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湘西里耶秦简:秦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 稍息
湘西出土大量秦简“复活”秦代历史
―其纪年由26年到37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层面。这是继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
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军粮的月消耗量……中国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新近出土的2万枚秦简,以文字的形式生动地“复活”2000余年前秦王朝的历史。
“这是一套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发现年代这么早、数量这么多、内容这么重要的简牍,在中国尚属首次。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不久前,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向记者披露了这一发现。
自6月4日里耶古城出土第一枚竹简,里耶秦简就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上个世纪,中国出土的秦简总数不到两千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激动地说,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时期的简牍一次出土2万余枚,这还是第一次。
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开创了中国各民族统一的纪元,其创始者秦始皇在位期间,大兴“焚书坑儒”,许多珍贵的典籍和文献被焚毁。在正史中,对秦朝行政制度的记载寥寥数语,社会生活的记载更是不足千字。
负责发掘和清理简牍的张春龙副研究员介绍,里耶古城出土的2万枚简牍约有20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
首批清洗的几十枚木牍正浸泡在专用的药水中。记者看到,这些简牍仍保持竹木质地,墨迹清晰。一枚上书“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这是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一枚上书“越人以城邑反蛮”,记载了当时的民族关系;一枚讲述竟陵人向迁陵县借船的情况。其中还有多枚简涉及对洞庭郡某一行政建制的讨论。有的简文还记载某一月份中当地驻军粮食的消耗量。大部分简牍记载的是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日。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认为,里耶秦简的出土,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还为了解秦代社会历史提供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全景式的思维空间。同时,它也将改写和极大地填补《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
出土这批简牍的里耶古城位于湖南与重庆交界处,东临酉水。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城址呈长方形,现存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城西北部尚存一段城濠遗迹,城内发现古井多座。据考证,出土秦简的“一号井”始建于战国,废弃于秦末。
也是在井中。莫非在井中存放竹木简是古代一种档案保存方法?细细想来,只要解决了防潮问题,倒不失为一种节省空间材料,同时对火灾有很好屏蔽的好办法。
从下文中也能看出一二:外链出处
好消息
吴简也好,里耶,睡虎地秦简也好,都在长江流域,气候相对潮湿,干万年的机会怕是没有的,所以剩下的都是湿千年,两千来年的东西只能剩在非常湿的地方,井里当然就是最好的保存地点了,防潮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怕它不够潮...
所以说未必是古人利用井保存竹木简档案,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或者干脆因为不小心扔到井里的竹木简才有机会保存下来...
南方的竹类用品,不怕潮,水。假如字迹是烧上去的或刻上去的,应当不惧水浸。竹类用品最怕的是生虫。水里藏身,倒是可以防虫。
想象中:众南方古井里,水鬼们在上上下下搜寻竹宝。几月后,断代不断矣。
不知记者为何说“墨迹”:
基本确定是在城破之时,由这批竹简的主人,也就是这个小县城的一个小书吏官紧急销毁,全部扔到井中的。类似于咱在战争片中经常看到的砸电台,烧文件。
秦朝的历史, 里面提到在一批竹简里还有2个士兵写的家信, 这个2个士兵的名字很有意思, 叫 黑夫和惊。
还看过曾侯乙墓发掘的记录片, 考古学者们发现,由于意外,挂编钟的木架子一直是完全浸泡在水里,没有腐烂,
而且现在还能承受编钟的重量。
这和当地民间的说法相吻合, 干千年,湿万年, 不干不湿就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