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他是真正的人 -- 公鲨
他是真正的人
从电影《集结号》主角“谷子地”想到闵学胜少将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集结号》公鲨并没看过,但拜托网络的力量,对于这部电影的故事梗概还是有所了解的:在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全连47人除连长谷子地外全部牺牲。前武汉军区参谋长闵学胜少将率领新四军5师3旅在中原突围时就曾经有过几乎完全一样的经历,只不过由于他的机智果断而使得战斗的结局不像《集结号》那么惨烈而已。
1946年7月11日南路军由王树声(中原军区副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刘昌毅(第一纵队副司令)率领第一纵队第2、第3旅、第二纵队第15旅(欠第45团)共约9000人在月初突破平汉铁路后到达襄河东岸。当时由于连天暴雨,襄河的河面已经涨到了1000多米宽,千军万马全挤在了东岸(60年后公鲨经过襄河时,襄河已基本干涸,河床裸露、极其丑陋)。国民政府整编75师16旅也紧跟着逼近襄河东岸,中原部队了陷入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险境。王树声命令3旅长闵学胜带领第3旅8团、第2旅6团(欠第1营)及纵队警卫团和机关人员一部约2500人,在河东岸阻击2天2夜,掩护大部队西渡;待阻击任务完成后追随大部队过河,他率领大部队在河西岸接应和掩护3旅过河。
阻击部队浴血奋战完成任务后发现,大部队不仅没有掩护和接应他们,反而为了防止敌人尾随过河把为数不多的渡船全部凿沉,沉入河底,闵学胜旅长率领下的2000多人被困在了绝地。
紧急关头闵学胜果断决定放弃渡河的原计划,调头向东发起反冲锋从敌人的正面突破,然后辗转北上,于8月初进入伏牛山区,与河南军区部队会合,参加开辟豫鄂陕根据地。后来在山西晋城总结中原突围时,闵学胜由于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南路突围部队中减员最少、部队保持最完整而荣获中央嘉奖。
公鲨要说的不是上面这些从网上就能找到的官版回忆。凡是语言干瘪没有灵气的段落都是公鲨放狗搜来的。要说的是闵学胜发现被骗、被大部队抛弃后的反映:
他冲着河西岸声嘶力竭“王XX,我日你娘!!!”。
战场上上级对下级打骂甚至执行军法的事情并不鲜见,形势使然。闵学胜的这句破口大骂却是一名军人发现被上级遗弃后的血性的真实体现。他打动了他的部下,也感动着60年后的公鲨。
他是真正的人
部队知道不能指望任何支援后,更加同心协力,勇猛无前,这才有后来的胜利场面。不仅如此,他率领的这支部队还因祸得福,最终完整地到达河南和兄弟部队会合。相反,过了河的部队“到达鄂西北地区,鉴于敌情严重,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部队分散,以武当山为中心开辟鄂西北根据地”。一句话: 被打垮了。王树声化装脱队,只身跑了。
当年共产党干部和现在不完全一样,他们最重视的并非某个领导的个人威严而是事业的兴亡以及同志的生命;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也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也正是由于有一大批(具体数量公鲨不知道,估计不会就他一个吧?)这样真正的人,TG才能在四年内打败KMT 夺取全国政权。
写到这里公鲨忽发奇思:现在的人,特别是TG的高层都喜欢掩饰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总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其实这何尝不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无能、无知、无奈和无助呢?这恐怕就是眼下汉字里常用的“装”吧?!
来段“罗生门”如何?大家按各自的想法设计一下他二人再见面的场景。
注:也有资料说闵部完成阻击任务之后发现渡口已为敌所控制不得已只能掉头向东,反而击破口袋底,辗转归建
注:也有资料说闵学胜时任3旅副旅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唉,人啊。
谢谢
逃亡的路上,碰见失散的干部战士,不但不收拢,反而赶他们远远走开,防止目标太大。还偷偷地暗杀了一个师长,罪名就是有投敌可能,实际上还是为了自保。
详情请参见温相的相关文章
唯一的战绩就是把西路军折腾完了。可惜了5军团和9军团被连累的连种子都没了。皮旅长突围仗仗胜,王司令突围仗仗败。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考,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可信性的。
这个故事里提到了王树声大将舍弃掩护部队的事情,不作一番考证,恐怕也很难验证其细节了。
但是,我并不认为舍弃掩护部队的行为应该谴责,正如“罗生门”一说,可能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解释。
上级主官要负责的是整支部队,至于“舍弃”,原因多多,诸如战情紧急,不得不取断腕之举;比如联络丧失,无法通报境况。。。。
显然,就此得出“组织不可靠”,以及从中得出“诬蔑”“贬低”我军的结论的,显然都是轻率和有欠公允的。(这个不是指您,是就着《集结号》说的)
此外,我军战史中,也有相当层级(似是旅级?可能记忆有误)的军事主官临阵动摇,或因游击习气未改而擅离职守的,进而导致友军受损,总部显被合围的。
如果以此为背景拍一部电影,主题是表现“友军”在损失重大的艰难情况下,仍然浴血奋战;是否就可以因为其中表现到我军个别单位动摇擅离的,就可以得出电影是在“诬蔑”我军的结论呢?
闵将军的情势虽然险恶,但毕竟是一支规模不大的偏师,阻击掩护之后,规模也应更小。这样一支小规模部队反而在有的时候更具灵活性,如果方向准确,动作坚决,加上必不可少的运气,反而生机更大一些。
而王树声部主力,目标太大,国军全力以赴,加上一些可能存在的指挥上的失误(毕竟国军不似我们以前习惯的草包形象,共军也并不都是随便出来个连长都是英名神武的架势),最后失利,也是完全可能的。
比如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主力被围歼,而傅秋涛带领的失散的一纵部分部队,却从夹缝中冲了出去。
不得已只能掉头向东,反而击破口袋底,辗转归建。
这个说法我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过一时也无法用各方资料佐证,只能暂且当作“罗生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