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革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上 -- 观望者

共:💬36 🌺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革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上

以前在新浪看萨苏的博客里看他一篇杀人分尸案的时候匆匆写下的,没没有结尾.我在这里把他写完

说一小我知道的杀人的事吧.N年前.我们这里在几个月内.在一小镇上连续出现几起用麻包抛出的肉.那个时候是文革还没结束.人员管制比较严格.还没有什么身份证.你想调查死者身份都困难.而且那年月也没人象现在那样去找失踪人员.你失踪了多数估计你是给送教育去了.连续几起杀人抛尸.不是小问题.我们这里传的都出怪了.大有夜啼儿闻之止哭的功效!但这事公安那里搞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弄清楚.最后一个从五七干校回来的公安给弄个明白!

话说我们这里的那些肉吧.那一年我就记不起了.我才几岁.但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出肉的那地方吧.那里是南方一个很小的小镇.连当时北方一个村都比不起.镇上人不多.三个居民生产队.(种田)几百人.连供销社.派出所和公社就一千人不到.不过那里还有个几百人的瓷器厂.有个军队(营级).那里有当时中国的第三大水库.有一条;连接大西南和中国第五大深水港和南方最大的练油厂的铁路从那里过.所以.那地方是很重要的地方.在那个年月.没事人就在家睡觉.不出门.但那时候武都斗结束不长年.我们这里是很晚才武斗的.各种政治派别很多.而且那时候这铁路的几百公里外中国军队正在帮助兄弟去抗击帝国主义.而在铁路的几十公里的地方.有个三大舰之一的司令部。所以那地方在那个时候有点重要。在那年,几个月内连续发现在铁路延线和周边出现了四次分尸后用麻代抛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个年月人口管理有多么的严格!要是你没有证明跑到街上都给抓去的时代。连续四起命案都没法找到苦主!当时不象现在。电话是手摇的,打个电话都困难。所以也不知道其它地方有没有人来我们这里失踪,再就那时候火车也不准时。在那里耽搁的人有时候也有。有很多趴火车出来的也有。而且那里的民兵也积极。经常去查流动人口。在几次后。我们那里气氛也紧张起来了。。

在刚过的一年.不远的大舰队在南海打了一仗.所以政府和军队对这事都高度重视.于是停止运动,全力去搞清楚这事.最初的结论是敌特组织在那里有大企图,所以,气氛空前!一片风声鹤泪!我们那里县城特别紧张.,所以有海外关系的,国民党员,前政府人员全部都监视起来.还每天接受公安和居委会的无条件问话.气得一孙中山的卫兵(他自己说的。我父亲和他论证过他不是.当然我父亲大人也为这事给关了两天!)干脆跑到公安局那里打地铺了.一段时间过去了。什么线索也没有。

回头说一下最后那袋肉吧。在一个铁路边上的小水沟(就三十厘米水左右)里。一拾粪的早上六点的时候路过,见一麻袋在水里。那高兴。估计比过年好。(我们这里那时候有飞虎队趴火车的干活。估计就是那些人趴下来的粮食。)但拉上来一看。傻了。人!一半节人在麻袋里。而且是个女人。他当时就毛了。跑回去和村民兵说。。这事就这样上报上去。这拾粪的也倒霉的很。前三个连一点眉目都没有。所以。那人就给请去吃三两二一顿的饭了(看守所的伙食!真羡刹旁人。那时候我们这里一个人一年就分一百多斤的粮食)。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人都还穷。粮食更不用说了。乡下的亲戚给我家送过番薯。我父亲那个感激呀。。。。。。。。。。。。。。

我喝水!

在一点头绪都没有的时候。中央来了一新政策。在一些有错误的同志从五七干校调出来工作。行。一个支持右派的警察回来了。

他回来后。公安局最要命的就是这杀人抛尸的事。所以。他出来也就参加了搞这事。也是运气的问题,或者也是阶级观念的问题,他没有把这事放到敌特方面上去。当时的公安局的判断是敌人有组织在在那小镇上来点大动作,以造成两省的军事和经济的重大麻烦。所以呢。那时候所有的单位都在注意那些黑五类。这老兄刚才学习回来。脑子没改变。还是没把阶级斗争放在伟大事业的第一位。他的见解很简单,几起抛尸都放在一些人经常到的地方。所以不应该是有组织的事。所以他的观点马上让领导给他上线。又停职了。不过真理还是在他手中。他在停职的那几天。找到了一些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张粮票。

那个时代的思想是最重要的,说话得说毛主席语录.什么事情都要高举阶级斗争!其他的事情就放在了这斗争之后了.包括吃饭问题!

那警察不是刚回来吗。家里没米了。他回来的时候带有粮票。不过不是我们当地的,是省票。所以要到特定的粮站找领导签字才可以买米。不是你有粮票就可以买的。他在粮站买米的时候,有一个也是那镇的人来买粮票的米。那人是个搞投机倒把的。他一见警察是一惊。完了还在那里等论到他去签字。那警察也不管他,那年月找点粮食混口饭吃不容易。所以就没理他。他买了米准备走的时候。里面说了句,国票!那里来的国票。。这时候,警察也好奇了。你不是军队回来。没有通天的手段。那里搞来的国票。所以他就听里面的说话。那人的十斤国票是用三快钱(天文数字。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从小镇一人手中买来的。那警察听了这话也没上心。回家去了。

还是倒霉催的,家里农村亲戚断粮了。他没法子。只得去找粮票。不过那年月说有粮票给你?能呀!所以他从粮站那里听到的小镇那人有粮票。所以第二天就去找他买点。不过。他到那里没买回粮票。他发现了一条毛巾。一条要命的毛巾。

我得喝水.....

那个时候粮票之紧张。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这里一妇人。丢了一个月家里的粮票。结果上吊了。哎。那岁月.......

再说那警察吧!他亲戚断粮了,得帮他搞点.白天在粮站上听过小镇某人有粮票.于是打算去买点.搞点粮食.反正也停职了.有的是时间.所以第二天他就去那小镇找那个有国票的.买点来救急.

第二天他到小镇.小镇不大.千人小镇,还是新镇.那时候没有自由市场.只有供销社.食堂.药店等.不是赶集日.没多少人.不过火车站那里有几点热闹.小镇就是以火车站为中心!一个小站.站门对面有一个买水的摊.(买开水的).再对面是市场.那天市场也没什么人.不过那过有粮票的在那里.他是一个阉鸡的.腿不好.四十多岁.光棍一条.应该干不了农活.所以生产队呆不下去.又没有城镇户口.所以也没粮食供应.所以他靠阉鸡.补锅过日子(补锅这行业最后见到的是九十年代初.你家铁锅裂了.那时候又不好买一个.没钱或者没地方买.所以最好是补.补锅是一个技术活.锅裂了.那就得找他们.用什么来补了.师傅用的是铁粉.自己做的胶.在裂的地方给你补一下.那胶是秘密.一般不会教人.各人用的东西有不同.但都是秘密.那时候补一个锅可以收一两角钱或者一斤半斤米.)

阉鸡是南方的习惯,把未成年的公鸡做结扎手术,把鸡睾丸取出来.好让那鸡长肉!

警察就到市场是找到那阉鸡的.但那人说,粮票没了.卖给人了.就是昨天粮站的那人.警察懊悔万分.慢了一步.粮食的给土八路弄走了.正楞在那里.这时候.那人身上一东西影入他眼里.满漂亮的.一毛巾.

我们那时候的人一般都带一汉巾.夏天绑在腰间搽汗.冬天绑头上就是头巾,现在广西还有人绑这东西.不过那是一快布.不是毛巾.毛巾那年月也是稀罕玩意.特别是漂亮的毛巾.我们这里一土产公司的人.送人几条毛巾.人家把闺女嫁给了他.不过漂亮毛巾也没什么.但毛巾上的字有点吓人!

还喝水!

那毛巾上写着七X年XX县学习毛著先进个人.这xx离我们这里好几百公里.那里没火车到.再说那时候没证明谁也不敢出门.流窜也是个罪过.不过这阉鸡汉在集市上.估计有时候也搞点投机倒把,有点新鲜玩意也没什么奇怪的.他不是有国票吗?那就肯定是倒来的.所以呀那警察也没什么意外.在学习回来又给上纲上线了.那时候心思想着这会又到那个干校,所以就骑自行车回家了.(那小镇离我们那里十公里).

但这事你看.回到家.老婆那里亲戚断粮的事还搁在那里.自己前途又不知道如何,所以呀.晚上睡觉睡不好.就想着怎么搞粮票.但单位那里是批不出来了.这不是刚又犯错误吗?黑市上买.那也不好买.自己那点粮食要是给人了自己也断顿了.那个急呀...........

不过他又想到那阉鸡汉.白天找他的时候他不说卖给人了吗?那说不好他什么时候又倒腾点回来.得赶紧找他.

回头再一想,凭他那样!不象搞投机倒把的.说话都说不好.再就白天看到他的那新毛巾.结论还是搞投机的.再一想.他要是不搞投机那国票和毛巾那里来?得!这事不简单。现在不是在那里有个杀人分尸的吗?说不好这些东西和那事有关。。。。。。。。。。。。。。。。

说一个那汉子吧。据说。单身汉一个。没见什么亲戚和他走动。腿有残疾。所以干不了农活。在生产队没什么工分。所以就到集市上阉鸡补锅。混点饭吃。那时候正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家养不能超个三个。那里呀,那个年月估计也没什么鸡好阉。补锅。那时候很多家都砸锅买铁了。估计也没多少收人。但在集市上。靠着火车倒腾点什么还是不错的。但问题那汉子不象是搞投机倒把的。再有。谁会把人家单位奖励的毛巾倒出来?还倒那么远?想着想着。自己开始毛冷汗了。

第二天他马上回局里和领导说一下这事。结果他第三天局长就批他两百斤粮票的。闹的公安局的家属们那个骂呀。就差没把那局长告到省里去。两百斤两票。多大的数目呀。我们这里城镇居民一个月粮食定量是二十二斤。看那么多!

这局长姓马(网友的资料!)叫马大棒子!他以前审犯的时候喜欢手拿一两尺长的大棒.在人前摆动.在他那里犯罪嫌疑人无不如竹筒倒豆子全部撂出来.不过他那大棒还是我们这里一风景.经常大街上见他老婆拿这棒赶着他满街跑....

第二天.那警察老兄回到局子里.先找到局长.把自己的困难说了一大通.要他给批点粮票.结果给教育了一通阶级斗争等.回头再说杀人分尸他没有坚定的立场等!到最后.这仁兄才说起他昨天晚上睡不好觉在想的问题.那杀人分尸.死者是外地的.短时间没法搞清楚身份.那不文革吗?但杀人就不过是谋财.仇杀.情杀.等.而敌特机关杀人灭口是会的.但在这里杀的人估计死者是本地的才对呀.杀一个不是本地的说得过去.四个都不是本地的.而且还一个女的.都分尸后用麻包抛尸.都在铁路延线.这不能说是情杀和仇杀.也不可能是敌特机关的作为.所以他说他想的是火车站下来那些人在这里给人谋财害命了还差不多.

再就他说起他昨天去找那阉鸡汉时候见到的毛巾.说起死人得有遗物呀.再就衣服什么的那里去了?

再一说.他又说起那粮票的事(不是堵的慌吗?目的就是来要粮票的).我们这里一般最强就是搞到省票.谁有那么大能耐搞到国票?说到这.他自己又来了口冷气

再说那毛巾上的字.那地方来我们这里好几百里.而且单位奖励的东西谁敢拿来送人.所以一定得搞清楚.那局长听到这又来劲了.对!说不好就是一敌特组织.要不怎么来的国票?

%&*(*))_)(

还是想着阶级斗争.

局长最后叫那警察去看看那阉鸡的.看看能不能抓出个投机倒把团伙来.保证伟大文化大革命等!

那天.那警察又去找那阉鸡的了.不过这次他在小镇上找来两民兵.

那时候敌特组织还真多的.我们这里三工人加班时候喝了点酒.下班的时候顺手能了一段电线回家.(想着牵起来晒衣服什么的.)得.他家里有海外关系.这是一次敌特潜伏人员破坏生产.那两个和他加班的就是新发展的同伙.也是那小镇的....

又喝水.....

那警察到小镇上.带上来民兵.准备着找那阉鸡的.不管如何.搞出他粮票再说.所以呀.带两民兵抗上五六半自动就上了那汉子的家.离小镇不远的一农村.到了,那警察一进那人的门.(那时候那家都不关门)看到了那汉子家里还有特意想不到的东西.得!这回粮票是没指望了.不过人他带了回去.

那时候呀.你要是别人没有的东西呀.真让人羡慕.我有个同宗.他亲戚在水产公司.某天搞到好几斤咸鱼.他放在园子里晒.结果呀.一堂兄弟跑他家泡了两天.等这他煎咸鱼吃上口.这事到现在我老家那里还在说.....

那阉鸡汉有什么新鲜东西呢?他有一个很新的搪瓷口盅,这东西新鲜了.我们那里没几个人有这东西.这东西手脚不长.真搞不到.某年.我一亲戚到省开会.做为纪念品带会一个搪瓷口盅.那金贵的很呀.而且这汉子的口盅也有一行字.XX县批X批X先进标兵.和他毛巾上那地方不是同一地方.到这.那警察来劲来.

问:"你的粮票那里来的?"

答:"火车上下来的人给的"

问:"给了多少?"

答:"十斤"

问:"粮票那里去了"

"卖给谁了"

"这口盅又那里来的?"

:"................."

带走

第二天呀.公安局长批了那警察两百斤粮票.他破了一个连环杀人分尸案.

接下来半年.这警察的活就是核实那四个受害者身份.

哎!那年月呀.谁都不容易.

这怎么回事?那四个死者怎么都跑来这里死?

还是先说我们这里那事吧!那警察去找那汉子,原来就就只想着整出个投机倒把的.没收点粮票.对付一下眼前困难.再说哪天回五七干校还说不好.那有什么心思管敌特的杀人灭口抛尸的事情?要是真抓个投机倒把团伙.说不好那些没收的粮票回批给他一点.看这事到现在.还是想着怎么抓出他的粮票.但在他家里看到的凭他警察的经验.应该没有粮票.看一个那人的屋.里面就一张几快木板搭起来的床.一床麻的蚊帐.小板凳两张.一个陶盘.几个碗什么的.一张小台.台上有个较新的搪瓷口盅.台子的木头都发黑了.这是个赤贫嘛.估计不会是投机倒把的.衣服就在床上.那里堆着.没什么特别.是一个赤贫.但那新口盅有点耀眼.而这东西上面写只XX县批X批X先进标兵.得.既然不是搞投机的,那毛巾怎么来的.而那毛巾和口盅也不是一个地方.还有粮票(他就想着粮票.这也不怪他.你想一下断顿了还背着上干校的压力.大家还应该原谅.)

这时候他脑子想飘了一下那个杀人分尸案.行先问问再说.所以...........

人他带到派派出所.接着审问开始.那东西怎么来的.还是火车站过客留的.没法.那警察摇到了局里电话.大情况说了一下.请求支援.局里马上派出刑侦等人到那里.先派人去搜查那汉子的窝.(一个人.没什么家当.住一土房.说不上家.还是窝好点).在那里查出了一些东西.几件尺寸不一的衣服.一条牛皮带.特别是一件女人的背心.得,再报!这边把新证据放到那汉子上面.再来个心理攻势.那气势呀.马上就要发现敌特机关总部了.

在这事后一个月.我们这里粮事局一司机来粮食.半道上颠下了一包.大家估计也知道那时候公路是怎么会事.结果我们那里公安也大惊失色.怎么回事呢?也是一拾粪的.早上见公路上一麻包.过大哥阶级觉悟高.马上联想刚刚去的杀人分尸案.他马上报告.路上有一麻包.电话报到公安局.公安巨领导一听就嘛了.马上组织最好的力量赶过去一看.靠!一麻袋大米.马上叫粮食局的拉走.那司机听说挨了顿猛批.那拾粪的老兄当时一看真的是大米.马上就哭了.............

这事一直到那老兄死了还有人在说........

回头说说这杀人分尸的事吧.那时候什么物资都缺.就不缺运动.这警察原来也是家庭出生不好.所以.那时候运动也跑不了他.

那怎么回一个腿有残疾的人怎么杀四人.还分尸呢?在他给抓的前几个月.一个偶然的事让他着魔开始的,他的手艺营生是不好做.那时候不是割资本主义尾吧吗?一个家不能养鸡超过三个。估计没多少鸡好阉的。而且补锅也没什么好补。都穷到砸锅卖铁了。谁还补?所以呀。那日子还真不好过。不过他住的地方离火车站不远。那年月出门不是要证明吗?再说火车也不准时。所以那里总有人在那小站那里停留的。而没证明你就不管去住旅社。这样他就有了新的东西。把人带到他家。收点住宿费。

一个傍晚。一个外表斯文的人进人了他眼里。那个人从车站走出来后。带着复杂的眼神走到食堂前停了一下。又回头去车站。完了又往街上走。得。这肯定是个没证明的外地人。于是。他就过去和人扯起来。想着把他带到他那里住顺便吃他一顿。而这外地人就这样到了他家。

在极端的情绪和环境下。人很容易走极端的。本来他就一回事。领他到他家住下。明天要一两快钱。但谁也没料到的是那外地人再也没有明天。他也开始了不归路。

把外地人带到他家后。做饭。让客人吃了。完了两人就开始谈起来。原来外地人因为政治运动跑到这里来。而且精神也在半崩溃状态下。无意见伤了这汉子的感情。到半夜的时候。这汉子用铁锤砸死了这外地人。分尸三麻包。丢到三个地方。。外地人的衣服留下。还有他带来的粮票。二十四快钱。本来就一个半疯子就几句话。引起的一起杀人。按照现在。用不了几天就会破案抓人。就算抓不着你也跑远了.没机会在那里连杀几个。但杀人这事呀是一个心理关口。你要是弄死过一个人,你就不再会珍惜生命。不管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想从劳改场回来的人。再也不会对法律和道德的尊重一样。是个不归路。。。。。。。。。。

文革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中

链接出处

文革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下

链接出处

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建议转英雄本色
家园 怎么转呀?萨大哥!
家园 有点看赤虎小说的感觉
家园 【讨论】关于题目,这个案件跟WG运动本身有直接的强关联吗?

河里平静本已不易,如果只是为了标题吸引人,貌似这个也太让人血脉喷张了一点。

改天别人写一个1978年之后的分尸事件,那岂不是应该写“后WG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如果是80中后期的,那岂不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或者更直白“Deng时期的杀人分尸事件”?

直白一些,改成“写在西西河的杀人分尸事件”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用这样的题目河里无须批准

不违反什么规则。

如认为违规,请投诉

家园 抬举,我没有任何超过一般讨论的资格

我不是西西河的任何角色的管理员。既无指责的想法,也无静坐示威之意,更没有发号施令的本事。

难道我挂上一个【讨论】就不如别人管用?

家园 这标题怎么?时间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吗!

而且这事再我们这里是一重大历史时间.那个警察在这之后在文革的最后时间办了我们这里那时代的最后一件大案,把县委书记的两个儿子送去劳改!这是我们这里人认为的文革结束!

其实我只有了一个时间当为题目.这属于传说时间的时间点.和你们讨论文革没什么关系吧?

在本来平静的生活加入你的那些属于大人物的政治那就大可不必虽然大家都是吃人间烟火的.那些东西离我远了点!

家园 你可以讨论,老萨也可以插嘴阿 :)
家园 关于。。。

城镇居民一个月粮食定量是二十二斤。

  那时城镇居民粮食定量有不同,每人每月最高的(重体力劳动)象打铁的、装卸工是54斤;一般重体力劳动是45斤(我在铁路工程队就是这个定量);非重体力劳动是三十多斤;成人最低的是28斤,这是干部、教师和无工作的家属的定量,工人最低的好象是31斤(技术工人)。

  未成年人定量低些,记得22斤是小学高年级的定量,再低一级是18斤,小学四年级以下。

  以上是我的记忆中南京的情况,为了准确百度了一下找到一九五五年国务院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数字与我记忆的基本相符。看来南京供应较好,最低28斤是取了高限。

  关于粮票,那时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地方粮票又分省票和市(地区)票。市票我只在南京见过,没见过其他地方省级以下的粮票。以前只有国票和省票,在文革中(具体哪一年我不知道,那时我在内蒙,在内蒙也只见过内蒙自治区粮票)因为对供应的粮食种类也加了限制,南京增发了市票,这市票也分“普通”粮票和面票,面票只能买面粉(南京人不受吃面,此举是为了“推销”面粉),“普通”粮票的购买种类不限(但粳米的购买量是受限的)。

  这市票只能在粮站买粮食用,就是在南京,在粮站以外的商店买要粮票的东西还必须要用省票,当然省票在粮站也用。领粮票时除了面票以外居民可以自由选择要市票还是省票。

  至于全国粮票是不能随便领的,但也不很难,只要在单位或居委会开个证明,说你需要到外地去,不管是出差还是探亲,你就可以到粮站换到国票。但一般人不用时是不会去换的,因为换全国粮票要按比例扣除你的食油定量。那时每人每月是半斤食油(三年自然灾害时减成二两,六十年代初恢复),如果你的定量是三十斤,换三十斤全国粮票还要交回五两油票。同样,你如果用全国粮票到粮站买粮,粮站还应该按比例供应食油。所以在黑市上国票最贵,省票次之,市票最便宜。

  用粮票买的都是成品粮,就是米、面什么的,如果买加工好的粮食要按成品粮算,比如说买二两米饭不是这份米饭重二两,是二两米做成的米饭,实际重量要多于二两。买一斤(当时都是说多少粮票的)切面在南京夏天称重是一斤三两,冬天是一斤三两五。现在说买一斤就是一斤重的,这我到现在还不太习惯,买来了总有点不够吃。

  那时的粮票由国家统一搞制,只有粮站管分发,一位公安局长是批不出什么粮票的,批点钱倒有可能。

那时候我们这里一个人一年就分一百多斤的粮食

  说到分粮,只有农村才这样说,如果是城镇又与前面的每月二十二斤矛盾。

  当时农村是每年年底结算后分社员全年的口粮(城市叫定量,农村叫口粮),如果是收两季以上的夏收后预分,年终总分。分口粮也是有限量的,但不象楼主说的只有一百多斤。因为农村分的口粮是原粮,也就是带壳的,分到的只是稻谷或小麦,折算成成品粮还要打个七折(大米)或八五折(面粉)。楼主说的事是南方的,应该是稻谷,一百多斤就算一百八吧,碾成米只有126斤,月均10.5斤,大概又要饿死人了。农村分口粮是大人小孩统算的,不管大人小孩都一样多,按这样算月均10.5斤也是干不动活的。

  记得插队时所在牧区粮食是国家供应的,牧民不分大小每月供应三十斤原粮(折算成品粮二十四斤),每年三百六,大人小孩均着再加上自产的羊肉等够吃了。我们知青的口粮头一年是46斤/月(成品),第二年一开始新定量未下来,按牧民的三十斤原粮给我们,饿了两三个月后下来新定量按成品粮40斤/月。

  当时看过一份关于农村留口粮规定的中央文件,按产粮多少地区不同每人每年留三百二到四百多斤原粮。

  至于搪瓷口盅,当时并不金贵,一两块钱就能买到。印了字的可以算比较“金贵”,因为这体现了某种荣誉,一般不会随便送人的。

关键词(Tags): #粮食定量(喜欢)#资料(喜欢)
家园 最晚到1992年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还有要求准备全国粮票若干。到处搜罗,才凑齐的几十斤粮票,一两也没用上。

另一个要求准备的东西是毛选。

家园 粮票完全取消应该是93年

这一年粮食完全放开,粮票就彻底没用了。粮食价格立刻就涨了不少。

你什么学校呀?还要带毛选?

家园 信阳陆军学院

不过是去军训。93年才到北京正式上学。

家园 北大呀!

我一个高中同学在那个地方喂了一年猪,就入党了。

家园 93年俺在北京读书,还用粮票买饭票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