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学生=大白菜? -- 黑金
今天看到一个报道,今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局势很严峻。从统计数据上看,2007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按照去年3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推算,今年如果仍有类似比例的“待业率”,那就会有18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啊,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能够想到的原因大概包括以下几点:
一、大学扩招:30年前,中国只招了27万名大学生,去年,中国却招了500多万大学生。扩招,扩招,到底给我们这个社会带了什么呢?是带来了人口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还是带来了社会众多就业压力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就业市场不景气: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今年两会期间说,今年中国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有2400万人,但最多仅有一半人(1200万人)的就业需求能够通过新增职位和自然减员得到满足。
三、农民工大军在薪酬方面的“拖后腿”能力:不要以为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没有可比性,因为新增的白领职位远远低于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所以,不少大学生退而求其次,转而争抢蓝领职位。
四、中国老板们过于吝啬:在国际上竞争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已成为中国老板们的思维定势,如今他们在国内也竞争起这种“优势”来了,而且把这种竞争从蓝领职位扩展到了白领职位。
以后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多,矛盾会越来越突现,究竟该怎么办,这需要想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国家对其听之任之,我相信,这不仅会危害了学生,也危害了企业,最后归根到底还是危害了国家。
当代的大学生真的是大白菜吗?有一天给钱就卖?
大学扩招只是把就业高峰推迟了四年,比全是民工强吧
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还是国宝来的。^_^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更需要的似乎是高级技工而不是大学生。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确实值得反思。
至少我本科学校找不到工作的就很少。
而且相比同一个城市另外一个差一些学校的相同的热门专业,我们学校的本科生能4K起,那个学校就只有2K起了。
大都是附加值低的产业,消化不了那么多大白菜。
等高科技产业起来,就会好一些,但也有问题,高科技产业生产力高。解决不了很大的就业问题。
最后还是计划生育比较可靠。
1.大学扩招绝对是好事情,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对于整个中国的提升是很有好处的。但是问题是,现在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太小。而中国的产业结构现在更多的需要高级技工之类的人才,这个属于结构性的供求不平衡。
2.很多企业有人才浪费的习惯,看大门的要英语六级的现象也能在新闻里看到,说明企业方面也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人才需求。
3.大学教育水平比较低也是问题。
要说解决,就是政府把分给重点大学的钱,拿一部分出来多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才是出路。
从几何时大学生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理工科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 殊不知,在社会需要大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而大学生=工程师的概念在整个社会根深蒂固,大量的毕业生宁可没有工作也不去尝试非白领的工作,看来在这方面就业引导和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其实直接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曾几何时“劳动不分贵贱”,但现在上大学,当白领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了,其实白领有什么好,鄙人现在就天天坐办公室,倒觉得如果鄙人有一技傍身,天下尽可去的,何苦守着这方寸的天地。。。高级厨师,高级技工,高级服务员等等都是社会层次提升的关键,但是看看培养相关人员的学校,感觉并不那么可靠。。。。家长们也会普遍觉得当厨子比当白领差,其实一个好厨子确是不愁工作机会的。。。
如果说中国的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要依靠或者说剥削一个层次的人话,那么应该来说也到大学生这一层次了.自己所在的IT行业就不说了.曾经看过一段台湾的视频说到对中国的竞争力的感慨,有个女士说她看到在城郊的农民子弟学校教书的大学毕业生拿着不到800的工资却丝毫不比台湾本土的教师差而且教英语教的还很好,她就感慨说拿什么跟中国竞争.20年前中国靠大规模的廉价底端劳动力获得了制造业主动权,那么现在可以说是靠大规模的廉价的经过系统(虽然会挺粗糙的)的知识培训的大学生来获得产业的提升了.虽然,对作为当事者的我们来说,未必是好事,但是环境或许就是如此吧
如果你很有本事,应该出国,如果你很没本事,也应该出国,国内不需要人才,需要的是奴才!
扩招虽然缺点多多,但是的确给了更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个高等教育缺点也同样多多,但是毕竟绝大多数情况下,受了这个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作好找。
科举思想和虚荣心作祟使家长普遍期望孩子拥有高学历,不论这学历是否有用,只要学位高,在亲友面前就有了骄傲的本钱。学校在利益的驱使和家长的要求下一味追求升学率。公司在大环境和面子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人才高消费。而在就业方向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宁可当个月入2-3k的小白领,也不愿当工资高的多得高级蓝领。说是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可几千年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过来的。
在这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向老外学习。很多外国学生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做apprenticeship,或是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而公司中有很多职位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你要是拿个学士、硕士文凭去应聘,人家保准用一句over qualified把你打发回来。这些职位同样有发展前途和晋升机会,当新的更高的职位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时,很多老外都会选择去读个part time的学士或硕士课程,而公司也往往会在时间和金钱上给予支持。应该说老外这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念书时认识的那些边工作边念part time硕士课程的同学都是真的想来学点东西的,而不像国内很多经理和官员们纯粹是为了镀金。
我觉得扩招问题到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学费问题,导致学生读大学不合算。如果学费便宜,年轻人还是愿意读大学的,毕竟,总比民工好。
扩招以后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学费体制,对于政府而言是加重负担,而政府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相反,扩招除了暂时推迟就业高峰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所谓的教育市场化。
其实社区学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好像政府不是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