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林彪,粟裕和朝鲜战争 -- 花老乔

共:💬72 🌺45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林彪,粟裕和朝鲜战争

入朝作战不全是军事问题,还要其它很多的因素在里面,是一个政治和军事结合在一起的大问题,需要全面考虑。毛泽东不可能只是考虑军事而不考虑政治,也不一定谁最强他就派谁去。如果只是这样理解这里面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因为毛泽东认为林彪是嫡系,不愿意让他去吃苦或者是送死,因为那时谁都认为美军很难对付;并且为什么粟裕在1958年彭德怀整了他以后,一直不受重视,到了80年才被平反。关于林彪和粟裕谁更强,这个问题是永远都会有争议的,不会有一个结论的。

如果以打仗的胜利次数和周期来看,如果运用比较科学的统计学的方式,比较一下他们一生之中所打得战役及其结果,就会得到一个大概的基本结论,但是也不可能全面地说明他们谁比谁强,但是可以给出一个基本的概念。在林彪成为军长时,粟裕不过是一个下级军官,这时三十年代初的事,经过那么多年以后,林彪起码要比粟裕打的战役要多而且大,并且分在不同的时期和对付不同的敌人,这样是否可以说明林彪要比粟裕强呢,可以这样认为也可以不这样认为。事实是林彪一生之中打的关键的战役是肯定要比粟裕多的,并且大部分的时候是独挑一面。粟裕的崛起是在新四军时期,他的辉煌时代必属淮海战役,这是粟裕当之无愧的功勋,粟裕的主要功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七战七捷和淮海战役。这样比下去,林彪还是要高于一筹,因为林彪的主要军事功绩起始于中央苏区阶段,大的战役就有第四次反围剿,长征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战役,直罗镇战役(其实主要是红15军团打的),东征,平型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大战,解放海南岛战役等。林彪的辉煌时代要比粟裕长的多。

人们还是有争议,因为林彪要比粟裕受重视的多,粟裕没有一个表哥叫张浩,粟裕没有去过黄埔军校,粟裕只是秋收起义的人,在这一点上而言,粟裕就没有林彪那么幸运了,这样评价对粟裕也不公平,对林彪也不公平。因为林彪起步要比粟裕高,要比粟裕早。其实林彪和粟裕各有千秋,他们统属儒派战将,善于研究。林彪更工于心计,主要原因是林彪在中共的高层的时间要比粟裕长的多,他对中共高层的理解显然和粟裕不同。林彪善打运动战,不那么善打攻坚战,这一点上要比粟裕差一些,因为林彪起家是在中央苏区,那时没有实力打攻坚战,只有打运动战,这就使其有了局限性。粟裕起家其实也是运动战,新四军和七战七捷都是靠运动战打的,淮海战役的一部分也体现出粟裕运用运动战的能力。林彪去东北时,共产党的军队还不行呢,到了淮海战役,起码可以和国民党军队旗鼓相当了,局势也不一样了。但是应该肯定,粟裕的现代化战争的意识要比林彪强,淮海战役大部分是靠大规模的攻坚战取胜的。林彪到东北时他没有进行大规模攻坚战的条件,四战四平就是很好的例子。林彪在锦州战役时的表现,一者可以说他没有魄力,二者也可以说他对于以前经验有了一些后遗症,在东北时,国民党的军队却是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强得多,那些国民党抗战的著名将领为什么没有打过共产党,人们讨论得太多了。辽沈战役锦州战役,林彪的危险在于,如果塔山阻击战失利,那么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无法挽救东北的局面,还好塔山阻击战是胜利了。比起淮海战役,辽沈战役的战事的规模要小一些,没有像消灭黄泊涛军团,黄维军团那么壮观的阵地战,而辽沈战役的长春和沈阳是在围困中解决的。淮海战役战术的多变性要比辽沈战役多一些,但是在整个战役规模上,两个战役是一样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那个对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具有更大的意义呢,相差不多,辽沈战役的明显作用在于它给共产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给了国民党一个坚实的打击。辽沈战役主要是以林彪为中心的,虽然东北战场有南满和冀察热辽两个主要的指挥中心,但是在辽沈战役时,林彪是第一人。淮海战役是不可否认,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对于对比林彪和粟裕,我们也只能看到,林彪是元帅,粟裕是大将。他们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区别,其实林彪和粟裕是中共军事上最耀眼的将领,如何去比?可比的意义不大也不佳。

就毛泽东如何看待林彪和粟裕而言,毛泽东还是比较信任林彪,但是粟裕的七战七捷和他的直接上言,使毛泽东对粟裕很有好感,这里陈毅的对粟裕有着恩情,粟裕也是两次谢辞让他当一个方面的司令的命令,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毛泽东对粟裕还是很欣赏的。关于入朝作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的情况可能并不像现在讲的那样中共是一定要抗美援朝的,关于是否要抗美援朝,周恩来就去过莫斯科两次,高岗也去过莫斯科,并且一直在和苏联协商。是不是如果苏联在初始就表明他们不会参与而中共一定要参与呢?可能不尽然。中共内部对于美军是有一些了解的,不只是林彪一个人反对,当初毛泽东也认为如果苏联不参与,中共不可能参与,但是最后是骑虎难下了。并且中共人员对于国际外交可以说是不太懂。人们现在说周恩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但是人们也承认周恩来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外交家,前提是如果能给周恩来提供一个平台,这样人们也可以理解,周恩来是一个没有被真正检验过的出色外交家。结果中共可以说是让斯大林给玩了,也没有被全玩,苏联还是提供了空军和设备,但是最终还是给玩了,因为中国要贷款来使用。在如何选择将领去朝鲜方面,其实毛泽东可选的余地很小,解放战争,林彪和粟裕的战功最大,林彪的威信要比粟裕大,并且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是四野13兵团,只是将司令从黄永胜换成邓华。毛泽东选择粟裕的原因没有人具体知道,很可能是因为,淮海战役,粟裕显示出指挥大兵团攻坚战的能力,因为和美军作战,主要是攻坚战,这时欧美军队的主要战术,另外,粟裕要比林彪听话的多,林彪历史就不那么听毛泽东的话,在辽沈战役时也有很多的体现,而在淮海战役时,主要是由于邓小平的作用,毛泽东没有遇到过像林彪那样直接的抵制,入朝作战,那可真正是将在外了。

家园 好文章,

这么好的人才都聚在共产党的旗帜下,并且都发挥去了他们的巨大的作用,比较他们真不好比,要比也只能比战功了,哈哈。如果粟要是入朝参战的话,并取得后来的战果,那在历史肯定比林彪地位高了,只是可惜。国民党手下也不少赫赫有名的战将,可惜没有被蒋用好,这也说明了国共的区别,也成就了共产党的将军的英名了。

家园 大江是说到根本了:

我就一直不明白,国民党有那么多的抗日名将,这些人打过这么多正规的,大的战役,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行呢?

家园 哈哈,主要是

他们没有民主,没有乔治华盛顿的领导。

家园 哈哈,看来我要去找找陈水扁了。
家园 我觉得可能和战略战术有关系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到鬼子的打仗的战略战术并不高明,但是蒋介石比他们还笨,因此伤亡要比鬼子多得多。但是那个作者说到老蒋也不用因此而悲伤,英美战争初期装备、数量超过鬼子的情况下仍然也被鬼子打得大败,而且比老蒋还惨。相比之下,德国的战略战术就充分发挥自己的国家特点,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非常高的。苏联也比鬼子好不到哪去。然而毛主席却是当时战略战术最高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人民战争等等战略战术就比所有人的都高明。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细节我也记不清了。

不过文章好像说到新一军新六军等等和鬼子打仗都是硬碰硬,这也是国民党军队打仗的基本特点。但是共产党的部队很少和你硬碰硬,总是在你不知道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出现(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所以这些抗日战争中的王牌国民党军队总是有种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感觉,最后也都因为这些而被共产党的部队消灭!

一点个人看法!呵呵!

家园 花老乔好文!花!
家园 典型的不对称作战
家园 个人认为粟不适合指挥志愿军

粟的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但关键是以他的资历和性格能否指挥的动那些来自各个山头的拥兵大将们吗?彭可以因为作战不力大骂38军,梁大牙曾是彭的部下,粟就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当年在山东战场还需要陈毅撑腰帮他镇住手下许和尚那些的虎将,粟两让司令在高风亮节、顾全大局之中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家园 花帅, 你这篇文章我能挑出十个错和问题来。
家园 慢慢的帮你顶 1)粟裕是怎么参加革命的, 是什么时候做过

周恩来的大警卫的?

家园 2)粟裕是什么时候评的反? 怎么评的反?先提两个。
家园 向你学习,抄点东西给你看看。

粟裕: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警卫队班长,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成员之一。起义军在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任连政治指导员。

是什么时候做过周恩来的大警卫的?这是内情,你肯定不会知道的,这个我要有根据和立场的多!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家园 不好好在几曾回首好好当版主,到这里来干什么?

不是为了挑我的错吧?哈哈!你的道听途说的多,抄的多。我的有根据的,可我就是不告诉你!

家园 按你的说法,文革时,粟裕就被平反了

在文革初期出任军委常委,你这不是诬陷粟裕同志和毛主席一起搞文革嘛!

你到底懂还是不懂我党我军的政治呀?1958年整粟裕,有多少人整他呀,以后这些人之间关系如何?地位如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