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星星》,挑一点小瑕疵 -- 忘情

共:💬14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看《星星》,挑一点小瑕疵

这几日放假,总算有闲工夫放松一下。周日晚间,终于在中央六台看到了久闻其名的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片《星星》。

我觉得前苏联战争电影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解放》、《莫斯科保卫战》、《第一骑兵军》为代表的战争史诗片,通过宠大的场景,全景式地描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另一类是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地浪漫曲》为代表,表现一些普通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经历,探讨战争与人性的问题。

这部《星星》是几年前俄罗斯的最新作品。影片中七个侦察兵深入敌后,为完成任务全部壮烈牺牲。全片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人物塑造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人性中的善良、怯懦、恐惧、对敌人的仇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大无畏的英雄,面对死亡和血腥,就是再坚强的人也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当影片最后,侦察兵们为传回重要情报而全体牺牲时,又有谁能说他们不是英雄呢?

故事发生在1944年夏季,在某一个主攻师的作战方向上。从影片最后波拉什金大尉的旁白中,交待自己死于1945年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那么故事就应该是发生在白俄罗斯方向。从影片中苏、德两军的准备情况上看,应该是发生在大规模进攻战役的前期。以此判断,这个故事应该就是“巴格拉季昂”战役前。

进攻就快要开始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该地段进行特别监护。那么,这应该是一个主攻方向。但令人疑惑的是,在片中,苏军对对面德军的动向和意图居然一无所知。要知道,巴格拉季昂战役之前,苏德两军已经在白俄罗斯方向上对峙达数月之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役、战术侦察。快要发起进攻了,居然对敌情一无所知?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相关负责人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至于侦察,方法多种多样。航空侦察、敌后侦察、无线电侦察、间谍。。。。。,还有就是苏军特有的“战斗侦察”。自1942年以后,苏德战场上攻守易势,德军为减少苏军进攻前火力准备时的损失,通常采取在防御前沿仅布置少数警戒哨,防御主力后撤,离前沿4至6公里。等苏军炮火准备结束,步兵发起冲击时再前出至前沿防御地带。苏军对此的反制措施就是“战斗侦察”。通常派出营级战斗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对德军前沿进行突击,目的是查明对方防御地域,捕捉舌头,调动德军,打乱其布署。这种战斗侦察通常在正式进攻发起前两天实施。在战争后期,甚至直接利用战斗侦察发展成战役突破。

而在影片中,这些侦察手段都没表现,全依赖于敌后侦察组抓舌头,这不符合苏军的一贯做法。

在片中,之前派出的二个侦察组,十六名侦察兵一个也没能回来。师侦察连仅剩下排长克拉夫金中尉和考茨佳中士两个人。要知道这是经过长时间休整,又处于主攻方向上的部队,兵员应该已经得到了补充。其满员率居然还如此之低,其他方向的苏军就可想而知了。为了贬低苏军,西方学者和德军将领的回忆录里总爱夸大苏军的“数量优势”来为德军的失败辩解。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拿双方师级单位的数量来说事,全然不顾及双方部队的实际实力。战争打到了1944年,损失巨大,苏军在人员补充问题上也是越来越吃力了。根据资料,优先得到补充的最精锐的近卫步兵师在进攻发起前也只能达到6、7千人的规模,普通步兵师能达到4、5千人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两个侦察兵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上级派来了侦察兵克拉琴科、一个鞑靼族的神枪手、还有一个家就住在附近,熟悉情况的别洛夫。这时,瘦弱的国际象棋等级运动员、列兵沃罗别依主动请命,因其流利的德语而被克拉夫金中尉批准加入。鉴于有经验的老手还是嫌少,不得已,克拉夫金截留了刚出院,腿伤还没好利索的安米卡利奇中士。

在出发前,侦察兵们穿戴整齐后,在原地跳了几跳。这个细节非常好,随身物品捆扎不当,行动时极易发出声音,暴露自己。

在具体的装备配备上,我却很不以为然。

就说武器吧。侦察兵们装备的是PPSH41,PPS43,P38、TT33,匕首、手雷。要知道,苏制和德制冲锋枪的声音截然不同,如遇上交火,极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且弹药在敌后无法补充。PPSH重量太大,固定木托导致全枪偏长,71发弹鼓虽然保证了火力猛烈,但携行,弹鼓再装填都不方便,打阵地防御战时无所谓,但对于敌后侦察这种对机动灵活要求高的行动中,射手只能用左手托住弹鼓底部或者抓住弹鼓边缘,射击姿势十分别扭,效果并不佳。相比之下,采用金属折叠托、35发弧形弹匣的PPS43就好得多了。全体侦察兵、包括鞑靼族神枪手都装备冲锋枪,虽然近距离火力足够,但远距精确火力不足,且使用精确度不高的冲锋枪对于那位神枪手来说是有劲使不上,其价值无法体现。我觉得侦察兵们的最佳选择应当是装备MP40,给鞑靼人配一只带狙击镜的毛瑟98K,考虑到弹药通用,手枪不选TT33,选P38,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其中几只P38手枪配上消音器。

再说服装。片中侦察兵们清一色的迷彩伪装服。但却是肥大的上、下两件套,且裤管、袖管都任其敞开。其实二战时苏军最好用的是一件套式的连体伪装服,袖口、裤管都扎紧,做战术动作时沙土不至于进入伪装服内影响动作。虽然外观臃肿难看,但很实用,深受苏军士兵喜爱,其基本式样流传至今。

最要命的是,既然是敌后侦察,侦察兵们却只着苏军装束,都没为自己准备德军军服,甚至在接连俘虏几名德军后都没想到过去利用他们的军服和证件。这种行为的恶果在别洛夫带着沃罗别依侦察敌火车卸载站时显露无遗。在混乱的场面下,党卫军少校一看别洛夫他们的装束,就立马扑了上来。如果他们事先化装成德军,就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片中的德军服饰也欠考量。侦察兵们抓获的刚出院的伤兵,据他的口供是属于133步兵师工兵营,但其领章却是德国空军的。在火车卸载站杀死的党卫军少校身上穿的却是德国国防军的制服。

出发前,克拉夫金正式向侦察小组下达具体任务。这时是零点十五分,按计划,苏军将于凌晨一点向敌防御前沿炮击,以掩护侦察小组的渗透。

侦察组在通过开阔地时,采用的是一字纵队的行军队形,也未前派尖兵,遇到情况时将很被动。

通过铁丝网时,侦察兵只剪断了最靠近地面的铁丝,由一名侦察兵仰面躺下,将上面的铁丝用力向上撑起,让其他人依次匍匐通过。这个细节考虑得非常周到,尽量减少敌前沿防御设施的破坏症候,对隐蔽已方的行动十分有利。

接下来的情节就不对劲了。侦察兵们通过铁丝网后居然遇上了虎式坦克!还有几个德国兵在坦克旁生起了明火。

计算一下,侦察兵零点十五分后才出发,遇到坦克好一阵子以后苏军才开始炮击。也就是说侦察兵出发四十分钟左右就遇上了虎式坦克。夜间,负重,破碍、躲巡逻队,匍匐前进,这些因素决定了其平均行进速度不可能太快。四十分钟也就顶多能走出三至四公里。这个距离还要包括苏军的防御前沿和两军的中间地带。因此,遇到这辆虎式坦克时顶多距离德军前沿二至三公里,不可能再远了。问题是德军一向强调坦克集中使用,进攻时用于第一梯队,防御时位于防御纵深之内充作反冲击预备队,用于反击苏军进攻矛头,堵塞缺口,稳定防线。绝不会把虎式坦克摆在前沿防御地带的。况且,在防御前沿夜间生起明火,简直就是自杀行为,生怕苏军发现不了自己。

因此,这段情节是一个败笔。

侦察兵们的战前准备对意外情况考虑不周。比如说,既然在白俄罗斯方向上行动,那大大小小的沼泽地不能不考虑。食物和电台居然都没有做防水包装。通过开阔地时,没有交替掩护,没有采取低势,而是直接排成纵队通过。结果,被德军发现了。

在逃避德军围捕时,侦察兵不发一枪,直接躲进沼泽,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一开枪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德军四面围上来,就得出师未捷身先死。但食物却没有防水包装,长时间泡在沼泽地里,全部不能吃了。电台虽侥幸逃过一劫,但侦察兵们的保护措施不利最终导致了他们不得不去夺取敌台,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去车站侦察时,别洛夫带上沃罗别依躲在德军汽车里,对自己的隐蔽措施是极不到位的。沃罗别依是一个新兵蛋子,犯错误可以理解。但别洛夫作为老兵,先是枪管暴露在外,后来声音弄得过响,最后光线晃住了沃罗别依的眼睛,也折射到驾驶室里,别洛夫居然还有闲情和沃罗别依嵫牙咧嘴地做鬼脸,这就有点儿戏了。要不是恰好赶上苏军空袭,只怕二人在车里就得被德军发现、干掉。

片中最人费解的是,车站离侦察兵集结地并不近。瘦弱的沃罗别依是如何将别洛夫的遗体一路拖回来的?而且途中还没被德军发现。要知道,第一回杀人后的新兵蛋子沃罗别依处于精神恍惚之中,面对战友别洛夫的死又悲痛万分,恐怕此时的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自己能原路返回就已经是奇迹了,更何况拖着别洛夫沉重的遗体?所以说这一情节的处理让人无法信服。

侦察兵们在采矿场抓获党卫军“维京”师的参谋,从他身上搜索了重要文件。纳粹固执地拒绝回答侦察兵的问题。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价值了,将他带回已方战线是不现实的,不然的话就不必冒险抢电台了。这种情况下,俘虏应当尽快处理掉,以免拖累以后的行动。可奇怪的是,侦察兵们却带上他一起去夺电台,然后一起撤退,一个双手被反绑的纳粹能跑得快吗?这时的侦察兵们对他仍不放弃,直到他被德军自己的子弹打死才悻悻然。这绝对是一个战术错误。

夺电台,那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应当派出老手,得手后迅速撤退,不停留,不恋战。其他人员应占领有利地形掩护他们的行动。奇怪的是,克拉夫金中尉派出的却是克拉琴科和沃罗别依。克拉琴科的战术素养不高,干掉敌报务员后居然没有仔细检查房间,以致于漏网的德军给予了沃罗别依致命的一枪。派沃罗别依一块去,我百思不得其解。说他懂德语,可以检查电台状态。但完全可以派别人去,干掉报务员后夺取电台就撤退,撤到安全地带再让他慢慢检查不迟呀。沃罗别依这个新兵蛋子童心未泯,在那么紧张的形势下为一只小狗所吸引,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逗小狗,结果却丢了性命。性命是小,问题是枪声一响,小分队立即暴露了,险些没能完成上报情报的任务。

我想克拉夫金当时完全可以派自己信任的老侦察兵安米卡利奇、以及考茨佳一块去夺电台。以他俩的经验,快打快撤,在德国人发觉之前安全撤回是有把握的。

更让人奇怪的,派出两人夺电台时,剩下的四人却在原地大眼瞪小眼,未作任何战术预想。直到枪声响起,才急急忙忙地从山坡下往上冲,早干什么去了?

在撤退时,侦察兵们没有组织交替掩护,而是乱哄哄地往后跑,谁爱放枪就放枪。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刚刚付出血的代价才夺来的敌电台。应该让电台先撤,但影片中抱着电台的安米卡利奇中士却落在队伍后面,一面左手搂着电台,右手单握着PPSH41射击,一面往后退。立势、单手、无依托,这种情况下PPSH41的射击效果肯定极差,起不到多少作用。且正面暴露给追兵,就不担心宝贵的电台又被敌人的子弹打坏?

在克拉琴科将追兵引到另一个方向后,剩下的四人带着电台和重伤的沃罗别依却一头钻进了林中独立小屋的阁楼里。这是一个致命的选择。枪声响起,追兵就将蜂涌而来。正确的选择应当是趁德军包围圈尚未合拢,尽快突出去。躲在独立屋这种目标极突出的地方,德军迟早能找到。一旦交火,根本就没有退路,只能作困兽之斗。

最后的战斗打响了。排长克拉夫金大尉开始时居然丢下电台投入战斗。打了好一会儿,眼看德军越来越多,突围无望,才在别人的大声提醒下急忙打开电台和总部联络。从这一点上来说,克拉夫金的全局意识有所欠缺。作为侦察兵指挥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尽快把情报传回去,而不是消灭多少敌人。果然,德军的火力越来越强,克拉夫金还未来得及把情报传完(至少进攻时间还没来得及说),电台就被击毁,他本人也负伤了。试想一下,如果战斗一开始就与后方沟通,也许情报就能完整地报告完毕。

报情报时编导有一个疏忽:克拉夫金报的是进攻之敌有4万人,2000辆坦克。结合德军的编制情况,4万人,200辆坦克还差不离。2000辆?怕是44年东线所有坦克的数量了。

影片最后,进攻就要开始了,波拉什金大尉命令撤收电台,实施无线电静默。列兵卡佳置之不理,继续在电台上深情地呼唤着“星星”,波拉什金也没坚持,转身离去。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在战争后期,苏军为了隐蔽进攻意图,通常在进攻发起之前将前线原有电台留在原地,保持往常那样的联络频次。在预备队变更部署,向进攻出发地域集结时,预备队所属电台才会实施无线电静默。片中的这个师地处前沿,与德军对峙良久,应该不会这么做的。一静默,德军立刻就会发现苏军意图了。退一步说,即使要实施静默,卡佳这种行为就属于战场抗命,严重点说可以以通敌论处。波拉什金大尉断然不会不管,他也不敢不管,因为苏军内部惩戒极严,他负不起这个责任。

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不是说《星星》拍得不好,只是觉得一部优秀的影片如果在细节处处理得再完善一些就更好了。作为一名业余军事爱好者,看这类片子自然而然地去从军事的角度挑瑕疵。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电影毕竟是电影,说穿了只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的工具而已。没有必要拍成军事教学片,必要的艺术处理还是不可或缺的。否则的话,恐怕这片子就没几个人乐意看了。

2008年1月3日

家园 “《星》写于1946年,获1948年度斯大林文学奖”

那本书我看过,印象较深。大家不妨看看原著比较一下。

用IE的可以看这里

其他阅览器的可以看这里

家园 多谢

我还真不知道这本小说拿过大奖,谢谢分享

多谢
家园 呵呵,最早是在战艺看的小说

后来看到电影,觉得颇为失望。情节也有点拖沓,看到后面打起了瞌睡,完全没有看小说的感觉好。当然可能是电影拍的早,我记的是普京上台后不久就拍的。那时候老毛子模仿好莱坞的手法还是糙了点。

家园 佩服啊,忘情可以称得上河里的细节大师了。花上
家园 看得好仔细啊!
家园 被说得也忍不住想看一下,送花
家园 这是苏俄电影的老毛病了

就是近年来最火爆的一部《风暴之门》,战斗处理的不错,但是情节还是拖沓的一塌糊涂。不断的闪回~~

家园 苏联电影的某些“弱点”可能跟宗教以及民族文化有关

俄罗斯民族的审美有自己的趣味。可能在我们看来是“弱点”的东西他们却很欣赏。个人感觉是拜占庭的宗教传统和俄罗斯式的悲剧英雄崇拜交相影响的结果。不是有个词叫“俄罗斯式的爱情”么?浪漫而沉重,甜蜜而苦难,俄罗斯式的爱情是十二月党人们的爱情,建立在俄国寒冷而广袤的土地以及历史基础上。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电影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觉得国际电影大奖这个东西永远都只有参考价值而已。

家园 这倒是

感觉上苏俄电影无论是那种类型片,哪怕是喜剧片,都多少会给人一种悲怆感。这可能确实是附着在这个民族骨髓里的某种东西。

此外,既然扯到苏俄电影,就顺便扯开一个问题请教河里的方家。

大约97年的时候,有一部反映格洛兹尼战役的俄国电影《炼狱》。不知道河里是否有看过的。国内能找到下载,但没有字幕,大意能看懂,但是具体情节却是抓瞎了。

不知道河里有没有方家能作点评

家园 这部电影...

是将车臣战争的那部电影么,现在在verycd上还可以下载到这部电影:

VERYCD链接

这里有些中文评论

imdb链接

IMDB的评论

家园 就是这部

上半部最后坦克碾压那段,其实看不到什么,但还是把我恶心坏了

家园 非常感谢
家园 我的感觉俄国电影细节一贯糙

其实从苏联时代的史诗片开始就一直这样.这也许是俄国民族性格使然.重大局,轻细节.就是苏联武器上也是这个风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