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防科大这种学校还是撤销算了 -- 深空探索

共:💬50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上

现行的制度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总体来说都是不合算的。

很多国家花钱培养出来的学员,最后出来干高中生甚至不用高中生都能干的活。等于花钱打水漂。

同理,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最后干一些与自己的智力、能力与投入的精力完全不相匹配的工作。等于青春打水漂。

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却做着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这就是现今在军队中广泛存在的事实。

我并不记得招生简章上写着毕业生分配去向了,而且即使说起来也都是很笼统的,原来是总装分配、现在是全军分配。那时年纪那么小,哪里会知道自己会分配到什么单位,刚高中毕业很傻很天真,总以为国家花大价钱培养出来的分配都是专业对口的,谁知道军队钱多,很舍得花大钱培养猪倌菜农。

如果说国防科大在军队中的优势的话。一是对涉密项目的参与,科大里面的老教授和青年才俊们算是军队智库吧;二是本科生可以尽早参加军队研究项目、毕业后会有更多的军队背景的项目经验帮助以后的工作。

但是在军民合作越来越密切、科研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的今天,军队很多项目都跟民间合作,这个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很必要了。

家园 小小反论一下,

国防科大一直有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研究。

另外,当年一位风流倜傥,有走花花路线嫌疑的同窗,在国防科大改造几年之后,已变成朴素的好孩子。这军人气质还是培养出来了。

家园 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北工、。。

现在毕业的学生奉献的顺序是递减的,至于清华、北大基本就可以忽略了。

家园 西工大埋头做了不少事情,只是

觉得北航在天子脚下,在一些事情上难免近水楼台,所以心里总有点不服气,这些不服气又多多少少转变成不服输,所以总体的风气还是比较努力向上的

当然,北航其实也不错,水平、风气也挺好,航空系统的三所重点院校:北航、南航、西工大,都是不错的学校,与航空院校三国鼎立相对应的是,航天系统的院校则是哈工大一枝独秀,独享各方的关爱,所以哈工大出来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的程度要比那三所学校大一些

花上
家园 谢一个,同花
家园 不敢苟同

军校教育有问题,应该想法改进而不是一撤了之。况且应该看到科大毕业生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我也认为科大在教育体制上重文轻武,重技轻蕴,但解决之道应该是调整教育方式,而不是一撤了之。毕竟军队是需要科技人才的,而靠4+1的培养模式培养军队科技人才,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到目前为止,是极为失败的。我们本是想学美国的后备军官训练团制度,结果却成了邯郸学步。何况有一些军队的高精尖项目,也只有靠部队自己的人才来搞,不能随便引进外来人才。

水脏了要倒掉,但孩子还是要留着的。事实上,就我的了解,我军无论是政治院校还是技术院校在刚建校时都是很重视军人基础素养的培育的,只是承平日久,又天天在知识分子们自以为是的强调下,才越来越走向平民化,以至于到最后连平民都有点看不惯了。

至于在你后面的帖中说的什么军队的一套科研用不上之类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我们好象都知道美国军队有大量利用民间科研力量搞国防科研的传统,可人家一样有军队的技术院校,在军队的技术院校里人家一样要步操、内务、请假外出。

家园 这个矛盾在非指挥院校很普遍

又要通过种种约束以体现军事化管理,但实际上又不重视军人价值观的培养,说白了就是盲目照搬部队的管理方式,又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可是僵化的管理体制又不得不妥协于文化学习的客观需要,结果弄得不沦不类,学员呆得很难受,却又没有学到东西。以谓以模仿传统代替继承传统。

家园 老兄消消火

要撤你母校你生气我理解,我也不同意撤你母校,但军人气质和现代战争也不是你理解的那么简单的。美军打伊拉克现在不就是在打近战嘛,伊拉克现在收拾美军最有效的手段不就是人海战嘛。

凡是初入军事这一行当的人,都会从对武器装备的兴趣开始,因为这最容易看出高低,但真正研究到一定程度,都会从军事历史、军事文化中找答案,是谓总结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军队的装备总是最受关注的原因——因为注视军队的目光中永远是外行居多(当然我不是说装备不重要,别又生气)。

象你说的4+1制度,在我看来是完全失败的。大学四年没有军人经历,要在一年的时间内一下具备军官的素质,太不现实了。何况这一年还是质量很难保证的一年。现在的体制是,4+1的大学生先到部队报到,接受基本训练一、两个月,再以大区为单位集中于某地训练。结果是部队觉得反正要送去集训,集训地又觉得反正不是自己的人,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教会他们什么,但求把他们完完整整地送走别出什么事就好(不怕你笑话,这个方面连桂陆都不能免俗)。加上这些大学生反正已经是要当军官的了,训成什么样子都跑不了这个军官身份,所以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标准根本得不到保证。再加上部队也不负责,老想把本该自己管的事推给地方大学。某地方名校——就是你们科大对应的那所地方大学的军训负责人就说,总参只管定大纲,要求我们要训队列,要训战术,要训射击,要训地形学,可我们一没枪二没弹三没场地四没教员,朝总参要他又不给,我们凭什么训这些科目呀。这一系列原因加起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家一片热情来参军,结果是谁都不待见,到了部队又突然把人家当人才了,这也高标准,那也高标准,搁谁也受不了。我这几年手下过了几百名4+1的学员,能够坚持到第4年还不想转业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每年都有训练结束就想法走人的。

家园 纠个错.这个4+1是用来培养指挥军官的.

4+1的学员学4年理工科,拿一个理(工)学学士学位,第五年学1年指挥,拿军事学学士学位.也就是说,5年拿2个学位.很多学校的指挥类学员都是4+1.

技术类学员仍然是学4年,只拿一个理(工)学学士学位.

现在,包括国防科大的指挥类学员,都是这个4+1模式.

从我们学校的情况看,大学4年,技术类学员跟指挥类学员是同样的培养方法,没什么大区别.甚至我们队就是指挥类学员跟技术类学员混编的.

我GOOGLE的一段:

  军队院校从2004年起,对多数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的培训方式改革。

  为培训复合型高素质初级指挥军官,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将先用4年时间完成本科教育和军政基础训练,并取得相关学科学士学位,被任命为军官。而后,转入岗位任职教育院校,根据指挥岗位需要,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任职培训。比如培养目标是步兵排长的学员,将首先在学历院校完成本科学历教育,然后再到陆军学院学习一年,而不是直接在步兵指挥学院学习。通过这两个阶段的紧密衔接,可以使初级指挥军官既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又能掌握岗位任职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对指挥类军官的科技素养要求更高了,桂陆等学校单纯的军事学教育不能满足军队的要求了.我想可能这就是桂陆等学校被裁掉的原因吧.

家园 你说的4+1和我说的4+1应该不是一回事。

你说的这个4+1桂陆被裁以前就搞过,四年科大一年桂陆,拿双学位——结果还没等到第一批科大指挥员,就被裁了。我说的4+1是地方大学生特招入伍的一种方式,第五年的军训是没有学历的。

现在对指挥类军官的科技素养要求更高了,桂陆等学校单纯的军事学教育不能满足军队的要求了.我想可能这就是桂陆等学校被裁掉的原因吧.

至于你段话,前半句我赞同,现在战争的确要求指挥官有更高的科技素质,但后半句有一定问题。裁撤初级陆军学院的确有科技含量不足的考虑,但是现在仍有三所初级陆军学院在为全军培养陆军作战分队的指挥员,你所谓的单纯的军事教育不能满足军队要求是站不住脚的。

而且你又犯了一个常识型错误,军事学可是一级学科,连你们的部分技术学科都是包括在军事学这个大门类里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经“坏鸟”的提醒,让你意识到可以用桂陆的被裁来论证你的某些观点,对此我只想说,科大还曾经直接就成了地方大学呢,说明什么?院校裁撤是有着大量的利益斗争的过程,一声令下军中多少人扼腕,多少人不平,要是能够以此来论证一所军校的重要性,我看我们别争了,都向军艺投降吧。

另外,今年是第一批“4+1”结束基础学习,开始指挥训练的一年。明后年我们将能够从部队得到对这种培养模式的反应。到时再看吧。

再多说一句,你那个“4+1”的4包括“本科教育和军政基础训练”。多出来的那个1,恰恰是搞指挥训练的。但是由于那个“4”基本上都定在由技术类院校实施了,缺乏指挥人才培养经验的技术院校(我知道你们学院也培养指挥官,但毕竟不是所有技术院校都培养指挥官特别是作战指挥官吧),所以也只能是前4年当技术干部,后一年变指挥官了。我恰恰认为这和地方大学生的“4+1”一样是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模仿——美军的指挥军官也有这样的“4+1”体制,比如陆军的4年西点,1年兵种学校。你看人家那个“4”比你们学院的那个“4”如何?事实上我们一谈西点就把它当作一所指挥官的摇篮,但实际上人家的当家科目是工程学,人家的知名产品是工程兵军官。

家园 误会.

不是同一个4+1.

你所谓的单纯的军事教育不能满足军队要求是站不住脚的。

而且你又犯了一个常识型错误,军事学可是一级学科,连你们的部分技术学科都是包括在军事学这个大门类里的。

这个我知道,不然怎么有"军事学学士学位"呢?而且是跟"理(工)学学士学位"并列的.都在军校待过,你也太小看人了吧.

但是现在仍有三所初级陆军学院在为全军培养陆军作战分队的指挥员,你所谓的单纯的军事教育不能满足军队要求是站不住脚的。

原来那么多所,现在只剩3所,自然是军队的需求发生了变更.部队现在不需要那么多初级陆军学院了.因为初级陆军学院培养的学员满足不了军队的需求了.我说的是部队大方向的需求发生了变更,部队现在需要陆军作战分队指挥员的数量没以前多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经“坏鸟”的提醒,让你意识到可以用桂陆的被裁来论证你的某些观点,对此我只想说,科大还曾经直接就成了地方大学呢,说明什么?院校裁撤是有着大量的利益斗争的过程,一声令下军中多少人扼腕,多少人不平,要是能够以此来论证一所军校的重要性,我看我们别争了,都向军艺投降吧。

我现在不是要论证什么观点,陈述事实而已.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吵架的.不要太敏感.你可以忽略我随口说的一句议论.

再多说一句,你那个“4+1”的4包括“本科教育和军政基础训练”。多出来的那个1,恰恰是搞指挥训练的。

这个我自己的帖子里已经说过了,谢谢强调.

家园 我也不想和你吵架

这个我知道,不然怎么有"军事学学士学位"呢?你不用太敏感,我不是换个地方跟你吵架来的.

我只是把你对“越战”一词的反应用在你身上,让你体会一下是什么滋味而已。

我说的是部队大方向的需求发生了变更,部队现在需要陆军作战分队指挥员的数量没以前多了.

这我也赞同,裁军了么。美国有一所西点加后备军官训练团就够了,对比一下我们三所可能还有点多呢。

这个我自己的帖子里已经说过了,谢谢强调.

你回帖速度比较快,我的修改反而跑你后边了,如有歧义,请以我修改过的发言为准。

家园 那么我也来谈谈这个4+1吧.

再多说一句,你那个“4+1”的4包括“本科教育和军政基础训练”。多出来的那个1,恰恰是搞指挥训练的。但是由于那个“4”基本上都定在由技术类院校实施了,缺乏指挥人才培养经验的技术院校(我知道你们学院也培养指挥官,但毕竟不是所有技术院校都培养指挥官特别是作战指挥官吧),所以也只能是前4年当技术干部,后一年变指挥官了。我恰恰认为这和地方大学生的“4+1” 一样是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模仿——美军的指挥军官也有这样的“4+1”体制,比如陆军的4年西点,1年兵种学校。你看人家那个“4”比你们学院的那个 “4”如何?事实上我们一谈西点就把它当作一所指挥官的摇篮,但实际上人家的当家科目是工程学,人家的知名产品是工程兵军官.

我们学院与西点肯定暂时是比不了的.但是从4+1开始以后,我们学校就不再兼顾军事学教育了,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现在就是学西点的模式,专心搞理工科教育和军政基础教育.假以时日,也不是没有赶超西点的可能.

实际上真要说哪所院校当的上"中国西点"的称号,我觉得国防科大在这方面更有优势.毕竟国防科大的理工科教育在国内来说就比清华也不遑多让.

家园 这就是我们的区别

我看到的是西点作为一所以工程学闻名美国的军校其学员以良好的军人素养而闻名世界,你看到的是科大的科技水平能够跟西点这所指挥院校拼个高低。

如果以为放弃军事教育就可以专心追赶西点了,那恐怕只会让你们与西点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西点是一所军校,是一所培养指挥军官的军校。

家园 饭是要一口一口来吃的.

我没说放弃军事教育啊.我说的是放弃军事学教育,把军事学教育交给更专业的指挥院校去做.

科大的科技水平已经够了,只要再加强军政基础教育,那也不是不能跟西点比啊.

而且,现在科大已经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了.只是一个学校的新风格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