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注意】三月底的星空可观察到五星连珠 -- 雪个

共:💬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注意】三月底的星空可观察到五星连珠

北京天文馆透露,三月底的星空,北京市民可用肉眼看见木星、土星、火星、金星和水星「五星连珠」。

据了解,这五颗肉眼可见行星在同一晚共同现身星空的情况,上一次出现在三十二年前,错过本月二十七日的「五星同现」,下一次要到二0三六年。

北京晚报引述北京天文馆的说明指出,三月二十七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左右,北京天空不仅能看到「五星同现」,还可以看到五个行星在天空中以一百三十五度角,从西向东南方向依次排列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

报导指出,五星同现时,自西向东排列的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在此同时,月球自三月二十二日起至四月三日止,会在五个行星间现身。

「五星同现」的具体情况将是:三月二十二日水星合月、二十五日金星合月、二十六日月掩火星、二十七日五星连珠、二十九日土星合月、四月三日木星合月。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布衣,都以“天”为至尊。这不仅仅是因为“天”厚赐了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住行,更主要的是“天”时刻都在慈悲地以各种天象预示、规范着人的思想与行为。人顺天而行、做了好事,“天”就现吉象,人间必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若是逆天而为、干了坏事,“天”就降凶兆,人间就会干旱少雨、洪涝灾害、兵变民乱……。特别是历代帝王对这种“天人交感”更是深信不疑。

根据中国传统对“五星连珠”的看法,认为是最吉祥的天象,表示将有“明主出现”,因此古代君王对于五星连珠都有极大的期待与期许,也因此产生不少历史事件。史学家司马迁(145~87 BC)真,五星连珠?r,国家会有大的改朝换代发生,新的伟大人物?⒔?立新的国家。

西元前1953年2月26日,五大行星非常紧密的在目??4.33度之?然峋郏?当?r大禹建立夏朝,也是夏朝君权神授的开始。

西元前1576年12月20日,水、火、木、土四星连珠(金星也在附近),是夏朝灭亡的象征,成汤成功的改朝代为商。

今本《竹书纪年》对殷末周初,周将代殷时的天象也有描述:“孟春六月,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祗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西元前1059年5月28日,周文王改朝换代为周,当时所有的行星会聚在巨蟹座?榷.45度的范围,呃是史书上记载的行星会聚第二紧密的一次。

《宋书?天文志》说:“齐恒公将霸诸侯,五星聚于箕。”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在他统领诸侯之际,又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天象。

公元前206年,《马王堆帛书》记载“(汉高祖)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当时五大行星就在东井(二十八宿之一)附近,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按照事先的约言,刘邦当王。但当时刘邦实力远不如项羽,故未敢称王。但那时“五星聚于东井”这一特定天象的出现,古人则认为这是汉代将兴的征兆。

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代,天空星象又呈现五星连珠的状况。据说,星象在五星连珠时,在地球上的人文世界中,也象征着学问的鼎盛,所以宋代的文风极旺。

以上各例都说明金、木、水、火、土五星以某种方式聚会,兆示天下将有大人物出现,天命有所转移。看来五星聚在某处,便是改朝换代的象征。

家园 好啊,一定看看。
家园 那么,北美的夜晚也能看到这个景象吗

具体是提前一个日期还是推迟一个日期呢?

家园 一样,提前一天。
家园 值得一看,但看得到吗?

随说三十年便能有一次这样的景象,但也是很期待的。

不过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如此厉害,别说五星了,能看到月亮已算是不错了。

家园 哦?昨天我看了金星合月,很不错
家园 哎呀!!!羡慕到非常啊。俺这边可是月没星不亮。
家园 【郁闷】昨天北京阴天,一颗星星都看不到

其实就算晴天,也看不到五星连珠。

家园 真的凭肉眼就能看到吗?

水星非常难观测到,据说伽利略一生都未曾观测到水星.

家园 肯定可以的

水星和金星一样,只出现于早晚,古代称之为辰星或昏星(古代人以为这是两颗星),就是提示早晨和黄昏到来的意思。

水星的亮度虽然没有金星、木星那么亮,但是也是1等星的亮度,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只是它离太阳太近了,所以时间不好选择,如果只是半夜去观察,那是肯定看不到的。哈哈。

家园 水星难以观测就是因为天文高度太低,

好像最高时也不超过20度,时机也不好掌握.亮度到不是问题.

不过城市里面杂光太厉害,3等星看上去和6等星差不多,理论上能够看到的5,6等星根本没影.两年前的夏天和朋友们去海边,那个星空真叫漂亮.天文观测还是野外好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