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 -- 大明湖

共:💬1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

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

李天时

本性上我还算是个比较随和的人。在我交际的朋友圈中,有年近花甲的长者,有四十不惑的企业家,也有刚届而立的书生,唯独没有70年代出生的新人类。这同年龄没有关系,主要是我对70年代出生的人的做派心存狐疑。比如我也上网,但我一听到70年代生的人把调制解调器昵称为“猫”,就起一身鸡皮疙瘩。

在我眼中,70年代生的人不断地制造一些新名词,比如“酷”,比如“炫”,就像他们中的前卫人物,往往有鼻环,有彩色头发,有顶到脑门的一副墨镜,有看小品也板着脸不笑的表情。他们这样一来把自己弄得很神秘,其实骨子里什么也没有,只会听流行的声音,跟着时髦走。就像我们看到的“小燕子”,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你烦了,开始说她,她就大眼睛一眨一眨地装嫩玩纯真,其实很弱智。

70年代生的人有很多代表人物,文坛上有余杰,喜欢搞文摘,把报纸登出来的贪污啦腐败啦粘在一起,末了发两句感慨,喊着“为什么呀为什么”,用的名称是《铁屋里的呐喊》。捧他的人说他是“小鲁迅”,就好像影视圈里的人评某某是“小刘德华”一样,很恶心。70年代女作家也是那样,除了写某某宝贝什么什么恋人不会别的,全是脱光了衣服就上床,上完床就抽烟喝酒,把刀片往脉上一搭问自己“我怎么会这么傻?”如果这时别人告诉她你不傻你这叫“不当处女主义者”,是最酷的,她就会大笑,“我不是处女了我最酷!”你说人都成这样了,还怎么把他们当朋友?70年代生的人歌坛上的代表人物有谢霆锋、陈晓东之流,他们喜欢唱病句,而且是穿女人的内衣在台上唱病句,好像是在告诉大家:我是病人我当然要唱病句。这时候我不忍心批评他们,因为他们自己认为嗓子和身子一起出售很美,我不能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但我敬重他们一条路走到黑的执著。

根据我的观察和理解,70年代生的人都是古惑仔,都是拿着大片刀砍人到处炫耀的角色,分别只是有知识和没知识,共同点都是没有文化,没法沟通。因为他们不爱说话,玩“酷”。我知道我的这种想法会冤枉甚至得罪一批有文化的70年代生的人,我也希望自己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但是我想强调:70年代生的人的主流生活是自以为是的怪胎,但他们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任何记忆。

冷漠、不合群、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的70年代生的人,拥有厚厚的名片簿却找不到一人共买一醉,更找不到两肋插刀的朋友。因为他们太自私,对他人太不负责任。我们知道,交朋友是用来真诚地对话,是为了走夜路的时候不必害怕,是为了能解决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和70年代生的人在一起,你只能排长队找翻着白眼的赵薇签名,傻呵呵地喝张惠妹推荐的雪碧,人家骂你一声你说人家有“性格”。跟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你不是虐待狂就是受虐狂。

还是饶了我吧!

中国青年报

家园 70年代人成长简史

70年代人成长简史

bookoo

【1970年生】

对"文革"有点淡漠的记忆。参加过"红小兵";喜欢看抓阶级敌人和特务的连环画;早期看过的电影有《渡江侦察记》、《地道战》等;上中学时赶上建国35周年阅兵和女排"六连冠";看过《少林寺》后曾蠢蠢欲动产生过出家习武的念头喜欢巩俐而去看《红高粱》;如大学毕业。不少已成为单位领导决策层人物;混得不太如意的人也在考研,个别有成就者被列入"跨世纪人才";大多数已婚,正是生子的"黄金年龄",但总有那么一批人在充当"爱情守望者"的角色。

【1971年生】

大致情况跟197O年出生的差不多。小学时肯定唱过"我爱北京天安门"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两首歌;女的挺喜欢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男的看《霍元甲》挺上瘾;上中学时爱抄歌。制成"歌本"并贴上女明星的照片收藏;假如中学不留级,肯定是上大学第一批要交费的在北京上大学的话。最激动的是1990年亚运会的盛况爱看《围城》这部电视剧,跟父母爱看《渴望》形成鲜明对比;上大学要军训了;有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工作跳槽3至5次。

【1972年生】

一上小学就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写作文的内容包括"××成了万元户"和"张海迪事迹"等;大部分城市出生者已经是独生子女了;是最早一批港台歌星的"追星族";在老师的指点下,给老山前线的英雄们写过慰问信上大学时已经有一批经商高手在他们中间产生,不过尽倒腾些磁带、丝袜、贺卡之类的小玩艺儿;今年28岁,不过如今这年龄算不上"大龄青年",谈恋爱绰绰有余。

【1973年生】

他们只能从图书馆里知道"文革"和"四五"运动了。1983年"严打"时。他们尚不谙世事;是最狂热的中学生"追星族"的一批。不过他们追的星差不多现在都已退隐江湖;1988年左右。他们迷恋上,"霹雳舞";其中有人获奥林匹克什么奖,然后保送上大学大学毕业时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的人越来越多。

【1974年生】

上小学的教材跟哥哥姐姐们又不一样,"红小兵"改叫"少先队员",上小学戴红领巾的那会儿是最快乐的回忆;上大学时赶上中国"申奥"失败,有的人因此砸了酒瓶。但大部分人开始深深体会到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要是热爱文艺。会知道诗人顾城自杀的事。

【1975年生】

小学生时代总是很有理想,学过"长大要当科学家"之类的课本;80年代中国发生很大事情。尚不能对他们构成影响,只关心考试时的"时事政治题";流行广交笔友的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歌星面前,开始接触"崔健";流行的"青春美文"纷纷倾倒他们面前的同时,喜欢"俏黄蓉"多于"傻郭靖",许多女孩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们开始觉得应该和1974年前出生的同龄人活得不一样。开始做出逃学等叛逆行为。

【1976年生】

跟前面的人相比,他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的年轻也够让人羡慕的;他们是与唐山大地震共同出现的;他们赶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时代,所以今天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才那么火爆;他们其实是90年代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若从思想角度看,也可以算准下一代了;上中学时正经历"汪国真"热。那些蹩脚的诗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毕业纪念册上了。

【1977年生】

小学生时代没什么特别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他们的口号,不过。连环画是越来越少,这是他们的悲哀;中学生时代世界已经变得异常丰富,男孩子爱打电子游戏机。女生爱看席娟之类的书。这也累坏了家长,觉得现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如果不是太笨的孩子,今年也该大学毕业了,但"留京指标"越来越难弄了,有的人只好赖在北京。等待机会。

【1978年生】

据说,真正的"计划生育"就从他们这年开始的,所以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肯定都有过"小皇帝"之类的称呼;直到1992年,作为北京的孩子才第一次吃上"麦当劳";在大城市的迪厅或酒吧,总有那么几个爱做作的女孩叼着香烟玩深沉,不知道自己该呆在学校里好好念书才对,上大学的第一件事不是买世界名著或参考书,而是买一本《中国可以说不》。

【1979年生】

又一批幸福的"独生子"出生,喝"可口可乐"是7O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最多的;读中学的女生已经被告知。"遇到不法侵犯时,请拨11O!"因为他们的父母总是担心满大街都是坏人。孩子们会被欺侮。"扮酷"的时代与他们的青春时代巧合在一起,所以,最酷的也就是他们了!

家园 想当年,俺第一眼看到这个帖子时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因为直觉告诉我,这个帖子必将引发一场口水大战,终于有热闹可看了!

家园 七十年代的人还被叫作“新人类”,这位李大爷高寿了?

中青报看来是堕落了。

家园 看来谁都有这一天

家园 乃也加入挖坟党了?
家园 我刚买了一个洛阳铲:)

总得看看好不好使啊

家园 1978 为这一年而生 32年见证了____

中国队终于赢韩国队拉

家园 说的没错啊

七十年代的人称为“新人类”,八十年代的人称为“新新人类”

当然,这是日本的说法

家园 这位作者的危机意识很强,很明白自己已成少数派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