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计目法,科学的计目法 -- 燕来

共:💬1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计目法,科学的计目法

中国计目法,科学的计目法

献词

献给您,我的母亲王在起。祝您身体健康、平安多福、长寿百岁!

本文目录

前言 由唐代数路法演变而来的科学计目法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艺术版(简写本)

妙手解说

结束语 关于计枰点围棋规则务实版与科学版的说明

前言 由唐代数路法演变而来的科学计目法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的等子比空法,是子空皆地的计目法。因子空皆地是由“子气皆地”公理与“实战解决”公理推出的定理,是围棋的真理,故计枰点围棋大规则的等子比空法是科学的计目法。因笔者是中国人,且在中国写下这科学计目法,故有心愿也有理由称其为中国计目法。科学计目法诞生于围棋的发祥地中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天意。

中国计目法的操作程序如保留俘子,回填做棋,不数子只数空等等都来自中国唐代的围棋,唐代围棋是中国计目法的来源。由于日本计目法的操作程序也是从唐代围棋照搬而来,故中国计目法与日本计目法两者看上去基本上一致,不能认为中国计目法是向日本学习,由日本计目法演变而来。

中国计目法与日本计目法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前者子空皆地,科学合理;后者惟目是地,没有道理。日本计目法否认棋子的着点是地,就剥夺了棋子的立足之地,就使棋子失去了存在于棋盘上的必要条件——这样的认识难道是有道理的吗?

中国计目法是在地多为胜的日本围棋观的框架内,正确地解读了唐代围棋数路法之后,由唐代数路法演变而来。日本计目法是错误地解读了唐代围棋数路法之后,由唐代数路法演变而来。可以有理由认为,中国计目法对日本计目法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

中国计目法有三个版本,分别是: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普通版;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艺术版;计枰点围棋大规则B版分规则之计目法普通版。A版,在收后问题上像唐宋围棋一样,也叫做唐宋版;B版,在收后问题上像明清围棋一样,也叫做明清版。

笔者在这里诚挚地向世界智力运动会推荐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艺术版。

中国计目法艺术版既坚持了中国规则子空皆地的真理与实战解决的原则,又尊重了日韩两国和世界多数国家与地区人们使用计目法的习惯;它是科学的中国计目法,又因其操作程序与日韩规则基本相同而易于为日韩两国和世界各国各地熟悉计目法的围棋界人士所接受;它实现了计目法与数子法及填满计点法的和谐兼容,开拓出世界围棋规则统一的道路。

(本文对A版分规则普通版与B版分规则普通版不作介绍,详情请阅《计枰点围棋大规则唐宋版分规则》、《计枰点围棋大规则明清版分规则》两篇文章。)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艺术版(简写本)

第一条、子空皆地,地多为胜

第二条、空枰开局,黑先白后,轮番下子,可以放弃

第三条、棋子的气

第四条、提走对方无气的棋子

第五条、保留提子

第六条、禁全同(由日本国池田敏雄先生提出)

一方落子后(在这里专指实着),不得使一个曾经出现过的全局棋形再次出现(全局棋形由枰内黑白棋子组成)。

按禁全同规则,当一方提劫后,另一方不得立即回提同一个劫。长生劫、循环多劫等罕见情形出现时,可按“禁全同”来解决,也可判为无胜负来使问题简单化。

第七条、关于收单官

原则上要收完官子,因单官是双方可争之地,故应收完单官。但若对局者双方都不愿意收单官时,也可不必收完单官而结束争棋。

第八条、两弃休止

对局者一方放弃后,另一方也放弃,则棋局为休止。

第九条、对棋子的死活和空点的归属加以确认

棋局休止后,对局者双方要对棋子的死活和空点的归属加以确认。在确认棋子的死活与空点的归属等问题上双方若有争议,应以实战解决之。

第十条、实战检验

本规则之实战解决,是通过实战来对各方的主张进行检验。

1、检验棋子的死活

最终会被提走的棋子是死子,反之是活子。

2、确认空点的归属

最终会成为一方棋子的着点的空点,是该方的子点;最终会成为一方单独拥有的气点(眼位)的空点,是该方的气点;最终成为双方共有的气点的空点,由双方均分。

实战解决时应将棋局恢复到休止时的局面,并将休止时的全局棋形视为实战检验过程的初始局面(棋局休止前曾产生过的所有的全局棋形皆不带入实战检验的过程),由先放弃的一方先下;实战解决后,也应将棋局恢复到休止时的局面,按实战检验所确认的结果来做棋与计算胜负。

说明:

本规则之实战解决不是棋局的继续,而是独立于棋局进程之外的实战检验。两弃表明了双方都认为盘面已无棋可争而协商休止,同落子无悔的道理一样,协商休止后也不得反悔,故棋局不得在休止后又重新继续。

第十一条、回填做棋

将各方在对局过程中被提取的棋子和棋局休止后所确认的死子填放到各自的围空中。当某一方或双方的空点已经填完后,尚有若干应填之棋子未填放到棋盘上去时,应平衡双方盘外应填棋子的数量。

第十二条、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判例)

不论棋局休止前双方的着手是否相等,填空做棋(回填死子与俘子)后,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所占据的枰点(子点)与未收的单官平均分配给双方,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本判例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时要贴1点”的优化。盖因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所占的子点平均分配给双方,就在盘面上黑子比白子多1个时让黑方贴出了1点。

第十三条、棋局的终止

1、回填做棋完毕后,棋局为协商终止。

2、一方主动认输时,棋局为终止。

3、一方违反规则被判负时,棋局为终止。

第十四条、关于目的定义

在回填做棋后的等子局面上,某一方的棋子单独围住的空点是该方的目;某一方单方有权用棋子去占据的空点也是该方的目。两方目以外的空点(公气)由双方均分。

说明:

按本规则关于目的定义,双活棋中的一方单独拥有的眼位是1目;劫材有利的一方所持单劫不粘时劫处的空点是1目;所谓“一方权利的单官”处每个单官都是该方的1目。这些都是合乎棋理的,是对日本规则的改良和优化,与中国数子法相一致。

第十五条、以计目法来计算胜负

计目法的原理是等子比空,目多为赢。

填空做棋后,按第十二条之判例,就使棋盘上呈现出等子局面。在此局面上,分别数出黑白两方“目”的数量各为b与w,目数较多的一方为胜方。贴点贴目的棋局见后文。

第十六条、黑先贴6目半(6.5点)

采用计目法来计算胜负时,黑白两棋的目数差大于6.5时,判黑胜;反之,判白胜。

第十七条、由计目法得到数子法的结果

数出黑方的目数为b,白方的目数为w,则黑白子点与未收的单官及公气共计为[361-(b+w)],均分后每方得其半。故黑地总量为b+[361-(b+w)]/2点,白地总量为w+[361-(b+w)]/2点,点数较多的一方为胜方。在这里,“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返回到“子空合计,点多为胜”,我们由计目法的结果得到了数子法的结果(请注意:地的单位是点,不是子)。

说明:

从计目法的结果得到子空合计的数子法结果,乃是科学的围棋规则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是因为计算胜负的完整信息不是黑白两方的目数各有多少而是黑白两方地域的总量各有多少。

第十八条、以应氏计点法来填满检验(可选)

以应氏填满计点法(稍作变通)来对计目法与数子法计算胜负的结果进行检验。

以数子法来计算胜负(可选)

不习惯计目法的棋手,可仍以中国现行围棋规则数子法来计算胜负。但请注意本规则对中国现行规则作了如下修正:

黑方先行有利要贴6.5点;白先虚着时(通常是黑收后),黑方要贴1点。即黑收后时,黑贴7.5点;白收后时,黑贴6.5点。

妙手解说

写这篇计枰点围棋大规则A版分规则之计目法艺术版,就像下一盘棋。这是一盘妙手频发的名局,这些妙手如下:

妙手一

第一条、子空皆地,地多为胜

解说:

将唐代围棋之“子路皆子,子多为胜”与“等子比路,路多为赢”改为“子空皆地,地多为胜”与“等子比空,目多为赢”,就得到“子空皆地,地多为胜”的科学计目法。科学计目法与中国现行数子法及应氏填满计点法在根本上取得了一致,故命名为中国计目法。。

创立了“子空皆地”的中国计目法,这样的大局观大毛笔,是统一围棋规则的坚固保障。

妙手二

第六条、禁全同(由日本国池田敏雄先生提出)

一方落子后(在这里专指实着),不得使一个曾经出现过的全局棋形再次出现(全局棋形由枰内黑白棋子组成)。

解说:

考虑到当前的急务是围棋规则的统一而不是它的最终完善,笔者在本规则中采用池田的禁全同而不用本人提出的禁倒退,是一个友好善意的表示,这样做应该会得到日本棋界的赞同,有利于围棋的统一。

妙手三

第七条、关于收单官

原则上要收完官子,因单官是双方可争之地,故应收完单官。但若对局者双方都不愿意收单官时,也可不必收完单官而结束争棋。

解说:

这一着妙手下出后,众口便不再难调。对局者双方有一方坚持要收完单官时,便像中国现行规则一样收完单官而结束争棋;对局者双方都不愿意收单官时,便像讲究美学的日本规则那样不收单官而结束争棋。

妙手四

第十条、实战检验

本规则之实战解决,是通过实战来对各方的主张进行检验。

1、检验棋子的死活

最终会被提走的棋子是死子,反之是活子。

2、确认空点的归属

最终会成为一方棋子的着点的空点,是该方的子点;最终会成为一方单独拥有的气点(眼位)的空点,是该方的气点;最终成为双方共有的气点的空点,由双方均分。

实战解决时应将棋局恢复到休止时的局面,并将休止时的全局棋形视为实战检验过程的初始局面(棋局休止前曾产生过的所有的全局棋形皆不带入实战检验的过程),由先放弃的一方先下;实战解决后,也应将棋局恢复到休止时的局面,按实战检验所确认的结果来做棋与计算胜负。

本规则之实战解决不是棋局的继续,而是独立于棋局进程之外的实战检验。两弃表明了双方都认为盘面已无棋可争而协商休止,同落子无悔的道理一样,协商休止后也不得反悔,故棋局不得在休止后又重新继续。

解说:

大家知道,日本计目规则没有实战解决而生出很多判例,是其致命缺陷。为了在计目法中引入实战解决,美国规则提出了“一方每放弃一手要交1子给对方作俘虏”,拙著计枰点规则(非艺术版)以新概念虚着取代放弃(虚着之子要回棋),都是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计枰点规则艺术版却在原封不动地保留日本计目法可以放弃(Pass)之条件下,能使其可以通过实战来解决一切分歧——这真是一着妙手啊!

妙手五

第十二条、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判例)

不论棋局休止前双方的着手是否相等,填空做棋(回填死子与俘子)后,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所占据的枰点(子点)与未收的单官平均分配给双方,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解说:

本判例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时要贴1点”的优化。盖因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所占的子点平均分配给双方,就在盘面上黑子比白子多1个时让黑方贴出了1点。

从唐代围棋数路法的操作程序中发掘出这个伟大的判例,就为日本计目法的程序(从唐代围棋照搬而来)建立了科学的理论,将日韩计目法从“惟目是地”上升为“子空皆地”,人们就得以在等子的条件下比目判输赢了。

妙手六

第八条、两弃休止

对局者一方放弃后,另一方也放弃,则棋局为休止。

第十三条、棋局的终止

1、回填做棋完毕后,棋局为协商终止。

2、略

3、略

解说:

中国现行规则错误地将休止当成了终止,在终局后又要清理死子,改变全局棋形,其逻辑是混乱不清的。计枰点规则讲清了棋局的休止与终止这样的基本问题——这也是一着含金量不低的妙手吧。

中国现行规则(2002年)

第7条 终局

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 活棋与死棋

1、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21条 终局

1、轮到着手的一方提议终局,随之放弃着手。如果对方不同意就此终局,则应允许对方着子。放弃着手方随即恢复着手权利,对局重新开始,直至双方一致同意终局。

2、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如果盘上尚留有可争之点,其归属按双活方式处理。例如图五A点。 3、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后,一方或双方即使又发现了有效手段,也不允许重新开始对局。例如图六黑A之类的有效手段。

4、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对局双方意见必须一致。如有争议,重新开始对局,由认为是死的一方先下,以实战解决。

妙手七

第十四条、关于目的定义

在回填做棋后的等子局面上,某一方的棋子单独围住的空点是该方的目;某一方单方有权用棋子去占据的空点也是该方的目。两方目以外的空点(公气)由双方均分。

按本规则关于目的定义,双活棋中的一方单独拥有的眼位是1目;劫材有利的一方所持单劫不粘时劫处的空点是1目;所谓“一方权利的单官”处每个单官都是该方的1目。这些都是合乎棋理的,是对日本规则的改良和优化,与中国数子法相一致。

解说:

日韩两国采用计目制规则,却讲不清目的定义。计枰点规则讲清了目的定义,是笔者的原创且是世界的首创——这也是一着含金量很高的妙手呐。

妙手八

第十七条、由计目法得到数子法的结果

数出黑方的目数为b,白方的目数为w,则黑白子点与未收的单官及公气共计为[361-(b+w)],均分后每方得其半。故黑地总量为b+[361-(b+w)]/2点,白地总量为w+[361-(b+w)]/2点,点数较多的一方为胜方。在这里,“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返回到“子空合计,点多为胜”,我们由计目法的结果得到了数子法的结果(请注意:地的单位是点,不是子)。

说明:

从计目法的结果得到子空合计的数子法结果,乃是科学的围棋规则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是因为计算胜负的完整信息不是黑白两方的目数各有多少而是黑白两方地域的总量各有多少。

第十八条、以应氏计点法来填满检验(可选)

以应氏填满计点法(稍作变通)来对计目法与数子法计算胜负的结果进行检验。

解说:

可以通过计目法得到数子法的结果或通过数子法得到计目法的结果,并以填满计点法来加以检验——计枰点规则实现了计目法与数子法的和谐兼容,地多为胜的规则已经统—,这个事实还有什么疑问吗?

结束语 关于计枰点围棋规则务实版与科学版的说明

这里发表的是写给世界智力运动会的计枰点规则,是为了促使围棋规则尽快实现统一而出台的务实版本。务实版本向现行规则作了若干让步,这在当前是明智之举。但,围棋规则最终一定要一定会走向完善的境地,这是计枰点围棋规则科学版的追求,相信也是广大围棋爱好者的理想。为此,请您阅览《计枰点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一文,从中获取关于计枰点围棋规则科学版的信息。

张云琪(笔名燕来),2008年3月于北京

五篇与本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章:

科学计目法——向日韩向欧美向全世界传播围棋的真理

围棋大规则及其分规则——写给世界智力运动会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唐宋版分规则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艺术版分规则

计枰点围棋大规则明清版分规则

请进入下面的地址,阅览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系列文章:

燕来围棋文集(古风围棋文化网)

http://www.gufeng.ws/wq.asp

燕来围棋文集(中国围棋网)

http://blog.weiqi.cn/?130/spacelist-blog.html

围棋大革命(TOM棋圣道场)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username=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西西河中文网)

http://www.talkcc.net/user/%D1%E0%C0%B4

燕来围棋文集(网易的博客)

http://blog.163.com/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搜狐网)

http://89yanlai.blog.sohu.com

燕来围棋文集(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u/1052466433

按地址进入后,每篇文章都给了链接。

[ 本帖最后由 燕来 于 2008-4-2 15:28 编辑 ]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