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战国梦想――齐王建 -- 辽东管宁

共:💬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战国梦想――齐王建

战国梦想――齐王建

齐为东方大国,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所谓四塞之国也。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自桓公称霸以来,到田氏代齐,三传至威王败魏桂陵而益强,首称王号。经宣王至?⊥跗胫?强,天下莫能当。

然昔日桓公之霸,救燕伐山戎,为其辟地五百里,燕始强大。至宣王之时,燕国内乱,却听孟轲之言,乘危出兵,燕王哙死,燕国几灭。后?⊥趺鹚魏蟾?是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故此桓公强而诸侯喜,?⊥跚慷?六国忧。终于六国人人自危,在燕国鼓动下,公元前284年,秦、楚、魏、赵、韩、燕六国各出锐师,组成空前联军,在乐毅带领下东伐齐国。综观战国合纵,就是后来东方伐秦,也从没如此齐心协力之,这一切都因为齐国强大的令人恐惧。

齐国一战,败于济西,五国各自还军,惟有乐毅尽将余勇追穷寇,一直杀到临??,呼吸下齐七十馀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时?⊥踝哕欤?求救于楚,楚使淖齿将兵救齐,淖齿见势不可为,遂杀?⊥酢\熘腥思捌胪龀脊擦⑼踝臃ㄕ挛?王,是为襄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齐王建于莒城,可称生于忧患之中。

襄王在莒五年,田单守即墨以火牛破燕军,迎襄王于莒,入临??,齐故地尽复属齐。十九年,襄王卒,子建立。

齐王建六 年,秦赵喋血长平,对峙业已三年,齐楚本欲出兵救赵,秦国闻知,扬言谁救赵国,秦必攻之。齐自复国二十年,久无征战,君臣早已不知何为兵戈,那想与秦为敌,遂不救赵。时赵国无粮,请粟于齐,本以为赵为齐国东方屏蔽,唇亡齿寒,不会见死不救。那知道齐王建高据庙堂,一口回绝。齐国上下只有谋臣周子还算清醒,上言指出:“赵之于齐楚,?I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救赵为义举,又可退秦而扬齐国之威名,一举两得,岂可因为吝惜粮食而不行此道?”本来齐国可借此事,再度显强齐之名,可惜耽于安乐的王建根本听不进去。公元前260年,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公元前257年,魏楚合纵救赵,秦兵大败,事后魏向东灭卫,楚向北亡鲁。公元前250年,燕取齐国聊城,由于齐王建不救赵国之事,魏楚更是老实不客气。魏国东攻平陆,楚国也进攻齐之南阳(齐淮北、泗上之地)。幸得田单犹在,魏楚终于退兵,又得鲁仲连遗书燕将,陈说利害燕将罢兵弃聊城而去。

齐王建十六年(公元前249),齐国一代贤后君王后去世,君王后在时,齐国与秦相交比较谨慎,不失信于诸侯。君王后一逝,齐王建就立佞臣后胜为相,秦国乘机大肆贿赂后胜,胜之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宾客归来俱成秦之间谍,众口纭纭大说秦国好话,劝说齐王放弃合纵入朝秦国。时有贤臣劝说齐王:“齐如于秦交好,而韩、周、赵、魏亡之后,秦东面而伐齐,齐安得救?”但是齐王并未听从良言,反而决定入朝秦国。

齐王建二十八年(公元前237年),齐王至秦国入朝,昔日楚怀王入秦,一去不返,可是这次秦王政却置酒咸阳设宴款待,宾主尽欢而散。齐王回国之后更是信任后胜之言,那知秦国就是看在你是个糊涂虫才让你回去的。从此齐国干脆封锁了西面边界,不修攻战之备,更不助五国攻秦。

齐王建三十五年,秦灭韩。三十七年,秦国灭赵。三十八年,秦军破燕都,次年,秦灭魏。四十二年,秦国灭楚。四十三年,俘代王嘉,杀燕王喜,灭燕。十年不到,秦得以灭五国,全在齐王建坐观成败,见五国灭亡而不救。

五国已亡,齐国形式岌岌可危,可齐王建却还似一木偶,毫无所觉,竟然准备再次入朝秦国。车出临淄西门雍门,雍门司马见势不好,横戟挡住车前,大声问道:“齐国之所以立大王,是为社稷?还是为大王?”齐王回到:“是为社稷。”雍门司马又问:“既然为社稷而立大王,大王何以抛弃社稷而入秦?”齐王建方才醒悟,还车回宫,为君四十余年,总算听了一次良言。

即墨大夫听到这个消息,以为齐王建终于开窍了,可以与其共谋,于是立即来到临淄进言:“齐国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此刻赵、魏、韩三国的臣子都不愿为秦效命,而在东阿、鄄城两地之间已有百数十人。大王如果收罗三国之臣,与之军队,就能收复三晋之故地,东入临晋关;楚国大夫不愿意事秦的,在城南之下也聚集有百数十人,大王同样给予他们军队去收复楚地,武关可进。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大王舍弃南面称王之机,甘愿西面而事秦,实在不足称道。”可是齐王检依旧象木偶一样没有听从这最后的良言。

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看着五国一一沦亡,齐王建也知道不妙,与相后胜发兵守齐国西界,不通秦。可是为时已晚,秦将王贲灭燕之后,引兵取道燕山,望河间一路南行攻齐。齐国只防备西面边境,怎料秦兵自北而来,且齐自王建即位,四十四 年,几不被兵革,安于无事,故此王贲由历下淄川,迳犯临淄,所过长驱直捣,如入无人之境。

秦王派陈驰诱使齐王建入秦,许以五百里之地封之,此刻齐王建若听即墨大夫之言,临危一搏,鹿死谁手还难料,可是到最后齐王还是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秦兵卒入临淄,和平生活了四十年的临淄之民没有敢反抗的。齐王建降,秦迁之共地,处之太行松柏之间,饿而死。

后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合从,听奸人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后记:

再看东方六国,屠城略地,兵连祸结。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大胜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79年鄢之战,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数十万;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白起大破赵魏联军,斩首十五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坑赵军四十五万。光白起一人就杀伤如此,据《史记?秦本纪》及《六国年表》,自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至始皇十三年(前234年)的七十八年间,秦破六国兵所斩首虏,见于记载的计百达二十余万人。加上东方五国自相残杀之数目,难怪《帝王世纪》论及秦初人口时称:

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存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尚当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有所夸大)

如此齐王建虽然是个糊涂虫,可是也正因为托他闭门自守的福。齐国四十四 年,几不被兵革,上下安于无事,齐国百姓比起其他六国确是如处桃花源中。

祸兮!福兮!江山社稷不在,黎民百姓永存!!!!

参考书目:

《战国策》

《史记》

《资治通鉴》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点不明白,管兄的意思是这家伙干的对还是错呢?
家园 我想管兄的意思是各有千秋罢

从齐国声誉来看,齐王建显然是个昏庸之辈,但是就保全齐国百姓免受战乱而言,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传统上讲,国家领袖的优劣在于能否为国争光,哪怕为此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也是在所不惜的,也就是说领袖就是一切,民众的福祉是不重要的;但是现代社会,国家和领袖的主要任务是为自己的国民争取福祉和安全,而不是争取个人的荣耀。

就传统而言,齐王建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理应受到谴责;但是在现代看来,在齐国已经衰落,秦国统一大势逐渐明显的情况下,保全一国百姓的安全还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至少比生灵涂炭、战败而亡要好一些。毕竟,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战斗到底除了徒增伤亡以外,于事无补。当然,民族气节除外。

家园 香山兄,老兵兄

这个问题的确令人苦恼,

幼年时看《东周列国志》只觉得齐王建是个糊涂虫,可怜虫,齐国百姓摊着这君王实在倒霉。

现在想,如果齐王建听从即墨大夫之言,那就是“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天下刀兵再滚滚。

但降秦之后,齐国日子并不好过,因为秦始皇的以后作为大家都知道,齐国的富户俱被强制迁徙到咸阳,齐国百姓在长城、阿房更是死伤累累。看看著名的《孟姜女》传说就是讲述齐国百姓的惨剧。六国皆修长城,唯悲剧以齐国为蓝本。可见一二。

主要还是看当时齐国百姓的意愿吧,愿意当亡国奴那齐王建就没做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