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族事务二题 -- 本因坊幻庵

共:💬63 🌺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民族事务二题

看见最近四处在争论民族政策,忽然想起两个案例~

一、藏族作家阿来是回藏混血,因为生在康区长在康区,自然是藏族。因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阿来最终混入主流文学界,还拿了茅盾文学奖。阿来常年居于成都,娶汉族mm为妻,育有一子。为了不让儿子忘本,阿来给他儿子的民族登记为藏族。可是,儿子的生长环境,跟藏文化八杆子打不着,儿子的少数民族身份,反而招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儿子自己也毫无藏民族的民族认同。最后,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阿来不得不,把儿子的民族改为汉族。

二、今日观两会报道,有一篇关于少数民族锡伯族代表的。说锡伯族代表会面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忧心忡忡。锡伯族人口本来就少,最近几年更是连续负增长。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景十分严峻。

家园 趋同是天下大势 谁也无法逆转

君不见 尼泊尔国王下岗了,IBM归联想了,民主自由成天讲了,世界范围价都长了,作爱照片世界共享了,就是世界人民没有理想了。

家园 非常好!

本来就该这样 用异样的目光让认同主流族群的人越多越好

家园 科索沃啊科索沃。。。

巴不得所有少数民族全部消失,当然这是指心理文化认同上而言的。有了科索沃的先例,我看哪个中央领导人还敢逆流而动扶持少数民族文化!!!

家园 既然各民族经济基本融为一体,其他方面早晚都走这条路

物质基础趋同,导致生活习惯也快速趋同,很多东西不管愿不愿意,以后只能到博物馆和纪录片里看了

其实无他,汉族即是融合而来,未来华族也是如此

家园 【原创】民族大融合本来就是历史所趋,但有人偏要逆历史潮流而行

那必定是要受到惩罚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民族消失了,当年强大的匈奴哪里去了?鲜卑呢?这难道是他们愿意消失的吗?

无论说少数民族文化多么好,少数民族文字多么好,都否认不了一点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字都并非先进文化和文字。就以科技为例,请问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字里有多少与科技相关的内容?连科技术语都没有的文字,能发展得了什么?这样的文化和文字存在下来,不过就是保护区里的大熊猫,供人观赏而已。

  

  汉文化为什么能同化其他民族,因为他先进,他包容。当然汉文化也有不先进的时候,不先进时,就不但同化不了别人,还要落后挨打!幸亏我们的先辈利用西方的先进思想对汉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从而打造了全新的中华文化。

  

  少数民族有否像汉族一样对自己的文化,包括文字进行过改造,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今天我们可以轻松地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少数民族做不做得到?做不得,又不去交流,那你的民族就只能被边缘化。

  

  我以为不少少数民族都缺少理工思维、科技思想,被民族优惠政策和文化表扬晕了头,不知道自己快变成保护区里的大熊猫。你愿意做游客,还是愿意做大熊猫?虽然大熊猫很珍贵。

  

  因此,不但要对少数民族进行双语教育,还要加强理工教育,教育资源向理工倾斜,达到9:1。科技工作者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理工人才多了,那个民族才有希望。

我希望最后所有少数民族都消失,只记一个“华族”,华族文化并非只是汉族文化,而是融入西方先进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而诞生的全新文化。

家园 锡伯族哪有什么传统文化了,他们和满族文化没有啥太大的区别.

而满族文化也和汉族文化融合了,所以他们感觉不出来他们的文化传承.

划分民族本身就是件荒谬的事,对国家百害而基本无益.

而且少数民族也很愁人,反对被同化,可以,但是同时又反对相互融合,这事不好办.就说那满族,其实他们的文化已经和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了,就说现在所谓的民族服装,很多的东北民俗方言,甚至标准的普通话里都有满族语言,比如"回"以前读wei(二声),但是满族语读"hui",所谓我们也读"hui"了.

广东话里动不动"你吃饭了没","你走先",说普通话的人一听就迷糊了,咋这么的语序语法,结果一查,发现广西的壮族的语言是这么的语序语法,原来广东话是跟人家学的.

还有那回族,绝大部分其实就是汉族,只不过信伊斯兰教而已,现在那些回民本来已经不信了,但是一看身份证,自己是回族,一下子就提醒他们走回头路了,这事想想就生气.

我说了这些,恐怕又有人说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别胡说,当年所谓有容乃大的唐朝,一点都不宽容,胡人来了,你要信仰我中华文化,才可以做我华夏子孙,然后,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赐你姓为"李",你还要谢主隆恩呢.为啥我知道?因为我姓李.我爷爷给我讲的,我们老家有家谱,似乎家谱起始于唐朝,似乎是被皇帝赐姓为李,似乎先组一下子就激动了,赶紧纂写家谱,深以被赐姓为李而荣.现在想想,如果当年唐朝搞现在TG的民族这一套,搞不好我现在正在闹独立呢.

还有,如果这里有少数民族同胞在,你也别指责我什么民粹主义,我也不怕跟你说道说道,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绝对优势性的主体民族,那么这个国家会经常动乱,而且总有人想着闹独立,最后结果是大家都没好果子吃.看看疆独过程你就会发现,被打死的维族人一点不比汉族人少,然后经济还发展不起来,鬼知道这算咋回事.而最安全稳定的国家,肯定就是单一民族国家,这事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心中我最希望的就是中国能成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虽然很多民族文化和传统消失了,我也感觉很无奈,但是毕竟那些伟大的文化传统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给人民造福,而如果他们的消失能更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减少彼此征战,那么他们的消失一样有着伟大的意义.

家园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身份证上加民族这事是胡耀邦干得

王芳不同意,胡耀邦就蛮干,真是败家子一个。

家园 花,为了这个华族。

一直觉得我们就应该存在一个中华走卒。

家园 德国人对犹太人说这个?
家园 实际上许多少数民族人士是积极汉化的。

许多少数民族人士已经与汉族人没什么大区别了。我是满族人(标准旗人后代),但我家族中能听懂满文的早都死了几十年了。我几个堂姐(相对我这个满汉混血来说,她们都是纯满族血统)身份证上都填的是汉族。这是东北的。

我几年前去贵州出差时,曾遇见当地许多少数民族(受过一定教育的)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说普通话的口音比当地的汉族人还标准。最狠的是我父亲同学(他在贵阳工作)的女婿(从未去过东北),普通话说得和黑龙江人一样(根本听不出来)。对他们来说,认真学习汉语,以便能在东南沿海发展或在当地进入以汉族人为主的中上层圈子是个很大的动力。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根本不会本民族语言。

据我所知,在东北,能看懂满文的满族人还没有汉族人(专门研究满族文化的学者们)多呢。在西南,许多小的少数民族(从苗壮彝傣等细分出来的)原本也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所谓的本民族文字是外族(汉族专家居多)给发明出来的。

家园 漢族本來就是多民族的大雜燴

以一段較長的歷史時段來衡量,不講究啥血統是其最大的特點。

所以說中華民族是比較能融合其他民族的,包容性特別強。

家园 兄弟,东北满族身份证上填汉族的原因我估计你应该明白为什么.

我也是东北的,具体我不忍心多说.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就会需要精神追求,需要被认同感.那么人们就会回头寻找自己的民族认同.所以就我上过的少数民族论坛来看,当属满族和回族反映比较激烈,而朝鲜族相对差一些,估计可能和有朝鲜族国家的存在有关.为什么我说了这3个民族,是因为这3个民族的人均收入在中国是比较前几名的,满和朝鲜比汉族都要高,回我记不清楚了,就不去BAIDU了.

其中尤其是满族反应最为的强烈,本来作为一个有亲戚和好朋友是满族的沈阳人,对满族人的认同感很高(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但是用好感已经不够描述我当时对满族人的感受了).但是我2003年去了当时的满族网,真被淋了透心凉,里面的言论非常极端,对国家的认同感几乎没有,民族沙文主义随处可见,同时能看出来里面有个特点,北京和天津的满族多,而且似乎普遍生活水平不错.

这在当时直接严重刺激到我,我对民族事务的关注就是从当时的那个满网开始的.

所以...我对于您的看法并不是很乐观.如果有什么用词让您感觉不舒服,那么请原谅.

家园 还有人“一看身份证,自己是回族,一下子就提醒他们走回头路了“

需要看身份证才知道,也没深莫威胁了。

还有那回族,绝大部分其实就是汉族,只不过信伊斯兰教而已,

回族的形成离不开汉族和其他民族,但“绝大部分其实就是汉族“,太武断了。

西西河整体上说,还是以大汉族主义为主的,看看帖子送花的多少就知道了。

p.s.,我并不在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