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窃明》,袁崇焕,阎崇年 -- 可有可无

共:💬61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窃明》,袁崇焕,阎崇年

这个题目是我看《窃明》的时候联想出来的一条链。

《窃明》无疑是本好书。

一 文体创新

我对明史一直很有兴趣,看到国宝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感到惊艳!对其考据面之宽泛,尤其是他在行文中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其中不知包含了多大的阅读量。我想每个人都应给十分清楚。每每看到这看似闲笔的史料,都会引起我的考量,在读《窃明》的同时也在夯实我的历史知识。也正是以这种严谨的治学的态度来写穿越小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

二 观点创新

且不说小说中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是否正确,比如:对阉党和东林党,对毛文龙,对袁崇焕,对天启,对晚明的社会体制政治体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为一个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是自己思维的独立性,这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幸福的来源是什么?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多样性。我们必须尊重多样性!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国宝的观点,但你必须承认国宝的观点是创新。你要尊重他。

袁崇焕的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也不必有结果,保持他的多样性是我们对人类生活的尊重。我看法是袁是一个想干事情的人。汉奸的可能是很小的。但本人志大才疏,又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因狂而生因狂而死。呵呵,想来有点意思,我在河里第一篇文章就是谈袁的,当时遭到痛扁!实话是说我现在还是保留意见。

再说一下阎崇年,我是很不以为然的。他一再的褒袁是无可是非的,但他作为历史学者神化一个历史人物是违背历史道德的。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惩前毖后!神化人物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我想中国人都应该明白。每个人都有缺点,世界上没有完人。我们必须警惕每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更要警惕塑造者,因为他们一般都怀有巨大的目的。怀疑是我们进步的前提。历史必须是二分法的。偏离了辨正法的历史观是危险的。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应该表现的素质。

最后,让我表达一下对《窃明》的敬意。谢谢你,灰熊猫!

关键词(Tags): #窃明(landlord)
家园 楼主要提前戴好安全帽
家园 “史有定论”和“不许翻案”是两大法宝,比如张献忠,又如袁崇焕

也许,为张献忠辩护的历史学家,也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一份阶级立场吧。其实,放下也就放下吧,从这些记载来看,在那个时代死在刀下,根本无论贫富,这已经不是一个阶级问题了。学者能够这样为张献忠辩护,或许心中至少明白自己是无需去面对张献忠的大军的,正如给岳飞“重新定位”的人物是无需岳家军保护他的天灵盖一般。

家园 怎么个就把岳飞和袁崇焕对立起来了?

袁崇焕之前是一直跟岳飞一样定义为民族英雄的,怎么一“翻案”就待遇截然不同了?给岳飞“重新定位”的,大部分不正是给袁“重新定位”的那帮人么?

家园 何以见得?有什么根据吗?

给岳飞“重新定位”的,大部分不正是给袁“重新定位”的那帮人么?

前者是评判标准上的翻案,后者是历史事件真相的翻案,

本来觉得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事情……

家园 问何以见得的恐怕是我吧?

我始终没理解这种双重标准从何而来,何以给袁“翻案”就是合理的,给岳飞“翻案”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按我微弱的理解,可能原因如下:

1.宋离今世较远,明离今世较近。

2.袁卷入到了挺明挺清之争中。

在在下看来,恐怕这些事首先搞清楚了的比较好。

家园 你加后面这句什么意思,要说什么就请直说

什么“很容易看出来”

我很容易看出来的就几点:

1.大义上两派大多数人其实是一致的

2.两派中有一些很明显的受到挺明挺清路线之争的影响,比如国宝,任兄等等,但是不多

3.两派很多人强调的看重的根本就是不同的东西。

4.不少人(两派都有)不是一个辩证客观的态度,总是喜欢非黑即白,或者对自己喜欢的说半个不好的就全力反对。

完毕。

至于你要问我觉得怎样讨论才最好的话,我已经说过,

像AleaJactaEst兄那样开始讨论战法的是很好的,而如果还只是翻来覆去的在那里追究责任追究罪责,真的很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明摆着恶化自己人感情,个人看法而已。

家园 一个偏见,不能纠正另外一个偏见

你的明史知识从何而来?如果主要来自一本书,那么此书的偏听偏信,你如何发现?如果你所看到的历史不过是别人精心选择出来的一些片段,你能保证你一定能发现历史后面的真实?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宁远之败时说: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来自敌人的尊重,是对战士最好的嘉许.

明与清交战多年,努尔哈赤,皇太极亲临前线,而仍然不能达成战役目标,取得战役胜利的战役,翻遍明史,也没有几个---袁一人就有2次,此人都志大才疏了,不知何人不志大才疏.海上岳飞么,好像连请动清酋的资格都没有.

家园 多样性真是一个法宝

别人对你的观点有意见,提出批评,就不是多样性的体现了么

说实在的,目前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标新立异的人,所有人的都在挖空心思来吸引眼球。有人批评说明人家给你当回事,更多的那些标新立异大家都是一笑而过,连理都不理。

家园 老兄还是不太知道中国历史,谁说岳飞是“一直被定义为民族英雄”的?

起码红卫兵们就不这么定义,还把他老人家在西湖边上的坟给砸了个粉碎。秦相爷在文革时倒是站了起来,不需要跪了,得到了解放,呵呵。

家园 回复一篇当年温相大人的原创文章:"义士与流氓"

在西西河里面再转载温相大人的文章,他可别扁我!

义士与流氓

义士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事迹让人感动,大家互相传颂,这时,有人说了:哎呀,义士有生理缺陷啊,为什么呢?他下水的时候,我看见了,他是六指儿,另一人也说,哎呀,义士不仅有生理缺陷,还有病呢。因为他上来的时候,我闻到了,他有脚气。周围有的人说,我们说的是义士的壮举,脚气和六指儿能说明什么呢?这二人马上就不高兴了,怎么着,我们说的不对吗?他本来就是六指儿,就有脚气吗,义士是义士,六指儿是六指儿,脚气更是脚气,不能因为他是义士,就不能说他的缺点,再者,脚气可能会传染的,我说出来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别让他把脚气过给我们。这时,人群骚动,有的人也跟着说,是啊,是啊,脚气可能传染啊,义士也有缺陷嘛。这样,义士的脚气和六指儿和他的光荣一起被大家议论起来。

流氓强奸妇女、抢劫民财,有的人说了,哎呀,这个流氓据说很节俭啊,另一个人也说了,是啊,我知道这个流氓其实还很有文采呢。旁边的人说:流氓死有余辜,你们怎么还替他说话呢。这二人一听又来了脾气:怎么着,流氓有优点不许提啊?就是因为他是流氓,就一无是处了,节俭不是好习惯吗?有文才不是说明他不是不学无术吗?也有人跟着附和说,就是,流氓也有闪光的地方嘛。

从古至今,给忠臣良将灌水,给奸臣佞幸翻身大抵不过是上述的情景的重复罢了。比如岳飞,有人说,岳飞难道不知道宋太祖立下的规矩就是防范武将吗?明明宋高宗阳萎,你还建议另立太子,以安社稷,这不是明知故犯吗?所以,结论是赵构杀岳飞和抗金无关。赵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啊。

也比如于谦,明明知道英宗回来以后可能闹事,明明知道石亨这些人不安分,为什么不反抗啊?迂腐啊迂腐,这样迂腐的人其实本来就应该淘汰,别看他能够作战勇敢、谋略超群。

再比如袁崇焕,谁让你擅自杀害毛文龙了?这不是欺负皇上年幼无知吗?身为边将轻易让皇太极进了北京附近,不是通敌也要办一个纵敌,再有,他还乱咬人,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人品啊人品。

那么,秦桧呢?冤枉了点,他是奔走于两个伟大民族之间的和平使者,以土地换和平,比今天的联合国还英明呢。他杀害岳飞还不是被高宗给逼的,他是代人受过啊。

那么,严嵩呢,也冤枉,贪财好货,谁不是这样,明明是被利用了,还要背上黑锅,而且,严嵩的风度多么好啊,还写的一手的好字,没看见,六必居那几个字,谁能写的比他更好?人才啊人才。

那么,汪精卫呢?还冤枉,和平建国的思想是多么的古朴啊,理解的人少难道就可以说不对吗?少年的汪四哥是多么的英俊,可是他就看上了陈璧君那个丑媳妇,为什么?说明四哥爱才不爱貌,重里不重表,此外,还有四哥那些诗,深沉啊深沉。

于是,义士因为脚气和六指儿受到了新的待遇,而流氓则由于文采和节俭被刮目相看,其结果也就是义士越来越少,而流氓越来越多。

家园 要是有人说——或者证明这位义士其实是杀良冒功,应该作何反应?
家园 很好的比喻。赞。

不过六指和脚气是彼得啥?不是特别明白的说。别让俺理解错了。

家园 毛文龙是良吗?

早在八十年代,清史研究者就已经用朝鲜方面的史料即《李朝实录》和《满文老档》论证了毛文龙在明天启七年之前与后金和谈前夕就已经与满洲人暗通款曲的事实,这个考证实际上说他“通敌”也不为过。袁崇焕之杀毛文龙只有一点是错误的,那就是时代背景不对,因为袁崇焕是生活在糊涂虫崇祯当政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高级将领的楷模是左良玉,而非袁崇焕。形势比人强,所以,袁崇焕后来在皇太极玩弄“蒋干盗书”这种低级反间计的情况下屈死完全可以理解。

家园 爱名贼!

温相大人的说法:

说袁崇焕去镇守辽东为了成全个人的声名,这就是说袁崇焕是一个“爱名贼”,这比“爱国贼”还要厉害。如果这种说法扩大一下的话,文天祥的死难、岳飞的服从、于谦的殉难都将成为这一发明的最大注脚。相反,秦桧、严嵩、汪精卫这些人倒是不惜个人名誉做了“我下地狱”的“旷古壮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