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虎史闲谈:刺客之刺秦(上) -- 京虎子
行刺表面上看很卑鄙,其实不然。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一直非常血腥,对立双方常常以从肉体上消灭对方为目的,战争也罢,决斗也罢,镇压也罢,手段不同而已。行刺同样也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弱势一方在不得已时作乾坤一掷,其方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行刺同作战一样,要有战略目标,战役方案和统筹计划。成功失败以其说是运气和临场发挥,毋宁说是策划的高低。而且行刺不同作战。仗打赢了一切目的就达到了,行刺成功了,预定战略目标未必能实现,有时行刺失败了或没有真正实施,让对方知道厉害,战略目标反而顺利完成。
古往今来行刺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历史记载中被选为行刺对象次数最多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於在嬴政时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志士在大局不可挽回的情况下,或士为知己者死,或为家仇国恨,以行刺秦国首脑为手段,前仆后继。后世出於抗击强暴威武不屈而载于史籍,其他类似的行刺则湮没无闻。刺秦作为一种象征流传千古,具体内容反而退居其次。
一、惜乎不中秦皇帝
历史记载的最后一次刺秦是西汉开国元勋张良早年所为。留侯张良是韩国人,祖、父先后为五位韩王的相国,所谓五世相韩。父死时张良年纪尚幼,没等到长大后继承相国的位置,韩国已被秦灭了,张良心里的怨恨可想而知。家仇国恨,张良以行刺秦始皇的方式为韩报仇,可以说是正当而且是唯一的手段。
张良在国破后为刺秦王散尽家财,可以说是经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最终采取的方式是伏击。秦皇出游扈从甚多,贴身博杀绝无可能。为避免被发现,埋伏的刺客人数越少越好而且不能藏得太近。指望一两个人从远处用弓箭,击杀秦王于庞大的出巡队伍中的希望不大,而且伏击的方式只能用一次。张良选择的方法是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扔将过去,连人带车砸个稀巴烂。百来斤的家伙隔着几十米扔过去难度大大,所以直到张良找到一个扔得动大力士,整个计划才得以实施。
秦始皇东游时,张良同这位热心于帮别人复仇,或者是张公子化钱雇来的大力士,一起埋伏在皇帝出巡的路上,等车队经过时,由大力士奋起一椎。一百多斤重的大铁块带着风声呼啸而来,肯定能现在飞过来一发大炮弹似的,车队中人绝无反应的余地。胜负在此一掷,之前必定经过反复练习,果然击中车辆,可惜击中的不是秦始皇所乘的那辆。结果秦皇大怒,普天之下搜拿张良。张良只好更名改姓四处躲避,下邳得黄石老人赐书,后来运筹神算以三寸舌为帝王师,与萧何、韩信并列为汉初三杰。
博浪沙击秦皇的计划称得上完善,目的也明确,成功的可能性甚高,故清朝朱彝尊有“惜乎不中秦皇帝” 之叹。然而这“误中副车” 其实是这个计划的缺陷。天子出巡,副车三十六,车队的派场张良应当事前知道。秦始皇出巡次数甚多,当时礼仪草创,没有回避的规定。秦末双雄就是因为看见秦皇车驾才有不臣之心的。项羽在吴中观看秦皇南巡车队,一时豪情万丈:“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到都城咸阳服徭役时见到天子的派场,发出衷心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张良行刺之前肯定自己或遣人围观过秦皇御驾,击那乘不击那乘应当心里有数。误中副车的一个可能是力士临场失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仍出去,毕竟谁都是头一回。或者时机没有掌握好,谁也不能成年累月地维持一套皇家仪仗供练习。再就是秦皇早有防备,各辆车轮着坐。无论如何,张良没有充分考虑一击不中的后果。可能一击已耗尽力士全身力气,无再战之能,有此异质的人物绝无仅有,张良无法作连续打击的策划。所以说张良的行刺失败在於具体方案不周全,没有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苏东坡评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出荆轲、??政之下策,逞匹夫之力而于一击,侥幸而不死。话虽有理,但当年秦朝开国之初,气吞万里如虎,张良焉能预料到后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结局。宁可忍辱偷生,不若挺身而出,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张良经此挫折,吸取教训,能为人所不能忍,最终辅佐刘邦代秦而立,算是博浪飞椎的最大成就。
二、渐离击悲筑
高渐离是燕国人,善于击筑(与琴类似)。因为是荆轲朋友的缘故,燕亡后逃亡到宋,隐姓在大户作奴仆。可能是忠於击筑事业,一身本事扔了可惜的缘故,风头过后又开始击筑。筑声悲亢激越,高渐离是击筑的头牌,且筑且歌每次都让人痛哭流涕。一来二去,秦始皇听说有这么一个音乐大师,下旨召见。召见时有人认出是荆轲死党,乱臣贼子理应处死。可是高渐离是不世出的乐坛圣手,秦始皇舍不得杀他,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也怕效荆轲故事,便命人刺瞎了高渐离的双目,从此秦廷里远远地坐着一个盲人,击唱着让气吞六合的雄主落泪的乐章。
筑击的好,人也没什么异常,久而久之秦始皇的警惕放松了,毕竟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句话还有两千多年才问世。秦始皇令高渐离坐近些,绕梁三日的东西近些听效果更佳。高渐离的异心压根儿就没有消除,这时便开始行刺的策划。
高渐离行刺的目的当然是杀死秦王,具体实施的时机则要等最好的机会。作为一个两眼双盲的乐师,不可能近身刺杀,只有用手中现有之物作侥幸之击杀。高渐离以罪人之身入秦廷,浑身上下绝无寸铁,所能用之物唯有每日所击之筑。於是高渐离将铅注入筑中,使筑沉重如铁,达到击中致命的程度,等待机会。
再过了些日子,秦始皇的警惕性更为放松,一个苟且偷生的盲乐师在不可一世的君王眼里已经几乎不再形成威胁,高渐离离秦皇的距离越来越近。终於有一天,乘秦皇沉湎于筑声时,高渐离出其不意突然拿筑向秦始皇砸去,结果未中,高渐离被处死。
高渐离行刺的动机除了为国为友报仇外,还有对秦皇的怨恨。他行刺的策划和准备上纯属个人行为,得不到任何外界帮助,加上本身目不视物和秦皇的戒备心理,成功的希望极小。在这种情况下,高渐离依然能长年累月的准备,诱使对方放松警惕,实施行刺计划,确实是难能可贵。对他来说,所选的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可惜这种手段侥幸成分太大,且不说单凭估计距离,即便是侥幸击中,也很难保证能击中致命部位。其失败的一大后果是秦始皇从此不再让非秦国人靠近自己,以至后来张良只好采取野外伏击的方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三、风潇潇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是所有刺秦故事中最著名的,然而也是最失败的。荆轲是齐人后裔,迁居几次以后,可以说已经没有国家的概念,他刺秦往好了说是士为知己者死,说白了就是为虚名所累。
当时秦已破韩灭赵,兵锋已进燕疆。燕国太子丹出奇谋,遣荆轲入秦寻机胁迫秦王政归还六国失地,如不从则刺杀秦王。荆轲失手被杀,秦军发兵攻燕,燕王斩太子丹献秦国,五年后燕为秦所灭。
太子丹刺秦的动机以其说是解燕国灭亡的危机,不如说是公报私仇。燕丹在秦国作人质时受了秦王的气,逃亡回国后,一直想杀秦王泄私愤。所以当有人献计联合六国及匈奴以抗秦时,他出於私心以旷日弥久而拒绝。当时形势,合纵是上策,整兵经武是中策,刺秦无疑是下策。
刺秦的目的更有问题,整个计划希望达到曹沫劫齐桓公的效果,如果秦王宁死不屈再杀人。曹沫以匕首威胁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是发生在齐鲁两国的和会上,鲁将曹沫之前与齐军交战三战三败,丧城失地,鲁庄公用人不疑也许找不著别人,依然让曹沫领军。眼看打不过人家,只好割地求和。两国君主会盟时,败军之将曹沫用匕首逼着齐桓公退还失地,齐桓公也是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就答应了。事后齐桓公反悔,心说打不过我,假装献地求和,骗我到会,然后刀架我脖子上让我把战场上赢来的地都退回去,不干。旁边管仲劝说,咱不是要图天下霸业吗?还给他落个仁义之名更好。这样曹沫战场上输的会场上用匕首给赢回来了。
司马迁列曹沫于刺客列传窃以为不妥,三军上将胜负不可夺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那能败了几阵,不思整兵再战,反而使出流氓手段。太子丹仅看到曹沫劫齐桓,国土失而复得,但那是春秋时,国君们还要点脸面,博取仁义的名声,以便在纵横天下时得道多助。到了战国时代,这层面纱早撕碎了,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到太子丹时,秦以豪强之势欲吞六国,指望象曹沫那样威胁秦王,还六国失地。即便秦王应允了,事后肯定反悔,荆轲下了殿就会被剁成肉酱。因此刺秦的目的应该是以杀秦王为唯一选择。
即便以杀秦王为目的,是否应当刺秦也大有商榷的余地。太子丹认为,秦王一死,在外领兵的秦将与继位的秦王会互相猜疑,乘此机会诸国合纵可破秦。切不说君臣猜疑的前提能否出现,实践证明趁秦内乱时六国合纵是行不通的。秦国远交近攻,早已离间了六国,此时已兵攻三晋。太子丹策划时韩已灭,荆轲使秦时赵已亡。即便杀了秦王,秦国内乱,剩下四国是否能联合起来?纵然联手能否是秦之哀兵的对手?如果杀不了秦王,必定惹来秦的报复,太子丹并没有作政治军事上的准备,而一厢情愿认为荆轲一去,万事大吉。这样的计划除了能侥幸报私仇外,于国事何补?
太子丹有了刺秦的计划,具体操作起来更为滑稽。此等大事,应当到天下各地搜罗能人异士,反复推敲计划,象张良那样找到合适的人选再动手。到底选什么样的刺客,太子丹心里其实也没谱,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可用不可用,田光一席话,就让他认定荆轲是唯一人选。
荆轲到底有什么本事?史记称荆卿好读书击剑,看来是文武双全的人物。从武艺上看荆轲并没有什么侠义事迹,只是一次同他与盖聂讨论剑法,话不投机,盖聂瞪了他,他就扬长而去。与??句践赌棋时争棋路,被??句践呵斥,他不予计较,悄然离去。这两件事说明他的涵养很好,不象别的侠客那样拔刀相向,但也许他的刀法剑术压根就不精,琢磨着拔出来也打不过人家。到燕国后,荆轲结交了一个杀狗的屠夫和击筑的高渐离,三个人每天在街上喝酒,喝高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唱歌,屠夫听着,最后三人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凭这个简历,怎么也看不出荆轲是个可以担负如此重任的盖世高手。
荆轲虽然天天醉生梦死但不是酒徒,他生性深沉不露,书读的多很有些学问。当年知识分子少,荆轲因此得以交往名流。在交往时,他专门结交长者。因此可见,荆轲是一个追求名气的人。慷慨歌燕市是故作与众不同,同姜太公钓鱼雷同,田光就是他钓来的一尾大鱼。
田光这个人是燕国的有名的长者,但长者有长者的毛病。他欣赏荆轲的沉稳,觉得年轻人稳重必为大材,这就是老年人的自以为是。他向燕丹推荐荆轲的原因是喜怒不形于色,仅凭这点就能去刺杀秦王?不知燕丹脑子里想的是什么?田光估计是年纪太大脑瓜有些问题,偏执妄想。燕丹不过说“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当时是个燕国人都知道秦国是大敌,算计些抗秦的策略不至与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燕丹说的:“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 不过是怕老人家爱唠叨胡吹,事先叮嘱一下,真正计划还没告诉他。他居然认为人家怀疑他要当燕奸,毅然决然自杀了。
太子丹正等着田光找来荆轲,一起研究他的计划,荆轲来讲老头就死了,顿时觉得老头死前推荐的荆轲是全天下最出色的刺客,立刻把全盘计划说出。荆轲是来图个出身的,这时才明白是送命的差事,愣了半天回答说国家大事我难以胜任,对计划也不置可否。太子丹这会儿眼里只有他了,再三连央求代吹捧,荆轲本来是个好虚名的,经不起人抬轿子,糊里糊涂应承下来。太子丹於是奉为上宾,荆轲从此花天酒地,如何刺秦也没人仔细推敲。
太子丹本钱下了,荆轲久久没有出发的意思。时局也每况愈下,秦国灭赵,兵临燕境,眼看大军就要入燕。刺秦原本就是一线希望,再等下去就失去意义了。太子丹跟荆轲说,是想养你一辈子,可是秦军来了我也没那本事了。荆轲讲我其实是打算去的,可是秦王根本不会见我。如果有秦国叛将樊于期的人头加上督亢的地图,秦王一定见我。太子丹不愿杀樊于期,荆轲自己去,跟樊于期讲,我用你的人头骗取秦王的信任,趁机一刀杀了他,等於是你亲自报仇一样。荆轲身上大概有让人赴汤蹈火的气质,樊于期真就自尽了。
太子丹一看恶人让别人做了,猫哭耗子一场后开始行刺准备。购得天下利匕,?n之剧毒,试用一下伤人立死。再找来十三岁杀人的勇士秦舞阳为副手,一切妥当了,荆轲还是没有动身的意思。太子丹已经没耐心了,说实在不行就让秦舞阳先去。好名的荆轲经不起激,说不走的原因是等助手,既然话说出来了,今天就走,於是大家都穿着白衣送他。
易水相送,千百年来传颂不绝。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听得众人痛哭流涕。等荆
轲唱出了流传千古的“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时,满座怒发冲冠。这两句读了多少遍了,只有凄凉悲壮,始终感受不到壮怀激烈的气氛。还不如骆宾王的“与易水送人” 更让人热血沸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尤寒” 。可见是高渐离的筑击高明,让人可悲可喜。
到了秦国,荆轲先用千金贿赂秦王宠臣,宠臣告诉秦王,燕国打算举国投降,秦王大喜,高规格接见燕使,这一步的计划很出色。到了秦宫,计划就开始出问题。秦舞阳过於紧张,让人生疑。这时荆轲的长处显示出来,解释说是乡下人没见过市面,於是荆轲一人上殿。上殿后展示地图与秦王,图穷而匕现。荆轲这时候把行刺的首要目的劫持秦王全忘了,按住秦王的袖子当胸就刺。秦王生死关头断袖而起,佩剑长一时拔不出来,殿上其他人手无寸铁,关键时刻没人挺身而出挡剑,殿下侍卫按秦律不听王令上殿死罪,可秦王手忙脚乱顾不上传令。结果殿上秦王绕柱子跑,荆轲绕柱子追,秦王被追得只好徒手相搏。
陶渊明指荆轲“惜哉剑术疏”,一个刺客手持见血封喉的利刃,被刺对象被逼得徒手相搏还不能成功。秦王的武艺高不到那去,如果换上殿下执戟之士或者有些武艺的,恐怕要空手入白刃了。当然刺秦首先要有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胆量,剑术精的刺客未必有这种侠士的气质,可是荆轲的剑术水平也太低了。
等到荆轲被御医的药囊阻了一下,秦王拔出剑来,荆轲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待到浑身是血,死到临头时还说,不是杀不成你,是想先擒住你。不知是才想起来,还是打肿脸充胖子?
后人感叹秦舞阳临场失措,使荆轲少了帮手。如果太子丹听荆轲一言,等他找的帮手到了,必能成功,并牵强附会认为荆轲等的是盖聂。且不说荆轲是否真的等人,秦军是否容许荆轲没完没了地等而仅仅陈兵燕境,即便来了个高手,上得了上不了殿亦未可知,不是每个人都能似荆轲的沉稳。荆轲沉稳是沉稳了,一匕在手热血沸腾,干什么来的全忘了,就知道杀人了。纵然有人相助,也不过拼一死杀秦王,要回失地门儿也没有。图穷匕现,名垂千古,遂了求不世之名的宿愿,是荆轲刺秦王的唯一收获。
四、布衣韦带之怒
刺秦政唯一成功的一次是唐且所为。唐且是鄢陵君门客,秦王准备让鄢陵君迁移到他地,鄢陵君知道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差唐且见秦王推辞。春秋战国时多善辩之士,凭口舌说君王,成功的例子很多。然而秦灭六国君临天下,秦王已无可说动。唐且自知任重道远,应该有所策划。
秦王接见唐且,问明来意,甚为恼怒,这不是给脸不要脸么?三晋尽在我手,多给你十倍的地不是我怕你,是想作善事,你不愿意是不是瞧不起我?唐且说我家主人就知道守着祖传基业,别说五百里了,给个魏国都不要。秦王那里见过这种杠头,大怒说你见过天子之怒么?唐且回答没见过。秦王言:“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且说大王见过布衣韦带之士怒么?” 秦王一笑,不就是丢了帽子,撕破衣服,磕得头破血流吗有什么呀。
唐且说你错了,那是匹夫愚人之怒,我所说的非布衣韦带之士怒是:“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奔星昼出;要离刺王子庆忌,苍隼击于台上;聂政刺韩王之季父,白虹贯日,此三人皆布衣韦带之士怒矣。与臣?⑺氖浚?含怒未发,厉於天。士无怒即已,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列举三个有名的刺客,今天加上我共四个。按着匕首挺身而起:“今将是矣” ,意思是说我就要动手了 。秦王变色长跪说,先生就坐我错了。鄢陵君因此得保故地。
唐且成功的关键是目的明确,只要秦王收回成议,刺秦只是停留在威胁阶段。如果秦王不被吓住,那只好同归于尽。反正大话已经出口,秦王不会善罢甘休。唐且比荆轲聪明之处在於知道心理战,攻心为上。荆轲如果持匕在手,慷慨激昂地对着秦王来一段,以他的文化程度,劝樊于期自尽的口才,给秦王的心理震撼绝对大於唐且的引经据典,让秦退六国失地的大任务恐怕难以实现,至少让秦王对燕作出承诺,或知道燕有能人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后人怀疑唐且刺秦是否真有其事。经荆轲之后,秦廷怎么可能让人怀匕面君?纵然如愿让秦王收回成命,唐且也出不了秦廷。但整个故事说明行刺时目的重于结果,君子动口高于动手的道理。
五、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
历史上真正可信的刺秦成功的故事是发生在另一位秦王身上,属於突发事件。当时秦赵连年交战,赵国出了个奇才蔺相如,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怀和氏璧入秦,完璧归赵,为赵王所重用。
后来两国国军相会,蔺相如随赵王与会,为防秦国诡计,另外安排廉颇领兵接应。秦人果然有阴谋,会面时开始饮酒,喝得不错后秦王说听说赵王瑟奏的好,能不能吹一下我听听?赵王出於礼貌而鼓瑟,这时秦国御史上前写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如此这般记在秦国史书上,对赵国来说是莫大的羞辱。
蔺相如见中了秦的计谋,想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上前说我王听说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王击缶,大家互相娱乐一下。秦王不是傻子,当然不上当。蔺相如跪在秦王前请秦王击缶,秦王依旧不肯,看你跪到何时。蔺相如这时讲了一句话:“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左右闻听此言,上前欲杀蔺相如。蔺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心中害怕,只好胡乱击了一下。蔺相如唤来赵国史官,吩咐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击缶” ,为赵国找回了面子。
“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 ,表面意思是你不答应就死在你面前,真正的意思是你不答应与你同归于尽。蔺相如以机智闻名,关键时刻居然能有此绝妙之语。读此语,次次令人拍案叫绝,并且热血沸腾。当秦王护卫上前动武时,他跪在地下,大喝一声,能令秦国壮士胆丧,可见其杀气之重。蔺相如一书生,不怒即已,一怒杀气腾腾,人不敢与争,能文能武,凭此足列春秋战国谋士之首。
更能得的是,蔺相如此语留有余地。假设秦王真不击缶,蔺相如如果挺身刺杀,混战一场,赵王安危难料。为国君安危计,蔺相如并不会真刺秦,到那时也就自尽了事,以一己之身洗赵国之耻。蔺相如事先安排援军,使秦不敢加害赵王,可谓料敌于先。虎子以为,刺客以蔺相如为千古一人。
博浪椎秦, 便桥拾履,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从赤松子游, 刺秦不成就兴汉, 兴汉功成就身退, 高明之士莫过于子房, 裴松之言“张子房青云之士”, “青云”二字不假啊。 随便抽出哪一条都够留名千古了, 偏他数条都占着, 够留名万古的啦 。。。
我说亚。。嘿嘿。。。要不人家怎么叫“留侯”呐。
大智亦有大勇, 英雄耳。 当然蔺相如也当得这个称号。
是我见到的唯一一篇。今天太晚了,留着明天看来。已经看完了张良的一击,我推测真正的情况可能是采用类似链球的方法发动袭击,否则就算大力士也无法把一百多斤的家伙扔过去。
记得忘了那本书上看来,追击行刺的人没有抓到张良,只抓到了那个壮士,这人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公子了。就抹脖子了。
秦朝人根据这一点推断出了是张良所为,因为他是旧韩国的公子。
应该是某本史书上的,而不是野史,可惜记不得了。
想起了赵盾的卫士提弥明。
都是在历史上一闪光就消失了的流星。
弟死不葬,奋博浪沙,为韩报仇;
维护韩王,借汉王力,得诛暴秦;
凭三寸舌,为帝王师,定天下事;
封三万户,请商山皓,避谷轻身。
此等事,腐儒可为乎?
当时赵国、韩国已经完了,魏国奄奄一息,齐国后胜为秦收买,楚国也是屡败,这样哪里还有合纵连横的可能呢?
荆轲刺秦,不过是孤注一掷,希望很小,但是当时的确也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阻挡秦军了。大势所趋,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了。
青年时愤青搞恐怖主义,中年时思想成熟干实事,老年时想办法善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虽然是弱者之无选择,也属为达输赢不择手段,似乎不够尊重游戏规格,闹得后来人连强者也开始使用,如袁世凯之暗杀宋教仁。
还有蒋中正杀史量才这样的报界闻人和李公朴、闻一多这样的教授也用上了刺杀伎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暗杀是下策,搞运动啊。
这上下篇写的让人血脉贲张,豪情万张,痛快痛快。这中一篇里面的故事让人有些憋气了。
不讲事情的对错,这古代,尤其是战国时代的刺客,总是让人觉得人的单纯:心思之纯,义气之纯。士为知己者死,就算为别人丢了性命,丢的也是二话不说,丢了也是值得。
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知己”之情更让人感动?
可惜的是,后来的刺客也就慢慢沦落为暗算之士,侠义之气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