在学校里招募时吹得天花乱坠,尤其是关于工资待遇,他们感觉简直就是“被骗”来的。呵呵,即使真是这样,你又能如何?铁道专业的就业面狭窄,离开铁路也并不好混呀。这些年来,大学扩招得厉害,大学生贬值得更厉害,毕业后能找个稳定些的工作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各单位都是僧多粥少,许多大学生毕业多年后在单位上仍没有什么合适的位置。哎,慢慢熬吧,等待机会吧。

自90年代末期开始,从上到下刮起一阵风,要求各单位大力提拔82年以后毕业的正规大学生,要求每级班子里都得有。你们单位要是无人可提,那我就从其他单位给你调来。于是,各单位突击提拔,赶上的就走运了。尤其是那些新建的站段,人本来就少,以新人居多,大学生就更少了,路远通勤,条件艰苦,一般人谁愿意去新建站段?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这种新建站段大学生少,一遇上这种割韭菜的机会就成批安到领导岗位上了。

赶上这种好时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ALS同志,当时就从调度主任破格提为副局长,然后石家庄分局,武汉局,一路走来,现在已经飞升到部总调度长的宝座上了。

运气差一点的典型例子发生在柳州局,当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某大学生就在那轮割韭菜运动中被提拔为副段长。可从那里起到再在,将近十年了,这位副段长足足郁闷了十年。为啥?人太年轻,道行太浅,在官场上玩不转。这十年来从这个站段调到那个站段,都是做副职,在哪儿也呆不长,那就谈不上在单位上扎下根基,培养自己的势力了。说起来,上级领导总说你还年轻,路还长,还有的是机会。是呀,当年是很年轻,可就在这一次又一次调动中,年纪不知不觉地增长,一茬又一茬更年轻的又起来了,跟人家相比就显老了。可怜这位仁兄被人当皮球踢的苦日子似乎还总是看不到头。当初那种意气风发的锐气早已消磨殆尽。

其实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啦,还有拔苗助长惨遭失败的案例呢。99年,杨局长去GZ客列检视察,发现工作一团糟,因此对其主任极为不满,当场对陪同的段领导下指令,把这个家伙给撤了!同时一听说在那三十几个人的客列检,居然还有个正规大学生在做工人使用,当即痛骂段领导浪费人才,难道你们把咱路局下发的提拔正规大学生的文件当废纸?乖乖不得了,局长震怒了,这还了得?于是,段领导迅速行动起来,立刻任命该大学生做工长。别看工长不过是个兵头将尾,但官越小越难做。何况这位兄弟迈出校门才一年,各方面还远欠火候呢。问题是这工长刚做了一星期,各方面还没熟悉呢,段里又下令将其提拔为主任。晕倒,他见习期刚满,23岁还不到,机缘巧合,创下了本单位自创建以来升官速度之最,中层领导年轻之最。

可怜这位兄弟,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刚踏入社会,人情世故、单位上复杂关系、技术业务都还没闹明白,就被机缘巧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枪打出头鸟,不知有多少黑枪瞄着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上眼药、下绊子呢。加上该列检所远离本部,位于我局和兄弟局交界处,实际上独挡一面,有点什么事没摆平立马就得惹大麻烦。

这位兄弟身边的人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没一个真心帮衬的,其结果可想而知,不光工作搞得一团糟,方方面面都整成了一团乱麻。可领导们从来不反思自己拔苗助长之错,全怪罪于当事人,尽说些什么“给了你机会,证明你不行,这辈子再不会用你”之类的屁话。于是仅半年后,随便寻个借口,免去主任官职,从天堂打到了十八层地狱,调回本部下基层劳动。在基层劳动时那也是受尽白眼,想必经此一劫,这位兄弟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性之复杂会有颇多体味。在基层各班级做了一年苦役,转手又被踢到边远地区,人人得而踩之。熬了六七年,才想尽办法调回机关做一寻常小干事。

这兄弟虽然命苦,却终归还是保住了干部身份。还有更背的呢。

有一标准的书生,放着好好的中学老师不当,却偏偏调入站段。那时他老丈人在位,方方面面运动运动,给弄到站段当团委书记。好歹也算是“党政工团”一级领导。可这位老兄太过书生气,站段可比学校复杂得多,哪里是书呆子能混得下来的呢?于是老丈人一退位,立马就让人从团委书记的宝座上给弄了下来,踢到工会当一寻常干事。就是这寻常干事也没能干长,没多久,这书呆子和领导爆发正面冲突,让人家报复,给弄下了岗。这书呆子太过意气,也不找人,径直去推销保险。等到一年下岗期满,回到单位,机构改革,早已物是人非。大家都自顾自地抢位置呢,哪里有人顾念他?于是一脚踢到下面班组做工人。按说他还有机会,因为干部身份未被免除。可没成想这呆子看破红尘,自己主动打报告要求改职当工人。有人劝他,老兄三思,人家踩你,可也没剥夺你干部身份呀。你这报告打上去那可就全完了。这位老兄倒是淡然得很,只说是看破红尘。哎,书生意气害死人哟。

我是坚决反对这种割韭菜,一阵风搞运动的方式来提拔大学生。人无完人,用人当取其长,避其短,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那才叫人尽其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能搞技术的人不一定适合做行政领导,能做行政领导的未必要精通技术,嘴皮子利索的未必笔杆子过硬,平时能吹的未必到关健时候能独挡一面。一个人各方面要是没修炼到一定火候,仅靠后台荫庇或者天上掉馅饼的机遇混到了某个宝座上,也是终究坐不稳的。

                             2008年4月12日

家园 但是为了安全

我这个系列只能是浅谈,毕竟我周围的虎狼们都盯着咱呢。咱的身份路内人基本都知道了

家园 不客气
家园 我就觉得技术人员当领导实在是浪费。
家园 可是中国有这个坏毛病,叫学而优则仕

可是你让陈景润当中科院数学所的所长?恐怕得一团糟。

家园 中国缺乏职业管理人才

技术性较强的行业,让技术外行进行领导,只会更加胡闹。中国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是技术领域的专家)的职业管理人才。

不过中国现在大学生们也算不上什么技术人才,最多是具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人罢了,培养成管理人员也没什么问题。

家园 话是如此

但在铁路上,没什么正规研究生,有的只是领导干部在职混中央党校的马列博士,这个自然不算。

所以我觉得铁路上的大学生还是钻研技术更能发挥作用

家园 铁路上需要的应该是高级技师吧?

我不清楚,胡说了。

中国目前缺乏培养高级技师的体制,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召来的人需要下很大力气再次培训。

不过铁路这样的单位,人员众多,完全可以自己设计课程培养符合自己情况的技师。铁路里面的管理也应该能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管理培训课程。

至于研发创新,还是留给专业机构干的好,或者是铁路自己的研发机构或者是外面的机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