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平稳驾驶技巧(上) -- 看看
一、什么使我们感到“不平稳”
怎么样才叫“平稳”呢?坐车的人在车加速时不推背,减速时不前倾、点头,转弯时不左右摇摆,这都可称得上是平稳。
那么是什么造成我们会感到推背、前倾、点头、摇摆呢?是惯性吗?是的,只要运动存在,惯性就存在,所以,当你感到不平稳的时候,惯性确实起了作用。然而,当车直线匀速行驶的时候,你不会感到惯性带来的不平稳。
那么,是加速度吗?
好像很有道理——可不,我们感到“不平稳”的时候,不总是在车加速、减速的时候嘛。但是,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运动中的车,如果你既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它行驶一段距离之后,还是会停下来的(嗯?谁在说“自动巡航”?给我拖出去,翻过来打!)。这是因为,地面与车的摩擦力给了车一个稳定不变的加速度,我们把这叫作匀变速运动。然而——我敢打赌,车上的人不会有任何“不平稳”的感觉的。
“这加速度太小了吧!?”——你也许会说。
也许是。那么,我们来看看另一种情况:你一脚将油门踩到底,车“噌”地一下蹿了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车一直是在加速的。不过,油门踩到底之后的推背感是不是没有你在踩下油门踏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强烈了?这个情况也许太极端,不是每个人都追求过这种体验,你也许可以试试在车运动的时候,将刹车踏板踩下一半,然后保持住——是不是在保持住之后,前倾的感觉没有在踩下踏板的过程中那么强烈了?
踩下踏板(油门/刹车)与保持住踏板,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加速度是变化的,而后者的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人体对加速度的变化比对速度的变化(即加速度本身)要敏感许多。很多有关不平稳的现象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比如换档时的顿挫感。新手们抱怨无论他们踏板踩得多轻,总是无法避免在车停稳的一瞬间乘客仍然会“点头”,也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尽管此时加速度已经不大了,但只要他们还在往下踩踏板,加速度的变化率就没有减小。
加速度是有用的,我们离不开它——我们总是要起步停车、提速减速的,对吧。加速度的变化很讨厌,我们却也没法避免——无论如何,达到我们想要的加速度总要有个过程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要踩踏板的。考虑到人体对加速度的变化远比对加速度本身敏感得多,我们要想获得平稳驾驶的体验,就要在加速度的变化上下功夫。
要想控制加速度的变化,我们就要弄清,什么是加速度的变化。我们首先来看,什么是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除以时间(a=⊿v/t),对吧?换句话说,加速度是速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类似地,我们可以知道加速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我们以a’来表示,a’=⊿a/t。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我们从当前的加速度变化到我们想要的加速度,所花的时间t越短(踏板踩得越“猛”,越“快”),变化率a’越大;反之,所花的时间t越长,变化率a’越小。
持续时间较短但变化率较大,和持续时间较长但变化率较小,哪一个更接近我们平时对“平稳”的体验呢?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有不同的选择。我假设后者是更接近“平稳”的体验,所以,在此基础上的所有提高驾驶平稳度的讨论,都要围绕怎么减小加速度变化率来进行。
二、例:刹车技巧
作为这一段的总结,我们探讨一下怎么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平稳驾驶的认识应用到操作中去——以前面提到过的,如何避免车从运动到静止的一瞬间乘客前倾、点头为例:
在刹车过程的后段,缓缓抬起刹车踏板,直至车辆静止。
“抬起刹车踏板”,是通过降低阻力来降低加速度,使速度的变化带来的不平稳的感觉降低;“缓缓”,是通过延长加速度变化的时间降低加速度变化率,使加速度的变化带来的不平稳的感觉降低。
在这里缅怀一下我在驾校的老师——赵师傅。这个刹车时的小技巧,是我从赵师教给我们的窍门“两脚刹车”中发展出来的。而这里面的道理,则是我后来在发展自己的平稳过弯技巧时才悟到的。
我比较温柔的做法是估计好距离,先带上刹车,逐渐加大力度,之后根据情况慢慢抬刹车,直至完全抬开并同时让车稳稳的在停车线前停下。减速度很小,车不点头,人没感觉。
我比较暴力的做法是一脚剁下去。
车上有人就温柔点,就我自己就暴力点。
我也是,车上有人时注意力在怎么开得平稳;一个人开的时候就是要么注意力在速度,要么注意力在省油上了。
我的教练没教。
不过我摸车几个小时就发现了。
用“心”去开,自然有收获。
教练能教的其实不多,个人领悟。
修行靠个人。
启动时一脚油门到底,车不会飞起来,其效果是轮胎原地打转N圈,发出刺耳了尖叫声,然后才突然窜出去。
这种情形在国内是看不着的。
虽然村长是天才,但刹车时候抖一抖可用不着天才。当年老夫开车时候也是自己悟出来的,觉得自己真天才,后来看老黄刚学开车没多久,踩刹车也会抖一抖,便问他这不是马妹教的……
老黄嘴一撇,男人干完事情要抖一抖,这还用教?
这样感觉带劲儿...哈哈...
“紧踩慢松”顶得上一堆公式
你的东西很好,不过我不太懂,有几个问题请教:
1。“加速度的变化”这个概念很好,但能否与“平稳”直接联系起来,可能要好好考虑。
2。“踩下踏板(油门)”和 “踩下踏板(刹车)”应该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踩下踏板(刹车)可以等同于加一个力,这样和加速度有关。踩下踏板(油门)是加油,与车的动能变化有关,这样在不同速度时带来的加速度不同。
3。“新手们抱怨无论他们踏板踩得多轻,总是无法避免在车停稳的一瞬间乘客仍然会点头”可能是一个误解。在空旷地方,如果踏板踩得轻并且不放,乘客不会点头。“点头”的原因是新手在要最后停时用了一点力引起的。
4。推背、前倾、点头、摇摆这些不平稳,我觉得还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加速度。
5。这些不平稳可能还和人的感觉有关。人的感觉很奇妙,比如说晕车的人自己开就可能不晕。所以同样的加速度,如果人有准备和无准备,感觉大不一样。
我想可能是我选用的名词是“加速度”而不是“力”,所以才会有所疑惑吧。我在(下)篇中直接使用离心力来讨论平稳过弯,也许不会带来这样的困惑吧。
人体的许多主观感受,是对外界刺激变化的体验,而不是外界刺激本身——我在(下)篇中阐发了这个概念。“力”便是这样一种外部刺激。加速度不变,意味着力没有变化;加速度变化,意味着力有所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对“不平稳”的感觉,其实是由力的变化引起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是人体适应自然、保持平衡的需要。
力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当力平衡时,我们人体一定也是平衡的。当达到平衡的力中有一个发生变化,人体便有不平衡的趋势。因此,为了保持平衡,人体要有感知力的变化的能力。不平衡给人体带来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体对力的变化的感知比对力本身的感知敏感,应该是适应自然的结果。
针对您的具体问题,下面我们分别来探讨一下。
“平稳”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主观感受无法度量。心理学行为学派将人的行为解释为“刺激-反应”,这意味着,任何的主观感受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外部刺激。声、光、气味、力量等等都是有效的外部刺激。这些刺激——不论是物理的还是化学的——很多都是可以用科学手段进行测量的。通过对外部刺激进行测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如今已经发展成一门学科,称为“心理物理学”。因此,将一个物理概念与一个心理现象联系起来,从方法上讲,没有问题。在本文中,我选取“加速度的变化”作为与“平稳”这一心理现象相联系的“外部刺激”,是根据我自身的经验与观察。您当然可以选取您自己的变量进行分析。
不论踩下哪个踏板,都对车施加了一个力,只不过一个是动力,一个是阻力。只要力不变,加速度就不变——不管此时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明白您强调“空旷地方”的意思,应该是指不考虑定点停车的情况下,踏板只要踩得足够轻,乘客不会点头。我想如果地方足够空旷的话,那么完全可以不用踩刹车——就象我在第一部分分析的那样。然而,新手们抱怨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我们踩刹车的目的,是要停止在我们希望的某个点上——就是驾校里称为“定点停车”的。
显然,在绝大多数时候,地方是不够空旷的,我们如果只考虑“踩得足够轻”,是无法停在我们希望的点上的。
关于这一点,我希望能看到您进一步的阐述。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您可以结合我在这个回帖开篇的部分仔细想想:
踩下踏板(油门/刹车)与保持住踏板,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加速度是变化的,而后者的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人体对加速度的变化比对速度的变化(即加速度本身)要敏感许多。
“平稳”完全是一个主观感受,对这些心理现象做定量分析,正是心理物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所用的分析工具,并不是“(因为)晕车的人自己开就可能不晕,所以同样的加速度,......感觉大不一样”这样的逻辑——我不认为这两种现象间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