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听雪随笔 -- 雾中飞雁
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 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风中赏花, 雪里望月. 是一道景致也是一种境界.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滚滚红尘而是悠悠己心。佛曰: 心是灵山.
鹅毛大雪, 已经飘舞了几天, 时断时续, 银装素服触目皆是. 徐志摩曾反反复复的说: 飞扬, 飞扬, 飞扬. 雪花是快乐的. 其实他是在强调着自己的快乐. 正如今夜围炉听雪, 暖香环绕。我收不住的墨痕点点都是:雪花是温馨的。
相较于倾诉和注视,我更偏重于聆听。有这样一段哲理: 人有双眼双耳却独只有一张嘴巴, 为什么? 因为天意要让人多看多听少言语. 我很以为然。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期望我能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人。所幸我自己也希望如此。因此有人喜欢沐风而立,衣曳曳发飘飘, 我更爱堂前听风,心静静意遥遥; 有人喜欢花间流连,色娇娇姿媚媚,我更爱栏外听花, 笑冉冉香盈盈; 有人喜欢雪路漫步,眼明明步簌簌, 我更爱窗下听雪神清清气爽爽; 有人喜欢把酒对月,星点点影绰绰, 我更爱帘内听月, 烛朦朦夜融融. 欣赏风花雪月赏的是自然的造化之功, 聆听风花雪月听的是意念的浪漫堆积.
浪漫是极其容易找寻的,和快乐一样。天外飞雪,翩翩而至。柔的细腻狂的潇洒。你若信口一句:气候而已。非常理性却也没了半丝的美丽遐想。反而远不如古人,只当是“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从而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的邀请。想来煮酒听雪也造就了不少的佳话。至少足以让人忘记劳碌纷争,从中体会到人生的泽润;领悟到人生的隽永。
人生是个没有结论的主题, 每时每刻都在变绎始终也不能一锤定音。囊萤映雪早已成了久违的离奇故事,而踏雪寻梅已然化为不再的少女情致。白雪公主是童话中的,绿雪姑娘是典故中的。故居门前屋后残留的雪是似曾相识的,阳关胡笳羌笛缭绕的雪是凄凉迷离的。腊月雪是种情怀的表露,严寒中散发着清纯的品味。还有春机盎然。六月雪是种人心的质疑,静谧中折射了高洁的温情。还有善意不湮。。。。。。
雪舞的姿势是从容的,优美的,大音希声,承载着一种旷然大气的氛围包容着一切。也包容了我们的脚印,可能包容我们的疲惫与伤感?想从梅枝上掬一捧雪来,留住她晶莹的气息,终不忍见阶下点点乌糟的斑驳。化雪的样貌总会像眼见红颜老去一般令我陡起阵阵的酸楚。 那么, 还是在这里好好的听吧,闭目凝神将心缓缓释放开来。。静, 听,雪落,只需要一份心情. 每一片晶莹都会落到你心里,滋润成满腔的冰凉澄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带一点对大自然的敬畏去看,更能领悟生命的乐趣。
可惜学理科太久啦,我那一点浪漫都快磨光掉了。
妹妹好文章!
谢谢姐姐,实话妹妹倒是希望理科好一点,至少可以理性的对待生活,不像现在徒叹自己: 百无一用。
一笑:)
理科太累人啦~~~晚上做梦都梦见做实验,还做砸啦~~
局部感觉天下第一
写的好
可我还达不到这种境界,仅能做到的是看,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遐想。可无论我怎么遐思,都不及雁子所描述听的神韵。
我曾试图说服自己,雁子的第三段写得最好,其中无数个类似排比的句子让我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甚至暂停了往后继续看下去的速度。可当我自以为熟读、理解了雁子第三段所渗出的精髓而继续往下读时,才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后面的几段同样精美,使我不知道到底哪段写得最好了。
后来,我终於放弃,不再比较段落之间的优劣,而是坚定的认为,这整篇就是精品,任何孤立的割舍都是对这个“随笔”的不理解。
我来的城市很少下雪,所以每见下雪就激动不已。但是来这儿后就不一样了,冬天老下雪。开始因为读书没车所以依旧爱雪。有次雪后去DOWNTOWN,乐得不了。只见周围的行人愁眉深锁,很异样地看着我们。我就对朋友说人家肯定知道我们不是天天生活在这儿的。后来上班开车了就很讨厌下雪。